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清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28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清洁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洁表面的表面清洁头,其具有向下敞开的罩式壳体,至少一个喷洒臂以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喷洒臂与所述转动轴线保持间距地承载喷嘴,所述喷嘴可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清洁液并且与所述喷洒臂一起围绕所述转动轴线旋转以便向要清洁的表面加载液体束,所述表面清洁头还具有保护盘,所述保护盘朝向所述壳体的敞开的底面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喷洒臂,并且限定由保持接片穿通的环形液体通道,以便液体束穿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喷洒臂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护盘转动。
背景技术
这种表面清洁头已由US 3,832,069公知。其例如适合于坚硬的表面的,例如阳台地面、车库道路以及车库门的清洁。为了坚硬的表面的清洁,可以将高压清洁设备的压力管路连接在该表面清洁头上。于是,可以将处于压力下的清洁液输送到布置在至少一个喷洒臂上的喷嘴。借助于喷嘴可以将清洁液施加到要清洁的表面上。在此,喷嘴承受反冲,在该反冲的作用下喷洒臂围绕转动轴线转动。这实现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向相对较大的表面加载清洁液。为了阻止布置在要清洁表面上的物体,例如卵石,进入至少一个喷洒臂的区域,在由US 3,832,069公知的表面清洁头中,在喷洒臂下方布置保护盘。该保护盘限定了液体通道,从而使得由喷嘴出发的液体束可以到达要清洁的表面。多个保持接片穿通该液体通道, 这些保持接片延伸直至壳体的侧壁,进而由此使得保护盘保持稳定。围绕转动轴线旋转的液体束在时间上间隔地冲击保持接片,该保持接片穿通液体通道。由此保护盘被置于振动中,该振动导致明显可听到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以如下方式改进开头提到的类型的表面清洁头,即,所述表面清洁头产生更小的噪音。依据本发明在这种类型的表面清洁头中以如下方式解决该任务,S卩,所述保持接片沿圆周方向不均勻分布地布置。在依据本发明的表面清洁头中,穿通液体通道的所述保持接片沿圆周方向不均勻分布地布置。这使得,由喷嘴出发的液体束以不均勻的时间间隔冲击保持接片。由于处于压力下的液体在时间上不均勻地加载于相邻的保持接片,在保护盘处不能构造出振动谐振, 这进而又导致,依据本发明的表面清洁头的噪音产生相对较小。为了提升清洁效果,在依据本发明的表面清洁头的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两个彼此在直径上对置的喷洒臂以可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喷洒臂与所述转动轴线保持间距地分别承载喷嘴。由此第一液体束和第二液体束可以同时对准要清洁表面,该第一液体束和第二液体束围绕转动轴线旋转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错开180°地布置。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有利的是,所述保持接片彼此不是成对地在直径上对置, 因此由此保证了,两股液体束不同时冲击保持接片,相反,在第一液体束冲击保持接片时, 第二液体束无阻碍地穿过液体通道。事实证明,由此,即使在使用两个彼此在直径上对置的喷洒臂情况下,也可以将噪音产生保持得较低。优选使用奇数个保持接片,例如可以设置三个、五个、七个或者九个保持接片,它们沿圆周方向不均勻分布地布置。保持接片优选相对于所述喷洒臂的转动轴线径向地取向。在本发明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盘构造中央保护罩,所述中央保护罩布置在至少一个喷洒臂下方,所述中央保护罩经由保持接片与沿圆周方向包围所述保护罩的保持环连接。事实证明,通过使用保持环,所述中央保护罩尤其可以在其与液体通道相邻的外边缘区域中机械地保持稳定。为了将保护罩的重量由此还有表面清洁头的机械负荷保持得较小,有利的是,所述保护罩具有多个通孔。