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692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骨科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骨科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科椅。
【背景技术】
[0002]患者在患有严重骨质障碍时由于其长时间不能够移动,需要将患者置于特定的床或椅上方便患者的快速恢复,但是患者在长时间卧病的情况下毕竟需要进行必要的活动以缓解患者疲劳和保持愉快的心情,骨科椅就是在患者需要便要仰躺或其他转换动作时的一种装置,使得患者能够调节自身仰躺的角度和必要的休息。传统的骨科椅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一般依靠电机带动转盘实现靠背角度的调节,但是电机对电源的依赖的较大,如果使用固定电源势必会影响骨科椅的使用场所,而且电线的排布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使用移动电源,那么移动电源的充电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频繁的充电给使用者造成了一定使用压力,而且充电电池大都很重,安装移动电源的骨科椅其质量会大大增加,给骨科椅的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骨科椅,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骨科椅在角度转换过程中对电源依赖较大的问题。
[0004]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椅背、椅座、腿托板、支撑腿和扶手,椅座的下端面与支撑腿固定连接,椅座的右端与腿托板的上端转动连接,腿托板的下端连接踏板,椅背的下端的两侧各设有突出的第一转动部,相对应的椅座的左端设有与第一转动部相配合的突出的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上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与第一转动部止转配合,转动轴与第二转动部转动配合,两个第一转动部之间的转动轴上套装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扭臂分别与椅座的上端面和椅背的左端面相连接,形成椅背和椅座在扭转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转动的结构,转动轴的两端部上沿转动轴轴向自内向外依次连接有扶手和棘轮,扶手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棘轮与转动轴止转配合,扶手的外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与棘轮相配合的主动棘爪,主动棘爪相对的扶手的侧面上设有突出的第一止转台,主动棘爪与椅座之间连接有拉紧弹簧,棘轮下边沿相对的支撑腿的外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与棘轮相配合止转棘爪,止转棘爪一侧的支撑腿上设有突出的第二止转台,止转棘爪的外侧面上设有突出的扳手。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扭转弹簧以及棘轮棘爪的配合,可实现经扶手对椅背和椅座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椅背与椅座的角度调节完全依靠机械结构来完成,其调节结构摆脱了对电源的依赖,其适用场所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07]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08]图3本实用新型中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如图1至图5所不,骨科椅,包括椅背1、椅座2、腿托板3、支撑腿4和扶手5,椅座2的下端面与支撑腿4固定连接,椅座2的右端与腿托板3的上端转动连接,腿托板3的下端连接踏板6,椅背I的下端的两侧各设有突出的第一转动部la,相对应的椅座2的左端设有与第一转动部Ia相配合的突出的第二转动部2a,第一转动部Ia和第二转动部2a上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转动轴7,转动轴7与第一转动部Ia止转配合,转动轴7与第二转动部2a转动配合,两个第一转动部Ia之间的转动轴7上套装有扭转弹簧15,扭转弹簧15的扭臂分别与椅座2的上端面和椅背I的左端面相连接,形成椅背I和椅座2在扭转弹簧15的回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7转动的结构,转动轴7的两端部上沿转动轴7轴向自内向外依次连接有扶手5和棘轮8,扶手5与转动轴7转动连接,棘轮8与转动轴7止转配合,扶手5的外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与棘轮8相配合的主动棘爪9,主动棘爪9相对的扶手5的侧面上设有突出的第一止转台10,主动棘爪9与椅座2之间连接有拉紧弹簧11,棘轮8下边沿相对的支撑腿4的外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与棘轮8相配合止转棘爪12,止转棘爪12 —侧的支撑腿4上设有突出的第二止转台,止转棘爪12的外侧面上设有突出的扳手12a。
[0013]所说的第一转动部Ia的安装孔内以及该安装孔所对应的转动轴7上分别设有键槽,转动轴7通过键与第一转动部Ia形成所说的止转配合;转动轴7为台阶轴,第二转动部2a的安装孔以及扶手5所对应的转动轴7处为光轴结构,形成第二转动部2a、扶手5与转动轴7的转动配合。
[0014]所说棘轮8其对应的转动轴7处为台阶式结构,转动轴7的端部露出于棘轮8的外端面,转动轴7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并连接有压紧螺母13,棘轮8通过其两端面处的台阶结构和压紧螺母13形成棘轮8与转动轴7的止转配合。
[0015]所说的扭转弹簧15为平列双扭弹簧,扭转弹簧15的下悬臂与椅座2左端处的上端面连接,扭转弹簧15的上悬臂与椅背I下端部的左端面相连接。
[0016]所说扶手5其上端面上敷设有柔性的材料,能够提供给患者较柔软的触感,扶手5的上端为水平延伸的悬臂式结构,悬臂式结构在患者进行扶手5的扳动和把持。
