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977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凉血止血;行气利 水。主肺热咳嗽;吐血;肠风;持血;水膨腹胀;疮巧;烧伤。【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气 疾,丹停,臓胀。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凉血。治吐血,持疮。3.《四川中药志》:除湿,利 水,消肿。治牙痛。4.《重庆草药》:治肠风下血,肺热咳嗽。【摘录】《中华本草》
[0028] 鱼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川东猜牙菜的全草。【性味】苦;性凉。【归经】肺 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湿热黄痘;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频疾;尿路感染;化 脈性骨髓炎;结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带状瘤疹;巧癖疮毒。【各家论述K四川常用中草药》: 清肺热,杀虫。治黄痘,喉头红肿,恶疮巧癖。【摘录】《中华本草》
[0029] 扶桑花:【别名】花上花、紫花兰、状元红。【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朱穫的花 朵。【性味】甘;淡;平。【归经】屯、;肺;肝;脾经。【功能主治】清肺;凉血;化湿;解毒。主肺热咳 嗽;咯血;鼻赃;崩漏;白带;频疾;赤白浊;痴肿毒疮。【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清肺热, 去疲火,理咳嗽。2.《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赃血、血痊、毒疮。【摘录】《中华本草》
[0030] 竹节寥:【别名】观音竹、百脚山草、大本飞天娱蚁、斑竹相似、寒忌竹、碟江草。【来 源】药材基源:为寥科植物竹节寥的全草。【性味】甘;淡;性平。【归经】肝;肺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去疲消肿。主痴痘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各家论述】《泉州本草》:清热解 毒,退療消肿,行血去疲,生新止痛。治痴痘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1] 斑茅:【别名】大密、芭茅。【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性味】甘;谈; 平。【功能主治】活血通经;通资利水。主跌打损伤;筋骨风痛;经闭;月经不调;水肿盛胀。【各 家论述】1.崔禹锡《食经》:主续绝伤,补中坚筋骨,益气力,好令趋走。2.《嘉右本草》:主明 目,多食其肉,益气,助阴阳。【摘录】《中华本草》
[0032] 紫蔵根:【别名】凌霄花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蔵科植物凌霄或美洲凌霄的根。 【性味】味甘;辛;性寒。【归经】肝;脾;肾经。【功能主治】凉血桂风;活血通络。主血热生风;身 痒;风疹;腰脚不遂;痛风;风湿搏痛;跌打损伤。【各家论述K植物名实图考》:能行血。【摘 录】《中华本草》
[0033] 垂丝卫矛:【别名】球果卫矛、五棱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的 根、根皮、及茎皮。【性味】苦;辛;平。【归经】屯、;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桂风除湿;活血通经; 利水解毒。主风湿搏痛;频疾;泄泻;痛经;闭经;跌打骨折;脚气;水肿;阴囊湿痒;疮瘍肿毒。 【各家论述】安徽《单方草药选编》:活血行疲,通经逐水。治跌打损伤疲滞作痛,妇女感寒经 闭腹痛,腹水臓胀。【摘录】《中华本草》
[0034] 蜘蛛香:【别名】马蹄香、鬼见愁、养血莲、臭药、乌参、大救驾。【来源】药材基源:为 败酱科植物蜘蛛香的根茎。【性味】味辛;微苦;性溫。【功能主治】理气和中,散寒除湿;活血 消肿。主腕腹胀痛;哎吐泄泻;小儿巧积;风寒湿搏;肢气水肿;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疮巧。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方药集》:镇静,顺气,消食。治腹胀痛,胃气痛。又治惊风。2.《广西 中药志》:除湿散寒,治脚气水肿,脾胃食滞,外敷疮巧。3.《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治头 痛,关节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巧疮。【摘录】《中华本草》
[0035] 松笔头:【别名】松树蕊、松尖、松树梢。【出处】出自《滨南本草》。【来源】药材基源: 为松科植物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嫩枝尖端。【性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桂风利 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主风湿搏痛;淋证;尿浊;跌打损伤;乳痴;动物咬伤;夜盲症。【各家 论述】1.《滨南本草》:行经络,止茎中痛,止便浊。治膏淋疼痛不可忍者,磨水酒服之。五淋俱 可服。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活血镇痛,涩精。【摘录】《中华本草》
[0036] 旱田草:【别名】鸭嘴療、调经草、小号虎舌療、虎舌娱蚁草、田素馨、地下茶、龟药、 银镶草、田素香、定经草、菜瓜香、鸭舌療、耳环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旱田草的 全草。【性味】味甘;淡;性平。【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胃 痛;乳痴;療痛;跌打损伤;蛇犬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7] 穿屯、草:【别名】穿钱草、顶屯、风、狮子草、穿屯、莲。【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 穿屯、草的全草。【性味】微甘;微苦;性凉。【归经】肺;脾;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 活血。主肺热咳嗽;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胸痛;胃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各家论述】1.《广 西中草药》:理气,止痛,止咳。治肺热咳嗽,屯、胃气痛,毒蛇咬伤。2.《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凉肝胆,活血止痛。治黄痘,肝炎,胸痛,胃痛,跌打内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8] 地锦草:【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邸蛋草、雀儿邸蛋、小虫儿邸蛋。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性味】辛,平。【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频疾,泄泻,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巧痴肿。【摘录】 《中国药典》
[0039]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W优选为:佛肚花10~20份、愉 叶15~30份、沙芥30~40份、葛葦15~25份、黑塔子根5~15份、鱼胆草10~20份、扶桑花5~ 15份、竹节寥30~40份、斑茅25~40份、紫蔵根10~20份、垂丝卫矛10~20份、蜘蛛香20~35 份、松笔头15~25份、旱田草5~20份、穿屯、草20~30份和地锦草25~35份。
[0040]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W进一步优选为:佛肚花15~ 20份、愉叶25~30份、沙芥35~40份、葛葦20~25份、黑塔子根10~15份、鱼胆草15~20份、 扶桑花5~10份、竹节寥30~35份、斑茅30~35份、紫蔵根10~15份、垂丝卫矛15~20份、蜘 蛛香25~30份、松笔头20~25份、旱田草10~15份、穿屯、草25~30份和地锦草30~35份。
[0041]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W进一步优选为:佛肚花20 份、愉叶26份、沙芥38份、葛葦21份、黑塔子根15份、鱼胆草16份、扶桑花10份、竹节寥32份、 斑茅35份、紫蔵根12份、垂丝卫矛19份、蜘蛛香26份、松笔头24份、旱田草12份、穿屯、草28份 和地锦草32份。
[0042]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0043]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6倍的醇 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 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 燥,获得干膏;
[0044]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0045] 第=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粉,混合,获 得散剂。
[0046]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包括W下步骤:
[0047] 第一步,将佛肚花、愉叶、沙芥、葛葦、黑塔子根和鱼胆草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 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0-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0-环糊精的 比例为1:3~6,揽拌75分钟~90分钟,溫度30°C~50°C,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 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0048] 第二步,将扶桑花、竹节寥、斑茅、紫蔵根和垂丝卫矛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 合物6~8倍量醇浓度为80 %~90 %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过滤,滤液合 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0049] 第=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