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吸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自动吸尘器。一个方案的自动吸尘器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可动部件,以能够以第一旋转中心为基准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壳体上;驱动部,产生用于旋转上述可动部件的动力;第一动力传递部,用于将上述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至上述可动部件;侧刷,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上述可动部件上,并能够以与上述第一旋转中心隔开距离的第二旋转中心为基准进行旋转;以及第二动力传递部,用于将上述可动部件的旋转力传递至上述侧刷。
【专利说明】自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吸尘器是吸入地面的异物并将其除去的家电设备。最近,将这种吸尘器中的自动进行清扫的吸尘器称作自动吸尘器。上述自动吸尘器通过由充电电池工作的马达的驱动力进行移动的同时吸入并除去地面的异物等。
[0003]一般的自动吸尘器,在形成外观的壳体上设有移动装置。并且,通过上述移动装置,上述自动吸尘器在向规定的方向移动的同时吸入地面上的异物。为此,在上述壳体的底面形成有用于吸入地面异物的吸入口。此外,在上述吸入口可设有主刷,该主刷用于直接接触异物,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异物。
[0004]但是,如上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只吸入与上述壳体的下方对应的区域实际上就是吸入与上述吸入口下方对应的区域的异物。因此,存在无法准确地对与上述吸入口外侧对应的区域进行清扫的缺点。
[0005]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在上述壳体的底面设置了侧刷。上述侧刷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到上述壳体的外部。
[0006]此外,上述侧刷相对上述壳体进行旋转,起到将与上述壳体实际上就是与上述吸入口外侧相对应的区域的异物扫到上述吸入口的作用。
[0007]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自动吸尘器存在如下问题。
[0008]如上所述,通过上述侧刷的旋转,与上述吸入口外侧对应的区域的异物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因此,上述侧刷的长度增加得越多,实际被上述自动吸尘器打扫的区域增加得就越多。但是,当上述侧刷的长度增加时,在清扫过程中或保管的过程中,上述侧刷有可能发生损伤。另外,当上述侧刷的长度增加时,上述自动吸尘器所占区域就增加,上述自动吸尘器的保管变得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0009]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利用侧刷组合体来清扫的清扫区域增加的自动吸尘器。
[0011]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2]一个方案的自动吸尘器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 ;可动部件,以能够以第一旋转中心为基准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壳体上;驱动部,产生用于旋转上述可动部件的动力;第一动力传递部,用于将上述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至上述可动部件;侧刷,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上述可动部件上,并能够以与上述第一旋转中心隔开距离的第二旋转中心为基准进行旋转;以及第二动力传递部,用于将上述可动部件的旋转力传递至上述侧刷。
[0013]另一方面的自动吸尘器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 ;能够旋转的第一侧刷,连接在上述壳体上;以及能够旋转的第二侧刷,连接在上述壳体上。基于上述第一侧刷旋转而来的可清扫区域大于基于上述第二侧刷的可清扫区域。
[0014]上述第二侧刷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上述壳体上,上述第一侧刷与可动部件连接,该可动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上述壳体上,上述可动部件的旋转中心和上述第一侧刷的旋转中心可隔开距离。
[0015]还包括:驱动部,产生用于旋转上述可动部件的动力;第一动力传递部,用于将上述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至上述可动部件;以及第二动力传递部,用于将上述可动部件的旋转力传递至上述侧刷。
[0016]在上述可动部件上一体设有第一齿轮,上述第一动力传递部能够与上述第一齿轮连接。
[0017]上述第二动力传递部可包括:连接轴,固定在上述壳体上;第二齿轮,与上述连接轴连接;以及第三齿轮,与上述第二齿轮及上述第一侧刷连接。
[0018]上述可动部件与第一齿轮一同以上述连接轴为中心自转,在上述可动部件自转时,上述第二齿轮维持停止状态,上述第三齿轮能够沿着上述第二齿轮周围以上述连接轴为中心公转的同时自转。
