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矫正植体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29024阅读:来源:国知局
位区段位于中空柱体内部的示意图;
[0041]图20为限位区段位于通孔内部的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10矫正植体;101螺钉部;102头部;11矫正线;12矫正器;13弹性定位件;20骨螺丝板;21本体;22定位部;23定位件;232卡钩;30骨螺丝;31头部;32身部;40限位装置;41定位环圈;42限位手段;43第一端;44第二端;45限位区段;50座体;51连接部;60弹性件;61固定端;62作用端;70固定部;71凹槽;72勾部;73穿孔;74通孔;80第一工具;81第二工具;90辅助限位装置;91辅助定位手段;92---限位环圈;93---第二端;94---第四端;95---定位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兹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故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0044]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牙科矫正植体装置,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主要由一骨螺丝板20、一骨螺丝30、一限位装置40、一座体50以及一弹性件60所构成。
[0045]所述骨螺丝板20具有一呈现两相对面平行的本体21,所述本体21具有一定位部22以及一定位件23,所述定位件23具有一连接于所述本体21的中空柱体231,而所述中空柱体231表面具有一卡钩232。所述骨螺丝30具有一头部31,所述头部31 —侧具有一穿设于所述定位部22内部的身部32,然而,所述骨螺丝30的头部31的外观样态可设为不同形状的角柱。
[0046]然而,所述骨螺丝板20的本体21的两相对面呈现平行样态仅方便说明之用,并未加以限制所述本体21的形状态样,亦如图5所示,所述骨螺丝板20的本体21具有一平面以及一倾斜于平面的倾斜面,而所述定位部22垂直于倾斜面,所述骨螺丝30固定于所述骨螺丝板20的定位部22时,通过所述骨螺丝30头部31的端面与倾斜面相互接触而呈现倾斜样态。
[0047]请参阅图3及图6所示,所述限位装置40呈现环状的封闭样态,并具有弹性以及一定位环圈41,所述限位装置40 —侧勾设于所述定位件23的卡钩232,另一侧环绕于所述骨螺丝30头部31的外侧,而所述限位装置40弹性抵压所述骨螺丝板20的卡钩232以及所述骨螺丝30的头部31,使所述定位环圈41同时环绕邻接于所述骨螺丝板20与所述骨螺丝30形成一限位手段42,致使所述骨螺丝板20与骨螺丝30受到所述限位手段42限制固定,避免所述骨螺丝30与骨螺丝板2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0048]再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座体50装设于牙齿表面,并具有一连接部51。所述弹性件60具有一固定端61以及一作用端62,所述固定端61装设于位于所述本体21的定位件23,而所述作用端62装设于所述座体50的连接部51。
[0049]然而,所述弹性件60的作用端62亦可通过勾件或环圈其中一种间接与所述座体50的连接部51相互连接。上述骨螺丝板20与骨螺丝30之一设有一供上述限位装置40装设的固定部70,于此实施例中,上述固定部70设为一凹槽71并位于上述头部31。
[0050]请参阅图6、图7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牙科矫正植体装置具体应用时,牙医师将所述骨螺丝板20放置于病患口腔内部,通过一第一工具80套设于所述骨螺丝30的头部31外周测,并以所述身部32的轴心转动所述骨螺丝30,使所述骨螺丝30的身部32穿设于所述本体21的定位部22,并植入于牙床骨内部,进而使所述本体21与头部31之间的相邻表面将相互转定变位。
[0051]接下来,当所述身部32的局部区段被所述第一工具80植入于牙床骨内部时,牙医师会再通过一第二工具81放置于所述头部31的固定部70,再次将所述骨螺丝30的身部32植入于牙床骨内部中,使所述骨螺丝板20的本体21受到所述骨螺丝30的头部31与牙床骨共同夹持而固定位于病患的口腔内部。
[0052]最后,由所述限位装置40通过所述限位手段42使所述骨螺丝板20与骨螺丝30相互限制固定,以避免所述骨螺丝30与骨螺丝板2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0053]然而,所述骨螺丝板20能依照使用方式的不同而摆放于病患口腔的任何位置,再通过所述骨螺丝30穿设所述定位部22,并植入口腔内部固定,使所述骨螺丝板20能固定于口腔中的舌侧、颚侧或颊侧其中一种。
