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凝止血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6173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凝止血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凝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电凝止血装置是针对体内脏器、组织出血的一种快速止血手段,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发现其性能存在明显的缺陷。现有技术的电凝止血装置又称为电凝止血钳或电凝止血笔,其原理是将前端发热的电极直接与创口接触,利用电热作用止血,因此需要电热头精准作用于创口位置(如附图1所示),那么如果创口过大或创口形状较复杂时,现有技术的电凝止血装置由于难以覆盖全部创口因此效果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加大加热头面积也无法解决问题,因为过大的加热头一方面不易深入体内,另一方面也无法应对创口构型较复杂的情况,同时稍有不慎还容易造成健康组织的烫伤。
[0003]此外,现有技术的电凝止血装置普遍仅具备止血功能,而难以同时起到灭菌效果,因此在利用电凝止血装置接触伤口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凝止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凝止血装置无法在止血的同时起到灭菌作用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电凝止血装置止血速率较慢。
[000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电凝止血装置,包括插入柄,内嵌管,电极,导电纤维集合体,其中插入柄具有管状腔体,内嵌管内嵌于所述管状腔体中,电极一端连接于内嵌管下部,导电纤维集合体是由导电纤维缠绕形成的团状物,导电纤维集合体绑缚于所述电极上,所述内嵌管中具有空间相互隔离的吸收腔和输药腔,吸收腔下端延伸至所述导电纤维集合体处,插入柄下部侧壁上具有排药口,输药腔通过所述排药口与插入柄外部连通,电极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内嵌管下端具有朝下的气体喷射器。
[0008]优选的,所述导电纤维材质为金属纤维。
[0009]优选的,所述导电纤维材质为碳纤维。
[0010]优选的,所述导电纤维表面的导电镀层不完全覆盖导电纤维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电极有三个、沿内嵌管下部圆周均匀分布。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
[0013]在现有技术电凝止血装置以电极夹持部作为加热部件的基础上,添加缠绕成团状的导电纤维,以其直接接触创口部位,一方面扩大了作用面积,同时由于该导电纤维集合体具有弹性、形状可变,因此能用于各种形状的创伤位置,实现快速、有效的电凝止血。
[0014]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电极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在电凝止血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发射紫外线,从而对创口起到一定的抑菌效果,降低感染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嵌管下端增设气体喷射器,可以利用气体加速血液干燥,从而辅助电凝止血装置的止血作用,提升止血速度。
[0015]在此基础上,为避免因导电纤维集合体阻抗均一所导致的等离子体大量发散,一方面设置位于内嵌管中的吸收腔,当装置工作时持续吸收创口处血液以避免血液堆积于导电纤维集合体处造成阻抗的均一化;另一方面,在导电纤维的前期加工环节,保证导电镀层不完全覆盖在导电纤维表面(如附图3所示),也能有效缓解阻抗的均一化,进而缓解等离子体的大量发散。上述保证导电镀层不完全覆盖在导电纤维表面,可以是通过各种公知的电镀技术实现的,例如可以是在执行电镀的过程中向电镀液冲如高压气体,利用微气泡影响镀层的均一性,从而得到镀层不完全覆盖的效果(如附图5、6所示)。
[0016]此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在内嵌管内设置了用于输送药物的输药腔,该腔体与上述吸收腔在空间上保持隔离,二者的位置关系可以是吸收腔位于内嵌管轴线位置、输药腔处于吸收腔外周,从而保证吸收腔容易吸收导电纤维集合体处的血液、输药腔容易与外界连通输送药物。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电凝止血钳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凝止血装置在针对大创面伤口执行止血时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凝止血装置在针对较大、较深伤口执行止血时的装置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凝止血装置所用到的导电纤维集合体,在制备过程中的电镀操作模式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
[0024]1、插入柄2、内嵌管3、电极4、导电纤维集合体
[0025]5、较大的创面 6、吸收腔7、输药腔8、血管
[0026]9、出血口10、导电纤维 11、导电镀层 12、高压气体
[0027]13、耐压管路 14、电镀槽 15、电镀液 16、气体分布器
[0028]17、微气泡 18、阴极导线 19、阳极导线 20、电极
[0029]21、排药口22、较小的创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1]实施例1
[0032]—种电凝止血装置,包括插入柄1,内嵌管2,电极3,导电纤维集合体4,其中插入柄1具有管状腔体,内嵌管2内嵌于所述管状腔体中,电极3 —端连接于内嵌管2下部,导电纤维集合体4是由导电纤维10缠绕形成的团状物,导电纤维集合体4绑缚于所述电极3上,所述内嵌管2中具有空间相互隔离的吸收腔6和输药腔7,吸收腔6下端延伸至所述导电纤维集合体4处,插入柄1下部侧壁上具有排药口 21,输药腔7通过所述排药口 21与插入柄1外部连通,电极3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内嵌管2下端具有朝下的气体喷射器。