[0019]发明效果
[0020]根据本发明,侧刷可清扫的区域增加,可利用上述侧刷有效进行清扫,具有能够防止上述侧刷损伤和上述侧刷组合体保管不便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吸尘器的仰视图。
[0022]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吸尘器的结构图。
[0023]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侧刷组合体设在壳体上的状态的图。
[0024]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侧刷组合体的立体图。
[0025]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侧刷组合体的分解图。
[0026]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侧刷组合体的工作状态的图,在图6的(a)上示出了第一侧刷组合体停止的状态,图6的(b)上示出了第一侧刷组合体工作的状态。
[0027]图7是示出自动吸尘器移动的同时进行清洁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利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关于对各附图的构成要素标注的参考标记,对同一构成要素即便表示在不同的图上也尽可能标注了相同的标记。此外,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时,若判断为相关的公知结构或对功能的具体说明妨碍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时,省略其详细说明。
[0029]另外,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时,可能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术语仅仅用于区分不同的构成要素,并不限定相应的构成要素的本质、顺次或顺序等。当描述为某个构成要数“连接”、“结合”或“接触”其他构成要素时,该构成要素可能会直接连接或接触其他构成要素,但是也应理解为在构成要素之间也可以“连接”、“结合”或“接触”其他另外构成要素。[0030]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吸尘器的仰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吸尘器的结构图。
[0031]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吸尘器10包括用于形成外观的壳体110。上述壳体110可形成为扁平的多面体形状,但是上述壳体110的形状不限于此。
[0032]在上述壳体110的内部,可设置有用于构成上述自动吸尘器10的各种部件。例如,在上述壳体110的内部可设置有用于吸入异物的吸入装置180和用于捕集所吸入的异物的集尘装置(未图示)等。
[0033]此外,在上述壳体110的底面形成有吸入口 112。上述吸入口 112起到通过上述吸入装置180将异物吸入到上述壳体110的内部实际上为上述集尘装置内的入口作用。上述吸入口 112可通过使上述壳体110的底面的一部分切开来形成。
[0034]在上述壳体110内部的与上述吸入口 112对应的位置设有主刷120。上述主刷120贯通上述吸入口 112,与地面异物接触并除去异物。上述主刷1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在上述壳体110上。
[0035]在上述壳体110上可设置有驱动部(未图示),该驱动部产生用于旋转上述主刷120的驱动力。
[0036]另外,在上述壳体110上可设置有用于使上述壳体110移动的移动装置。上述移动装置可包括:轮驱动部142,设在上述壳体110的内部;以及多个轮140,由上述轮驱动部142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轮驱动部142可包括与轮140的个数相同个数的马达。
[0037]在上述壳体110的下侧,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侧刷组合体200、300。在本实施例中,以在上述壳体110上设置有多个侧刷组合体200、30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038]上述侧刷组合体200、300可包括:设在上述壳体110的前面一侧的第一侧刷组合体200 ;以及设在上述壳体110的前面另一侧的第二侧刷组合体300。在本实施例中,能够省略上述第二侧刷组合体300。
[0039]上述第一侧刷组合体200可包括以旋转中心为基准旋转(自转)的第一侧刷250。
[0040]上述第二侧刷组合体300可包括以旋转中心为基准旋转(自转)的第二侧刷310。
[0041]上述第一侧刷250可包括:第一刷架251 ;以及设在上述第一刷架251上的多个第一刷毛252。上述第二侧刷310可包括:第二刷架311 ;以及设在上述第二刷架311上的多个第二刷毛312。
[0042]上述第一侧刷组合体200位于上述壳体110的下侧,或者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壳体110内部,另一部分位于上述壳体110的外部。作为一例,上述第一侧刷组合体200可进
行旋转动作。
[0043]上述吸入装置180起到通过上述吸入口 112吸入位于与上述吸入口 112的外侧相对应区域的异物的作用。
[0044]上述壳体110可包括:第一驱动部210,产生用于旋转上述第一侧刷250的动力;以及第二驱动部330,产生用于旋转上述第二侧刷310的动力。
