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93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清洁装置,详而言之,系指一种旋转式拖把,扭拧拖把时较好施
力,于扭拧后可使拖把布舒展。
背景技术
按,图1显示习知一种旋转式拖把IO,包含有一主杆12 ; —握柱13,固设于该主 杆上;一握套14,套设于该主杆12,可于主杆上下移动及转动;一拖把布16,其一端连接于 该主杆12的底端121,另一端连接于该握套14的底端141。 使用时,将握套14移向主杆12底端121,即可使该拖把布16垂落于拖把10,以便 拖理地面。欲扭拧该拖把布16时,将握套14上移,以便将拖把布16拉直,如图1所示,一 手(例如左手)握住握套14,另一手(例如右手)握住握柱13,如图2,施力使握套14与主 杆12相对转动,即可扭拧拖把布16 ;拧完后,再将该握套14旋回以解除拖把布被扭转的状 态,即可再次用于拖理地面。 经实际使用显示,习用的旋转式拖把10有其缺点 首先,扭拧拖把布16时,拖把布将被逐渐扭紧,使得握套14被拖把布拉动并逐渐 往主杆12底端121移近,相对的,主杆12即自握套14逐渐地向上滑动,造成使用者二手间 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此一来,使用者不好施力且会分散力量。 再者,扭拧拖把时,使用者的惯用手(例如右撇子的右手)握住主杆12,而另一手 (例如右撇子的左手)则握住握套14。于扭拧拖把10后,会习惯性的以惯用手继续握住拖 把,而松放另一手,如此,握套14因重力而直接滑落,如图3所示,拖把布16仍纠结成一团, 无法舒展开来,使用者须再将握套14回转,始能解除拖把布的纠结状态,使用上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能使使用者于扭拧 拖把布时容易施力。 本发明的又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于扭拧拖把布后,能使 拖把布舒展不纠结。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包含有一主杆;一滑套握把,套设于该 主杆上,可沿着该主杆上下移动及转动;一拖把布,其一端连接于该滑套握把的底端,另一 端连接于该主杆的底端;一转动握把,系嵌套于该主杆上,其内周面与该主杆的外周面啮 接,该转动握把可于该主杆上滑移,且转动该转动握把时,可带动该主杆一起转动;该转动 握把底端并以不会分离的方式与该滑套握把顶端相枢接,使该二握把可相对转动,且可一 起沿着该主杆滑移。 双手分别握住并转动该二握把,即可扭拧拖把布。拧水过程中,双手间的握持距离 固定、不会增大,使操作者容易施力。 拧水后,松放一手时,可使主杆重力下落,令拖把布伸直舒展。
3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 本发明三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于后。


图1是习知一种旋转式拖把的纵向剖面图。图2显示图1的拧水操作的示意图。图3显示图1拧水后放开握套的状态。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纵向剖面图。图6是图4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底端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8的9-9剖线的剖面图。图10是图8的10-10剖线的剖面图。图11是本发明扭拧拖把的使用状态。图12显示以一手先放开拖把的示意图。图13显示以另一手先放开拖把的示意图。图14概同于图IO,显示转动握把束紧主杆的剖面图。图15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图15的部分纵向组合剖面图。图17显示本实施例的滑套握把及转动握把解除啮接的状态。图18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4至图6,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拖把20,主要包含有一主杆 30、一滑套握把40、一拖把布50及一转动把60。 该主杆30的外周面具有一呈多角形的嵌套区段32,该嵌套区段32可如图6所示 仅制作于主杆的部分长度,或制成主杆的所有长度。 一环帽35,固设于主杆30底端。若干 凸肋36,等间隔地设于该杆外周面。此外,请参阅图7,该环帽35的周面上设有二通孔37 ; 主杆30底端临近于该环帽之处则设二穿孔34。 该滑套握把40套设于该主杆32,可于主杆32上下移动及转动。 一圆盘45,设于 该滑套握把40底端,该圆盘的底壁设有若干凸肋46。 该拖把布50具有若干条并列的布条52。拖把布40顶端固设于该滑套握把40的 圆盘45,而底端则塞入该环帽35的底部;一束带38,穿过该环帽35上的该二通孔37与该 主杆32的穿孔34及该拖把布底端,如图7,将拖把布绑固于该环帽35。
