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内固定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45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拱石骨块的位置对应起来了,从而确保连接螺钉固定在跟骨或与其相连的骨的骨质密度高的区域,不易拔钉,跟骨可以早期负重。
[0038]本实施例对螺孔的直径也做了优化设计,即:第一组螺纹孔201和第三组螺纹孔102的直径均大于第二组螺纹孔101和第四组螺纹孔103的直径,这样便于跟骨的后跟距关节面和跟骨基底布置更多的螺钉。当然,为了便于制造,也可以设置成等直径的螺纹孔。
[0039]使用时,如图3和图4所示,术者可使用“卜”字形切口 D中的“I”切口显露后跟距关节和跟骨基底,以距骨A的后跟距关节凹面为模板,将跟骨粉碎的骨折块贴服上,即可完成后跟距关节下骨的拱石复位。通过第四组螺纹孔103设置一组螺钉,直线设计可以让螺钉排列像竹筏一样更好承重,将内固定板固定于跟骨外侧突结节后侧,通过第二组螺纹孔101设置一组螺钉,将内固定板固定于后跟距关节面的外侧和后侧,第三组螺纹孔102设置一组螺钉,进一步加强固定效果。使用“卜”字形切口中的“、”切口显露跟骰关节,通过拉力部的远端部的第一组螺纹孔201设置螺钉,对跟骰关节处的骨折块进行复位和固定。由于采用了条形状的拉力部和承重部,术时切口小,创伤小。
[0040]实施例二
[0041]图5公开了一种拉力部200与承重部100的下端部连接的例子,也是一体式结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基本相同。
[0042]实施例三
[0043]如图6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拉力部和承重部采用了分体结构,术时,可分别放入切口,再用螺钉等连接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使用更灵活,而且切口更小,创伤更小。为了保证两者连接更为可靠,不松动,拉力部200与承重部100相抵的表面均设置为防滑面,防滑面制作时可以打磨成粗糙面,也可以铣成线条交错的滚花状。
[0044]当然,在某些特殊跟骨骨折类型(比如跟骨体骨折或者是后跟距关节面塌陷性骨折)时,根据手术的需要,也可以仅仅使用分体结构部分的承重部,在这种情况下,分体结构能使骨折处理更加简化。
[0045]本实用新型是按照跟骨的功能特点来设计的,原理如下:
[0046]通常,足部骨性结构被看作一个拱形桥,但是从足部附着众多肌腱止点并能灵活运动这一点看,足部也是一个牵拉桥。一方面,跟骨结构要符合拱形桥承重的特点,另一方面,牵拉桥的拉索止点和位置也要符合牵拉运动时的要求。
[0047]拱形桥的负重工程学原理在于拱石块的楔形结构,这已体现在对前足的研宄中。但并没有研宄者按照拱形桥的结构理论去研宄跟骨的内部结构。同样,目前研宄者也没有把牵拉止点应该具备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功能应该具备的结构特点进行区分。
[0048]跟骨是一个整体,周壁为完整的坚硬骨皮质,周壁皮质骨是重要承重力区域,同样,内部松质骨也是重要承重部分,而且跟骨内骨质密度差异很大。高密度松质骨连同周壁I?2_厚度的骨皮质及关节软骨看作一个整体。把骨密度低的骨看作一种连接结构,跟骨就可以理解为多块骨融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结构。结合跟骨的“半桥”功能,根据承重和牵拉特点,跟骨内部主要的力学构造就可以形容为一基二桥三拱石四止点”。
[0049]一基(底):跟骨基底骨块是地面接触部位,非常坚硬,呈水平位置的坚硬的皮质骨,下方有脂肪垫和足底角质皮肤。可以看作桥的地面结构,为增加拱形桥底座的力量,跖腱膜和足底肌肉附着于基底骨块前缘的跟骨内外侧突,起到一个施加向中心力的作用。跟腱止点在基座上方,起到向上提拉的作用。
