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193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毫米波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或保健器材,特别是一种毫米波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毫米波疗法是通过特定频率的毫米波与人体细胞产生相干谐振为原理细胞相干振荡原理,使人体病变细胞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将毫米波作用于患病部位或有关穴位,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传递,达到细胞层面的治疗。毫米波与细胞产生谐振可使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使膜电位脱离,受损细胞恢复正常振荡频率,借此使细胞通透性提高,营养转化与代谢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0003]毫米波相对于通常的频谱治疗来说,能够以很小的功率起到更好的效果,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毫米波发生器是利用耿式二极管加电后在振荡器内振荡产生毫米波,再通过角锥喇叭天线发射出去作用于人体。然而目前的毫米波发生器均结构复杂,装配繁琐,耗时长且返修率高,不利于该治疗仪的应用和推广。尤其是,耿氏管的焊接装配,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焊或接触不良,难于调节、装配和维护,使得治疗装置可靠性低,生产成本偏高,维修与循环利用的难度也较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调节装配,生产成本低的毫米波发生器。
[0005]所述毫米波发生器,包括振荡天线,所述振荡天线上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依次排列有调节柱、振荡管和限位导电柱,所述振荡管的两端分别可调节地接触于调节柱、限位导电柱;所述调节柱及限位导电柱分别固定于所述振荡天线上。
[0006]一种实施例,所述振荡天线包括振荡腔,所述收容槽与所述振荡腔相连通,所述收容槽的轴线与振荡天线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振荡管及限位导电柱均部分置于振荡腔内。
[0007]一种实施例,所述调节柱的外侧与所述振荡天线螺纹连接。一种实施例,所述限位导电柱外套设有绝缘套管。
[0008]一种实施例,所述振荡天线上固定有弹性压板,所述弹性压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0009]一种实施例,所述振荡天线的反向开口处设有调节封板。
[0010]一种实施例,所述振荡天线为一体成型式角锥喇叭天线,所述振荡管为耿式二极管。
[0011]本实用新型大幅度改进了内部结构,调节柱、振荡管及限位导电柱依次排列在振荡天线的收容槽内,且振荡管与限位导电柱之间可调节接触,摒弃了传统工艺的耿氏管阳极焊接连接,使得装配简单,易于调节和维护,同时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毫米波发生器的分解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毫米波发生器的剖视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毫米波发生器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5]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16]I一振荡天线,11一振荡腔,2一振荡管,3—调节柱,4一限位导电柱,5一绝缘套管,6一弹性压板,61—固定孔,7一调节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所述毫米波发生器,包括振荡天线1,所述振荡天线I上设置有收容槽(图中未标示),所述收容槽内设有轴向一致且依次排列的调节柱3、振荡管2和限位导电柱4,其中所述振荡管2的两端分别可调节的与所述限位导电柱4及调节柱3接触,所述调节柱3及限位导电柱4分别固定于振荡天线I上。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振荡天线I上固定有弹性压板6,所述弹性压板6上开设有固定孔61,所述限位导电柱4的外端穿过固定孔61,从而固定于收容槽,向内施力于限位导电柱4的弹性压板6维持与所述振荡管2的接触压力。典型地,所述调节柱3、振荡管2、限位导电柱4、弹性压板6在与所述振荡天线I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一字排列。振荡天线I包括振荡腔11,所述收容槽与振荡腔11相连通,所述收容槽的轴线与振荡天线I的轴线相垂直,振荡管2及限位导电柱4均部分置于振荡腔11内。如图2中实施例为弹性压板6固定在一体式天线振荡腔体的外部,当限位导电柱4顶住弹性压板6时,弹性压板6给予限位导电柱4反向的压力,使振荡管2接通回路。
[0020]所述振荡管2优选为耿式二极管,所述振荡天线I为一体成型式角锥喇叭天线,其轴线与所述耿氏二极管2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振荡管2部分位于振荡天线I的振荡腔11内,在所述振荡腔11的反向开口处设有调节封板7,调节封板7设有向振荡腔11内突出并部分填塞振荡腔11的部分(图中未示),通过调节该调节封板7与振荡腔11的结合程度,可以改变振荡腔11的空间。
[0021]所述调节柱3的外侧与所述振荡天线I螺纹连接,振荡管2的一端与调节柱3的内端接触,通过螺纹轴向移动调节柱3,从而改变振荡管2的轴向位置。振荡管2的另一端与限位导电柱4接触,限位导电柱4的外端与PCB板连接,通常连接到控制阳极。
[0022]所述限位导电柱4外套设绝缘套管5,一方面使所述限位导电柱4与振荡天线I绝缘,防止振荡管被短路失效,另一方面增加限位导电柱4在收容槽内的阻力,起到限位作用。
[0023]装配该毫米波发生器时,首先,将绝缘套管5套设于限位道电柱4外;然后,将限位导电柱4的一端放置于振荡天线I的收容槽内;最后,将弹性压板6固定于振荡天线I外。同时,装上振荡管2及调节柱3,旋转调节柱3,改变振荡管2的轴向位置,装上调节封板7。装配完成后,限位导电柱4顶住弹性压板6,弹性压板6给予限位导电柱4反向的压力,使振荡管2接通回路。
[00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柱3、振荡管2、限位导电柱4一次排列在振荡天线I的收容槽内,与所述振荡天线I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一字排列,使得装配尤其方便快速,且振荡管2与限位导电柱4可调节接触,不需要另外的焊接工艺,消除了由此造成的需要使用混合不同的工艺方法带来的成本高、装配工艺复杂等诸多问题,使装配工艺大幅简化,装配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节省了装配成本,同时由于操作和更换简便,使维护成本降低。在产品的后期维护维修及配件更换过程中,该结构设计也杜绝了由于虚焊等接触不良带来的使用故障。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毫米波发生器,包括振荡天线(I),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天线(I)上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依次排列有调节柱(3)、振荡管(2)和限位导电柱(4),所述振荡管(2)的两端分别可调节地接触于所述限位导电柱(4)及调节柱(3),所述调节柱(3)及限位导电柱(4 )分别固定于所述振荡天线(I)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天线(I)包括振荡腔(11),所述收容槽与所述振荡腔(11)相连通,所述收容槽的轴线与振荡天线(I)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振荡管(2 )及限位导电柱(4)均部分置于振荡腔(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3)的外侧与所述振荡天线(I)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电柱(4)外套设绝缘管(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毫米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天线(I)上固定有弹性压板(6 ),所述弹性压板(6 )上开设有固定孔(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天线(I)的反向开口处设有调节封板(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毫米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振荡所述振荡天线(I)为一体成型式角锥喇叭天线,所述振荡管(2)为耿式二极管。
【专利摘要】一种毫米波发生器,包括振荡天线,所述振荡天线上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依次排列有调节柱、振荡管和限位导电柱,所述振荡管的两端分别可调节地接触于限位导电柱及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及限位导电柱分别固定于所述振荡天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振荡管与限位导电柱之间可活动接触,装配简单,易于调节和维护,同时节省了生产成本。
【IPC分类】A61N5-00
【公开号】CN204319526
【申请号】CN201420706217
【发明人】冯勇华
【申请人】武汉海纳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