例如可以规定,所述保护罩设计为格状或者网状。特别有利的是,所述保护罩经由所述保持接片一体式地与所述保持环连接。所述保护罩可以与保持接片以及与保持环组合地构造成一件式的塑料成形件。有利地,所述保护罩包括多个加固肋,这些加固肋使得保护罩机械地保持稳定。加固肋中的至少几个优选沿径向与保持接片对齐地布置,所述保护罩经由这些保持接片与外保持环连接。有利的是,所述加固肋在上侧和/或下侧从所述保护罩突起。这提高了加固肋的稳定效果。特别有利的是,加固肋的高度随着与转动轴线的径向间距的增加而增大或者缩小。加固肋横跨所述保护罩地延伸,其中,加固肋的高度与到转动轴线的径向间距有关地变化。尤其可以规定,加固肋的高度随着与所述转动轴线的径向间距的增加而连续增大或者缩小。证实为特别有利的是,所述加固肋的、向上或者向下从保护罩突起的区域关于径向平面构造成三角形。例如可以规定,整个加固肋不仅具有向上从保护罩突起的加固部分,也具有向下从保护罩突起的加固部分,其中,两个加固部分之一的高度(优选是上加固部分的高度)随着径向间距的增加而以如下方式连续地降低,这种方式等同于另一加固部分的高度(优选是下加固部分的高度)随着径向间距的增加增大的方式。加固肋构成保护罩的机械加固部。保护罩优选在压铸过程中制成塑料成形件。在压铸过程期间,向上或向下从保护罩突起的加固部分是流道,其确保了足够的塑料材料可以流动至压铸模具的外边缘区域。因而加固肋除了其加固功能之外还具有在压铸技术方面的功能。保持环可以布置在表面清洁头的壳体上。尤其可以规定,所述壳体的边缘部分构造成所述保持环。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保持环与壳体保持间距地布置。保持环与壳体沿径向的间距优选小于液体通道的径向延伸。
特别有利的是,保持环,沿关于至少一个喷洒臂的转动轴线的轴向,具有上端部区域和下端部区域,所述上端部区域布置在所述壳体之内,所述下端部区域突出于所述壳体的下边缘。因而保持环的上端部区域沿圆周方向由壳体包围。由此在安装保护盘时壳体可以借助如下方式构造成保持环的引导部,即,其外边缘区域由保持环构成的保护盘从下方插入壳体。保持环的下端部区域可以沿轴向突出于壳体。保持环可以由此构造防撞机构, 该防撞机构在表面清洁头意外接近要清洁的表面时防止壳体受损,这是因为在发生这种接近时,尚在壳体可能撞击表面之前,保持环以其轴向突出的区域接触要清洁的表面。特别有利的是,柔性防溅保护元件布置在壳体的下边缘上,所述柔性防溅保护元件沿轴向突出于保持环的下边缘。可以使用例如橡胶唇或者刷毛环作为柔性防溅保护元件。因而柔性防溅保护元件沿圆周方向包围保持环的下端部区域,并且在表面清洁头沿着要清洁表面移动时,柔性防溅保护元件可以接触所述表面,而无需保持环由此与所述表面接触。有利地,保持环的材料厚度小于其轴向延伸。因而保持环构造成一种管件或者套筒。所述套筒沿圆周方向包围保护盘的中央保护罩,并且构成机械稳定装置。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保护盘保持在轴承轴心上,至少一个喷洒臂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所述轴承轴心上。在此可以规定,保护盘相对于轴承轴心是可转动的。备选地,保护盘可以抗转动地固定在壳体中或者固定在其上,例如在轴承轴心上。可以规定,所述表面清洁头仅具有如下喷嘴,所述喷嘴分别保持在围绕转动轴线旋转的喷洒臂上。所述喷嘴可以布置在保护盘的液体通道区域中,从而使得保持接片的径向地处在外侧的端部比喷嘴具有更大的到转动轴线间距。然而也可以规定,表面清洁头除了保持在可转动的喷洒臂上的喷嘴之外,还包括至少一个其他喷嘴,所述其他喷嘴相对于保护罩沿径向错开地布置,也就是说,与保护盘的外边缘相比相对转动轴线具有更大的径向间距。额外的喷嘴可以抗转动地保持在壳体中, 并且可以用于例如清洁表面的拐角区域。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结合附图更详细地进行阐述。示出图1 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表面清洁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视示图;图2 图1中的表面清洁头的纵向剖视图;图3 图1中的表面清洁头的仰视图;图4 图1中的表面清洁头的保护罩的斜上侧透视示图;图5 :图4中的保护罩的斜下侧透视示图;图6 依据本发明的表面清洁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示图;以及图7 :图6中的表面清洁头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5示出整体以附图标记10标识的、依据本发明的表面清洁头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清洁头10包括向下敞开的罩式壳体12,该壳体12具有在俯视图中呈圆环形的、本身封闭的圆柱形壁14,圆柱形壁14在其下边缘15上承载呈刷毛环17形式的环绕的柔性防溅保护元件。