[0050]二桥:足结构可分为内外侧弓和横弓,跟骨参与构成内外侧足纵弓。人体重力传递到距骨后被内外侧两个纵弓将力量传递到后足底、前足底,跟骨是后足的承重结构,内部必然有内外纵弓两个力量的传导,即跟骨内应有由顶部向后下到基底两条致密的骨小梁线,尽管因内外弓非常靠近,骨小梁融合在一起,难以分辨。此力线主要功能是承载体重,骨小梁密集,叫跟骨内压力骨小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理论上,压力骨小梁中间必然存在相对薄弱区域。此薄弱区域位于后跟踞关节面与载距突之间,跟骨体部的内侧1/3处,呈矢状面分布。向下到跟骨体后,弧形绕行,骨小梁薄弱区域变为水平面。通常骨小梁薄弱区域为骨折线最常见的走形,所以,在跟骨骨折病例中,经常见游离的后跟距关节面骨折块。人体重力向前传递同样沿内外弓走形方向。内侧纵弓有距骨、舟骨、楔骨、第一跖骨到第一跖骨基底。外侧纵弓经跟骨、骰骨、第五跖骨到第五跖骨基底。足跟、第一跖骨基底(内弓)、第五跖骨基底(外弓)形成足负重的三角支撑,有利于稳定。内侧纵弓的顶点是距骨,在跟骨上主要承载重力结构为载距突及中、前跟距关节面并延续向下的高密度骨皮质。跟骨的内侧纵弓力线是经距骨的弧线。外侧纵弓的顶点在跟骰关节,跟骨经跟骰关节到骰骨的力量情况是压力少,拉力大。所以称之为拉力骨小梁线。为支持跟骨的跟骰关节面稳定,在跟骨基底和跟骰关节骨下部之间也存在一条张力骨小梁线,在三条骨小梁线之间为骨质密度非常疏松的三角区,又叫“中立三角区”。
[0051]根据wolf定律:骨骼的生长会收到力学刺激影响而改变其结构。即应力会刺激骨的生长,而废用会导致骨丢失。力线在跟骨内的不均匀分布决定了跟骨内部骨密度的不均匀,跟骨内有多处骨质疏松区域。在骨质疏松区域,螺钉的螺纹难以把持骨质,内固定板固定失效。本内固定板设计中,在置钉区域避开骨质疏松区域。
[0052]三拱石:即是内外弓这两个拱形桥的拱石,即力线上的承重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主要关节面下方的坚硬骨质,即把关节面和临近骨质看作一个结构。由此把跟骨承重功能抽像理解为四块坚硬骨质发生骨融合后的结构,底部是基座。上部有三块拱石:1、最高点的后跟踞关节面及下方骨块,是跟骨的最高点,也是位置最靠后的承重点,也是重力最集中区域,也是跟骨内外侧纵弓的联合点,力量由此向分散。2、内侧结构即载距突和前、中跟距关节面(有时缺失)及其下方骨块,解剖形状与距骨内侧极为吻合,承担内侧纵弓传递的部分力量。3、跟骰关节面及其近端骨,承担外侧纵弓的传递的力量。三拱石表现为骨质密度高、坚硬,三拱石与基座外有跟骨外壁相连,内有骨小梁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拱石之间有相对的骨小梁密度较低的区域,大多数骨折线走形就在骨小梁密度低的区域。3个拱石之间呈三维立体结构,只要相对位置准确,就能发挥跟骨的功能。
[0053]值得一提的是,跟骨骰骨构成外侧纵弓的理解。通常所说的外弓走向是平行于足内侧弓,处于人体矢状位,而横弓对应着人体的冠状位。骰骨需要完成冠状位矢状位两个方向的力线。所以骰骨在足部骨骼的位置是前外上-后下内的方位。所以对应跟骨前部的密度结构也是前外上-后下内。跟骨内部的“中立三角”是一个尖端向内下底座在外上的三角体结构,而非一个三棱柱。
[0054]四止点:足作为人体下肢终端,有很多下肢肌腱附着,跟骨参与构成关节较多,关节之间的韧带连接也较多。在跟骨骨折时候,肌肉止点会因为收缩导致骨科发生较大的移位,有可能导致术后疼痛。而骨间韧带附着点因韧带弹性力量小通常不会发生明显移位,因此韧带止点不作为重要止点。
[0055]有四个止点对骨折块移位影响较大,在病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时发挥重要作用的肌腱止点:1、跟腱止点,(跟骨结节及周围骨块)位于跟骨基底上侧、后跟距关节面骨块的后侧,跟腱附着面较大,对跟骨的力量较大,会把跟骨向上牵拉。2、跖腱膜止点(跟骨内外侧突)位于跟骨基底前侧、是足弓构成的重要部分。会把骨块向足弓中心牵拉。3、晦短伸肌止点(跟骨前突)位于跗骨窦外缘力量较小。但此处粉碎骨折时,不固定骨块容易形成止点不愈合,导致疼痛。4、腓骨肌腱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