该转动握把60系一中空的筒状体;一啮接部位62,如图8、图9,设于该转动握把 60内周面,其断面形状配合主杆的嵌套区段32的断面形状。该转动握把60嵌套于该主杆 30,该啮接部位62与该嵌套区段32啮接,转动转动握把60时可带动主杆一起转动,且转动 握把可于主杆上滑移。同时,转动握把60底端以不会分离的方式枢接于该滑套握把40顶端,使转动握把60与该滑套握把40可相对旋转,且该二握把40、60可一起沿着主杆上下滑 移。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转动握把60底端穿入该滑套握把40顶端,如图8 ; —限 位环65,套设于转动握把60外周,并螺接于滑套握把40顶端42的螺纹;转动握把60外周 面所设的环缘64受限位环65的肩缘66所卡止。藉此,转动握把及滑套握把相互枢接,可 相对转动且不会脱离。 此外,该转动握把60顶端设有二具弹性的环片67,各环片67的外周面各设一呈偏 心的弧槽68,如图IO,弧槽的径向深度由一侧往另一侧渐增。 —束环70,其内周面设有二凸块72,如图10,较佳地,各凸块72为一偏心的弧形凸 块,其厚度由一侧往另一侧渐增。该束环70套设于该二弹片67外周,并可转动。于图IO 中,该二凸块72的最厚处容纳于该二弧槽68的最深处时,该二环片67并未产生束紧主杆 30的作用,使转动握把及滑套握把可于主杆上滑移。 使用时,将滑套握把40移至主杆30底端,可使拖把布50垂落,如图4,即可用于拖 地。且环帽35的凸肋36与该圆盘45的凸肋46相啮合,如图5,拖地时可防止滑套握把40 转动。 欲扭拧拖把布时,使用者可握住滑套握把40或转动握把60的任一者并沿着主杆 向上移动,将拖把布50拉直,接着以一手(例如右手)握住转动握把60,另一手(例如左 手)握住滑套握把40,使滑套握把与转动握把相对转动,如图11。由于转动握把60的啮接 部位62系啮接主杆30,使主杆随着转动握把同步转动,故转动滑套握把及转动握把时即造 成主杆30与滑套握把40相对转动,产生扭拧拖把布50的作用。 扭拧过程中,拖把布50将被逐渐扭紧,其扭紧状态将会拉动滑套握把40,使滑套 握把40往主杆底端移动,相对的,主杆即如图ll所示的状态自该二握把逐渐向上滑动。由 于滑套握把40与转动握把60不会分离,故拧水过程中,主杆的滑动现象不会改变双手的握 持距离,双手不会分开,使操作者能有良好的施力,且容易操作。 在拧水后,以右撇子为例,以惯用手(右手)握持转动握把60,而松开左手时,主杆 30将会重力下落,如图12。即使松开惯用手而以左手握住滑套握把40时,亦是主杆30向 下滑动。因此,不论松放那一手,都是由主杆32自由下落,将拖把布50拉直,拖把布的扭结 状态会在拖把布伸直的过程中自然地释放,形成图12、图13所示完全舒展的状态,不会纠 结。接着只须将滑套握把下移即可进行拖地,相当方便快速,不用再费心地去解除拖把布的 纠结状态。 请参阅图14,欲将该二握把40、60固定于主杆32上任一高度时,可将该束环70转 动一角度,使该二凸块72逐渐往弧槽68深度较浅的一侧移动,进而将该二环片67向内推 动,该二环片67的内径即会縮小并束紧于主杆30。 图15至图17系本发明的拖把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结构相同处并沿用第一实施例 的标号。本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 转动握把60底端的周面设有一圈棘齿63 ;滑套握把40的顶端内壁亦设一圈棘齿 43 ;该二圈棘齿63、43相啮接,如图16所示。同时,于本实施例中,限位环65的肩缘66与 转动握把60的环缘64具有间隙,使该二握把可相对地轴向滑移一小段距离。
于该二棘齿43、63啮接的状态下,以图16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握把60时,转动握把与滑套握把40可相对转动,以便扭拧拖把布;于转动过程中,每转动一个齿距(pitch) 时,转动握把会跳动一次。于此一棘齿构造下,转动握把60无法逆时针转动,故扭拧拖把布 的过程中可防止主杆回转。 令转动握把60上移,如图17所示,即可使该二圈棘齿43、63分离,以便使拖把布 回转回扭拧前的状态。于拧水后,藉由握住转动握把60,使滑套握把40及主杆30重力下 落,即可解除该二圈棘齿的啮合状态,且主杆下移时使拖把布舒展。 复请参阅图18,本发明的旋转式拖把70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同样包含有一主杆 75、一滑套握把80、一转动握把90、一束环100及一拖把布。本实施例的该二握把80、90直 接相互枢接。 该滑套握把80顶端设有二开槽82因而具有弹性;一钩缘84,设于该握把80外周。
