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及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948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具及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具及电热锅,其解决了传统锅具外表不美观、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具,包括由铁质基材形成的锅本体,所述锅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为直角或钝角,所述锅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外搪瓷层。本实用新型具有外表美观、烹饪效果好和用户体验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
_种锅具及电热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及电热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锅具很多是采用铁材质的锅具,这种锅具可适用于电磁感应加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这种锅具在烹饪时,铁材质锅体能自身发热,以对盛装在其内部的食物进行加热,因此其具有加热效率高的优点。但是,现有技术中这类锅具的外表面均为光滑结构,故其外观非常的单调且不美观。同时,由于这种锅具采用铁材质来成型,故其沾水后容易生锈,从而进一步导致锅具的外面不美观,使得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烹饪效果好且实用性强的锅具及其电热锅。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锅具,包括由铁质基材形成的锅本体,所述锅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为直角或钝角,所述锅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外搪瓷层。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搪瓷层为底搪。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搪瓷层外表面设有由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所述混合层外表面设有有机硅层。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搪瓷层包括底搪和毛搪,所述锅本体的外表面附有底搪,所述底搪的外表面附有毛搪,所述毛搪的外表面设有有机硅层。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搪瓷层包括底搪,所述外搪瓷层外表面附有亚光轴层。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本体的底面通过弧形面向锅本体的侧面过渡,所述凹槽包括位于锅本体底面中央的环形的中心凹槽,和多个呈发散型设于中心凹槽周围并由锅本体的底部延伸到锅本体的侧面的边缘凹槽。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壁连接处的夹角为90°-135°。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本体的厚度为lmm-3mm,和/或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2-1.5mm。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外锅,所述外锅内放置有上述的锅具。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锅与所述锅具相对的面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槽体,所述凹槽与槽体之间形成容纳杂物的容纳空间。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锅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故这种锅具的外表能够呈现出丰富的形状,即其具有外表美观的优点;此外通过在锅具底部的外表面设有凹槽,可以使得锅具底部的局部发热量存在差异,可实现食物在锅具中更大幅度的沸腾翻滚,即使得烹饪质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设计成该凹槽的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为直角或钝角,故可以更好的在锅本体的外表面附上外搪瓷层,以防止锅本体生锈,即使得锅具的外表更美观;此外,让凹槽的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为直角或钝角,能够使得附上外搪瓷层后,凹槽仍能够清晰的形状,使得整个锅具的外观更加的大方、美观。
[0016]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热锅的锅体内设有外锅,在外锅内放置有上述的锅具,且外锅与锅具相对的面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槽体,该凹槽与槽体之间形成容纳杂物的容纳空间,从而可以实现掉落到外锅内的杂物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滚落到凹槽与槽体之间形成容纳杂物的容纳空间中,从而避免异物将锅具支撑起来,进而保证锅具发热均匀且高效。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锅具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锅具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0]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锅具的立体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锅具的立体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锅具放置于电热锅中时的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锅本体;20-凹槽;201-凹槽的侧壁;202-凹槽的底壁;21-中心凹槽;22-边缘凹槽;221-边缘凹槽的子凹槽;30-外搪瓷层;31-外搪瓷层的底搪;40-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50-有机硅层;100-锅体;101-外锅;102-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图1至图3示意性的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锅具,包括由铁质基材形成的锅本体10,该锅本体10的外表面设有凹槽20,该锅本体10的底面通过弧形面向锅本体10的侧面过渡,该凹槽20包括位于锅本体底面中央呈环形的中心凹槽21,和多个呈发散型设于中心凹槽21周围并由锅本体1的底部延伸到锅本体1的侧面的边缘凹槽22,更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该多个边缘凹槽22形状相同,且均呈同一倾斜角度向同一方向偏折,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中锅具的底部呈现出风轮的形状,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更加的美观、大方。此外通过在锅本体10底部的外表面设有凹槽20,可以使得锅具在被电磁加热时,该锅本体10底部的局部发热量存在差异,即凹槽20处的发热量要小于相邻处未设凹槽20处的发热量,即可实现食物在锅具中更大幅度的沸腾翻滚,即使得烹饪质量大大提尚。
[0028]在本实施例中,该凹槽20的侧壁201和底壁202的连接处为直角或钝角,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在该凹槽20的侧壁201和底壁202连接处的夹角的为90°-135°,例如90°、100°、115°、135°等。该锅本体10的外表面设有外搪瓷层30,该外搪瓷层30包括底搪31,为了提高锅具的外观质感,需要在锅具最外面附有有机硅层50,然而,由于有机硅层50与底搪31的黏结性不好,从而不能直接将有机硅层50附着在底搪31上,如果在底搪31外表面附有毛搪以增加附着力,由于毛搪在凹槽20的尖角处或者边缘处会开裂,从而引起锅具损坏,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在该底搪31的外表面设有由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且在混合层40外表面设有有机硅层4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底搪31外表面是设置主要由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该混合层40既在凹槽20的尖角处或边缘处不会开裂,该混合层又具有较好的黏结性,从而方便有机硅层50的附着,一方面可以防止锅本体10生锈,另一方面也使得锅具的外表更美观;此外,让凹槽20的侧壁201和底壁202的连接处为直角或钝角,能够使得附上外搪瓷层30、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和有机硅层50后,凹槽20仍能够呈现出清晰的风轮形状,以使得整个锅具的外形更加的大方、美观。
