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溶菌酶的除臭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94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溶菌酶的除臭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溶菌酶的除臭制剂,所述除臭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溶菌酶0.01~10份,止汗剂1~25份,保湿剂3~15份,分散剂20~80份。本发明提供的除臭制剂选用食源性的溶菌酶作为除臭剂中的杀菌成分,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具有安全隐患的杀菌剂,实现了优异的效果。具体而言,溶菌酶是一种天然蛋白质,是安全绿色的添加剂,无抗药性,且来源广泛,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非常适宜用于除臭制剂;本发明同时并选择合适的止汗剂、保湿剂和分散剂与溶菌酶配伍使用,以合理的配比组合,在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本发明提供的除臭制剂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易被消费者接受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含溶菌酶的除臭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除臭功能的化妆品,具体涉及一种含溶菌酶的除臭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的除臭化妆品中,杀菌或抑菌成分,多选用氯己定,三氯生等。但这些常见 的抑菌成分,在制剂配伍及安全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氯己定及其盐类物质,是靠自身携带 的正电荷,而吸附于细菌表面,进而破坏细菌胞浆膜,从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但氯己定 属于药物成分,通常用于药品或药妆,并且有较强的副作用和致敏性,另外与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存在配伍禁忌,不能与肥皂、碱类物质公用;三氯生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抑菌剂,但作为 日化产品,长期使用是否会带来安全隐患,近来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0003] 溶菌酶是是一种天然蛋白质,安全绿色的添加剂,无抗药性,1992年FAO/WTO的食 品添加剂协会已经认定溶菌酶在食品中应用是安全的。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 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 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从鸡蛋清中提取分离的溶菌酶是由18种12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的单一肽链。它富含碱性氨基酸,有4对二硫键维持酶构型,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其N端为 赖氨酸,C端为亮氨酸。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 的β -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 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 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0004] 综上所述,将溶菌酶应用到具有除臭功能的化妆品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以溶菌酶为主要成分,除臭、止汗 效果好、对皮肤刺激性小、稳定性好的除臭制剂。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溶菌酶的除臭制剂,所述除臭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溶菌酶0. 01?10份,止汗剂1?25份,保湿剂3?15份,分散剂20?80份。
[0007] 优选地,所述除臭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溶菌酶0. 2?2份,止汗剂10?20 份,保湿剂5?10份,分散剂28?70份。
[0008] 所述止汗剂选自羟基氯化铝、尿囊素碱式氯化铝、甘氨酸铝锆盐、氯化羟铝锆中的 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甘氨酸铝锆盐、氯化羟铝锆中的一种或两种。
[0009] 所述保湿剂选自山梨醇、乙二醇、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甘油、丙二 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 所述分散剂选自水、乙醇、植物油、石蜡、凡士林、蜂蜡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 种,优选为水、乙醇、植物油或凡士林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为茶树油和水。
[0011]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除臭制剂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溶菌酶〇. 2?2份,甘 氨酸铝锆盐7. 5?15份,氯化羟铝锆0?10份,甘油3?10份,丙二醇0?5份,茶树油 2?5份,水45?55份。
[0012] 本发明所述除臭制剂中还可以包含辅料,所述辅料包括pH调节剂,乳化剂和香 精。