[0045]上述自动吸尘器10还可以包括:控制部170,用于执行上述自动吸尘器10的整体控制;以及障碍物传感器190,用于检测障碍物。上述控制部170能够根据由上述障碍物传感器190检测到的信息控制上述轮驱动部142。
[0046]上述障碍物传感器190能够使用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障碍物传感器的种类和个数上没有限制,能够通过公知技术来实现,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0047]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侧刷组合体设在壳体上的状态的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侧刷组合体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侧刷组合体的分解图。
[0048]参照图3?图5,上述第一侧刷组合体200能够包括可动部件230,在该可动部件230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了上述第一侧刷250。上述可动部件230通过接受上述第一驱动部210的动力进行旋转。
[0049]上述第一驱动部210的动力通过第一动力传递部220能够传递到上述可动部件230。作为上述第一驱动部210的一例可以是马达。
[0050]上述第一动力传递部220可包括多个齿轮221、222、223、224。上述多个齿轮221、222、223、224可包括:与上述第一驱动部210连接的驱动齿轮221 ;与上述驱动齿轮221连接的第一中间齿轮222 ;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222连接的第二中间齿轮223 ;以及与上述第二中间齿轮223连接的从动齿轮224。
[0051]上述驱动齿轮221、第一中间齿轮222、第二中间齿轮223容纳在齿轮外壳226、227。上述齿轮外壳(226、227)包括下部外壳226和上部外壳227。上述齿轮外壳(226、227)可固定在上述壳体110上。
[0052]此外,上述从动齿轮224可在上述齿轮外壳(226、227)的外侧与上述第二中间齿轮223连接。此时,上述第二中间齿轮223和上述从动齿轮224可连接到一个旋转轴225上。
[0053]上述可动部件230可包括:下部部件231 ;以及上部部件232,连结在上述下部部件231的上侧。在上述上部部件232上一体形成有第一齿轮240。在上述第一齿轮240上可连接有上述从动齿轮224。因此,当上述从动齿轮224旋转时,上述可动部件230与上述第一齿轮240 —同旋转。
[0054]在上述可动部件230内设有第二动力传递部,该第二动力传递部将上述可动部件230的旋转力传递至上述第一侧刷250。
[0055]上述第二动力传递部可包括:第二齿轮241,位于上述可动部件230的内部;以及第三齿轮242,与上述第二齿轮241啮合。
[0056]在上述第二齿轮241位于上述可动部件230内的状态下,上述可动部件230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二齿轮241旋转。上述第二齿轮241能够与固定在上述壳体110上的连接轴243连接。此时,上述连接轴243的截面可以是非圆形。此外,上述连接轴243能够在上述下部部件231的下侧贯通上述下部部件231、上述第二齿轮241及上述第一齿轮240。
[0057]在上述下部部件231可形成有用于贯通上述连接轴243的第一孔233,在上述第一齿轮240上可形成有用于贯通上述连接轴243的第二孔234。此外,上述各孔233、234形成为比上述连接轴243的尺寸大,以便在上述可动部件230旋转时,不与上述连接轴243相干扰。
[0058]因此,在上述可动部件230旋转时,上述第二齿轮241可通过上述连接轴243维持固定状态。此时,上述连接轴243起到上述可动部件230的旋转中心(第一旋转中心)的作用。[0059]上述第三齿轮2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下部部件341。此外,上述第三齿轮242的下侧在贯通上述下部部件341之后连接到上述第一侧刷250。作为另一例,上述第一侧刷250的一部分在贯通上述下部部件231之后与上述第三齿轮242连接。作为另一例,在贯通上述下部部件231的连接部件(未图示)上,可分别连接上述第三齿轮242和上述第一侧刷250。
[0060]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齿轮241是太阳齿轮(sun gear),上述第三齿轮242是行星齿轮(planetary gear)。
[0061]因此,在上述可动部件230旋转时,上述第三齿轮242与上述可动部件230 —同旋转。即,上述第三齿轮242、与上述第三齿轮242连接的第一侧刷250以上述连接轴234为旋转中心公转。
[0062]另外,在上述第三齿轮242公转时,上述第三齿轮242以与停止的上述第二齿轮241啮合的状态旋转。因此,上述第三齿轮242和上述第一侧刷250在以上述连接轴243为中心公转的过程中,通过上述第二齿轮241自转。即,上述第三齿轮242的旋转中心和上述第一侧刷250的旋转中心(可称作第二旋转中心)一致。此外,上述第二旋转中心与上述可动部件230的旋转中心即第一旋转中心分开。
[0063]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侧刷组合体的工作状态的图,在图6的(a)上示出了第一侧刷组合体停止时的状态,在图6的(b)上示出了第一侧刷组合体工作的状态。图7是示出自动吸尘器移动的同时执行清扫的状态的图。图7上示出自动吸尘器的仰视图。
[0064]参照图5?图7,为了用上述自动吸尘器对非清扫面(作为一例,地面)进行清扫,开启上述自动吸尘器的电源。在上述自动吸尘器开启后,自动或通过输入开始指令,上述自动吸尘器执行清扫。
