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03473阅读:来源:国知局
端部被置入螺钉2,其后端部也被置入部分螺钉2。显然,这样避免了肱骨头的前端部被置入较多的螺钉2,从而可以降低置入的螺钉2对肱骨头前端部的血运的影响,避免肱骨头前端的坏死;还可以避免肱骨头的前端部损失太多的骨量,避免肱骨头前端部塌陷。此外,多个螺钉2在肱骨头内分布更均匀,还可以使多个螺钉2所提供的把持力更大,以及使肱骨头的各区域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接骨板的稳定性更好,并避免造成肱骨头的前端部损伤。
[0038]优选地,所述多个螺孔被设置为这样的形式,即,当肱骨头被固定在所述肱骨近端接骨板上时,穿过多个螺孔的螺钉在肱骨头的各区域内均匀设置。这样设置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螺钉2对肱骨头的局部区域的血运造成剧烈影响,以及,最大程度地避免肱骨头的局部区域的骨量的大量损失;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接骨板的稳定性,以及,最大程度地避免肱骨头的前端部的损伤。
[0039]具体地,至少两个螺孔10的中轴线所朝向的方向不同,也就是说,至少两个螺钉2所朝向的方向不同,这样可以使至少两个螺钉2所提供的把持力的方向不同,从而可以提高接骨板的抗拔出力,增加接骨板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多个螺孔10的中轴线所朝向的方向均不相同,以尽可能地增大接骨板的抗拔出力。
[0040]具体地,多个螺孔10的中轴线的后倾角的平均值等于肱骨头的后倾角;即穿过多个螺孔10的螺钉2整体上后倾的角度与肱骨头后倾的角度相同,这样可以使多个螺钉2在肱骨头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有分布。优选地,所述多个螺孔10的中轴线在垂直于肱骨干的平面内的投影以肱骨头的后倾角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0041]对于不同的人体而言,其肱骨头的后倾角一般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中,由于上述个体差异,加之不同的检测方法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检测肱骨头的后倾角,通过不同检测方法所检测的肱骨头的后倾角也不尽相同。具体地,采用半轴位X光摄片法检测肩外展0°旋转中立位时,以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为参考标志,所获得的肱骨头的后倾角的范围为31.2±4.67° ;采用CT扫描法检测肩外展0°旋转中立位时,以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为参考标志,所获得的肱骨头的后倾角的范围为38±6.96° ;上述两个检测出的肱骨头的后倾角的范围可以作为本实施方式中肱骨头后倾角的参考范围。
[0042]现有技术中,接骨板的形状以欧美人种的肱骨解剖数据为基准,其螺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3.5mm,相应地,螺钉2的直径较大,这样在将螺钉2置入肱骨时,会导致肱骨损失较多的骨量;对于中国及亚洲人,特别是女性而言,其肱骨偏小,骨量损失的问题就尤其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所述螺孔10的孔径小于3.5mm,以减少置入螺钉2时,肱骨所损失的骨量;并进一步优选所述螺孔10的孔径至少为2.4mm,以在减少肱骨损失骨量的同时,使螺钉2具有足够的强度。
[0043]具体地,所述螺孔10的数量的范围为4?9个,且其中至少一个螺孔被设置在与肱骨近端的下缘对应的位置,置入该螺孔的螺钉可以起到支撑肱骨头的作用,避免肱骨头在内侧向下塌陷,因此该螺孔可以被称之为支撑螺钉孔101,置入该螺孔的螺钉可以称之为支撑螺钉21。具体地,所述支撑螺钉孔101的数量为2个。
[0044]现有技术中,接骨板的形状以欧美人种的肱骨解剖数据为基准,其支撑螺钉孔与接骨板顶端之间的距离较大,使得用于提供下缘支撑的螺钉以预设角度穿过支撑螺钉孔时,无法锁入到肱骨头内,从而无法有效地提供下缘支撑。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与所述肱骨近端的下缘对应的所述支撑螺钉孔101距离所述肱骨近端接骨板I顶端的长度小于40mm,以使支撑螺钉孔101与肱骨近端接骨板I之间的距离不会过大,从而在将支撑螺钉21以预设角度置入肱骨时,支撑螺钉21不仅可以被置入到肱骨头内,还会到达或越过肱骨头的长轴,从而在内侧给予肱骨头向上的支撑。
[0045]优选地,所述两个支撑螺钉孔101的中轴线的后倾角不同,且其二者的后倾角的平均值等于肱骨头的后倾角;这样设置可以使两个支撑螺钉21分别分布在肱骨头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提高螺钉分布的均匀性,同时提高接骨板的抗拔出力。进一步优选地,沿朝向肱骨头的方向,所述支撑螺钉孔101的中轴线呈外扩状,且所述两个支撑螺钉孔101的中轴线的上倾角为115° (与方向向下的射线的夹角为115° ),其二者后倾角之间的差值为 10。。