—环形空间91,设于该转动握把90底端的内周面。该滑套握把80顶端穿入转动 握把90的环形空间91中,转动握把底端的凸缘92并卡止该钩缘84,使该二握把不会分离 且可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同,使该二握把80、90相对转动时即可扭拧拖
把布。拧水后,握住该二握把任一者,即可使主杆75重力下落,使拖把布伸展。 本发明所提供的拖把,于扭拧拖把布的过程中,双手保持于固定间距,不会逐渐分
开,保持施力的有效性。且于拧水后,可使拖把布伸直舒展,无须费心地解除拖把布的纠缠状态。 上揭诸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为同类物品首创的结构及制 法,并有效克服习知拖把的缺失,具进步性功效的增进。
权利要求
一种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包含有一主杆;一滑套握把,套设于该主杆上,沿着该主杆上下移动及于该主杆上转动;一拖把布,其一端连接于该滑套握把的底端,另一端连接于该主杆的底端;一转动握把;该主杆的外周面及该转动握把的内周面具有相对应的断面形状;该转动握把嵌套于该主杆上,其内周面与该主杆的外周面啮接,该转动握把于该主杆上滑移,且转动该转动握把时,带动该主杆一起转动;该转动握把底端并以不会分离的方式与该滑套握把顶端相枢接,使该转动握把及该滑套握把相对转动,且一起沿着该主杆滑移。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中该主杆的外周面具有一嵌套区 段;该转动握把的内周面具有一啮接部位,与该主杆的嵌套区段啮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中一环帽,固接于该主杆底端;多 个凸肋,设于该环帽的外周面;一圆盘,设于该滑套握把底端;多个凸肋,设于该圆盘底壁; 当该滑套握把位移至该主杆底端时,该圆盘的凸肋与该环帽的凸肋啮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中一环帽,固接于该主杆底端;至 少二通孔,设于该环帽;该主杆底端邻近该环帽之处设有至少二穿孔;至少一束带,穿过该 拖把布底端、该环帽的二通孔及该主杆的二穿孔,藉以绑固该拖把布。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中该滑套握把及该转动握把相对 地轴向滑移一小距离;一棘齿构造,设于该滑套握把及该转动握把之间,该二握把轴向地靠 近时,该二握把间的棘齿构造呈啮接状态;该二握把握把轴向地移开时,系解除其啮接状 态。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中该转动握把底端的周壁设有一 圈棘齿;该滑套握把顶端的周壁亦设一圈棘齿,该二握把靠近时,该二圈棘齿系相啮接。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中该转动握把顶端设有至少二具 弹性的环片;至少一环片的外周面设一偏心的弧槽;一束环,其内周面至有至少一凸块,该 束环套设于所述弹片外周,并可转动;该凸块与该弧槽衔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中各该凸块系一呈偏心的弧形凸块。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中该转动握把底端外周面设一环 缘;该转动握把底端穿入该滑套握把顶端;一限位环,其内周面设一肩缘;该限位环套设于 该转动握把外周,其底端并连接于该滑套握把顶端;该转动握把的环缘并受该限位环的肩 缘所卡止。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其中该滑套握把顶端的外周面设一 钩缘;该转动握把底端内周面设一凸缘;该滑套握把顶端穿入该转动握把底端;该凸缘受 该钩缘所卡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双握把的旋转式拖把,具有一主杆;一滑套握把,套设于该主杆上,可沿着该主杆上下移动及转动;一拖把布,其二端分别连接于该滑套握把的底端及以该主杆的底端;一转动握把,嵌套于该主杆上,该转动握把可于该主杆上滑移,且转动该转动握把时,可带动该主杆一起转动,同时,该转动握把底端与该滑套握把顶端相枢接,使该二握把可相对转动,并可一起沿着该主杆滑移。拧水时,双手分别握住并转动该二握把即可扭拧拖把布,双手间的握持距离固定,使操作者容易施力。
文档编号A47L13/142GK101744593SQ2008101802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4日
发明者陈华田 申请人:陈华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