[003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0034]所述导电纤维10材质为金属纤维。
[0035]所述导电纤维10表面的导电镀层11不完全覆盖导电纤维10表面。
[0036]所述电极3有三个、沿内嵌管2下部圆周均匀分布。
[0037]所述吸收腔6和输药腔7呈管状,吸收腔6上端具有提供负压的装置,从而能够将导电纤维集合体4处的血液及时排除,输药腔7及其下部的排药口 21用于输送药物止血药物用于配合装置整体执行止血,所述药物是任一具有止血效果的外用药物。
[0038]实施例2
[0039]—种电凝止血装置,包括插入柄1,内嵌管2,电极3,导电纤维集合体4,其中插入柄1具有管状腔体,内嵌管2内嵌于所述管状腔体中,电极3 —端连接于内嵌管2下部,导电纤维集合体4是由导电纤维10缠绕形成的团状物,导电纤维集合体4绑缚于所述电极3上,所述内嵌管2中具有空间相互隔离的吸收腔6和输药腔7,吸收腔6下端延伸至所述导电纤维集合体4处,插入柄1下部侧壁上具有排药口 21,输药腔7通过所述排药口 21与插入柄1外部连通,电极3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内嵌管2下端具有朝下的气体喷射器。
[004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0041]所述导电纤维10材质为碳纤维。
[0042]所述导电纤维10表面的导电镀层11不完全覆盖导电纤维10表面。
[0043]所述电极3有二个、沿内嵌管2下部圆周均勾分布。
[0044]实施例3
[0045]一种电凝止血装置,包括插入柄1,内嵌管2,电极3,导电纤维集合体4,其中插入柄1具有管状腔体,内嵌管2内嵌于所述管状腔体中,电极3 —端连接于内嵌管2下部,导电纤维集合体4是由导电纤维10缠绕形成的团状物,导电纤维集合体4绑缚于所述电极3上,所述内嵌管2中具有空间相互隔离的吸收腔6和输药腔7,吸收腔6下端延伸至所述导电纤维集合体4处,插入柄1下部侧壁上具有排药口 21,输药腔7通过所述排药口 21与插入柄1外部连通,电极3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内嵌管2下端具有朝下的气体喷射器。
[004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0047]所述导电纤维10表面的导电镀层11完全覆盖导电纤维10表面。
[0048]输药腔7及其下部的排药口 21用于输送药物止血药物用于配合装置整体执行止血。
[0049]实施例4
[0050]一种电凝止血装置,包括插入柄1,内嵌管2,电极3,导电纤维集合体4,其中插入柄1具有管状腔体,内嵌管2内嵌于所述管状腔体中,电极3 —端连接于内嵌管2下部,导电纤维集合体4是由导电纤维10缠绕形成的团状物,导电纤维集合体4绑缚于所述电极3上,所述内嵌管2中具有空间相互隔离的吸收腔6和输药腔7,吸收腔6下端延伸至所述导电纤维集合体4处,插入柄1下部侧壁上具有排药口 21,输药腔7通过所述排药口 21与插入柄1外部连通,电极3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内嵌管2下端具有朝下的气体喷射器。
[005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凝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柄(1),内嵌管(2),电极(3),导电纤维集合体(4),其中插入柄⑴具有管状腔体,内嵌管(2)内嵌于所述管状腔体中,电极(3) —端连接于内嵌管(2)下部,导电纤维集合体(4)是由导电纤维(10)缠绕形成的团状物,导电纤维集合体(4)绑缚于所述电极(3)上,所述内嵌管(2)中具有空间相互隔离的吸收腔(6)和输药腔(7),吸收腔(6)下端延伸至所述导电纤维集合体⑷处,插入柄⑴下部侧壁上具有排药口(21),输药腔(7)通过所述排药口(21)与插入柄⑴外部连通,电极(3)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内嵌管(2)下端具有朝下的气体喷射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凝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10)材质为金属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凝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10)材质为碳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凝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10)表面的导电镀层(11)不完全覆盖导电纤维(10)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凝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3)有三个、沿内嵌管(2)下部圆周均匀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凝止血装置,在现有技术电凝止血装置以电极夹持部作为加热部件的基础上,添加缠绕成团状的导电纤维,以其直接接触创口部位,一方面扩大了作用面积,同时由于导电纤维集合体具有弹性、形状可变,因此能用于各种形状的创伤位置,实现快速、有效的电凝止血。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电极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在电凝止血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发射紫外线,从而对创口起到一定的抑菌效果,降低感染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嵌管下端增设气体喷射器,可以利用气体加速血液干燥,从而辅助电凝止血装置的止血作用,提升止血速度。
【IPC分类】A61B18/12
【公开号】CN204971575
【申请号】CN201520739031
【发明人】何晏清, 黄萍, 陈艳红, 张霞, 周立志, 陈敏, 聂芹, 王军
【申请人】何晏清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