圆柱形壁14由顶壁19遮盖。在外侧,在俯视图中基本呈V形的延长部21附接在圆柱形壁14上,在顶壁19上方,在中央区域覆盖顶壁19的护罩22连接在该延长部21上。在侧向上除了护罩22之外,在顶壁19上方还布置有第一手柄23和第二手柄对,操作人员可以握住第一手柄23和第二手柄M以便提起表面清洁头10。护罩22在顶壁19上方限定分配室26,圆柱形壁14在顶壁19下方包围喷洒空间 28。延长部21限定附加空间30。在分配室沈中布置有中央分配件32,输送管34通入该中央分配件32中,输送管 34以能围绕横跨管纵轴线35取向的枢转轴线36枢转的方式支承在分配件32内。输送管 34在其背离分配件32的自由端部上承载连接件38,从而在输送管34上可以连接高压清洁设备的压力管路,该压力管路是公知的并因此在附图中未示出。中央分配件32经由第一输入管路40与两个彼此在直径上对置的喷洒臂42、44流体连接,喷洒臂42、44分别具有流道46或48并且在其自由端部上承载喷嘴52或52。流道46、48延伸穿过喷洒臂42或44。图2中仅部分示出流道46、48。喷嘴50、52可以经由输送管34、和经由分配件32、以及经由连接在分配件32上的第一输入管路40、和经由流道 46或48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清洁液,并且喷嘴50、52产生倾斜向下指向的清洁液液体束。 在液体束从喷嘴50、52排出时,其通过反作用力向喷洒臂42、44加载转矩,进而使得喷洒臂 42,44围绕转动轴线M转动,转动轴线M与第一输入管路40的纵轴线同轴地取向。因而借助于旋转的喷嘴50、52将第一液体束和第二液体束对准要清洁的表面。第二输入管路56从中央分配件32出发分布在分配室沈之内,第二输入管路56 在上侧伸入附加空间30并且在其自由端部上承载附加喷嘴58。附加喷嘴58呈喷洒嘴形式地构造,并且与旋转的喷嘴50、52相反地,附加喷嘴58位置固定地保持在壳体12中。从附加喷嘴58可以输出处于压力下的清洁液,例如用于清洁要清洁表面的拐角区域。清洁液从输送管34出发经由分配件32的输送按照可选方式如下地进行,即,要么仅输送至相应布置在喷洒臂5254上的喷嘴50和52,要么输送至附加喷嘴58。为此分配件32具有在附图中仅示意性示出的切换装置60,切换装置60在第一切换位置处释放输送管34和第一输入管路40之间的流体路径,而在第二切换位置处开放输送管34和第二输入管路56之间的流体路径。两个喷洒臂42、44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轴承轴心62上,轴承轴心62保持在第一输入管路40上并且具有流道用于产生第一输入管路40与两个喷洒臂42、44的流道46、48 之间的流体连接。沿轴向,也就是沿转动轴线M的方向,轴承轴心62向下突出于喷洒臂 42、44。轴承轴心62在其突出的区域中具有呈保护盘64形式的保护元件,尤其是图4和图 5示出其结构性构造。保护盘64包括圆形的中央保护罩66,保护罩66呈格状地构造并且具有多个通孔68。保护罩66由径向分布的加固肋70分为多个扇形区71至77,这些扇形区71至77在圆周方向上分别在不同角区域内延伸。加固肋70分别具有上侧加固部分70a和下侧加固部分70b。上侧加固部分70a在上侧突出于保护罩66,也就是说垂直于该保护罩66取向,其中,随着与转动轴线M的间距的增加,上侧加固部分70a的高度降低。在径向平面中,上侧加固部分构造三角形。下侧加固部分70b在下侧突出于保护罩66,同样垂直于该保护罩66取向。下侧加固部分的高度, 随着与转动轴线M的间距的增加,以如下方式升高,这种方式等同于上侧加固部分70a的高度降低的方式。在径向平面中,下侧加固部分70b也限定三角形。加固肋70以其上侧和下侧加固部分70a和70b形成对保护罩66的机械加固。保护罩66通过塑料材料的压铸过程制造。在压铸过程期间,加固部分对液体塑料材料而言是流道,该流道确保了足够的塑料材料可以流动至压铸模具的外边缘区域。在圆周方向上,中央保护罩66由保持环78包围,保持环78经由与加固肋70对齐布置的保持接片80 —体式地与保护罩66连接。环形液体通道82在保持环78与保护罩66 之间的外边缘之间延伸,保持接片80穿通液体通道82。保持环78按照非常短的管件的形式或者按照套筒的形式借助如下方式设计,即, 其材料厚度明显小于其在关于喷洒臂42、44的转动轴线M的轴向上的延伸。保持环78的轴向的上端部区域84借助如下方式布置在壳体12之内,S卩,该上端部区域84由圆柱形壁 14的自由端部区域沿圆周方向包围,相反,轴向的下端部区域86向下突出于圆柱形壁14的下边缘15,进而由此向下突出于壳体12。但是,下端部区域86沿圆周方向由柔性防溅保护元件包围,即由刷毛环17包围,刷毛环17自身沿轴向向下突出于保持环78的下端部区域 86。