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7477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包括萃取杯、高速电机、萃取刀片、控制模块、主机外壳,所述高速电机置于主机外壳底部内,萃取刀片可与高速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高速电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萃取装置还包括一离心杯,所述离心杯设置于萃取杯内;所述离心杯为设有滤孔结构之杯壁,可与高速电机驱动连接,高速旋转下可将液体分离至离心杯外进入萃取杯内。本方案的是将通过高速萃取刀片破壁成流质或糊状的新鲜食药材进一步分离提取出液态汁液的装置,主要是采用离心杯的离心原理,将液态汁液和纤维残渣等物质分离并收集于萃取杯;本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分离提取效果好,有效的解决的现有技术的破壁料理机所存在的物料非纯液体之问题,实用性强,市场价值深远。
【专利说明】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药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破壁是指用于细胞壁破裂的方法。以植物细胞为例,细胞壁分为3层,即胞间层(中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这样一层层的厚壁使的水分和营养物就不能透过。疏菜水果中富含保健、治疗功能的植物生化素,主要存在于果皮、渣及籽内,但这些营养通常被忽略丢弃,或人体咀嚼器官无法完全嚼碎,所以这些营养成分很难被人体吸收,科学研究证明,食用未破壁的果蔬,大约只有10-20%被人体吸收,大部分果蔬的珍贵营养成份都浪费了,而破壁后的吸收率高达90%以上。通过打细胞破壁使水分及营养更好地被吸收和保持活性成分,释放植物生化素,最大限度地融合其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其他营养元素,将会更营养更易利于人体吸收。
[0003]现有技术的在家用电器上运用最多的是破壁料理机,采用超高转速(45000转/分以上)的物理方法击破果蔬的细胞壁。这种破壁料理机在对新鲜食药材物理破壁后,形成的物料多是糊状、流质状,但很少是纯液体,这将影响直接饮用的口感或是对物料的进一步加工,如何进一步解决物理破壁后纯汁液提取的技术问题,正是本创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后分离并提取出液态汁液的装置。
[0005]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包括萃取杯、高速电机、萃取刀片、控制模块、主机外壳,所述高速电机置于主机外壳底部内,萃取刀片可与高速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高速电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萃取装置还包括一离心杯,所述离心杯设置于萃取杯内;所述离心杯为设有滤孔结构之杯壁,可与高速电机驱动连接,高速旋转下可将液体分离至离心杯外进入萃取杯内。
[0006]优选的,所述萃取刀片和离心杯均内置于同一萃取杯内,萃取刀片设置于离心杯内底部,所述高速电机和萃取刀片之间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心杯底部与离合器连接;当高速破壁时离心杯不受高速电机驱动旋转,当高速破壁后需要分离时离心杯受高速电机驱动旋转。
[0007]优选的,所述萃取刀片和离心杯分别内置于不同的萃取杯内,萃取刀片设置于一萃取杯内底部,离心杯设置于另一萃取杯的内部;两萃取杯均可插拔于主机外壳,当萃取杯插入连接主机外壳时,对应的萃取刀片或离心杯即与高速电机驱动连接。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萃取杯底部设置有防护滑杆,主机外壳上方设置有安全防护开关,所述防护滑杆与安全防护开关相对应,所述安全防护开关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萃取杯上方设置有杯盖,所述萃取杯下方设置有取液口,取液口前端设置有密封盖。
[0010]本方案的是将通过高速萃取刀片破壁成流质或糊状的新鲜食药材进一步分离提取出液态汁液的装置,主要是采用离心杯的离心原理,将液态汁液和纤维残渣等物质分离并收集于萃取杯;本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分离提取效果好,有效的解决的现有技术的破壁料理机所存在的物料非纯液体之问题,实用性强,市场价值深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二的萃取刀片于萃取杯之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二的离心杯于萃取杯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如图1、2、3所示一种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它包括萃取杯1、高速电机
