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5280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肿瘤光动力治疗
目.0
[0002]【背景技术】:肿瘤科在进行患者肿瘤治疗时,以往的放射治疗成本较高,容易对患者产生依赖,而且放射治疗本身就具有辐射危害容易,容易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伤害,而光动力疗法能够实现对肿瘤的理疗消融,对肿瘤患处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以往的光动力治疗装置采用直接接触的方法,容易对患者表层皮肤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进行肿瘤光动力治疗恢复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的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主体,在治疗装置主体上设有转接输出台,转接输出台上设有立柱座槽,立柱座槽内设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与多角度弯管连接,多角度弯管通过束缚固定口与固定转接板连接,固定转接板下侧设有弧形作用面板,弧形作用面板前侧设有缓冲作用垫,缓冲作用垫上设有条形灯罩,条形灯罩之间设有光动力散射孔,治疗装置主体前侧设有操控区,操控区内设有数据显示屏,数据显示屏下侧设有功能按键,功能按键两侧设有选择按键,操控区右侧设有旋钮槽,旋钮槽内设有强度调节旋钮,操控区下侧设有多用外接槽,多用外接槽内设有外接疏导口,治疗装置主体下侧设有支撑腿,治疗装置主体右侧设有导线口,导线口内设有导线,导线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与电源插头连接,治疗装置主体内部设有光源发生器,光源发生器内部设有光化学反应层,光源发生器前侧设有接线触点,接线触点与信号线连接,信号线与控制集成器连接,光源发生器上设有通道口,通道口内设有通光通道,通光通道上设有集成探头,通光通道内设有光结合传导筒,光结合传导筒左侧设有作用发射针头,光结合传导筒右侧设有集中板,集中板与光敏传导线管连接,光敏传导线管与光敏剂连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多角度弯管侧面设有钢丝圈。
[0006]作为优选,所述数据显示屏外侧设有钢化护膜。
[000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腿下侧设有防滑垫。
[000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进行肿瘤光动力治疗恢复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9]【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作用面板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治疗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治疗装置主体,2、转接输出台,3、立柱座槽,4、支撑立柱,5、多角度弯管,6、束缚固定口,7、固定转接板,8、弧形作用面板,9、缓冲作用垫,10、条形灯罩,11、光动力散射孔,12、操控区,13、数据显示屏,14、功能按键,15、选择按键,16、旋钮槽,17、强度调节旋钮,18、多用外接槽,19、外接疏导口,20、支撑腿,21、导线口,22、导线,23、变压器,24、电源插头,25、光源发生器,26、光化学反应层,27、接线触点,28、信号线,29、控制集成器,30、通道口,31、通光通道,32、集成探头,33、光结合传导筒,34、作用发射针头,35、集中板,36、光敏传导线管,37、光敏剂,38、钢丝圈,39、钢化护膜,40、防滑垫。
[0014]【具体实施方式】: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主体1,在治疗装置主体I上设有转接输出台2,转接输出台2上设有立柱座槽3,立柱座槽3内设有支撑立柱4,支撑立柱4与多角度弯管5连接,多角度弯管5通过束缚固定口 6与固定转接板7连接,固定转接板7下侧设有弧形作用面板8,弧形作用面板8前侧设有缓冲作用垫9,缓冲作用垫9上设有条形灯罩10,条形灯罩10之间设有光动力散射孔11,治疗装置主体I前侧设有操控区12,操控区12内设有数据显示屏13,数据显示屏13下侧设有功能按键14,功能按键14两侧设有选择按键15,操控区12右侧设有旋钮槽16,旋钮槽16内设有强度调节旋钮17,操控区12下侧设有多用外接槽18,多用外接槽18内设有外接疏导口 19,治疗装置主体I下侧设有支撑腿20,治疗装置主体I右侧设有导线口 21,导线口 21内设有导线22,导线22与变压器23连接,变压器23与电源插头24连接,治疗装置主体I内部设有光源发生器25,光源发生器25内部设有光化学反应层26,光源发生器25前侧设有接线触点27,接线触点27与信号线28连接,信号线28与控制集成器29连接,光源发生器25上设有通道口 30,通道口 30内设有通光通道31,通光通道31上设有集成探头32,通光通道31内设有光结合传导筒33,光结合传导筒33左侧设有作用发射针头34,光结合传导筒33右侧设有集中板35,集中板35与光敏传导线管36连接,光敏传导线管36与光敏剂37连接。