这特别是由图2可以示出。在安装表面清洁头10时保护盘64可以从下方插入壳体12。在此圆柱形壁14的下端部区域构造成保护盘64的引导部。在将保护盘64安装到轴承轴心62上之后,环形液体通道82与喷嘴50和52对齐,从而从喷嘴50、52出发的液体束可以穿过液体通道82,以加载于要清洁的表面。如前所述,当喷嘴50、52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液体时,其围绕转动轴线M旋转。喷嘴50、52分别发射出液体束。在喷嘴50、52围绕转动轴线M旋转期间,每个液体束以不规则的时间间隔冲击保持接片80,但是其中保证了,来自喷嘴50、52的两股液体束不能同时加载于两个保持接片。这将以如下方式得以确保,即,保持接片80与两个喷洒臂42、44的情况不同,不是成对地彼此在直径上对置地取向。在第一液体束冲击保持接片80的时刻, 第二液体束可以无阻碍地经过液体通道82。因为保持接片80沿圆周方向不均勻地分布,所以保护盘64不会被环行的液体束置于谐振振动中,这是因为液体束以不均勻的时间间隔加载于保持接片80。保持接片的此不均勻的布置方案保证了,表面清洁头10的噪音产生可以保持得较低。图6和图7中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表面清洁头的依据本发明的第二设计方案,该表面清洁头整体以附图标记90标识。表面清洁头90与前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的表面清洁头10大致相同地设计。因此与图1和图5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在图6和图7中以同一附图标记标识,并且为了避免重复,关于这些部件参考前文的阐述。在图6和图7中示出的表面清洁头90与前述表面清洁头10的区别在于,表面清洁头90仅具有两个喷嘴50、52,这两个喷嘴50、52分别保持在喷洒臂42或44的自由端部上,并且在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清洁液时围绕转动轴线M旋转。在表面清洁头90中不使用抗转动的附加喷嘴。表面清洁头90同样具有保护盘64,正如前文参考附图4所阐述的保护盘那样。保护盘64具有中央保护罩66,中央保护罩66沿圆周方向由保持环78包围,其中,在保护罩 66与保持环78之间布置有液体通道82,保持接片80穿通液体通道82,其中,在表面清洁头 90中,保持接片80也沿圆周方向不均勻分布地布置。在表面清洁头90中,保持接片80的不均勻布置方案保证了,在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清洁液时,噪音产生可以保持得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由时间上不均勻的顺序冲击保持接片80的液体束,不能构造出保护盘64的谐振振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清洁表面的表面清洁头(10 ;90),其具有向下敞开的罩式壳体(12),至少一个喷洒臂G2、44)以能够围绕转动轴线(54)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喷洒臂(42、44)与所述转动轴线(54)保持间距地承载喷嘴(50、52),所述喷嘴能够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清洁液并且与所述喷洒臂(42、44) 一起围绕所述转动轴线(54)旋转以向要清洁的表面加载液体束,所述表面清洁头还具有保护盘(64),所述保护盘朝向所述壳体(12)的敞开底面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喷洒臂(42、44)并且限定由保持接片(80)穿通的环形液体通道(82),用于液体束的穿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喷洒臂(42、44)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护盘(64)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接片(80)沿圆周方向不均勻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两个彼此在直径上对置的所述喷洒臂02、44)以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线(54)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1 