一种用于内科综合护理的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1654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科综合护理的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种用于内科综合护理的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中药领域,尤其设及一种用于内科综合护理的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肾为体之本,肾气足而神气完,肾气衰而神气虚。随着现代生 活节奏的加快,肾的负担越来越重,肾病,尤其是慢性肾病越来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慢 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 状和代谢素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发展到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 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 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0003] 尿毒症的发病基理,W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素乱最为常见。人体代谢的 酸性产物如憐酸、硫酸等物质因紧的排泄障碍而滞留,可发生"尿毒症性酸中毒"。肾功能不 全时,肾脏对钢负荷过多或容量过多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可导致容量负荷过度,常见不同 程度的皮下水肿和体腔积液。肾脏排钟能力逐渐下降,容易出现高钟血症。巧憐代射素乱, 主要表现为憐过多和巧缺乏,甚至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此外,慢性肾衰还表现 在屯、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血液系统、神经肌肉系统W及骨骼方面的病变。
[0004] 目前对尿毒症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人工代替肾脏工作的方式进行,即一般所说 的透析。透析就是代替肾脏工作,当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时,患者肾脏应该损坏了超过90% W 上,如果运时一直拖延而不采取替代治疗,那么毒素存留体内,对身体其它的脏器也会带来 不可逆的损害,如屯、脏、消化系统、骨骼、血液系统等,而尿毒症是药物治疗不可能治愈的疾 病,不存在所谓的能治愈尿毒症的"灵丹妙药"。
[0005] 现有的药物治疗,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尿毒症症状,如利用巧剂对抗高钟对屯、 肌的毒性;利用乳酸钢或碳酸氨钢促进钟离子进入细胞内,括抗钟对屯、脏的抑制;利用葡萄 糖和膜岛素联合应用,促进钟向细胞内转移;口服或注射排钟利尿剂,促进肾脏排钟;口服 阳离子交换权脂,促进钟从肠道排泄;强屯、、扩管等治疗。运些方面采用的激素类、括抗类药 物,通常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在缓解尿毒症症状的同时,也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0006]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脏疾病是由于肾脾阳虚、水气泛滥、浊邪内盛上逆、脾肾阳 衰、水停毒盛所引发,只能通过调节机体功能,激活免疫系统来缓解或恢复,对症施治,应W 溫肾健脾、降浊和中、宣通水道、溫补脾肾、通脏降浊、利尿泻毒的中药材进行组方。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科综合护理的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溫肾健脾、 降浊和中、宣通水道、利尿泻毒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尿毒症各种并发症均有极好 的护理效果。
[000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9] -种用于内科综合护理的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制成所述胶囊有效成分的原料 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白巧50~65份苏叶45~60份炙黄巧42~58份生大黄38~54份 连翅34~50份富蒲30~46份淡竹叶28~44份制附子25~40份
[0010] 茵滕进~疏傲川巧巧~32份益母草15~2:8傲苦瓜子口~25份 射干10~22份木通8~18份川牛膝5~15份芒硝粉3~12份。
[0011] 制成所述胶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白巧52~拍份苏叶48~58份炙黄巧45~55份生大黄42~50份 连翅%~46份嘗蒲33~43份淡竹叶30~40份制附子28~%份
[0012] 茵陈25~33份川贝21~29份益母草18份苦瓜子15~23份 射干12~18份木遊10~化份川牛膝8~12份芒满粉5~9粉。
[0013] 制成所述胶囊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 白巧57份苏叶53份炙黄巧50份生大黄46份 连翅"化暮蒲38份淡竹叶35份制附子32份
[001引茵憐巧儉川贝巧微益母草22儉营瓜子19份 射干巧儉木通13份川牛膝10份芒硝粉7份。
[0016] -种用于内科综合护理的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工艺步 骤:
[0017] (1)将炙黄巧、生大黄、制附子、川牛膝粉碎研末,过160目细粉,备用。
[0018] (2)将芒硝粉浸入等份量的水中,溶化,药液备用。
[0019] (3)将苏叶、连翅、富蒲、淡竹叶、茵陈、益母草、木通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 浸泡8~10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四倍量的水,浸泡5~7小时后,取浸液; 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60°C环境下相对密度1.10~1.15的稠膏,备用。
[0020] (4)将白巧、射干、川贝、苦瓜子放入容器中,加入四倍量的绍兴黄酒,加热煮沸后 继续浸泡4~6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倍量的绍兴黄酒,加热煮沸后继续浸 泡2~3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室溫环境下相对密度1.15~ 1.20的稠膏,备用。
[0021] (5)将步骤(1)所得的细粉、步骤(2)所得的药液,与步骤(3)、步骤(4)制得的稠膏 混合,揽拌均匀后,速冻成粉,W现代工艺制备为胶囊剂产品。
