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845阅读:2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尔夫球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头。
背景技术
高尔夫球运动因除了挥杆打击之外,还可在逐洞行走间进行交谈,而使其兼具有运动健身及交际的双重效果,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广大的喜好者,对想要打出好成绩者,自然须要优良的球技与球具的相搭配,就开球用的发球杆而言,球头的打击面愈大时,相对的击球的甜蜜区就会加大,而使打者在挥杆打击时,能得到更有效的开球,但是在球头的重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下,打击面的面积也会受到拘束,为了突破重量对球头打击面面积的局限,业者就球头使用材质寻求改良,有业者开发出利用复合材料成型的球头,但是复合材料的强度较差,而球头的底部在挥杆打击时会与地面产生碰击,又打击面击球时也与高尔夫球直接撞击,故纯以复合材料制成的球头,就会导致球头底部及打击面很快损坏的弊端发生,为此乃有业者开发出利用金属材料配合复合材料来成型的球头,请参阅


图1,为中国台湾专利第84205250号“高尔夫复合球头之金属壳体与纤维盖体之结合构造”新型专利案,其是由金属材质成型的壳座1与纤维材质的壳体2所构成,其中,壳座1包含构成球头的打击面11、底部12、背部13及前缘14等部位,而壳盖2则包含构成球头的冠部21及颈部22,颈部22处凹设一承接孔23,以供杆身套接来形成完整的球杆。又如图2所示的中国台湾专利第891105593号,“高尔夫球杆头之一体成型方法及其结构”发明专利案,其是由金属材质的本体3及碳纤维材料的顶盖部4来构成,本体3前侧具有打击面31,打击面31一侧延伸有杆座32,打击面31后侧为缺槽口33,本体3的底部34设有螺设孔35,螺设孔35中固设有填充块36,顶盖部4与缺槽口33呈对应形态,其一侧装设有一个以上装设孔41,装设孔41固设以配重块42。另外如图3所示,为中国台湾专利第90101578号“超大高尔夫球杆头之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其是以金属材质一体制造具有打击面51、杆头52及底部53的初胚5,再以碳纤维预浸布贴覆初胚的填料空间内壁,并于其上注入孔将一气袋塞入碳纤维预浸布构成的封闭空间,经置入模具内,由气袋的气嘴注入气袋令其膨胀,并加热让碳纤维预浸布定型成为成胚6,最后经研磨修饰加工成为超大的高尔夫球杆头,前述的杆头,皆是由具打击面、杆头底部的金属材质本体配合碳纤维材料的顶部来构成,通过碳纤维来减轻杆头的重量,以使杆头得以扩大面积,来令杆头的打击面加大,而可提高击球时效果,但因前述球头金属材质的本体,皆为一体铸造成型,因此其底部及打击面自然为同一金属材质,而在底部和打击面为同一材质的待定条件下,则当球头诉求的是击球距离较远时,因此打击面的硬度自然较高,相对的金属材料的费用随之较高,但是底部只需具备耐磨性即可,过高的硬度就形成一种浪费,但在无法以二种金属材质一体铸造成型之下,就会使材抖的成本增加,而当球头诉球的是控球性较佳时,则打击面的硬度需求就较低,但此让底部的耐磨性也随之降低,以致底部的耐磨性变差,很容易磨耗毁损,且因为是一体铸造成型,则成型的球头其扭转重心必定为一定的位置,而让打击面的甜蜜区无法加大,复合材抖配合金属材质成型的球头为杆头未来发展的趋势,但亦需考虑到制造成本及打击面的优劣,而为当前高尔夫球具业考研发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头,其可令击球时有较佳弹性,来提升控球性,并令球头在重量减轻下可有较大面积,并可调整球头的重心以提高击球的成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尔夫球头,主要由金属材质的底壳及复材料预浸布成型的壳盖结合为一球头,其底壳包含底部、镂空打击面及杆颈,在底部或侧边设一进气孔,而壳盖则含顶部,所述镂空打击面的中空部位是由复合材料预浸布填充形成一打击面,并在该打击面的表面电镀一层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耐磨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材质成型具底部及镂空打击面的底壳,并以复合材料成型出顶部及打击面,接着利用渐进增加硬度的方式在复合材料打击面上附着金属材质,以令击球时有较佳弹性,来提升控球性,并令球头在重量减轻下可有较大面积,且在球头的底侧或侧边留置的进气孔可容一配重块的固定,来调整球头的重心以提高击球的成绩。