[0017]为了保证支撑腿4能够稳定的支撑椅座2,所说的各支撑腿4之间连接有稳定杆14ο
[0018]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椅背I和椅座2在扭转弹簧15的作用下,椅背I的右端面与椅座2的上端面有着盖合在一起的趋势,棘轮8、转动轴7和椅背I之间为止转式的连接,当转动轴7进行转动时棘轮8与椅背I随转动轴7 —起进行转动,扳动扶手5时,主动棘爪9的端部与棘轮8相啮合,且扶手5的上第一止转台10阻止棘爪进一步转动,此时继续扳动扶手5主动棘爪9将抵紧棘轮8,并促使棘轮8进行转动,棘轮8转动实现椅背I的角度变化,此时棘轮8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二止转台对止转棘爪12进行抵紧,止转棘爪12与棘轮8啮合并对其位置进行锁定,防止在松开扶手5时棘轮8再次回转,达到椅背I最终状态的调节,患者可根据需求不断的利用扶手5实现椅背I的调节;当需要将椅背I与椅座2之间的角度减小时,扳动扳手12a使得止转棘爪12脱离与棘轮8的啮合,并下压扶手5使得主动棘爪9也脱离啮合状态,椅背I即可在扭转弹簧15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转动。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扭转弹簧以及棘轮棘爪的配合,可实现经扶手对椅背和椅座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椅背与椅座的角度调节完全依靠机械结构来完成,其调节结构摆脱了对电源的依赖,其适用场所更加广泛。
【主权项】
1.骨科椅,包括椅背(I)、椅座(2)、腿托板(3)、支撑腿(4)和扶手(5),其特征在于,椅座(2)的下端面与支撑腿(4)固定连接,椅座(2)的右端与腿托板(3)的上端转动连接,腿托板(3)的下端连接踏板(6),椅背(I)的下端的两侧各设有突出的第一转动部(la),相对应的椅座(2)的左端设有与第一转动部(Ia)相配合的突出的第二转动部(2a),第一转动部(Ia)和第二转动部(2a)上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转动轴(7),转动轴(7)与第一转动部(Ia)止转配合,转动轴(7)与第二转动部(2a)转动配合,两个第一转动部(Ia)之间的转动轴(7)上套装有扭转弹簧(15),扭转弹簧(15)的扭臂分别与椅座(2)的上端面和椅背(I)的左端面相连接,形成椅背(I)和椅座(2)在扭转弹簧(15)的回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7 )转动的结构,转动轴(7 )的两端部上沿转动轴(7 )轴向自内向外依次连接有扶手(5 )和棘轮(8 ),扶手(5 )与转动轴(7 )转动连接,棘轮(8 )与转动轴(7 )止转配合,扶手(5 )的外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与棘轮(8)相配合的主动棘爪(9),主动棘爪(9)相对的扶手(5)的侧面上设有突出的第一止转台(10 ),主动棘爪(9 )与椅座(2 )之间连接有拉紧弹簧(11 ),棘轮(8 )下边沿相对的支撑腿(4 )的外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与棘轮(8 )相配合止转棘爪(12 ),止转棘爪(12) —侧的支撑腿(4)上设有突出的第二止转台,止转棘爪(12)的外侧面上设有突出的扳手(1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转动部(Ia)的安装孔内以及该安装孔所对应的转动轴(7)上分别设有键槽,转动轴(7)通过键与第一转动部(Ia)形成所说的止转配合;转动轴(7)为台阶轴,第二转动部(2a)的安装孔以及扶手(5)所对应的转动轴(7)处为光轴结构,形成第二转动部(2a)、扶手(5)与转动轴(7)的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椅,其特征在于,所说棘轮(8)其对应的转动轴(7)处为台阶式结构,转动轴(7)的端部露出于棘轮(8)的外端面,转动轴(7)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并连接有压紧螺母(13),棘轮(8)通过其两端面处的台阶结构和压紧螺母(13)形成棘轮(8)与转动轴(7)的止转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扭转弹簧(15)为平列双扭弹簧,扭转弹簧(15)的下悬臂与椅座(2)左端处的上端面连接,扭转弹簧(15)的上悬臂与椅背(I)下端部的左端面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椅,其特征在于,扶手(5)的上端面上敷设有柔性的材料,扶手(5)的上端为水平延伸的悬臂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各支撑腿(4)之间连接有稳定杆(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椅,解决骨科椅在角度转换过程中对电源依赖较大的问题,其方案是,包括椅背、椅座、腿托板、支撑腿和扶手,椅背的下端的两侧各设有的第一转动部,椅座的左端设有与第一转动部相配合的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上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与第一转动部止转配合,转动轴与第二转动部转动配合,两个第一转动部之间的转动轴上套装有扭转弹簧,形成椅背和椅座在扭转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转动的结构,转动轴的两端部连接有扶手和棘轮,扶手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扶手可对椅背和椅座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并锁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经扶手对椅背和椅座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摆脱了对电源的依赖,其适用场所更加广泛。
【IPC分类】A61F5/00
【公开号】CN204618500
【申请号】CN201520207098
【发明人】梁晨, 王丰耀, 扶伟, 张静, 贾景香, 张晓刚, 关庆亚, 孙丹
【申请人】梁晨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