在进行肿瘤光动力治疗恢复时,接通电源插头24到电源,通光调节转动多角度弯管5来将弧形作用面板8调节到合适位置,治疗装置主体I内部的光源发生器25开始工作,其内部光化学反应层26反应发生光源后经过通道口 30内通光通道31发射后,光源与光敏剂37产生的光敏溶剂液通过光结合传导筒33左侧的作用发射针头34进行结合反应,从而产生的光动力信号经过弧形作用面板8前侧缓冲作用垫9上的条形灯罩10和光动力散射孔11对患者患处进行结合作用,来进行肿瘤的抑制与恢复。
[0015]作为优选,所述多角度弯管5侧面设有钢丝圈38。这样设置,可以增大多角度弯管5的韧性,防止长时间使用造成弯折断裂。
[0016]作为优选,所述数据显示屏13外侧设有钢化护膜39。这样设置,可以减少外界对数据显示屏13造成磨损,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001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腿20下侧设有防滑垫40。这样设置,有利于增大装置使用稳定性。
【主权项】
1.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主体(I),其特征是:在治疗装置主体(I)上设有转接输出台(2 ),转接输出台(2 )上设有立柱座槽(3 ),立柱座槽(3 )内设有支撑立柱(4),支撑立柱(4)与多角度弯管(5)连接,多角度弯管(5)通过束缚固定口(6)与固定转接板(7)连接,固定转接板(7)下侧设有弧形作用面板(8),弧形作用面板(8)前侧设有缓冲作用垫(9),缓冲作用垫(9)上设有条形灯罩(10),条形灯罩(10)之间设有光动力散射孔(11),治疗装置主体(I)前侧设有操控区(12),操控区(12)内设有数据显示屏(13),数据显示屏(13)下侧设有功能按键(14),功能按键(14)两侧设有选择按键(15),操控区(12)右侧设有旋钮槽(16 ),旋钮槽(16)内设有强度调节旋钮(17),操控区(12)下侧设有多用外接槽(18),多用外接槽(18)内设有外接疏导口( 19),治疗装置主体(I)下侧设有支撑腿(20),治疗装置主体(I)右侧设有导线口(21),导线口(21)内设有导线(22),导线(22)与变压器(23)连接,变压器(23)与电源插头(24)连接,治疗装置主体(I)内部设有光源发生器(25),光源发生器(25)内部设有光化学反应层(26),光源发生器(25)前侧设有接线触点(27),接线触点(27)与信号线(28)连接,信号线(28)与控制集成器(29)连接,光源发生器(25)上设有通道口(30),通道口(30)内设有通光通道(31),通光通道(31)上设有集成探头(32),通光通道(31)内设有光结合传导筒(33),光结合传导筒(33)左侧设有作用发射针头(34),光结合传导筒(33)右侧设有集中板(35),集中板(35)与光敏传导线管(36)连接,光敏传导线管(36)与光敏剂(3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角度弯管(5)侧面设有钢丝圈(3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显示屏(13)外侧设有钢化护膜(3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0)下侧设有防滑垫(40)。
【专利摘要】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肿瘤光动力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主体,在治疗装置主体上设有转接输出台,转接输出台上设有立柱座槽,立柱座槽内设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与多角度弯管连接,多角度弯管通过束缚固定口与固定转接板连接,固定转接板下侧设有弧形作用面板,弧形作用面板前侧设有缓冲作用垫,缓冲作用垫上设有条形灯罩,条形灯罩之间设有光动力散射孔,治疗装置主体前侧设有操控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进行肿瘤光动力治疗恢复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IPC分类】A61N5/06
【公开号】CN205163937
【申请号】CN201521024407
【发明人】葛莉
【申请人】葛莉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