[0022]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3] 白巧:味苦;性平。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主治胸腹胁肋疼痛, 泻频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别录》载:"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 脫、大小肠,消痴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巧能调节免疫,增 强巨隧细胞和白细胞的吞隧功能,调节T淋己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有保肝、解疫、镇痛、 镇静、抗凉、降溫作用,此外还对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增强耐缺氧、抗氧化和抗疲劳的作用。
[0024]苏叶:味辛;性溫。归肺;脾;胃经。散寒解表;宣肺化疲;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 主治风寒表证;咳嗽疲多;腕胀满;恶屯、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本草汇言》载:"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疲气,乃治气之神药也。"现代 医学研究表明,苏叶水提液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巧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促进肠蠕动, 此外还有解热、抑菌、升血糖和镇静作用。
[002引炙黄巧:味甘;性溫。入屯、;肺;脾;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脈;生肌敛疮。主治 气短屯、惇;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体虚浮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痴痘难溃;或 溃久不敛。《新华本草纲要》载:"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脈、生肌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黄巧主要成分为黄巧总黄酬、黄巧总多糖、黄巧总皂巧和氨基酸等,具有利尿降压、消炎镇 痛、强屯、、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从多方面作用于机体, 改善屯、血管、脑血管、糖尿病、肾病等相关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细胞等 功能。
[0026] 生大黄: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脾经。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桂疲;解毒。 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瘡;湿热泻频;黄痘;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 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赃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疲滞腹痛;癒瘤积聚;跌打损 伤;热毒痴瘍;丹毒;烫伤。《日华子本草》载:"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泻塞滞、水气,四 肢冷热不调,溫捧热疲,利大小便,并敷一切疮巧痴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黄具有广谱 抗病毒、抗菌和抗霉菌的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防治,大黄的有效成分能消除氧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具有抗衰老作用,此外还具有突出的调节免疫功能,对泌尿系统疾病有很 明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0027] 连翅:味苦;性微寒。入肺;屯、;胆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风热感冒;溫病;热 淋尿闭;痴痘;肿毒;療痛;瘦瘤;喉搏。《神农本草经》载:"主寒热,鼠擾,療痛,痴肿恶疮,瘦 瘤,结热。"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连翅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频疾杆菌有 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含的齐墳果酸有 强屯、、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维生素 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此外还有抗炎、镇 吐、抗肝损伤作用。
[00%]富蒲:味辛;苦;性微溫。入屯、;肝;脾经。化疲开资;化湿行气;桂风利搏;消肿止痛。 主治热病神昏;疲厥;健忘;耳鸣;耳聋;腕腹胀痛;嗦口频;风湿搏痛;跌打损伤;痴痘巧癖。 《本草逢原》载:"屯、气不足者宜之,补五脏,开屯、孔,通九资,明耳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富 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屯、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
[0029]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屯、;小肠;肺;胃经。清热;除烦;利尿。主治烦热日渴;口 舌生疮;牙銀肿痛;小儿惊啼;小便赤涩;淋浊。《生草药性备要》载:"消疲止渴,除上焦火,明 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持疮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淡竹叶有显著的解热作用,能 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升高血 糖的作用。
[0030] 制附子:味辛;苦;性溫;有毒。入胃;肝细。桂风疲;通经络;解毒镇痛。主治中风疲 塞;口眼歪斜;偏头痛;破伤风;毒蛇咬伤;療痛结核;痴肿。《本草汇言》载:"回阳气,散阴寒, 逐冷疲,通关节之猛药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附子能增强屯、肌收缩力,加快屯、率,扩张血 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抗体克、抗屯、律失常,对屯、肌有保护作用,抗寒冷,提高耐缺氧 能力,此外还有抗炎、镇痛、增强免疫、抗血栓形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延缓衰老等作用。
[0031] 茵陈:味微苦;微辛;性微寒。入脾;胃;膀脫经。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痘;小便不 利;湿疮痊痒。《日华子本草》载:"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捧追,女人症瘤,并 内损乏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茵陈能促进胆汗分泌和排泄,参与胆汁酸、胆红素、类醋和 某些毒物的代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