[0013] 本发明所述pH值调节剂的作用为使除臭制剂体系的pH值在6. 0?6. 5的范围 内;所述PH值调节剂选自盐酸、硫酸、乳酸、苹果酸、醋酸、枸橼酸、磷酸、氢氧化钠、碳酸钠、 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或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所述乳化剂的用量优选为9?11份,选自磷脂、吐温、司盘、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 乙烯氢化蓖麻油、生育酚琥珀酸聚乙二醇酯、鲸蜡醇、棕榈酸异丙酯或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酯 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鲸蜡醇、棕榈酸异丙酯和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酯。
[0015] 所述香精的用量优选为0.01?0.2份,选自茉莉油、玫瑰油、依兰油、檀香油、红橘 油或薄荷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所述除臭制剂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溶菌酶0. 5?1份,甘 氨酸铝锆盐7. 5?15份,氯化羟铝锆5?7. 5份,甘油3?5份,丙二醇3?5份,茶树油 2?5份,水45?55份,鲸赌醇2?3份,棕榈酸异丙醋4?5份,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醋2? 5份,香精0. 02?0. 2份和pH值调节剂;所述pH值调节剂使除臭制剂体系pH值在6. 0? 6. 5范围内。
[0017] 作为最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除臭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溶菌酶0. 5份,甘 氨酸铝锆15份,氯化羟铝锆5份,甘油5份,丙二醇3份,茶树油2份,水55份,鲸蜡醇2份, 棕榈酸异丙酯4份,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酯5份,依兰油0. 051份,盐酸/氢氧化钠调节除臭 制剂pH值为6. 5。
[0018]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臭剂除臭制剂的制备方法。
[0019] 当除臭制剂包含水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 (1)在4?25°C条件下,将溶菌酶、保湿剂充分溶解于水中;
[0021] (2)在20?70°C条件下,将止汗剂充分溶解于其余分散剂中;
[0022] (3)在室温条件下,混合步骤(1)和步骤(2)所得产物,以转速200?800rmp持续 搅拌25?35min,即得除臭制剂。
[0023] 当除臭制剂不包含水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1)在50?70°C条件下,将止汗剂充分溶解于分散剂中;
[0025] (2)在45?55°C条件下,将溶菌酶和保湿剂加入步骤(1)所得产物中,以转速 200?800rmp持续搅拌10?20min,降至室温,即得除臭制剂。
[0026] 当除臭制剂中包含pH调节剂、乳化剂或香精时,乳化剂和香精均在最后一步搅拌 前加入并与其它成分混合搅拌,pH值调节在最后一步搅拌的过程中加入。
[0027] 本发明所述除臭制剂可以是溶液,也可以进一步添加其它辅料加工成膏剂、霜剂 等多种剂型。
[0028] 本发明进一步保护所述除臭制剂的应用,所述除臭制剂可以作为除臭剂用于人体 的除臭。
[0029] 本发明选用食源性的溶菌酶作为除臭剂中的杀菌成分,具有安全性高,易被消费 者接受的优势;且本发明提供的除臭制剂稳定性好,对人体的刺激性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 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1] 实施例1
[0032] 1、除臭制剂的组成:溶菌酶0. 5g,甘氨酸错错15g,甘油3g,丙二醇2g,乙醇45g, 水34g,玫瑰油0. 05g,盐酸/氢氧化钠调节除臭制剂pH值为6. 5 ;
[0033] 2、按照以下步骤制备除臭制剂:
[0034] (1)在4°C条件下,将溶菌酶、甘油和丙二醇充分溶解于水中;
[0035] (2)在20°C条件下,将甘氨酸铝锆充分溶解于乙醇中;
[0036] (3)在室温条件下,混合步骤⑴和步骤⑵所得产物,加入玫瑰油,以转速 600rmp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 5,持续搅拌30min,即得除臭 制剂。
[0037] 实施例2
[0038] 1、除臭制剂的组成:溶菌酶0. 2g,甘氨酸铝锆7. 5g,氯化羟铝锆2. 5g,甘油10g,乙 醇50g,水28g,薄荷油0· 2g ;
[0039] 2、按照以下步骤制备除臭制剂:
[0040] (1)在25°C条件下,将溶菌酶、甘油充分溶解于水中;
[0041] (2)在70°C条件下,将甘氨酸铝锆和氯化羟铝锆充分溶解于乙醇中;
[0042] (3)在室温条件下,混合步骤⑴和步骤⑵所得产物,加入薄荷油,以转速 800rmp持续搅拌25min,即得除臭制剂。
[0043] 实施例3
[0044] 1、除臭制剂的组成:溶菌酶2g,甘氨酸铝锆10g,氯化羟铝锆10g,甘油4g,丙二醇 4g,凡士林70g,茉莉油0. Ig ;
[0045] 2、按照以下步骤制备除臭制剂:
[0046] (1)在70°C条件下,将甘氨酸铝锆和氯化羟铝锆充分溶解于凡士林中;
[0047] (2)在50°C条件下,将溶菌酶、甘油、丙二醇和茉莉油加入步骤(1)所得产物中,以 转速600rmp持续搅拌15min,降至室温,即得除臭制剂。
[0048] 实施例4
[0049] 1、除臭制剂的组成:溶菌酶lg,甘氨酸铝锆7. 5g,氯化羟铝锆7. 5g,甘油5g,丙 二醇2g,茶树油3g,水45g,鲸蜡醇2g,棕榈酸异丙酯5g,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酯2g,红橘油 0. 051g,盐酸/氢氧化钠调节除臭制剂pH值为6. 0 ;
[0050] 2、按照以下步骤制备除臭制剂:
[0051] (1)在20°C条件下,将溶菌酶、甘油和丙二醇充分溶解于一半的水中;
[0052] (2)在50°C条件下,将甘氨酸铝锆和氯化羟铝锆充分溶解于另一半水和茶树油 中;
[0053] (3)在室温条件下,混合步骤⑴和步骤⑵所得产物,加入鲸蜡醇、棕榈酸异丙 酯、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酯和红橘油,以转速500rmp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调 节pH值为6. 0,持续搅拌35min,即得除臭制剂。
[0054] 实施例5
[0055] 1、除臭制剂的组成:溶菌酶0.5g,甘氨酸铝锆15g,氯化羟铝锆5g,甘油5g,丙 二醇3g,茶树油2g,水55g,鲸赌醇2g,棕榈酸异丙醋4g,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醋5g,依兰油 0. 051g,盐酸/氢氧化钠调节除臭制剂pH值为6. 5 ;
