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燃气节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56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燃气节能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家庭炊事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家庭使用的节能锅。
目前,市售的家用锅均包括锅盖和锅体,其锅底为平面或弧面,用其进行烧水、煮饭、炒菜时,将锅置于炉具上,炉火与锅接触的部分只限于锅底那部分,其接触面积小,并且火焰与锅底接触以后,大部分热能很决散发到大气中去,只有少部分热能被传递给锅中的食物,这样火焰的热能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即消耗的燃料较多,加热的时间较长,做饭的速度相应的就较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受热面积大、加热时间短、热效率高的家用燃气节能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解决方案包括锅盖和锅内胆,其特征在于锅内胆的底部和侧身外壁均设有若干条突起的金属吸热片;在锅内胆的外面罩有一个与锅内胆配套的锅外罩,使锅外罩、锅内胆及其上设置的金属吸热片形成通火道夹层,并且在锅外罩的底部中心开有进火孔,在锅外罩侧身的上部周边升有若干出火孔。
上述的家用燃气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内胆底部设置的金属吸热片呈螺旋形分布。
上述的家用燃气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内胆侧身外壁设置的金属吸热片呈斜线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本实用新型节能锅置于炉具上,炉火从进火孔进入锅底部后,首先分头进入底部夹层内的各通火道中,沿着设置好的通道路线行走,到达锅底部边沿后转入锅身夹层内的通火道中继续盘旋上升流动,最后余热气流从锅外罩上部的各出火孔排出。火焰在通火道夹层中流动行走时,其热能(温度)不断被组成各通火道的吸热片和锅内胆吸收并传递给锅中需加热的水或其它食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锅内胆的外边罩有一个底部开有进火孔、侧身上部周边开有出火孔的锅外罩,并且锅内胆的底部和侧身外壁均设有突起的金属吸热片,使锅外罩、锅内胆及其上设置的金属吸热片形成通火道夹层,这样通火道增大了锅内胆与火焰的接触面积,延长了火焰在锅体上行走的距离及行走时间,通火道夹层限制了火焰热能不能很决散发到大气中去,而被吸热片和内胆充分吸收,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受热面积大、加热时间短、热效率高以及节约燃料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锅外罩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锅内胆的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锅内胆底部的示意图。

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盖3和锅内胆2,锅内胆2的底部8和侧身外壁均设有若干条突起的金属吸热片7和6,锅内胆2的底部8设置的金属吸热片7呈螺旋形分布(见图4),锅内胆2侧身外壁设置的金属吸热片6呈斜线分布(见图3);在锅内胆2的外面罩有一个与锅内胆2配套的锅外罩1,使锅外罩1、锅内胆2及其上设置的金属吸热片6和7形成通火道夹层,并且在锅外罩1的底部中心开有进火孔4,在锅外罩1侧身的上部周边开有若干出火孔5(见图2)。
本实用新型的吸热片为铜、铝、铁、不锈钢、合金或其它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表现为煮饭锅、炒菜锅、烧水壶、汤煲及火锅煲等炊具。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燃气节能锅,包括锅盖和锅内胆;其特征在于锅内胆的底部和侧身外壁均设有若干条突起的金属吸热片;在锅内胆的外面罩有一个与锅内胆配套的锅外罩,使锅外罩、锅内胆及其上设置的金属吸热片形成通火道夹层,并且在锅外罩的底部中心开有进火孔,在锅外罩侧身的上部周边开有若干出火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气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内胆底部设置的金属吸热片呈螺旋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气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内胆侧身外壁设置的金属吸热片呈斜线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燃气节能锅,其特征是在锅内胆的外边罩有一个底部开有进火孔、侧身上部周边开有出火孔的锅外罩,并且锅内胆的底部和侧身外壁均设有突起的金属吸热片,使锅外罩、锅内胆及金属吸热片形成通火道夹层。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火焰从进火孔进入通火道夹层,然后沿着通火道盘旋上升,最后余热从出火孔排出,这样可减少对外热辐射,延长加热时间,增大受热面积,故可明显提高热效率,节约燃料。
文档编号A47J27/00GK2322505SQ98210320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16日
发明者陆贻群 申请人:陆贻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