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气管套管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67597阅读:来源:国知局
设定位盘12,管体11的内孔14为光滑的圆孔。定位盘12的上表面中部对应管体11的内孔14设有一个定位浅槽13,并在定位浅槽13的靠近边缘处设有一个向上凸起的定位柱15。定位柱15的根部开有一道与定位浅槽13平行的卡槽(图3中未示出)。
[0023]内管3的插管31为弯曲的圆管,插管31上端部设定位片32,插管31上端头的管口部33超越定位片32的上端面并向上伸出。插管31的内孔34为光滑的圆孔。在内孔34上端部开有四条轴向的导槽331,并在各导槽331的下端开设径向的环槽332。定位片32的边缘处对应外管I定位盘12上的定位柱15开有一个定位缺口 35。
[0024]请参看图5。过渡管4有刚性材料制成的插入部41和弹性塑胶材料制成的皮碗43两个部分。插入部41的内孔411设内螺纹,插入部41的下端处的外周对应内管3的插管31内孔34上端的各个导槽相应地设有四个向外凸起的凸块42。插入部41的长度为15毫米,壁厚为2毫米。插入部41的外径与内管3的插管31的内孔34直径相当(或略微小于该内孔34的直径)。皮碗43底部是圆环状的连接部431,连接部431的中心孔432正对插入部41的内孔411 ;连接部431的周边一体连接管形的翻转部434,过渡管4上皮碗43翻转部434的外周面设有标记(图5中未示出)。过渡管4插入部41的外径小于皮碗43连接部431外径。皮碗43连接部431的厚度约2毫米,连接部431的外径与内管3的插管31的管口部33的外径相匹配。翻转部434的外径与连接部431的外径相同,翻转部434的长度为10毫米左右,壁厚为2毫米。数个小螺钉433将皮碗43的连接部431同轴地固定在管形的插入部41的上端。翻转部434可相对连接部431向上或向下翻转,平时翻转部434是向上翻的,皮碗43中形成敞开的内部空间44。过渡管4的插入部41外径与内管3上插管31内孔34的管孔相当并小于皮碗43连接部431的外径。
[0025]封闭塞5的下半部为螺柱51,上半部为片状的捏手52。
[0026]常规使用时,如图4所示:外管I的管体11插在患者的气管中,其定位盘12挡在患者颈部并与绷带等结合,与患者颈部固定连接。将内管3定位片32上的定位缺口 35对准外管I定位盘12上定位浅槽13的定位柱15,再将内管3的插管31插在外管I管体11的内孔14中,使插管31通过外管I间接地插接在患者的气管中。内管3的定位片32上的定位缺口 35对准外管I定位盘12上定位浅槽13的定位柱15放下去,定位片32落在外管I上端部定位盘12上表面的中部的定位浅槽13中;旋转定位片32使定位片32卡在定位柱15根部的卡槽中,内管3与外管I稳定连接,内管3就不会从外管I中脱出。
[0027]临床上,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需要在颈前部插入气管套管组件,并通过气管套管进行呼吸。由于气管内分泌物可干涸于插管31内孔34上,从而阻塞呼吸,因此一般每4?6小时将内管3从外管I中抽取出来清洗并消毒I次。
[0028]若医生考虑对患者做拔管处理,需要先将内管3插管31的内孔34做半堵塞,以观察患者除了靠内管3插管31的内孔34获得空气之外,是否还能够经过气管与外管I管体11外周之间的间隙通过上呼吸道呼吸。
[0029]此时,将过渡管4上皮碗43翻转部434的外周面的标记对准内管3定位片32上的定位缺口 35,过渡管4插入部41外周的四个凸块42就会对准内管3插管31内孔34相应的导槽331。将过渡管4的插入部41插在内管3的插管31内孔34中,当皮碗43的连接部431抵住内管3插管31上端头的管口部33时,过渡管4插入部41上的四个凸块42已经进入内管3的插管31内孔34上端部的环槽332中,捏住过渡管4上皮碗43的翻转部434并使过渡管4旋转,过渡管4插入部41上的四个凸块42就卡在内管3的插管31内孔31上端部的环槽332中,如图5所示。
[0030]下一步,将过渡管4上皮碗43翻转部434相对连接部431向下翻转并包住内管3上端的管口部33,如图6所示。过渡管4就被牢固地固定在内管3上了。
[0031]需要将内管3插管31的内孔34完全堵塞时,只需简单地捏住封闭塞5的捏手52,将封闭塞5的螺柱51螺合在过渡管4插入部41的内孔411中。如图7所不,封闭塞5封闭了过渡管4插入部41的内孔411且不会脱落。
[0032]当然,内管的插管内孔的导槽数量可以只有一个或多个,相应地过渡管插入部的凸块也可以只有一个或多个。只要过渡管插入部的凸块可以沿着内管的插管内孔的导槽进入内管的插管内孔的环槽,并卡在内管的插管内孔上的环槽中,即可起到将过渡管定位于内管的作用。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三用气管套管组件,具有外管和内管;内管的插管插在外管的管体中,内管的定位片落在外管的定位盘上.且该定位片上的定位缺口卡住该定位盘上的定位柱;插管上端头的管口部超越该定位片向上伸出;其特征在于:它还有过渡管和封闭塞;其内管的插管内孔上端部开有轴向的导槽,并在该导槽的下端开设径向的环槽;弹性塑胶材料制成的圆环状连接部的周边一体连接管形的翻转部,该连接部同轴地固定在刚性材料制成的管形的插入部的上端构成该过渡管;该过渡管的插入部外径与该内管上插管内孔的管孔相当并小于该连接部的外径,该插入部的下端处的外周对应该内管的插管内孔的导槽相应地设有向外凸起的凸块;该过渡管的插入部插在该内管的插管内孔中,该过渡管翻转部相对连接部向下翻转并包住该内管上端的管口部,该过渡管插入部上的凸块卡在该内管的插管内孔上端部的环槽中;该过渡管插入部的内孔设内螺纹并螺合螺柱式的封闭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用气管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管上翻转部的外周面设有标记,该标记对准所述内管定位片上的定位缺口时,所述过渡管插入部外周的凸块对准所述内管插管内孔相应的导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三用气管套管组件,涉及喉科使用的医疗器材。它具有外管、内管、过渡管和封闭塞;外管有管体和定位盘;内管有插管和定位片;内管的插管内孔上端部有轴向的导槽和径向的环槽;弹性塑胶材料制成的圆环状连接部的周边一体连接管形的翻转部,连接部同轴地固定在刚性材料制成的管形的插入部的上端构成该过渡管;过渡管的插入部外径与内管上插管内孔的管孔相当并小于连接部的外径,插入部下端处的外周对应内管的插管内孔的导槽相应地设有向外凸起的凸块;过渡管的插入部插在内管的插管内孔中,其翻转部相对连接部向下翻转并包住内管的管口部,其插入部上的凸块卡在内管插管内孔的环槽中;过渡管插入部的内孔设内螺纹并螺合封闭塞。
【IPC分类】A61M16-06
【公开号】CN204275230
【申请号】CN201420674174
【发明人】何晶晶, 关丽梅, 苏文玲, 王超
【申请人】何晶晶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