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02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涉及一种高楼外墙清洗用装置的结构。
现有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如美国第3298052号专利案,摩天大楼窗户的自动清洗、干燥机,工作原理是用清洗辊将水槽中清洁水洗刷于大楼的玻璃墙面上,再由清洗辊上方的于燥辊滚动擦拭已被清洗辊刷洗过的湿状玻璃面,然后,再用于燥辊上方的刮板将玻璃再度刷干净。此结构无喷水式之刷洗,清洁污垢的能力有限,只能针对玻璃窗进行清洗,对非玻璃之外墙无法进行清洗,同时,该装置只能用于玻璃窗两侧之轨柱有凹槽以供其定位的高楼,若玻璃窗两侧之轨柱无凹槽设计,或根本无轨柱设计,如全部是玻璃帷幕,则此装置无法在上、下位移时得到有效控制,会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另外,美国第546544号专利案,高层建筑清洗机,虽设计有吸盘用以定位于外墙上,但如遇到非垂直墙面,则该吸盘无法吸咐在墙面上,其定位器效果丧失。又如澳大利亚的第250862号专利案,一种用于正面清洁建筑物或高处部件的装置,该装置必须靠玻璃帷幕上所设置的纵向轨道来定位,使该装置得以正确的上、下位移,若无轨道凹槽,则该装置在上、下移动时会左、右移动,而且,该装置无吹干机构,其水渍显然无法清除。居于上述各自动清洗机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楼外墙的自动清洗机结构,使清洗机在高层建筑物上无纵向轨道设计时也可进行有效的刷洗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一可用钢缆悬吊以便从事高楼升降工作的外壳、由马达带动旋转的刷毛、动力驱动装置和将外壳适时吸附于外墙上的吸盘组等机构,特点是在外壳内壁分别设有复数个线性导轨,如四根线性导轨,壳体二侧设有至少一条以上的轨槽;马达固接在滑动板上,滑动板可由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沿复数个线性导轨上、下位移,马达之传动轴穿出壳体1两外侧的内侧轨槽,并与筒形刷毛3套接;同时,复数个吸盘组分别固设于外壳壁面之适当位置上。
动力驱动装置包括一对分别固设于线性导轨之上、下端部的上、下固定板,上、下转轴套接于轴承座上而分别固定在上、下固定板上,上转轴上固接一上转轮,一马达固定在下固定板上,其动力输出端连接下转轴,在下转轴上固接一下转轮,一连接上、下转轮的传动带二开端的连接板固定于滑动板上的适当位置。使滑动板在动力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复数个线性导轨上、下位移。
为了实现自动喷水刷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筒形刷毛中心具有复数个喷水孔,其套管与马达传动轴之轴套相套置连接,轴套内设有喷水通路,其中,喷水通路与套管之喷水孔导通,轴套外端外接一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使轴承活动连接在一内部具有导水通路的套接筒上,套接筒紧固在轴套外端,一输水管锁接在旋转接头上。
为了可以方便的更换筒形刷毛,固定在滑动板上之马达的左、右二个传动轴中间设有便于装、卸筒形刷毛的万向接头。
为了进一步提高吸盘的有效吸附力,所述吸盘组结构包括一盘座、一用于控制盘座做直线位移的小型动力推引器、一贯穿固定在盘座上的偏摆杆、一控制盘座偏摆的小马达、一固定在偏摆杆适当位置上的感应开关,所述盘座的断面呈工字型,端面上固设有吸盘,在端面两侧分别穿设了两个测距探杆,测距探杆套在弹簧中由两锁片锁固;小型动力推引器固设在壳体上,偏摆杆的末端头插接在小型动力推引器之活塞推杆末端一横剖缺口内,由控制偏摆的小马达传动轴垂直贯穿连接,测距探杆底端的锁片同时为感应开关的感应触片。工作原理为在刷洗定位时,小型动力推引器之活塞推杆推动盘座前移,当一个探杆与外物,如外墙等接触而内缩时,感应开关启动,进而命令马达控制偏摆杆朝特定方向形成角度偏摆,当另一探杆与外物接触也形成内缩时,感应开关控制小型动力推引器、马达同时停止动作,此时,吸盘与外物呈正面垂直相对状态,从而达到有效吸附的目的。