2、萃取刀片5、控制模块4、主机外壳3,所述高速电机2置于主机外壳3底部内,所述萃取刀片5可与高速电机2驱动连接,所述萃取杯I罩在壳体3上方,所述萃取杯I内设置有离心杯6,离心杯6可与高速电机2驱动连接,所述离心杯6设置于萃取杯I内;所述离心杯6为设有滤孔结构之杯壁(具体的滤孔结构设计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依据现有技术任意设计,在本文件中不做详细记载),离心杯6可与高速电机2驱动连接,高速旋转下可将液体分离至离心杯外进入萃取杯I内。所述高速电机2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至少有以下两个最佳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是离心杯和萃取刀片共用内置于同一萃取杯的方案;实施例二是离心杯和萃取杯分别于不同萃取杯的方案。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萃取刀片5位于离心杯6内部,所述高速电机2和萃取刀片5之间连接有离合器10,所述离心杯6底部与离合器9连接,所述离合器9外套有封水套筒10。由于破碎与离心不是同时进行,通过离合器可以切换萃取刀片旋转与离心杯的旋转过程,先启动萃取刀片进行基础破碎过程,通过高速萃取刀片破壁成流质或糊状的新鲜食药材,然后启动高速电机驱动离心杯,进一步分离提取出液态汁液的装置,这主要是采用离心杯的离心原理,将液态汁液和纤维残渣等物质分离并收集于萃取杯。
[0018]如图2、3具体实施例二采用所述萃取刀片5与离心杯6分离设置,粉碎时,所述高速电机2和萃取刀片5之间连接有转动轴15,转动轴15与萃取杯I底部套有用于固定的限位卡环16,限位卡环16外套有封水套筒10 ;离心时,取下萃取刀片5后,换上离心杯6与转动轴15驱动连接。由于破碎与离心不是同时进行,先启在转动轴上安装的萃取刀片,进行基础破碎过程,通过高速萃取刀片破壁成流质或糊状的新鲜食药材,然后取出该带有萃取刀片的萃取杯;再将设有离心杯的萃取杯对接入主机外壳,将前面处理的流质或糊状的新鲜食药材倒入离心杯,启动高速电机驱动离心杯,进一步分离提取出液态汁液的装置,这主要是采用离心杯的离心原理,将液态汁液和纤维残渣等物质分离并收集于萃取杯。
[0019]由于萃取刀片裸露会增加危险,为了避免在萃取杯拿开时意外启动萃取刀片,所述萃取杯I底部设置有防护滑杆7,主机外壳3上方设置有安全防护开关8,所述防护滑杆7与安全防护开关8相对应,所述安全防护开关8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只有当防护滑杆与安全防护开关相对应接触时,萃取杯安装稳定后,才能正常启动电机,可以有效避免萃取刀片裸露带来的危险。
[0020]为了方便放入果蔬药材等新鲜食材,所述萃取杯6上方设置有杯盖13,所述萃取杯6下方设置有取液口 11,取液口 11前端设置有密封盖12。破碎离心完成后,可以从取液口直接取出最终破壁液体。
[0021]使用时,先将新鲜食材通过高速萃取的方式处理成流质或液态状待处理料(该方式是高速旋转萃取刀片切削、撞击的物理破坏方式),将植物细胞的胞间层(中层)、初生壁和次生壁破开,使细胞壁内的营养物流出,释放植物生化素,最大限度地融合新鲜食药材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其他营养元素;最后进行离心操作,将液态汁液和纤维残渣等物质分离并收集于萃取杯。本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分离提取效果好,有效的解决的现有技术的破壁料理机所存在的物料非纯液体之问题,实用性强,市场价值深远。
[0022]本申请全文中所指的新鲜食药材是包括但不限于新鲜的瓜果、蔬材、药材等等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包括萃取杯、高速电机、萃取刀片、控制模块、主机外壳,所述高速电机置于主机外壳底部内,萃取刀片可与高速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高速电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装置还包括一离心杯,所述离心杯设置于萃取杯内;所述离心杯为设有滤孔结构之杯壁,可与高速电机驱动连接,高速旋转下可将液体分离至离心杯外进入萃取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刀片和离心杯均内置于同一萃取杯内,萃取刀片设置于离心杯内底部,所述高速电机和萃取刀片之间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心杯底部与离合器连接;当高速破壁时离心杯不受高速电机驱动旋转,当高速破壁后需要分离时离心杯受高速电机驱动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刀片和离心杯分别内置于不同的萃取杯内,萃取刀片设置于一萃取杯内底部,离心杯设置于另一萃取杯的内部;两萃取杯均可插拔于主机外壳,当萃取杯插入连接主机外壳时,对应的萃取刀片或离心杯即与高速电机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条所述的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杯底部设置有防护滑杆,主机外壳上方设置有安全防护开关,所述防护滑杆与安全防护开关相对应,所述安全防护开关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条所述的用于新鲜食药材的高速破壁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杯上方设置有杯盖,所述萃取杯下方设置有取液口,取液口前端设置有密封至JHL ο
【文档编号】A47J43/07GK204192427SQ201420591128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都启海, 郑得胜, 刘哲, 蔡运达, 黎智健 申请人:广州英佩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