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第34205250号球头的示意图;图2是第89110593号球头的示意图;图3是第90101576号球头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是以金属材质精密铸造成型一底壳7,配合复合材料的壳盖8来构成一球头成品,底壳7包括底部71、镂空打击面72及杆颈73,亦即镂空打击面72中间打击面为一镂空状,而在底部71(或侧边)处并设一进气孔74,壳盖8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复合材料预浸布,请配合参阅图5,复合材抖预浸布贴覆于前述底壳7的镂空打击面72后侧及填补该中空处形成打击面81,及底壳7上方空间形成顶部82,并将其置入模具内,而由底部71的进气孔74进行灌气,使复合材料预浸布与模具内壁密合,同时并进行加热作业,令复合材料预浸布定型,来形成金属材料7的底部71、镂空打击面72、杆颈73结合复合材料的打击面81及顶部82构成的球头,接着因打击面81为复合材料强度较弱,所以打击面81利用喷砂加工去除细微的树脂使粗糙化,再利用熔射加工(ARC SPRAG),在复合材料的打击面81附着一层硬度较高的金属材质的介质层,接着在介质层上电镀一层硬度较高的金属耐磨层,而使在打击面81的表面附着一金属耐磨层,且在底部71(或侧边)的进气孔74处螺固一配重块75,最后经研磨修饰的后续加工作业,即完成一球头成品。
由于底部71、镂空打击面72及杆颈73为金属材料,而打击面81及顶部82则为复合材抖,其上电镀的耐磨层厚度甚薄,并不致增加多少的重量,所以可以降低整个球头的重量,而能扩大球头时面积,使获得一较宽大的打击面,随着打击面的扩大,则打击的甜蜜区自然变大,而能作更有效的击球,来提升打球的成绩,且因为打击面81为复合材料上电镀一层耐磨层,而使本实用新型打击面81相对于前述复合球头的金属材料的打击面,自然具有较佳的弹性,而使打击面81在挥杆打击与球碰触之时会有短暂的停留,能够较有效的控制球的飞行方向,来提高击球时的控球性,同时因打击面81的反弹系数较高,在打击后也可让球飞的更远,且在底部71(或侧边)的进气孔74螺固有配重块75之下,就能够降低球头的重心,使挥杆打击更为顺畅,自然可以获得好成绩,另外,再请参阅图6所示,由金属材质成型的底壳7,亦包含底部71、中空的镂空打击面72及杆颈73,而以复合材料预浸布充气加热成型的壳盖8,则仅有顶部82的部分,再利用金属材料以锻造的方式成型出一打击面76,并将该锻造的打击面76熔接焊固于镂空打击面72的中空部,及将配重块75螺固于底部71(或侧边)处的进气孔74,再经后续的研磨修饰作业后,即构成一完整的球头成品。
由于打击面71是利用锻造成型,因此打击面76整体及各部位的厚度是可依需求作任意的改变,而使打击面76的扭转中心形成可调性,可让打击面76的扭转中心与重心位于同一点,来增加打击面上甜密区的范围,且在挥杆打击时球头较不易扭转,而为一平面的击球,自然较易于控制球的飞行方向,且因底壳7与打击面76是分别成型,因此,可以不同的金属材料来制造,但其性质需为相近者,则在熔接焊固于镂空打击面72后,就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点造成断裂的情况,以此可将底壳7以较低成本的金属材质铸造成型,再以较高成本的金属材质锻造打击面76,而适度的降低制造成本,以提升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未公开于市面,且通过结构的改变,确已增进使用的功效,而符合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特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高尔夫球头,主要由金属材质的底壳及复材料预浸布成型的壳盖结合为一球头,其底壳包含底部、镂空打击面及杆颈,在底部或侧边设有一进气孔,而壳盖则含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打击面的中空部位是由复合材料预浸布形成的打击面来填充,或者利用金属材质锻造一打击面焊固结合,并在该打击面的表面电镀一层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耐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底壳的底部或侧边的进气孔可螺固一配重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高尔夫球头,主要是利用金属材质成型具底部及镂空打击面的底壳,并以复合材料成型出顶部及打击面,接着利用渐进增加硬度的方式在复合材料打击面上附着金属材质,以令击球时有较佳弹性,来提升控球性,并令球头在重量减轻下可有较大面积,且在球头的底侧或侧边留置的进气孔可容一配重块固定,来调整球头的重心以提高击球的成绩。
文档编号A63B53/04GK2537426SQ0127831
公开日2003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叶祯荣 申请人:锦祥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