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在遇到较特殊外墙,如有凹沟或凸出体的外墙时,吸盘组进行有效的位置调整,在小型动力推引器与壳体间可固接一可进行前、后或左、右滑动位移的滑座,所述滑座包括可进行左、右移动的上滑块,以及可进行前、后移动的下滑块,二个小马达分别连接在上、下滑块上。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板的适当位置上至少固设有一根横向肋,横向肋由壳体外侧轨槽穿出,一外罩的内壁面固接于横向肋上,外罩上方设有一组风干机和一条状刮水板,外罩盖两侧和下端分别植设有刷毛片,使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清洗功能,也可清洗、风干同步完成,并在清洗时防止水流四处喷溅,保证清洗质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也能很好的适用于大楼外墙有轨柱设计的情况,在外壳体外缘两侧各设置一组活动止卡钳,所述止卡钳包括了可调整水平距离的伸缩臂及伸缩臂前端活接一可调整纵向距离的可旋转的杆体,杆体端部固设有一个当被清洗之大楼外墙设有轨道时可卡入轨柱之凹槽中的卡接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不论外墙是平面或有弯弧造形,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均可稳固的吸附于外墙上,使筒形刷毛得以确实于外墙上以自动上升、下降之方式精确完成喷水、刷洗、风干及刮水渍等动作,尤其对非平面外墙的清洗效果极佳。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详述。



图1.本实施例外观立体图。
附图2.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本实施例之筒形刷毛立体图。
附图4.本实施例之另一种筒形刷毛立体图。
附图5.本实施例筒形刷毛、传动轴及外接水头之组合断面示意图。
附图6.本实施例吸盘组之组合图。
附图7.本实施例吸盘组偏摆控制结构示意图。
附图8.本实施例筒形刷毛之刷洗动作示意图。
附图9.本实施例所设置的十字卡止钳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施例进行高楼清洗之平面示意图。

图11.本实施例动力驱动装置驱接于滑动板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施例小型动力推引器与滑座连接之局部立体结构图。
实施例如
图1,本实施例外观立体图。如图2,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可用钢缆11悬吊以便从事高楼升降工作的外壳1、由马达13带动旋转的刷毛3、动力驱动装置2和将外壳1适时吸附于外墙上的吸盘组4等机构,在外壳1内壁分别设有四根线性导轨12,以增进滑动板131上、下位移时的稳定性,壳体1二侧设有至少一条以上的轨槽14,马达13固接在滑动板131上,滑动板131由动力驱动装置2驱动沿着四根线性导轨做12上、下位移,马达13传动轴132自壳体1两侧的轨槽14穿出,并与筒形刷毛3套接,一外罩133覆盖在筒形刷毛上,同时,复数个吸盘组4分别固设于外壳1壁面之适当位置上。为了可以方便的更换筒形刷毛,马达13的左、右二个传动轴132中间设有便于装、卸筒形刷毛3的万向接头138。
如图2,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如
图11,本实施例动力驱动装置驱接滑动板之侧视结构示意图。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一对分别固设于线性导轨12之上、下端部的上、下固定板21、22,上、下转轴23(23)套接于轴承座27上而分别固定在上、下固定板21、22 上,上转轴23上固接一上转轮24,此转轮可以是滑轮或链轮,一马达M固定在下固定板22上、其动力输出端连接下转轴23,下转轴23上连接一下转轮25,一连接上、下转轮24、25的传动带26二开端的连接板261固定于滑动板131上的适当位置。此传动带26可以是齿状皮带或链条,马达M之正、反转带动传动带26做正、反转动,使滑动板131在动力驱动装置2的带动下沿复数个线性导轨12做上、下位移,使筒形刷毛3在旋转刷洗外墙时,得以向上或向下位移。
