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163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草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25?35份、板蓝根25?35份、太子参15?25份、丹参15?20份、黄芩10?15份、栀子10?15份、茵陈12?18份、泽泻12?18份、猪苓12?18份、柴胡15?20份、女贞子15?20份、郁金12?18份、三七19份、鸡内金12?18份、白术12?18份、山茱萸25?30份。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草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中医的理论核心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对肝病的诊断更是如此,都是通过四诊所来时的辨证资料对疾病进行具体分析,就西医认为:肝病的发生是正气虚弱,毒邪乘虚侵袭,脾气亏损,湿热蕴结,或肝气郁滞,病延日久,郁火伤阴,肝肾阴虚或气滞血瘀,邪凝毒聚而发病。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胁痛” “黄疸” “癥瘕” “疫毒”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湿热内阻,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疫毒入侵等病机变化:《圣济总录》记载:“积气在腹中,久不差,牢固,推之不移者症也”寒温失宜,饮食不节,-致脏腑气虚弱,饮食不消,按之其壮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不消”;如吴又可《瘟疫论》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传染性《内经》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致病特异性如吴又可《瘟疫论》曰:“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而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疫毒能否入侵或入侵后能否发病,往往取决于正气的强弱。如吴又可《瘟疫论》曰“本气(正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外邪因而乘之”对于本病来说,此处之正气,即脾肾之气,脾肾之气强盛,疫毒则不易入侵,即使入侵亦不发病,或发病后多良性转归,反之亦然。因此我们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宜,致使脾肾亏虚为本病发病的重要前提条件。
[0003]腰肾亏虚时,疫毒入侵,专著于肝,首先戕伐肝气,其次损伤肝阴,继而导致肝气郁结,故见右胁胀满或疼痛,脉弦,精神抑郁等。其次,肝郁日久,或化火生热,或横逆犯胃,动湿生痰。湿热痰浊相合,故见恶心厌油腻。食欲不振,右胁胀闷,身目发黄,尿黄,苔黄腻。或导致血瘀,故见面色晦暗,或蜘蛛痣,肝脾肿大,肝掌,右胁疼痛等。或导致肝郁脾虚,故见精神疲惫,少气懒言,口淡乏味,腹胀便溏;肝阴损伤,首先导致阴不制阳,虚热内生,故见头晕,目湿,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右胁疼痛,舌红少津,脉细数。其次肝阴亏损日久,损伤肾精,故见面色黎黑,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毛发不荣,遗精,经闭等肾阴虚及面色不华,畏寒喜暖,腰膝冷痛,下肢不中,阴囊湿冷,或阳痿等肾阳虚。由此可见,湿热痰浊内生,气滞血瘀,肝肾亏虚为本病的转变结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25-35份、板蓝根25-35份、太子参15-25份、丹参15-20份、黄芩10-15份、栀子10-15份、茵陈12-18份、泽泻12-18份、猪苓12-18份、柴胡15-20份、女贞子15-20份、郁金12-18份、三七19份、鸡内金12-18份、白术12-18份、山茱萸25-30份。
[0006]优选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30份、板蓝根30份、太子参20份、丹参18份、黄芩12份、栀子12份、茵陈15份、泽泻16份、猪苓15份、柴胡18份、女贞子17份、郁金16份、三七19份、鸡内金15份、白术15份、山茱萸28份。
[0007]优选的本发明制成胶囊剂,将所述中药粉碎至目数不小于120目,按每粒胶囊含药物0.3 ± 0.0lg制成胶囊。
