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70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涉及一种组合玩具。
该组合玩具包括有不同形状的片体、数个扣件、数个连杆、数个顶杆,其中,片体设有圆孔,侧边则分别设有凹槽,凹槽设有扣杆,并于扣杆及凹槽分别设有突点,而扣杆中央则设为颈缩段,颈缩段上设有突点;扣件呈3形及S形,在扣件的两端表面分别设有浅槽,使扣件扣合于片体的扣杆,以构成片体的可拗折、转动状,并藉由浅槽与片体的凹槽、扣杆的突点的卡合形成定位;连杆两端分别设有半圆状的夹持部,该夹持部接触半圆面内设有多条的渠道,该渠道与颈缩段的突点可形成夹角定位,藉由夹持部夹置于不同形状的片体的扣杆颈缩段,以构成片体的相互枢接,另于颈缩段上突点可与连杆的夹持部内凹槽形成定位,可展现不同固定角度;顶杆两端设有剖孔,以供插置于片体的圆孔,以构成上、下片体的顶高拼接。
该组合玩具于不同形状的片体中央设有浮突的圆筒部,以供相互叠置组合。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扣件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扣件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叠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点用新型组装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杆组装实施例示意图。
藉由上述构件的组合,本实用新型在组合拼接时,该片体1可如
图10所示,藉由中央的圆筒状套合部15予以相互套合,使数片的片体1得以向上堆叠;或如
图11所示,以S形的扣件3扣合于两片体1的扣杆14,使两片体1藉由S形扣件3形成可拗折、转动状,而在拗折转动时,因凹槽13及扣杆14的突点142对浅槽31的卡合,而形成任意角度的定位,并于拗折转动时产生卡合声音,以提高趣味效果。
请参阅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组装时,可藉由3形扣件2将不同形状或相同形状的片体1由扣杆14相互枢接,并以连杆4的夹持部41夹置于片体1扣杆的颈缩段141,以连接其它的片体1,如此经由拼接组装后,可构成各种不同形态的益智玩具,且可任意转折、扳动。
请参阅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杆组装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将不同形状或相同形状的片体1,以顶杆5插置于圆孔12,使数片的片体1向上叠架,其中,该顶杆5于两端设有剖孔51,并于剖孔51下方设有止挡部52,使顶杆5藉由剖孔51形成的弹性,套合固定于片体1的圆孔12,以形成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不同形状的片体,配合扣件、连杆,使组合玩具呈可拗折、转动状,并使组合玩具更富变化,提高其趣味性。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片体、扣件、连杆、顶杆;其中,片体成不同的几何形状,其表面设有不同直径的圆孔,侧边设有凹槽,凹槽设有一扣杆,并于凹槽及扣杆分别设有突点;扣件分别呈3形及S形,其两端表面分别设有间隔排列的浅槽;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状的夹持部,该夹持部接触半圆面内设有多条的渠道,该渠道与颈缩段的突点形成夹角定位;顶杆两端分别设有剖孔,剖孔下方设有止挡部;不同形状或相同形状的片体,以扣件、连杆、顶杆枢接组合,构成可供拗折、转动的益智玩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玩具,其是由不同形状的片体1、扣件2、连杆4、顶杆5拼装而成,片体1的各侧边设有凹槽13,于凹槽13设有中央为颈缩段141的扣杆14,并于扣杆14及凹槽13分别设有突点131、142,而扣件2于两端表面设有浅槽21、连杆4两端分别设有半圆状夹持部41,该夹持部41接触半圆面内设有多条的渠道411,该渠道411与扣杆14的颈缩段141的突占142可形成夹角定位,使不同形状的片体1得以藉由扣件2的扣合,形成组合拼接且呈可拗折,并可藉由相互的叠置以及连杆4、顶杆5的相互枢接,形成不同形态的益智玩具。
文档编号A63H33/04GK2544777SQ0223271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8日
发明者杨清彬, 张中棣 申请人:杨清彬, 张中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