如图3,本实施例之筒形刷毛立体图。其可为涡形旋绕形态,或如图4,本实施例之另一种筒形刷毛立体图。呈幅射形态,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态。只是在筒形刷毛中心具有一套管31,中心具有复数个喷水孔134,其套管31与马达13传动轴132之轴套139相套置连接,如图5,本实施例筒形刷毛、传动轴及外接水头之组合断面示意图。轴套139内水孔311导通,轴套139一端或两端外接一旋转接头32,旋转接头32使轴承321活动连接在一内部具有导水通路的套接筒322上,套接筒322紧固在轴套31外端,一输水管33锁接在旋转接头32上,同时由内置式止水垫圈323、324防止水流外溢。
本实施例的吸盘组4,如图2,如图6,本实施例吸盘组之组合图。如图7,系分别外壳体1选定的端角外壁处,本实施例吸盘组偏摆控制结构示意图。以四端各设一组为佳,其结构包括一盘座41、一用于控制盘座41做直线位移的小型动力推引器42、一贯穿固定在盘座41上的偏摆杆431、一控制盘座41偏摆的小马达43、一固定在偏摆杆431适当位置上的感应开关44,盘座41的断面呈工字型,端面上固设有真空强力吸盘411,在端面两侧分别穿设了两个测距探杆412,测距探杆412套在弹簧415中由两锁片413配合螺栓414锁固;在本实施例中,小型动力推引器42(E lectromechanicl A ctuators)可直接固设在壳体1上,偏摆杆431的末端头插接在小型动力推引器42之活塞推杆421末端一横剖缺口内,由控制偏摆的小马达传动轴432垂直贯穿连接在接口处,测距探杆412底端的锁片413同时为感应开关的感应触片。感应开关也可用红外探测装置,如图7,在刷洗定位时,小型动力推引器42之活塞推杆421推动盘座41前移,当一个探杆412与外物,如外墙等接触而内缩时,感应开关44启动,进而命令马达43控制偏摆杆431朝特定方向形成角度偏摆,当另一探杆412也与外物接触形成内缩时,感应开关44控制小型动力推引器42、马达43同时停止动作,此时,真空强呼吸盘411与外物呈正面垂直相对状态,从而达到强力吸附的目的。

图12,本实施例小型动力推引器与滑座连接之局部立体结构图。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在遇到较特殊外墙,如有凹沟或凸出体的外墙时,吸盘组4可进行有效的位置调整,从而避开凹沟或凸出体,本实施例在小型动力推引器42与壳体1间固接一可进行前、后或左、右滑动位移的滑座8,该滑座8包括可进行左、右移动的上滑块82、下方设有可进行前、后移动的下滑块84,二个小马达85、86分别连接在上、下滑块82、84上,小型动力推引器42锁固在上滑块上。

图1,图2,图8,本实施例筒形刷毛之刷洗动作示意图。在滑动板131的适当位置上至少固设一根横向肋137,横向肋137由壳体1外侧轨槽141穿出,一外罩133的内壁面固接于横向肋137上,使外罩133连接牢固,外罩133上方沿面向高楼外墙9之上端缘壁设置一条状刮水板135,使清洗机在由上至下进行风干工作时,刮水板135则水渍一并清除。在外罩盖133两侧和下端分别植设有刷毛片136,使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清洗工作时,将注入的水流集中在外罩133内,以达到充分清洗之目的,同时,也可防止水流四处喷溅。在壳体1两侧及外罩133上方,两端各设一组风干机5,在内干马达51带动下,由水洗后进行风干工作,使清洗、刮水渍、风干一步完成,保证了清洗质量。
如附图9,本实施例所设置的十字卡止钳结构示意图。附
图10,本实施例进行高楼清洗之平面示意图。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也能很好的适用于大楼外墙有轨柱6设计的情况,在壳体1外缘两侧各设置一组活动止卡钳7,所述止卡钳包括了可调整水平距离的伸缩臂72及伸缩臂72前端活接一可调整纵向距离的可旋转的杆体73、杆体73端部固设一卡接片74。调整伸缩臂72和杆体73,令卡接片74延伸入轨柱6之凹槽62中,并锁固杆体73于伸缩臂72上,则清洗机上升或下降时、不会随意晃动。由此使本实用新型用途更广泛。
