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聚热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32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聚热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用锅架。
现有的家用燃气灶一般都配有锅架和承液盘,它们为独立的两个部件,各自有各自的功能。锅架主要有铸铁锅架和冲压件锅架,锅架的作用仅仅是支承锅,使锅体保持一定的高度。承液盘一般由不锈钢冲压而成,其作用是盛装烧开水时溢出的水或煮汤料时溢出的汤。这种锅架与承液盘分体制作的传统,使得燃气灶安装麻烦。另外,这种传统的燃气灶,燃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向四面八方扩散,热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支承锅体,又能承液,还能聚热,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多功能聚热锅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聚热锅架,包括若干锅爪和一个锅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架体为一个上下开口且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盘形物体;所述的锅架体的上部包括一个环形平面带,该环形平面带的内缘构成所述的上部开口;所述锅架体的下部包括一个环形槽,该环形槽的外侧壁与所述环形平面带的内缘之间以连续曲面相连接;该环形槽的内侧壁的上缘比所述环形槽的底部高比所述环形平面带低;所述锅爪均匀分布于所述环形平面带的上部;所述的连续曲面7为略向所述锅架中心凸起的曲面。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聚热锅架,锅架上部的锅爪可以支承锅体,锅架下部的环形槽可以承液;这种锅架将起承液作用的环形槽与锅架体一体制成,简化了结构,方便了安装;由于在锅架体上增加了所述的连续曲面,该连续曲面可以将向四周扩散的热量反射至锅底,起到了聚热作用,提高了燃气灶的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
图1中A-A旋转剖视图。
根据
图1和图2所示的多功能聚热锅架,包括五个锅爪1和一个锅架体2,所述的锅架体2为一个上下开口且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盘形物体;所述的锅架体2的上部包括一个环形平面带3,该环形平面带3的内缘4构成所述的上部开口;所述锅架体2的下部包括一个环形槽5,该环形槽5的外侧壁6与所述环形平面带3的内缘4之间以连续曲面7相连接;该环形槽4的内侧壁8的上缘9比所述环形槽5的底部高比所述环形平面带3低;所述锅爪1均匀分布于所述环形平面带3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锅爪1和锅架体2可以为冲压件,也可以采用铸件;锅爪1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如
图1和图2所示的连续曲面7为略向所述锅架中心凸起的曲面,试验表明,采用这种结构聚热效果最好;锅爪1与锅架体2可以采用铆接、插接、铰接或焊接的连接形式。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聚热锅架,包括若干锅爪(1)和一个锅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架体(2)为一个上下开口且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盘形物体;所述的锅架体(2)的上部包括一个环形平面带(3),该环形平面带(3)的内缘(4)构成所述的上部开口;所述锅架体(2)的下部包括一个环形槽(5),该环形槽(5)的外侧壁(6)与所述环形平面带(3)的内缘(4)之间以连续曲面(7)相连接;该环形槽(4)的内侧壁(8)的上缘(9)比所述环形槽(5)的底部高比所述环形平面带(3)低;所述锅爪(1)均匀分布于所述环形平面带(3)的上部;所述的连续曲面(7)为略向所述锅架中心凸起的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聚热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爪(1)和锅架体(2)为冲压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聚热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爪(1)数量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聚热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爪(1)与锅架体(2)可以采用铆接、插接、铰接或焊接的连接形式。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聚热锅架,包括若干锅爪和一个锅架体,所述的锅架体为一个上下开口且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盘形物体;锅架体的上部包括一个环形平面带,该环形平面带的内缘构成所述的上部开口;锅架体的下部包括一个环形槽,该环形槽的外侧壁与所述环形平面带的内缘之间以连续曲面相连接;所述锅爪均匀分布于所述环形平面带的上部。这种多功能聚热锅架,简化了结构,方便了安装,提高了燃气灶的热效率。
文档编号A47J36/00GK2212956SQ9424321
公开日1995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6日
发明者姚民生, 赵维安 申请人:姚民生, 赵维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