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9160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临床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于颈1、2椎体肿瘤大部切除后行重建术,以往手术都采用颈前路异形钛网直接螺钉固定,或者使用四肢骨钢板进行固定。但是,这些方法没有足够稳定持久的固定效果,因此,利用斜坡进行颈椎前路钛网或钛板内固定的方法被认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目前已有专门的经颈前路斜坡至颈3椎体固定的钢板器械,但该类型钢板的应用依赖于寰椎侧块解剖结构的完整,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颈前路斜坡钢板,以期达到更好的稳定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它专用于经颈前路斜坡至颈3椎体固定的固定装置,可以达到比现有其他颈前路固定装置更为稳定可靠的固定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包括上端的斜坡固定部与下端的椎体固定部;所述斜坡固定部设置有三个锁定螺孔,成三角形排列,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斜坡固定部固定于颈前路斜坡;所述椎体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成对的锁定螺孔,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椎体固定部固定于钛网上;所述椎体固定部的下部设置有成对的螺孔,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椎体固定部固定于颈3椎体。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斜坡固定部和所述椎体固定部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斜坡固定部与所述椎体固定部之间的角度是114°至148°。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是专门的经颈前路斜坡至颈3椎体固定的固定装置,较以往使用的钢板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更适合寰枢椎全部切除的情况,并带锁定孔可以更好得重建上颈椎的稳定性,更为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安装后的正面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
[0012]1、2、3:斜坡固定部的螺孔;4、5:椎体固定部中间的锁定螺孔;6、7:椎体固定部下部的螺孔;8:斜坡固定部;9:椎体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的制备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端的斜坡固定部8与下端的椎体固定部9 ;所述斜坡固定部8设置有三个锁定螺孔1、2和3,成三角形排列,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斜坡固定部8固定于颈前路斜坡;所述椎体固定部9的中间设置有成对的锁定螺孔4和5,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椎体固定部9固定于钛网上;所述椎体固定部9的下部设置有成对的螺孔6和7,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椎体固定部固定于颈3椎体。优选地,斜坡固定部8与椎体固定部9之间的角度是114°至148°。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可以用钢板或类似的材料制成。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的具体尺寸是因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具体设计。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以下尺寸来制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
目.ο
[0017]主板斜坡固定部长为15mm,最宽处为20mm,设置三个螺孔,成三角形排列,由螺钉1、2、3固定于斜坡。主板椎体固定部宽15_。主板椎体固定部中间设置成对锁定螺孔,螺孔宽5mm,螺钉4、5固定植骨块或钛笼上,将后方钛笼与斜坡固定装置通过锁定螺孔进行整体固定。主板椎体固定部下端设置成对螺孔,螺钉6、7固定于颈3椎体。主板斜坡固定部和主板椎体固定部成一定的角度,角度范围为114°至148°。固定装置厚度为1.6_。螺钉直径为3.5 mm。
[0018]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的应用
[0019]以下是将本发明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用于临床应用的实施例。
[0020]如图3所示,上颈椎病变的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经麻醉成功后,消毒颈部手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
[0021]取上颈椎颈前咽后入路,暴露颈椎体,透视定位,切除Cl前弓和C2椎体,行C2-3椎间盘切除术,选择合适的钛笼(强生公司)塑造得头端可以稳固地贴合在斜坡边缘,尾端固定于C3终板。其内填充碎骨块,该钛笼的外伸边留在前方以允许螺钉固定到斜坡和C3椎体。测量螺钉的长度后,4个3.5毫米直径的皮质骨螺钉置入将钛笼固定。后部辅以枕颈固定装置,向下延伸至C4的侧块。对斜坡螺钉和颈3椎体螺钉的入口点进行测定。使用克氏针(直径为1.0mm)在预定的进钉点钻一个孔。用直径2.5毫米的钻头钻出螺纹,接着用直径3.5毫米手力螺丝刀扩孔。测量螺丝的长度后,主板斜坡固定部三个螺孔1、2和3,成三角形排列,由螺钉固定于斜坡。主板椎体固定部中间设置成对锁定螺孔4和5,由螺钉固定于钛笼上,将后方钛笼与斜坡固定装置通过锁定螺孔进行整体固定。主板椎体固定部下端设置成对螺孔6和7,由螺钉固定于颈3椎体。
[0022]C臂确认内固定在位,颈椎序列良好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后,查无活动性出血,于颈部切口内置硅胶管半管引流一根。缝合皮下组织及皮下。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上端的斜坡固定部与下端的椎体固定部;所述斜坡固定部设置有三个锁定螺孔,成三角形排列,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斜坡固定部固定于颈前路斜坡;所述椎体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成对的锁定螺孔,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椎体固定部固定于钛网上;所述椎体固定部的下部设置有成对的螺孔,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椎体固定部固定于颈3椎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固定部和所述椎体固定部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固定部与所述椎体固定部之间的角度是114°至14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临床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颈前路斜坡固定装置包括上端的斜坡固定部与下端的椎体固定部;所述斜坡固定部设置有三个锁定螺孔,成三角形排列,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斜坡固定部固定于颈前路斜坡;所述椎体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成对的锁定螺孔,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椎体固定部固定于钛网上;所述椎体固定部的下部设置有成对的螺孔,以致通过螺钉将所述椎体固定部固定于颈3椎体。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专用于经颈前路斜坡至颈3椎体固定的固定装置,具有良好的三维稳定性,配合后路枕颈固定可较好重建中上颈椎的稳定性,更为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IPC分类】A61B17-70, A61B17-80
【公开号】CN204500927
【申请号】CN201420833243
【发明人】季伟, 刘俊豪, 朱青安, 孔刚刚
【申请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