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敷治疗肛裂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97648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敷治疗肛裂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敷治疗肛裂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肛是肛管,裂是裂开,肛裂是消化道出口从齿线到肛缘运段最窄的肛管组织表面 裂开,反复不愈的一种疾病。肛裂最常见的部位是肛口的前后正中,W前正中为多。肛裂的 发病率约占肛肠病的20%,多W年轻人为主,但肛裂更青睐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我国女性 发病率约是男性的1.8倍,日本大肠肛口会志报告的结果是1.6倍。
[0003] 我国是世界上认识肛肠疾病较早的国家之一,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的西汉古书 《五十二病方》就记载有牡持,化持,脉持,血持,肠持,巢者,人州出等多种肛肠疾病。从《皇 帝内经》开始,中医就把肛裂归属于持的范畴,《内经?生气通天论》云:"风客淫气,精乃亡, 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掘为持"。认为肛裂与持的病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阴 阳不和,关隔塞滞,热毒下注,血渗大肠所致。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第一次描述了 肛裂的形状,他说"肛边长裂,痒而复痛出血者,脉持也"。宋代《圣济总录?持擾口》由对五 持的病因及症状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脉持者,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是也。脏腑蕴积, 风热不得宣通也,风热之气,乘虚流住下部,故肛边生疮,痒痛血出也,实为痛,虚为痒,今实 热下攻大肠,故痒且痛,又脉者血之腑,得热则妄行,故血乃出也。"但于肛裂的典型特点便 时肛痛,出血,血持似乎更合乎肛裂的症状。同是《圣济总录?持擾口》云:"血持者,因便而 清血随出是也,论曰:血持者,肺热流毒也,肺与大肠相表里,今肺脏蕴热毒气流渗,入于大 肠,血性得热则流散,故因便而肛肠重痛,清血随出也"。直至清代在祁坤的《外科大成》中才 对肛裂之疼痛,出血,便秘=大特征有了明确认识并提出了具体治法:"钩肠持,肛口内外有 持,摺缝破烂,便如羊粪,粪后出血,秽臭大痛者,服养生丹,外用熏洗,每夜塞龙廳丸于谷道 内,一月收功"。肛裂之名最早见于清?马培之的马氏持擾屯十二种,其中有肛裂持之称。
[0004] 现代中医把把肛口裂简称肛裂,也叫肛裂持、裂持或者钩肠持。肛裂从广义上讲应 是所有肛口处有裂口疾患的统称,包括肛裂、肛口薇裂、结核性溃口、梅毒、克隆病和溃瘍性 大肠炎引起的裂口等。但临床上中医所谓的肛口裂是特指发生在齿线下肛管皮肤的深及全 层的裂伤,并伴有感染性溃瘍。肛裂裂口多呈梭形或楠圆形,长约0.5-lcm,绝大多数见于肛 管后正中部,肛前裂多见于女性,但也不超过10%,而男性肛裂中仅1%属肛前裂。肛裂发生于 两侧更为少见。肛裂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发病率在肛肠疾病中占20%,仅次于持疮,男女均可 患病,在我国普查显示:肛裂的发病女性高于男性,好发于年龄20-40青壮年,老人、儿童较 少见,特别是青年妇女发病较多,运可能与妇女妊娠后容易便秘,生育时常易撕裂肛管、会 阴有关。未婚女青年易患肛裂,特别是月经期容易加重,运可能与经期会阴部充血有关。
[0005] 现代中医对肛裂病因,病机的认识: 现代中医认为肛裂的发生多由于燥火、湿热蕴结肛口,血虚肠燥和气滞血疲所致。主要 有W下辨证分型: 1、血热肠燥:大便二=日一行,质干硬,便时肛口疼痛,便时滴血或手纸带血。裂口色 红,腹部胀满,瘦黄,舌偏红,脉弦数。治宜清热润肠通便。
[0006] 2、阴虚津亏:大便干结,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裂口深红,口干咽燥,五屯、 烦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润肠。
[0007] 3、气滞血疲:肛口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尤甚,肛口紧缩,裂口色紫暗。舌紫黯,脉弦 或涩。治宜理气活血,润肠通便。
[0008] 而在任建国主编,中国科技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的中国肛肠病学中,肛裂分为四 型,分别为: 1、血热肠燥:大便秘结,便时肛口疼痛剧烈,甚则面赤汗出,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色鲜 红,有时屯、烦易怒,腹部胀满,小便短赤,口干咽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凉血润燥,止 血止痛。
[0009] 2、湿热蕴结:大便不杨,肛口疼痛,便中带血,伴肛口坠胀,时有黏液,肛周潮湿,身 疲倦怠,口苦。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便。
[0010] 3、气滞血疲:肛外有裂持,肛口刺痛或胀痛,便时便后尤甚,肛口紧缩。舌红略紫, 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去疲,行气止痛。