[0029]在本实施例中,外搪瓷层30是由搪瓷材料构成,该搪瓷材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氧化铝,该外搪瓷层30也即底搪31位于所述锅本体10的外表面上,该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位于所述底搪31的外表面,该底搪31用于封闭锅本体10外表面以防止水、空气等接触锅本体10外表面,起到防护的作用,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具有较好的黏结特性,更具体的说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质感,该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外表面还附有有机娃层50,该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黏结该有机娃层50到外搪瓷层30上,由于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具有较好的黏结特性,从而方便该有机硅层50的附着。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锅具的外表面直接为有机硅层50,而有机硅层50具有较好的质感,从而可以使锅具看起来档次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外观。
[0030]在本实施例中,该锅本体10的厚度为l_3mm,例如1mm、2mm、2.5mm、3mm等;该凹槽20的深度为0.2_1.5mnM^|^n0.2mm、0.5mm、l.0mmJ.5mm等。
[0031]本实施例中,在锅本体10未设置凹槽的地方,其外表面可以附着底搪、毛搪和有机硅层,其制造工艺如下:首先用铁质基材形成锅本体10,然后在锅本体10的外表面形成底搪,然后在790 °C-880 0C的温度下进行烧结,之后,在外侧形成毛搪,然后在750 °C -850 °C的温度下进行烧结处理,再在毛搪32的外侧形成有机硅层。此外,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在锅具的内侧也即锅本体10的内侧设有其防护作用的内搪瓷层和防止粘锅的不粘层,由于其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无直接关联,故在此不再赘述。
[003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锅具外观质感要求不高时,所述外搪瓷层30还可以不包括毛搪,也即所述外搪瓷层包括底搪,所述底搪外表面设有亚光釉层,所述亚光釉层为表面不光滑的瓷釉,且亚光釉层具有一定的附着力,从而可以不设置毛搪,可以直接将亚光釉层附着在底搪外表面上。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锅具外观质感进一步要求不高时,所述外搪瓷层还可以仅包括底搪,所述底搪外表面没有其他层设置,所述底搪用于封闭所述锅本体外表面以防止水、空气等接触锅本体外表面。
[0033]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锅具的锅本体10、外搪瓷层30、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有机娃层50均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相同,相应的其也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凹槽20包括位于锅本体底面中央呈环形的中心凹槽21,和多个呈发散型设于中心凹槽21周围并由锅本体10的底部延伸到锅本体10的侧面的边缘凹槽22,该边缘凹槽22均大体上呈条形,且由锅本体10的底部到锅本体10的侧面,宽度逐渐增大,多个边缘凹槽22均匀的分布在中心凹槽21的周围,从而使得锅具的外表面呈现出美观、大方的形状。
[0034]图5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锅具的锅本体10、外搪瓷层30、毛搪和亚光釉形成的混合层40、有机娃层50均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相同,相应的其也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凹槽20包括位于锅本体底面中央呈环形的中心凹槽21,和多个呈发散型设于中心凹槽21周围并由锅本体10的底部延伸到锅本体10的侧面的边缘凹槽22,每组边缘凹槽22均由多个子凹槽221构成,每组边缘凹槽22的多个子凹槽22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由锅本体10的底部蔓延到锅本体10的侧面,多个子凹槽221均大体上呈条形,且由锅本体10的底部到锅本体10的侧面,宽度逐渐增大,多个边缘凹槽22均匀的分布在中心凹槽21的周围,从而使得锅具的外表面呈现出美观、大方的形状。
[0035]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锅具可运用于任何电磁加热形式的电热锅,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等,在使用过程中,将该锅具放置在电热锅的锅体当中,并可通过电热锅中的电磁线圈让锅具快速产生热量,以实现对锅具中的食物进行加热。
[0036]更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将第一实施例中锅具放置于电热锅中时,更具体为将该锅具运用于电饭煲中时,该电饭煲包括锅体100,在该锅体100内设有外锅101,该外锅101内放置有上述的锅具,该外锅101与锅具相对的面上设有与凹槽20相对应的槽体102,该凹槽20与槽体102之间形成容纳杂物的容纳空间,从而可以实现掉落到外锅101内的杂物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滚落到凹槽20与槽体102之间形成容纳杂物的容纳空间中,从而避免异物将锅具支撑起来,进而保证锅具发热均匀且高效。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锅具,包括由铁质基材形成的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壁的连接处为直角或钝角,所述锅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外搪瓷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搪瓷层为底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搪瓷层包括底搪和毛搪,所述锅本体的外表面附有底搪,所述底搪的外表面附有毛搪,所述毛搪的外表面设有有机硅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搪瓷层包括底搪,所述外搪瓷层外表面附有亚光釉层。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的底面通过弧形面向锅本体的侧面过渡,所述凹槽包括位于锅本体底面中央呈环形的中心凹槽,和多个呈发散型设于中心凹槽周围并由锅本体的底部延伸到锅本体的侧面的边缘凹槽。6.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壁连接处的夹角为90°-135° ο7.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的厚度为Imm-3mm,和/或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2-1.5mm。8.—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内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锅具。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与所述锅具相对的面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槽体,所述凹槽与槽体之间形成容纳杂物的容纳空间。
【文档编号】A47J36/04GK205649345SQ201521037002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公开号201521037002.4, CN 201521037002, CN 205649345 U, CN 205649345U, CN-U-205649345, CN201521037002, CN201521037002.4, CN205649345 U, CN205649345U
【发明人】朱泽春, 王翔, 祝峰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