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97813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0003]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0004]传统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或有偏胜,临床表现亦不同,风邪偏胜者为行痹,风邪善行而数变,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胜者为痛痹,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关节疼痛有定位;湿邪偏胜者为着痹,湿性重着粘腻,故关节肌肉麻木重着肿胀;热偏胜者为热痹,经络蓄热,故见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痹证初起属实证,久则正虚邪实,虚实挟杂。痹证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痹证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血脉瘀阻,津液凝聚,以致瘀血痰浊痹阻经络,出现关节肿大,关节周围瘀斑、结节,屈伸不利等证。二是病久气血耗伤,呈现气血双亏或肝肾亏损的证候。三是痹证不愈,由经络及脏腑,出现脏腑痹。

【发明内容】

[0005]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6]风寒湿痹型痛风症状为肢体、关节疼痛,或呈游走性痛,或呈关节剧痛,痛处不移,或肢体关节重着肿痛,肌肤麻木,于阴雨天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针对风寒湿痹型痛风的治疗,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治疗手段,但是该治疗手段只从痛风病症的外因入手,忽视了痛风内因的作用。痛风的内因是由于正气不足或劳倦过度,其中,劳逸不当是指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或汗出当风,外邪乘虚而入,以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痹怔。正气不足是指素体虚弱,或病后等气血不足,腠理空虚,卫气不固外邪乘虚而入,痹证日久不愈,血脉瘀阻,津聚痰凝,由经络及脏腑,导致脏腑痹。因此,治疗中忽视对痛风内因的治疗,导致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容易反复,无法彻底治愈。因此,申请人在大量临床中总结提出以下治疗方案:
[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白桂15?20份、冬里麻15?20份、矮卫矛10?15份、吹风藤5?10份、赶草根1?15份、菅茅根15?20份、铁线透骨草5?1份、芦子藤1?15份、双参5?10份、女贞子10?15份、蕨麻10?15份、凤尾七10?15份、泽泻5?10份、地龙5?10份。
[0008]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0009]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白桂15份、冬里麻15份、矮卫矛10份、吹风藤5份、赶草根10份、菅茅根15份、铁线透骨草5份、芦子藤10份、双参5份、女贞子10份、蕨麻10份、凤尾七10份、泽泻5份、地龙5份。
[0010]也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白桂20份、冬里麻20份、矮卫矛15份、吹风藤10份、荭草根15份、菅茅根20份、铁线透骨草10份、芦子藤15份、双参10份、女贞子15份、蕨麻15份、凤尾七15份、泽泻10份、地龙10份。
[0011]也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白桂18份、冬里麻18份、矮卫矛12份、吹风藤8份、赶草根12份、菅茅根18份、铁线透骨草8份、芦子藤12份、双参8份、女贞子12份、蕨麻12份、凤尾七12份、泽泻8份、地龙8份。
[001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型痛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0013]服用时,每次300ml,一天两次。
[0014]药理分析:
[0015]白桂:涩、辛,平。祛风除湿。主治感冒,月经不调,寒性胃痛,腹胀,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骨折,湿疹疥疮。
[0016]冬里麻:甘,凉。解表清热,活血,利湿。治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风湿性关节炎,咳血,痢疾,跌打损伤,毒疮。
[0017]矮卫矛:辛,苦,微温。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肢体麻木。
[0018]吹风藤:辛,微温。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风寒湿痹,肾炎,劳伤。
[0019]荭草根:辛,性凉,有毒。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生肌敛疮。主痢疾,肠炎,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荨麻疹,疮痈肿痛或久溃不敛。
[0020]菅茅根:性温,味辛。解表散寒,祛风湿,利小便。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淋病,水肿。
[0021]铁线透骨草:味辛,咸,性温,小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拘挛疼痛,牛皮癣,疥癞。
[0022]芦子藤:辛,温。舒筋活络,温经利湿,行气止痛。治风湿,月经不调,胃痛,跌打损伤。
[0023]双参:甘、微苦,平。健脾益肾,活血调经,止崩漏,解毒。用于肾虚腰痛,贫血,咳嗽,遗精,阳萎,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倒经,崩漏,带下,不孕症。外用止血。
[0024]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0025]蕨麻:甘,平。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湿。用于病后贫血,营养不良,脾虚腹泻,风湿痹痛。
[0026]凤尾七:甘、微苦、涩,温。补血调经,养阴。用于月经不调,阴虚潮热,头晕目眩,妇女虚劳。
[0027]泽泻:甘,寒。归肾、膀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