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03167阅读:来源:国知局
针还包括有两个把手5、滑件I和滑件2,滑件I活动套设于针座3外,滑件2活动套设于滑件I外。
[0042]把手5对称的设置于针座的两侧并固定于针座3与软管6的连接处,把手5为平板形状,把手5与滑件2的皮肤接触面平行。把手5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防滑的凸点。
[0043]滑件I和滑件2为相互嵌套、两端开口的筒形,位于最里层的滑件I活动的套设于针座3上,滑件I和滑件2在活动方向上的总长度大于针头4的长度。
[0044]弹性扣件13、弹性扣件21和卡槽31、卡槽32、卡槽11、卡槽12作为限位机构设置于针座3、滑件I和滑件2上,用于在滑件I和滑件2展开后或回缩状态时,将滑件1、滑件2和针座3相互卡合的固定。
[0045]其中,卡槽31、卡槽32设置于针座3上,弹性扣件13设置于滑件I上,卡槽11、卡槽12设置于滑件I的外周,弹性扣件21设置于滑件2上,弹性扣件13、弹性扣件21和卡槽31、卡槽32、卡槽11、卡槽12用于在滑件I和滑件2滑动至完全遮蔽针头4或者针头4完全暴露时相互扣合,以限制滑件I和滑件2的移动。
[0046]滑件I上还设置有弹性卡件14,弹性卡件14用于在滑件I和滑件2滑动至完全遮蔽针头4时弹出以防止滑件2往软管6的方向倒退。
[0047]滑件2在靠近软管6的一端环设有一平滑的突出部22,突出部22用于在针头4插入人体时防止皮肤卡在滑件I与滑件2的夹缝。
[0048]由于滑件1、滑件2、针座3之间是滑动叠套的,因此滑件I和滑件2之间、滑件I与针座3之间必然存在缝隙。这些缝隙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夹住患者的皮肤,造成患者的痛苦。设置有突出部22后,突出部22在操作中会与患者皮肤抵触,使得皮肤产生轻微凹陷,这样一来与突出部22接触部位周边的皮肤就能避免与带有缝隙的滑件1、滑件2和针座的结合部接触,使得皮肤不容易被缝隙夹住。
[0049]滑件2的侧边上设置有平滑面23,平滑面23与针头4的轴心线之间存在5°的夹角。滑件2在平滑面23的一侧设置有一缺口,缺口的所在的平面与针头4的轴心线平行。缺口的一端延伸至滑件2远离软管6的开口,另一端延伸直至与平滑面23相交。缺口与针头4的轴心线的距离为0.5mm。
[0050]滑件2上设置有至防滑区。滑件I和滑件2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滑件I和滑件2与弹性扣件一体成型,针座3与卡槽32 —体成型。
[0051]在使用前,滑件1、滑件2层叠的套设于针座外,处于回缩的状态,此时针头4暴露在外,可以通过针套套住针头4对针头进行遮蔽。使用时,将针套取下,进行输血等作业,在作业完成后,拔出针头4的过程中,将筒形的滑件1、滑件2在滑动展开后,通过设置于滑件1、滑件2和针座上的限位机构(弹性卡件、弹性扣件等)首尾相接的固定,同时遮蔽针头4以避免针头对操作者或患者的伤害。这样一来,拔出针头时既保证了安全性,同时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针头突然回弹所造成的痛苦。
[0052]另外,滑件1、滑件2展开的过程中,针头4需要尽量保持贴近患者的皮肤,因此,如果滑件1、滑件2直径过大,则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在滑件2上设置平滑面23,可以使滑件
1、滑件2在展开过程中针头4也能贴近皮肤。在平滑面23延伸至靠近针头轴心线开设缺口,可以进一步满足针头贴近皮肤的要求,减少患者的痛苦。
[0053]另外,滑件I和针座上都环设有作为挡接部的凸起和环状挡圈结构(图中未示出),针座与滑件I上近针头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环状挡圈,滑件I和滑件2近软管的一端在内侧壁上有两个凸起,拉伸后通过内侧壁上两个凸起卡在环状挡圈后,用于在卡槽与弹性扣件卡合后,防止滑件1、滑件2在拉伸力的作用下脱出。
[005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例如,不使用弹性扣件和卡槽这样的卡扣结构,而是采用弹性垫圈相互卡合等方式紧固滑件于针座上等,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包括有一针座、一针套、一软管和一针头,所述针套套设于所述针头上,所述软管与所述针座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还包括有两个把手、若干滑件和若干限位机构,所述针座为筒形,所述针座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针头,另一端与所述软管连接; 所述滑件为两端开口的筒形,所述若干滑件相互嵌套,位于最里层的所述滑件活动的套设于所述针座上,所述若干滑件在活动方向上的总长度大于所述针头的长度; 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若干滑件和所述针座,用于在所述若干滑件滑动展开至完全遮蔽所述针头后,将最里层的所述滑件固定于所述针座上,并且所述若干滑件之间相互固定; 所述把手对称的设置于所述针座的两侧并固定于所述针座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 