中,所述两个喷洒臂与所述转动轴线(54)保持间距地分别承载喷嘴(50、52),并且所述保持接片(80) 彼此不是成对地在直径上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盘(64)构造中央保护罩(66),所述中央保护罩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喷洒臂(42、44)下方,并且所述中央保护罩经由所述保持接片(80)与沿圆周方向包围所述保护罩(66)的保持环(7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66)具有多个通孔 (68)。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66)设计为格状或者网状。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66)经由所述保持接片(80) —体式地与所述保持环(7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盘(64)具有在上侧和/或下侧从所述保护罩(66)突起的加固肋(70),所述加固肋沿径向与所述保持接片 (80)对齐地取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肋(70)的高度随着与所述转动轴线(54)的径向间距的增加而增大或者缩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肋(70)的从所述保护罩(66)向上或者向下突起的区域(70a、70b)关于径向平面构造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之一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环(78)与所述壳体(1 保持间距地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9之一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环(78)沿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喷洒臂(42、44)的转动轴线(54)的轴向具有上端部区域(84)和下端部区域 (86),所述上端部区域布置在所述壳体(1 之内,所述下端部区域突出于所述壳体(12)的下边缘(1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柔性防溅保护元件(17)布置在所述壳体(1 的下边缘(1 上,所述柔性防溅保护元件沿轴向突出于所述保持环(78)的下端部区域(86)。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12之一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环(78)的材料厚度小于其轴向延伸。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盘(64)保持在轴承轴心(6 上,所述至少一个喷洒臂G2、44)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轴承轴心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清洁头(10;90),其具有向下敞开的罩式壳体(12),至少一个喷洒臂(42、44)以可围绕转动轴线(54)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壳体中,其中,喷洒臂(42、44)与转动轴线(54)保持间距地承载喷嘴(50、52),喷嘴可被加载处于压力下的清洁液并且与喷洒臂(42、44)一起围绕转动轴线(54)旋转,用于向要清洁的表面加载液体束,表面清洁头还具有保护盘(64),保护盘朝向壳体(12)的敞开底面覆盖至少一个喷洒臂(42、44)并且限定由保持接片(80)穿通的环形液体通道(82)用于液体束的穿过,其中,至少一个喷洒臂(42、44)能够相对于保护盘(64)转动。为了使得表面清洁头产生更小的噪音,依据本发明建议,保持接片(80)沿圆周方向不均匀分布地布置。
文档编号B08B3/02GK102470401SQ200980161011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7日
发明者于尔根·宾德, 维塔利·菲舍尔 申请人: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