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底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56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底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炊具,特别是一种复底锅。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锅大多采用的是铝制材料,铝材料是非导磁材料,所以无法在电磁灶上使用。为了使铝制或者其他非导磁性金属炊具能在多种炉具上适用,一般在炊具底部复合一层具有良好导磁性能的金属片,这样铝制或其他非导磁性金属炊具既能在电磁灶上使用又能在其他炉具上适用。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底锅[申请号:200920050595.6 ;公告号:CN201332943Y],它具有复底锅体,复底锅体包括锅体基体、导热夹层和复底片,锅体基体包括锅壁和锅底,在锅底成型有凹部,导热夹层和复底片依次充填于凹部。它结构简单,焊接加工方便,复底片与锅底平整焊接为一体。但是,上述不锈钢复底锅在使用时,复底片受热后会产生膨胀现象,而复底片上又并未设置供复底片抗变形的缓冲空间,导致复底片受热后产生严重的变形,尤其是复底片的中心甚至会出现膨胀鼓包的现象,从而与锅底之间的连接出现间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的复底锅。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底锅,包括一锅体,所述锅体外侧底部处由内至外依次固连有内复底片和外复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复底片上具有若干贯穿的嵌孔,所述的每个嵌孔处均具有呈片状的嵌片,所述嵌片外侧与外复底片外侧相平齐,所述嵌片边沿位于外复底片和内复底片之间。嵌片的边沿位于内复底片和外复底片之间,因此,嵌片牢牢的连接在锅底,不易脱落。而且,制作过程中嵌片的边沿位于内复底片和外复底片之间,成型后的复底锅嵌片处不易出现气泡、膨胀鼓包的现象。通常,锅体为铝制或其他非导磁性金属,通过本复底结构使本复底锅既能在电磁灶上使用又能在其他炉具上适用,增加其适用性。另外,嵌片的设置使得本复底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在上述的复底锅中,所述嵌片边沿具有呈台阶状的翻边,所述嵌片内侧与外复底片内侧相平齐。可以看出,嵌片的内外侧均与外复底片的内外侧相平齐,提高了成型后复底锅的稳定性且工艺简便。在上述的复底锅中,所述内复底片材质较嵌片材质较软。制作过程中通过冲压使内复底 片与外复底片固连。这样的材质能使嵌片的翻边嵌入内复底片。
在上述的复底锅中,所述外复底片中心具有中心嵌孔,所述外复底片沿其周向还具有副嵌孔。这样的结构能增加其导热性。在上述的复底锅中,所述的副嵌孔以中心嵌孔为基准周向分布。在上述的复底锅中,所述中心嵌孔为圆孔,所述的副嵌孔为条形孔。在上述的复底锅中,所述外复底片侧部具有挡边,且上述的内复底片被罩在外复底片、挡边与锅体外侧底部之间的腔体内。外复底片将内复底片包覆,其结构紧凑。在上述的复 底锅中,所述的内复底片为铝。在上述的复底锅中,所述的外复底片为不锈钢。在上述的复底锅中,所述的嵌片为铜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复底锅由于嵌片的翻边被紧压在内复底片与外复底片之间,因此,嵌片连接牢固性高。同时,中心嵌孔和若干副嵌孔处嵌入的嵌片进一步的增加了其导热性,具有比较高的实用价值。另外,制作过程中嵌片的翻边能搭接在嵌孔边沿处,能形成初步定位,其制作过程还显得比较简便。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复底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复底锅中复底片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复底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本复底锅中嵌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本复底锅中复底片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本复底锅中嵌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体;2、内复底片;3、外复底片;3a、挡边;4、嵌孔;4a、中心嵌孔;4b、副嵌孔;5、嵌片;5a、翻边;5b、连接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复底锅包括一锅体1,锅体I外侧底部处由内至外依次固连有内复底片2和外复底片3。本实施例中,内复底片2为铝材料,外复底片3为不锈钢或者不锈铁材料。如图2和图3和图4所示,外复底片3的中心具有中心嵌孔3a,外复底片3以中心嵌孔3a为基准沿其周向还具有若干均布的副嵌孔3b,每个嵌孔3均具有呈片状的嵌片5。