所述把手为平板形状,所述把手与所述滑件的皮肤接触面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包括有一第一滑件和一第二滑件,所述第一滑件活动套设于所述针座外,所述第二滑件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滑件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一第一弹性垫圈、两个第二弹性垫圈和两个第三弹性垫圈; 所述第一弹性垫圈贴设于所述第一滑件靠近所述软管的一端的内周上,且,所述第一弹性垫圈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滑件的内壁平滑的贴合; 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垫圈套合并贴设于所述针座上,所述第二弹性垫圈用于在所述第一滑件和所述第二滑件滑动伸展至完全遮蔽所述针头或所述针头完全暴露时,与所述第一弹性垫圈相卡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滑件的移动; 所述第三弹性垫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件远离所述软管的一端的外周和所述第二滑件靠近所述软管的内周,所述第三弹性垫圈用于在所述第一滑件和所述第二滑件滑动伸展至完全遮蔽所述针头或所述针头完全暴露时,相互卡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滑件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弹性扣件和四个卡槽; 两个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针座上,一个所述弹性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件上,所述第一滑件的外周上也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槽,所述第二滑件上也设置有一所述弹性扣件,所述弹性扣件和所述卡槽用于在所述第一滑件和所述第二滑件滑动至完全遮蔽所述针头或者所述针头完全暴露时相互扣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滑件和所述第二滑件的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件上还设置有一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滑件和所述第二滑件滑动至完全遮蔽所述针头时弹出以防止所述第二滑件往所述软管的方向倒退。
6.如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件在靠近所述软管的一端环设有一平滑的突出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件的侧边上设置有一平滑面,所述平滑面与所述针头的轴心线之间存在5°?20°的夹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件在所述平滑面的一侧设置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针头的轴心线平行; 所述缺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件远离所述软管的开口,另一端延伸直至与所述平滑面相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与所述针头的轴心线的距离为一设定距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件上设置有至少一防滑区; 所述滑件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滑件与所述弹性扣件一体成型,所述针座与所述卡槽一体成型; 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有环设于所述第一滑件或所述针座上的至少一挡接部,所述挡接部用于在所述卡槽与所述弹性扣件卡合后,防止所述第一滑件、所述第二滑件在拉伸力的作用下脱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其包括有一针座、一针套、一软管和一针头,针套套设于针头上,软管与针座连通,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还包括有把手、滑件和限位机构,针座为筒形,针座的一端固定并连通针头,另一端与软管连接;滑件为两端开口的筒形,若干滑件相互嵌套,位于最里层的滑件活动的套设于针座上;限位机构设置于若干滑件和针座,并且若干滑件之间相互固定;把手对称的设置于针座的两侧并固定于针座与软管的连接处;把手为平板形状。通过设置多个滑件层套于针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针刺双翼静脉穿刺针的操作部位长度更短,并且通过滑件层层展开以在使用中和使用后遮蔽针头,提高了安全性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IPC分类】A61M5-158
【公开号】CN204411410
【申请号】CN201520007232
【发明人】毛亚凌
【申请人】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