[0008]中医理论分析认为疫毒湿热侵入人体,时之日久,滞阻血行,致使血络瘀阻,脉络不畅,则虚热丛生,遂产痰浊于内,更令经络不畅,肝气条畅失聪,毒邪入肝,日久缠绵,肝脏受损,肝气不能条达疏泄.在病机变化过程中,毒,虚,瘀,互见,病机症状临床错综复杂,是以方中鳖甲,丹参,水红花子,等药软坚化瘀,活血通络之属以使肝内趋于纤维化之肝脏细胞发生逆转为正常肝细胞;方中以黄芩、栀子、茵陈、泽泻、猪苓之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属共同构成利湿解热之伍药,以令湿热之邪,疫毒之热从体内得以排除,给邪毒以出路;以太子参、白术、鸡内金、板蓝根、三七等药共同构成培补人体之本原,袪除疫毒之共凑,以令肝木不致横克脾土而使中洲得保,疫毒不致戕伐肝阴,使毒素得以排除,再辅以女贞子、柴胡、郁金以补肝肾,入肝经,解肝郁,畅肝气,引领诸药直达病所,以令肝气经行络达.因此,是以方中用三七、板蓝根、太子参滋阴软坚,补益正气为君药,以培补中土,清热解毒之白术、鸡内金、三七、黄芩为臣药以护卫中洲,清热除湿,使肝木不致横克脾土而损胃仓,以茵陈、泽泻、猪苓、三七、丹参、郁金、山茱萸解肝毒,利肝胆,逐瘀水,行血脉之诸药为伍,构成佐药,以令经行络达,气血宣流,最后以柴胡一味为使,既可引诸药以达肝经又具疏肝理气之功效。纵观全方合伍:药物在中药特有的气味归经上直达肝经病所,并进入周身血液循环,共凑袪邪而不伤正,解毒而不伤阴,清浊而不腻胃,通络而不留瘀的特点,以达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之目的。
[0009]本发明具有补肝健脾,活血通络,益肾滋阴,软坚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改善慢性肝炎、肝硬化,促进肝脾回缩,改善肝功能及缓解早期肝癌症状,延长存活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32份、板蓝根33份、太子参20份、丹参15份、黄芩11份、栀子12份、茵陈15份、泽泻15份、猪苓16份、柴胡18份、女贞子18份、郁金12份、三七19份、鸡内金14份、白术14份、山茱萸25份。
[0012]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28份、板蓝根30份、太子参25份、丹参17份、黄芩10份、栀子11份、茵陈16份、泽泻17份、猪苓15份、柴胡
15份、女贞子20份、郁金18份、三七19份、鸡内金12份、白术12份、山茱萸27份。
[0013]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26份、板蓝根25份、太子参16份、丹参20份、黄苳15份、栀子1份、茵陈18份、泽湾18份、猪苳18份、柴胡17份、女贞子17份、郁金14份、三七19份、鸡内金18份、白术18份、山茱萸30份。
[0014]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35份、板蓝根35份、太子参24份、丹参19份、黄芩14份、栀子15份、茵陈12份、泽泻12份、猪苓12份、柴胡15份、女贞子15份、郁金18份、三七19份、鸡内金15份、白术14份、山茱萸28份。
[0015]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25份、板蓝根28份、太子参22份、丹参17份、黄芩12份、栀子13份、茵陈14份、泽泻14份、猪苓14份、柴胡
16份、女贞子16份、郁金15份、三七19份、鸡内金13份、白术15份、山茱萸26份。
[0016]实施例6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30份、板蓝根30份、太子参20份、丹参18份、黄芩12份、栀子12份、茵陈15份、泽泻16份、猪苓15份、柴胡18份、女贞子17份、郁金16份、三七19份、鸡内金15份、白术15份、山茱萸28份。
[0017]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25-35份、板蓝根25-35份、太子参15-25份、丹参15-20份、黄芩10-15份、栀子10-15份、茵陈12-18份、泽泻12-18份、猪苓12-18份、柴胡15-20份、女贞子15-20份、郁金12-18份、三七19份、鸡内金12-18份、白术12-18份、山茱萸25-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鳖甲30份、板蓝根30份、太子参20份、丹参18份、黄芩12份、栀子12份、茵陈15份、泽泻16份、猪苓15份、柴胡18份、女贞子17份、郁金16份、三七19份、鸡内金15份、白术15份、山茱萸2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中药粉碎至目数不小于120目,按每粒胶囊含药物0.3±0.0lg制成胶囊。
【文档编号】A61P31/20GK105963645SQ201610558391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6日
【发明人】顾海生
【申请人】顾海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