[0056] 2、按照以下步骤制备除臭制剂:
[0057] (1)在40°C条件下,将溶菌酶、甘油和丙二醇充分溶解于一半的水中;
[0058] (2)在40°C条件下,将甘氨酸铝锆和氯化羟铝锆充分溶解于另一半水和茶树油 中;
[0059] (3)在室温条件下,混合步骤⑴和步骤⑵所得产物,加入鲸蜡醇、棕榈酸异丙 酯、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酯和依兰油,以转速600rmp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调 节pH值为6. 5,持续搅拌30min,即得除臭制剂。
[0060] 对比例1
[0061] 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仅在于:用三氯生代替溶菌酶。
[0062] 对比例2
[0063] 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仅在于:用硬脂酸钠代替甘氨酸铝锆和氯化羟铝锆。
[0064] 对比例3
[0065] 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仅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除臭制剂:在室温条件下,将除 PH值调节剂以外的所有原料混合,以转速600rmp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调 节pH值为6. 5,持续搅拌30min,即得除臭制剂。
[0066] 实验例1 :稳定性测试
[0067] 本发明提供的除臭制剂的均一性可以用光密度表示;光密度反映了光的透过性, 光密度数值越低,则光的透过性越好,样品越均一、稳定。检测方法为:取各实施例和对比 例得的除臭制剂,分别在37°C、密闭、避光的条件下放置,在第0个月(制备完毕后立即检 测)、第〇. 5个月、第1个月和第3个月,检测各除臭制剂的均一性。检测方法为:用日立 U-20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00nm测定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除臭制剂的光密度。
[0068] 表1 :稳定性测试结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含溶菌酶的除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溶 菌酶0. 01?10份,止汗剂1?25份,保湿剂3?15份,分散剂20?8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汗剂选自羟基氯化铝、尿囊素 碱式氯化铝、甘氨酸铝锆盐、氯化羟铝锆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甘氨酸铝锆盐、氯化羟铝 锆中的一种或两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选自山梨醇、乙二醇、甘 油、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水、乙醇、植物油、石 蜡、凡士林、蜂蜡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水、乙醇、植物油或凡士林中的一种或 几种;进一步优选为茶树油和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 分:溶菌酶0. 2?2份,甘氨酸铝锆盐7. 5?15份,氯化羟铝锆0?10份,甘油3?10份, 丙二醇0?5份,茶树油2?5份,水45?55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除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制剂中还包含乳化剂 9?11份,香精0. 01?0. 2份和pH调节剂,所述pH值调节剂使除臭制剂的pH值为6. 0? 6. 5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磷脂、吐温、司盘、聚 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生育酚琥珀酸聚乙二醇酯、鲸蜡醇、棕榈酸异丙酯或 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鲸蜡醇、棕榈酸异丙酯和聚乙二醇椰油甘油 酯。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 分:溶菌酶0. 5?1份,甘氨酸铝锆盐7. 5?15份,氯化羟铝锆5?7. 5份,甘油3?5份, 丙二醇3?5份,茶树油2?5份,水45?55份,鲸赌醇2?3份,棕榈酸异丙醋4?5份, 聚乙二醇椰油甘油酯2?5份,香精0. 02?0. 2份和pH值调节剂;所述pH值调节剂使除 臭制剂pH值为6.0?6. 5。
9. 制备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除臭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制剂中包 含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在4?25°C条件下,将溶菌酶、保湿剂溶解于水中; (2) 在20?70°C条件下,将止汗剂溶解于其余分散剂中,搅拌均匀; (3) 在室温条件下,混合步骤(1)和步骤(2)所得产物,以转速200?800rmp持续搅拌 25?35min,即得除臭制剂。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制剂中还包含pH调节剂、乳化 剂和香精,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在4?25°C条件下,将溶菌酶、保湿剂溶解于水中; (2) 在20?70°C条件下,将止汗剂溶解于其余分散剂中,搅拌均匀; (3) 在室温条件下,混合步骤(1)和步骤(2)所得产物,加入乳化剂和香精,以转速 200?800rmp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pH调节剂使pH值为6. 0?6. 5,持续搅拌25?35min, 即得除臭制剂。
【文档编号】A61Q15/00GK104490620SQ201410758468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0日
【发明者】陈 光, 王岩, 曹凤杰 申请人:唯美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