权利要求1.一种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包括一可用钢缆悬吊以便从事高楼升降工作的外壳、由马达带动旋转的刷毛、动力驱动装置和将外壳适时吸附于外墙上的吸盘组,其特征在于外壳内壁分别设有复数个线性导轨,壳体二侧设有至少一条以上的轨槽;马达固接在滑动板上,滑动板可由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沿复数个线性导轨上、下位移,马达之传动轴自壳体1两侧的轨槽穿出,并与筒形刷毛套接;复数个吸盘组分别固设于外壳壁面之适当位置上。
2.由权利要求1所述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还包括一对分别固设于线性导轨之上、下端部的上、下固定板,上、下转轴套接于轴承座上而分别固定在上、下固定板上,上转轴上固接一上转轮,一马达固定在下固定板上,其动力输出端连接下转轴,在下转轴上固接一下转轮,一连接上、下转轮的传动带二开端的连接板固定于滑动板上之适当位置。
3.由权利要求1所述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其特征在于筒形刷毛中心具有复数个喷水孔,其套管与马达传动轴之轴套相套置连接,轴套内设有喷水通路,其中,喷水通路与套管之喷水孔导通,轴套外端外接一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使轴承活动连接在一内部具有导水通路的套接筒上,套接筒紧固在轴套外端,一输水管锁接在旋转接头上。
4.由权利要求3所述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滑动板上的马达有左、右二个传动轴,在传动轴中间设有便于装、卸筒形刷毛的万向接头。
5.由权利要求1所述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结构包括一盘座、一用于控制盘座做直线位移的小型动力推引器、一贯穿固定在盘座上的偏摆杆、一控制盘座偏摆的小马达、一固定在偏摆杆适当位置上的感应开关,所述盘座的断面呈工字型,端面上固设有吸盘,在端面两侧分别穿设了两个测距探杆,测距探杆套在弹簧中由两锁片锁固;小型动力推引器固设在壳体上,偏摆杆的末端头插接在小型动力推引器之活塞推杆末端一横剖缺口内,由控制偏摆的小马达传动轴垂直贯穿连接,测距探杆底端的锁片同时为感应开关的感应触片。
6.由权利要求5所述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小型动力推引器与壳体间可固接一可进行前、后或左、右滑动位移的滑座,所述滑座包括可进行左、右移动的上滑块,以及可进行前、后移动的下滑块,二个小马达分别连接在上、下滑块上。
7.由权利要求1所述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板的适当位置上固设有至少一根横向肋,横向肋由壳体外侧轨槽穿出,一外罩的内壁面固接于横向肋上,外罩上方设有一组风干机和一条状刮水板,外罩两侧和下端分别植设有刷毛片。
8.由权利要求1所述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体外缘两侧各设置一组活动止卡钳,所述止卡钳包括可调整水平距离的伸缩臂及伸缩臂前端活接一可调整纵向距离并可旋转的杆体,杆体端固设有一当被清洗之大楼外墙设有轨道时可卡入轨柱凹槽中的卡接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高楼外墙自动清洗机,涉及一种高楼外墙清洗用装置的结构。包括一可用钢缆悬吊的外壳、由马达带动旋转的刷毛、动力驱动装置和将外壳适时吸附于外墙上的复数个吸盘组,在外壳内壁分别设有复数个线性导轨,马达固接在滑动板上,滑动板由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沿线性导轨上、下位移,马达传动轴自壳体1两侧的轨槽穿出与筒形刷毛套接。可用于非平面高楼墙面的清洗。
文档编号A47L11/00GK2315894SQ9724199
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5日
发明者徐柏龄 申请人:徐柏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