本实施例中,中心嵌孔3a为圆孔,副嵌孔3b为条形孔,当然,中心嵌孔3a处的嵌片5与其形状相匹配,副嵌孔3b处的嵌片也与其形状相匹配。嵌片5为铜片。嵌片5外侧与外复底片3外侧相平齐,嵌片5边沿位于外复底片3和内复底片2之间。嵌片5边沿具有呈台阶状的翻边5a,也就是说翻遍5a位于外复底片3和内复底片2之间。同时,嵌片5内侧与外复底片3内侧相平齐。本实施例中,内复底片2材质较嵌片5材质较软。另外,在外复底片3侧部具有挡边3a,内复底片2被罩在外复底片3、挡边3a与锅体I外侧底部之间的腔体内。嵌片5的边沿的翻边5a位于内复底片2和外复底片3之间,因此,嵌片5牢牢的连接在锅底,不易脱落。而且,制作过程中只是嵌片5的翻边5a位于内复底片2和外复底片3之间,嵌片5在内复底片2和外复底片3之间不会占用过多空间,这样既保证了其嵌片5的连接牢固性又有效的避免了连接处气泡、膨胀鼓包的现象。锅体I为铝制或其他非导磁性金属,通过本复底结构使本复底锅既能在电磁灶上使用又能在其他炉具上适用,增加了它的适用性。而且,铜质的嵌片5还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嵌片5也可以选用其它导热性好的材料,例如金、银等。实施例二本实施例 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嵌片5的数量为一个且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周向均布的若干条形嵌片部的端部与位于中心的圆形嵌片部侧部相连接,同时,为了增加牢固性,周向均布的相邻两条形嵌片部之间固连有连接段5b。本实施例中连接段呈弧形,见图5和图6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底锅,包括一锅体(1),所述锅体(I)外侧底部处由内至外依次固连有内复底片(2)和外复底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复底片(3)上具有若干贯穿的嵌孔(4),所述的每个嵌孔(4)处均具有呈片状的嵌片(5),所述嵌片(5)外侧与外复底片(3)外侧相平齐,所述嵌片(5 )边沿位于外复底片(3 )和内复底片(2 )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片(5)边沿具有呈台阶状的翻边(5a),所述嵌片(5)内侧与外复底片(3)内侧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复底片(2)材质较嵌片(5)材质较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复底片(3)中心具有中心嵌孔(4a),所述外复底片(3)沿其周向还具有副嵌孔(4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嵌孔(4b)以中心嵌孔(4a)为基准周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嵌孔(4a)为圆孔,所述的副嵌孔(4b)为条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复底片(3)侧部具有挡边(3a),且上述的内复底片(2)被罩在外复底片(3)、挡边(3a)与锅体(I)外侧底部之间的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 3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复底片(2)为铝。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复底片(3)为不锈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片(5)为铜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底锅,属于炊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复底锅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复底片的中心出现膨胀鼓包的现象,与锅底之间的连接出现间隙的问题。本复底锅,包括一锅体,锅体外侧底部处由内至外依次固连有内复底片和外复底片,外复底片上具有若干贯穿的嵌孔,每个嵌孔处均具有呈片状的嵌片,嵌片外侧与外复底片外侧相平齐,嵌片边沿位于外复底片和内复底片之间。本复底锅由于嵌片的翻边被紧压在内复底片与外复底片之间,因此片连接牢固性高。同时中心嵌孔和若干副嵌孔处嵌入的嵌片进一步的增加了其导热性,具有比较高的实用价值。另外,制作过程中嵌片的翻边能搭接在嵌孔边沿处,能形成初步定位,其制作过程还显得比较简便。
文档编号A47J36/02GK103230226SQ2013101627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4日
发明者陈德福, 孙华忠, 翁剑波 申请人: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