[0065]上述自动吸尘器开始清扫后,上述自动吸尘器通过移动装置进行移动的同时执行清扫。
[0066]之后,起动上述第一驱动部210和上述第二驱动部330。
[0067]上述第二驱动部330起动后,上述第二侧刷310自转。上述第一驱动部210起动,则上述第一驱动部210的动力通过上述第一动力传递部220传递到上述可动部件230。于是,上述可动部件230以上述连接轴243为中心旋转。在上述可动部件230旋转时,上述可动部件230和上述壳体210的上下方向重叠面积可发生变化。
[0068]如上所述上述可动部件230旋转,则上述第一侧刷220向B方向公转。另外,在上述可动部件230旋转时,上述第三齿轮242通过上述第二侧刷241自转,因此上述第一侧刷220也向A方向自转。此时,A方向和B方向以图7为基准分别是顺时针方向。
[0069]参照图7,基于第二侧刷组合体300的旋转的清扫区域为X,基于第一侧刷组合体200的旋转的清扫区域为Y。
[0070]如图所示,上述第一侧刷250在自转的同时与上述可动部件230 —同以连接轴243为中心公转,因此,上述第一侧刷250的旋转半径变大,随之,上述第一侧刷250的可清扫区域增大。即,通过上述可动部件,上述第一侧刷250的清扫区域与上述第二侧刷310的清扫区域相比,扩大。
[0071]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侧刷250和第二侧刷310分别由不同的驱动部驱动,但是也可以由一个驱动部进行驱动。[0072]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侧刷组合体和第二侧刷组合体的旋转方式不同,但是第二侧刷组合体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与第一侧刷组合体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具有吸入口; 可动部件,以能够以固定在上述壳体的第一旋转中心为基准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壳体上; 驱动部,产生用于旋转上述可动部件的动力; 第一动力传递部,用于将上述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至上述可动部件; 侦U刷,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上述可动部件上,并能够以与上述第一旋转中心隔开距离的第二旋转中心为基准进行旋转;以及 第二动力传递部,用于将上述可动部件的旋转力传递至上述侧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如果上述驱动部起动,则上述可动部件以上述第一旋转中心为基准进行自转, 上述侧刷以上述第二旋转中心为基准自转的同时以上述第一旋转中心为基准进行公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侧刷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为相同的旋转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可动部件的外侧一体形成有具有与上述第一旋转中心相同的旋转中心的齿轮, 上述第一动力传递部与上述齿轮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动力传递部包括: 太阳齿轮,容纳在上述可动部件内,且其旋转轴位于与上述第一旋转中心同一线上, 以及与上述太阳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 在上述行星齿轮上连接有上述侧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行星齿轮的一部分在上述可动部件的内侧贯通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侧刷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侧刷的一部分在上述可动部件的外侧贯通可动部件与上述行星齿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贯通上述可动部件, 上述行星齿轮在上述可动部件的内侧与上述连接部件连接, 上述侧刷在上述可动部件的外侧与上述连接部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轴,该连接轴固定在上述壳体上, 上述连接轴贯通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太阳齿轮连接, 上述可动部件以上述连接轴为中心自转, 在上述可动部件自转时,上述太阳齿轮维持停止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可动部件旋转的过程中,上述可动部件和上述壳体的上下方向重叠面积发生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还包括附加侧刷, 利用上述侧刷的旋转来清扫的可清扫区域大于利用上述附加侧刷的旋转来清扫的可清扫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附加侧刷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上述壳体上。
【文档编号】A47L9/04GK103892774SQ20131069968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张宰源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