[0011] 4、血虚肠燥:大便燥结,便时疼痛出血,伴头眩屯、惇,面色无华,皮肤干涩,舌淡少 苔,脉细弱。治宜补血养阴,润肠通便。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中药制剂,使其对外敷治疗肛裂有较好的疗 效。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发明人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依据自身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和对中医 药扎实的理论知识,针对现代人的患病特点,精屯、配伍药材,组成验方,然后结合现代制药 的工艺特点,考虑其普遍适用性,对验方进行调整和完善,并摸索制备工艺,最终形成一个 全新的中药组方和将其制成成品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组方不但可W批量生产制成成品 中药制剂,而且疗效十分显著。该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W重量份表示为: 白及11-37份、艾叶6-22份、蜂蜜11-39份、乳香9-27份、黄柏8-32份、槐花7-23份、没药 8-27份、红花5-19份、丹参6-20份、冰片4-12份、苍术6-23份、桃仁8-21份、当归6-17份。
[001引优选的,该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W重量份表示为: 白及25份、艾叶14份、蜂蜜25份、乳香19份、黄柏20份、槐花15份、没药18份、红花12份、 丹参13份、冰片8份、苍术16份、桃仁14份、当归12份。
[0014]优选的,该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W重量份表示为: 白及24份、艾叶16份、蜂蜜28份、乳香18份、黄柏25份、槐花16份、没药16份、红花15份、 丹参16份、冰片9份、苍术15份、桃仁16份、当归10份。
[001引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外敷治疗肛裂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包括W下步骤: (1) 按本发明中药组方称取各味中药材; (2) 将乳香、没药分别炒制磨细,过70-120目筛,得细粉a,备用; (3) 将冰片粉碎,磨细,过70-120目筛,得细粉b,备用; (4) 将白及、艾叶、黄柏、槐花、红花、丹参、苍术、桃仁、当归分别粉碎,混合后加入4-16 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次,每次1 -6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 1.18-1.22的浓缩液,备用; 巧)将细粉a和细粉b混合均匀,加入步骤(4)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蜂蜜,混合均匀,继 续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38-1.44的稠膏,即为中药有效成分稠膏; (6)将中药有效成分稠膏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床需 要的中药成品制剂。
[0016] 优选的,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膏剂(即膏滋、软膏、膏药),酒剂,浸膏剂,锭 剂,露剂,胶剂,钉剂,棒剂,栓剂,洗搔剂,油剂,變剂,炙剂和町剂。
[0017] 本发明还公开上述中药制剂在制备外敷治疗肛裂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8]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白及: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收敛止 血,消肿生肌。
[0019] 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溫;归肝、脾、肾经;散寒止痛,溫经 止血。
[0020] 蜂蜜: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味甘,性平; 入脾,胃,肺,大肠经;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
[0021 ]乳香:橄揽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药胶香树及野乳香树等,W其树干皮部伤口渗 出的油胶树脂入药。味辛苦,性溫;入屯、、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
[0022] 黄柏: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築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脫经;清 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0023] 槐花:本品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用于便血,持血,血频,崩漏,吐血,赃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