[00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多个螺孔的中轴线的后倾角的平均值大于0°,即穿过多个螺孔2的螺钉2整体上向后倾斜,这样有助于实现多个螺钉2在肱骨头的全部区域内均匀分布,避免肱骨头的前端部被置入较多的螺钉2,从而降低置入的螺钉2对肱骨头前端部的血运的影响,避免肱骨头前端的坏死;还可以避免肱骨头的前端部损失太多的骨量,避免肱骨头前端部塌陷。此外,多个螺钉2在肱骨头内分布更均匀,还可以使多个螺钉2所提供的把持力更大,以及使肱骨头的各区域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接骨板的稳定性更好,并避免造成肱骨头的前端部损伤。
[0047]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肱骨近端接骨板,其上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多个螺孔用以使分别穿过多个螺孔的螺钉能被置入肱骨头的不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螺孔的中轴线的后倾角的平均值大于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螺孔被设置为这样的形式,即,当肱骨头被固定在所述肱骨近端接骨板上时,穿过多个螺孔的螺钉在肱骨头的各区域内均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螺孔的中轴线所朝向的方向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螺孔的中轴线所朝向的方向均不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螺孔的中轴线的后倾角的平均值等于肱骨头的后倾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螺孔的中轴线在垂直于肱骨干的平面内的投影以肱骨头的后倾角为对称轴对称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的孔径小于3.5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的孔径至少为2.4mm09.根据权利要求1、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的数量的范围为4?9个,且其中至少一个螺孔被设置在与肱骨近端的下缘对应的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肱骨近端的下缘对应的螺孔的数量为2个。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肱骨近端的下缘对应的螺孔距离所述肱骨近端接骨板顶端的长度小于40mm。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肱骨近端的下缘对应的螺孔距离所述肱骨近端接骨板顶端的长度小于40mm。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肱骨近端的下缘对应的两个螺孔的中轴线的后倾角不同,且其二者的后倾角的平均值等于肱骨头的后倾角。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3所述的肱骨近端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沿朝向肱骨头的方向,与所述肱骨近端的下缘对应的两个螺孔的中轴线呈外扩状,且所述两个螺孔的中轴线的上倾角为115°,其二者后倾角之间的差值为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肱骨近端接骨板,肱骨近端接骨板上设置有多个螺孔,多个螺孔用以使分别穿过多个螺孔的螺钉能被置入肱骨头的不同区域,多个螺孔的中轴线的后倾角的平均值大于0°。上述肱骨近端接骨板中的多个螺孔的中轴线整体向后倾斜,有助于实现穿过多个螺孔的螺钉在肱骨头的全部区域内均匀分布,避免肱骨头的前端部被置入较多的螺钉,从而降低置入的螺钉对肱骨头前端部的血运的影响,避免肱骨头前端的坏死;还可以避免肱骨头的前端部损失太多的骨量,避免肱骨头前端部塌陷。此外,多个螺钉在肱骨头内分布更均匀,还可以使多个螺钉所提供的把持力更大,以及使肱骨头的各区域的受力更加均匀,使接骨板的稳定性更好,避免造成肱骨头的前端部损伤。
【IPC分类】A61B17/80
【公开号】CN204655082
【申请号】CN201520069455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北京市麦迪戴克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