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垫套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15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垫套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套,尤其涉及一种可方便将数个垫体相互扣 合固定在一起,以形成更大面积的垫体,而方便、安全使用的改进的垫 套构造。
技术背景一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垫(如地垫、座垫或床垫),其为提高使 用卫生性与美观性,通常会在外面穿套一垫套;而目前一般市面上所见 的地垫、座垫或床垫,其皆以单独使用来设计,但于许多场合需要将数 个地垫、座垫或床垫并合排列形成较大的面积来使用,因以单独使用所 设计的地垫、座垫或床垫间并未设有可供相互连结固定的组件,因此各 垫体间很容易相互错移散开,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甚至在使用上有发 生危险性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垫套构造,其可方便将数个垫体相互扣合固 定在一起,以形成更大面积的垫体,而方便、安全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垫套构造,为一可穿套于垫体外面的垫套,该垫套底面 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上设有一拉链;其特征在于该垫套的其中两相邻环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连合组件,而于另相邻的两环侧面上分别 设有与连合组件相对应的连合组件,并于垫套的底面设有止滑组件;借 由上述的构造,垫体可利用分别设于垫套上的连合组件相互扣合,而将 数个垫体相互扣合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较大的垫体面积,且可借由垫 套底面所设的止滑组件达到止滑作用,令垫体于使用时不致有相互错移 散开的情事发生,以达到更为方便性与安全性的使用。前述的改进的垫套构造,其中连合组件为一种钮扣公、母扣或公、 母黏毡带。借由上述的构造,垫体可利用分别设于垫套上的连合组件相互扣合, 而将数个垫体相互扣合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较大的垫体面积,且可借 由垫套底面所设的止滑组件达到止滑作用,令垫体于使用时不致有相互 错移散开,以达到更为方便性与安全性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 垫体 20垫套21 开口22 拉链 30A连合组件 30B连合组件 40止滑组件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垫体10包含有一穿套于垫体10外面的垫套 20;其中,该垫套20底面设有一开口21,供垫套20穿套于垫体10外面, 该开口21上设有一拉链22,该拉链22亦可为其它的黏扣组件(如钮扣或 黏扣带);而其主要设计特征在于-该垫套20的其中两相邻环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连合组件 30A(如图l、图2所示的钮扣公扣),而于另相邻的两环侧面上分别设有与 连合组件30A相对应的连合组件30B(如图1、图2所示的钮扣母扣);又于 垫套20的底面设有止滑组件40 。借由上述的构造,垫体10可利用分别设于垫套20上的连合组件30A、 30B相互扣合,而将数个垫体10相互扣合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较大的面 积来使用,且可借由垫套20底面所设的止滑组件40达到止滑作用,令垫
体10在使用时不致出现相互错移散开的情形,以达到更为方便性与安全
性的使用。
另,如图3所示,其中该设于垫套20环侧面上的连合组件30A、 30B亦 可为一种黏毡公、母带替代的,而具有相同的功效。
从以上的所述及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确可提供一种方 便将数个垫体相互扣合固定在一起,以形成更大面积垫体的垫套构造; 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具有显著的实用性与进步性,且其构造亦确为未曾 有过,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垫套构造,为一可穿套于垫体外面的垫套,该垫套底面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上设有一拉链;其特征在于该垫套的其中两相邻环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连合组件,而于另相邻的两环侧面上分别设有与连合组件相对应的连合组件,并于垫套的底面设有止滑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垫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合组 件为一种钮扣公、母扣或公、母黏毡带。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垫套构造,为一可穿套于垫体外面的垫套,该垫套底面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上设有一拉链;该垫套的其中两相邻环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连合组件,而于另相邻的两环侧面上分别设有与连合组件相对应的连合组件,并于垫套的底面设有止滑组件;借由上述的构造,垫体可利用分别设于垫套上的连合组件相互扣合,而将数个垫体相互扣合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较大的垫体面积,且可借由垫套底面所设的止滑组件达到止滑作用,令垫体于使用时不致产生相互错移散开的情形,以达到更为方便性与安全性的使用。
文档编号A47G27/02GK201029724SQ20072009553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0日
发明者董广懿 申请人:董广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