[0054]再请参阅图4所示,将所述座体50装设于需要进行矫正的牙齿表面,而所述弹性件60的固定端61套设于所述定位件23的卡钩232,所述作用端62接设于所述座体50的连接部51,使所述固定端61与作用端62两者之间形成一对牙齿的矫正作用力,进而使牙齿长时间受到矫正作用力的影响,能逐渐改变牙齿的位置。
[0055]此外,亦可将另一弹性件60的固定端61穿设于所述定位件23的中空柱体231,而所述弹性件60的作用端62装设于另一座体50的连接部51,使得同一骨螺丝板20上可同时对单一颗或多颗牙齿进行三度空间的移动和旋转。
[0056]请参阅图9所示,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差别在于所述骨螺丝板20的定位部22是由所述本体21—侧朝向所述本体21内部中央凹陷而形成。至于,所述骨螺丝30、限位装置40、座体50、弹性件60以及限位手段42五者之间的连接样态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0057]然而,所述骨螺丝板20的本体21亦可如图10所示,具有一平面以及一倾斜于平面的倾斜面,而所述定位部22垂直于倾斜面。
[0058]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于第二较佳实施例具体应用时,牙医师通过所述第一工具80套设所述骨螺丝30的头部31外周侧,并以所述身部32的轴心转动所述骨螺丝30,使所述骨螺丝30的身部32以倾斜方式直接穿设于病患的口腔内部,进而使所述头部31与病患的牙床骨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
[0059]当位于所述骨螺丝30的头部31要碰触到牙床骨之前,将所述骨螺丝板20通过所述定位部22放置于所述骨螺丝30的头部31与牙床骨之间,再由所述限位装置40通过所述限位手段42使所述骨螺丝30与骨螺丝板20两者相互限制固定,以避免所述骨螺丝30与骨螺丝板2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0060]最后,牙医师通过所述第二工具81放置在所述头部31的凹槽71,再次将所述骨螺丝30的身部32植入于口腔内,使所述骨螺丝板20的定位部22受到所述骨螺丝30的头部31与口腔彼此夹持而定位于病患的口腔内部。
[0061]请参阅图13所示,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差别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0与所述限位手段42。至于,所述骨螺丝板20、骨螺丝30、座体50以及弹性件60四者之间的连接样态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0062]所述限位装置40具有一第一端43以及一第二端44,所述第一端43与第二端44之间具有一限位区段45,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端43捆绑定位于所述骨螺丝板20,而所述第二端44捆绑定位于所述骨螺丝30,使所述限位区段45受到所述第一端43与第二端44分别捆绑定位于所述骨螺丝板20与骨螺丝30而呈现拉紧样态而形成所述限位手段42,使所述骨螺丝板20与骨螺丝30受到所述限位手段42限制固定,避免所述骨螺丝30与骨螺丝板2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0063]然而,所述第一端43与骨螺丝板2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端44与骨螺丝30之间都用捆绑方式相互固定仅方便说明之用,亦即所述第一端43与骨螺丝板2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端44与骨螺丝30之间能以黏贴方式、扣接方式或嵌合方式相互固定。此外,第三较佳实施例具体运用与第一较佳实例具体运用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0064]请参阅图14所示,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三较佳实施例差别在于所述骨螺丝板20、骨螺丝30以及限位装置40。
[0065]于此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70设为两位于所述本体21的勾部72,而所述限位装置40的第一端43与第二端44同时捆绑固定于所述勾部72,而所述限位区段45卡抵于所述骨螺丝30的头部31以形成所述限位手段42,。
[0066]然而,所述限位装置40的第一端43与第二端44同时捆绑定位于所述勾部72以及所述限位区段45卡抵于位于所述头部31仅方便说明之用,所述限位装置40的第一端43与第二端44亦可同时捆绑固定于所述骨螺丝30,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