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复位加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680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骨折复位加压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骨折复位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用于对骨折复位的医疗器械为两根复位钳,现有的复位钳在对骨折进行复位过程中不能对骨折断端进行加压,造成骨折愈合速度慢,愈合效果差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骨折复位加压器,该加压器可以对骨折断端进行加压,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骨折复位加压器,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复位钳和一个加压器,所述复位钳包括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所述固定钳体的前端设有固定螺栓,所述活动钳体的前端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螺栓处在滑动槽里,便于调节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的夹头位置,所述固定钳体的中部设有可左右摇动的螺杆,所述活动钳体的中部设有供螺杆穿过的滑孔,螺杆上端设有螺冒,通过旋紧螺冒使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的夹头夹紧骨折后的骨头,所述加压器包括两根S形加压手柄,两根S形加压手柄的中部通过栓轴连接,在S形加压手柄的前端底部设有与复位钳配套使用的夹头,所述夹头垂直安装在S形加压手柄的底部并可自由旋转,所述夹头上设有卡槽,所述S形加压手柄的底端上面设有卡头,所述卡头垂直安装在S形加压手柄的底端上面并可自由旋转,在两个卡头之间设有一根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个卡头上,并可上下翻转,固定螺杆的另一端处在另一个卡头上,在固定螺杆上设有两个紧固螺冒,所述两个紧固螺冒处在卡头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通过两根复位钳把骨折后的骨头两端固定,然后把加压器上的两个夹头分别夹住一根复位钳,通过调节两个紧固螺冒来挤压骨折后的骨头端口,然后安装锁定钢板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骨折愈合时间短,愈合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04]图1,本实用新型复位钳结构示意图。
[0005]图2,本实用新型加压器结构示意图。
[0006]图3,本实用新型夹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对照图1、图2、图3可知,一种骨折复位加压器,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复位钳I和一个加压器2,所述复位钳包括固定钳体3和活动钳体4,所述固定钳体的前端设有固定螺栓5,所述活动钳体的前端设有滑动槽6,所述固定螺栓处在滑动槽里,所述固定钳体的中部设有可左右摇动的螺杆7,所述活动钳体的中部设有供螺杆穿过的滑孔(图中未标出),螺杆上端设有螺冒8,所述加压器包括两根S形加压手柄9,两根S形加压手柄的中部通过栓轴连接,在S形加压手柄的前端底部设有与复位钳配套使用的夹头10,所述夹头垂直安装在S形加压手柄的底部并可自由旋转,所述夹头上设有卡槽11,所述S形加压手柄的底端上面设有卡头12,所述卡头垂直安装在S形加压手柄的底端上面并可自由旋转,在两个卡头之间设有一根固定螺杆13,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个卡头上,并可上下翻转,固定螺杆的另一端处在另一个卡头上,在固定螺杆上设有两个紧固螺冒14,所述两个紧固螺冒处在卡头的两侧。
【主权项】
1.一种骨折复位加压器,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复位钳(I)和一个加压器(2),所述复位钳包括固定钳体(3)和活动钳体(4),所述固定钳体的前端设有固定螺栓(5),所述活动钳体的前端设有滑动槽(6),所述固定螺栓处在滑动槽里,所述固定钳体的中部设有可左右摇动的螺杆(7),所述活动钳体的中部设有供螺杆穿过的滑孔,螺杆上端设有螺冒(8),所述加压器包括两根S形加压手柄(9),两根S形加压手柄的中部通过栓轴连接,在S形加压手柄的前端底部设有与复位钳配套使用的夹头(10),所述夹头垂直安装在S形加压手柄的底部并可自由旋转,所述夹头上设有卡槽(11 ),所述S形加压手柄的底端上面设有卡头(12),所述卡头垂直安装在S形加压手柄的底端上面并可自由旋转,在两个卡头之间设有一根固定螺杆(13),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个卡头上,并可上下翻转,固定螺杆的另一端处在另一个卡头上,在固定螺杆上设有两个紧固螺冒(14),所述两个紧固螺冒处在卡头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折复位加压器,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复位钳和一个加压器,所述复位钳包括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所述固定钳体的前端设有固定螺栓,所述活动钳体的前端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钳体的中部设有可左右摇动的螺杆,所述活动钳体的中部设有供螺杆穿过的滑孔,螺杆上端设有螺冒,所述加压器包括两根S形加压手柄,在S形加压手柄的前端底部设有与复位钳配套使用的夹头,所述S形加压手柄的底端上面设有卡头,所述卡头垂直安装在S形加压手柄的底端上面并可自由旋转,在两个卡头之间设有一根固定螺杆,在固定螺杆上设有两个紧固螺冒,所述两个紧固螺冒处在卡头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骨折愈合时间短,愈合效果好等特点。
【IPC分类】A61B17/56
【公开号】CN204618369
【申请号】CN201520296234
【发明人】舒荣兵
【申请人】舒荣兵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