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3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健身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
背景技术
按,公知的椭圆运动机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是于一车架(1)前方设有一传动轮(2),且于车架(1)末端延设有二导轨(3),而该传动轮(2)于其轮轴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连杆(4),供与一踏板轴(5)一端枢接,且该踏板轴(5)以其另一端滑行于导轨(3)顶面,如此只需踩压踏板轴(5)顶面设置的踏板(6),即能使该踏板轴(5)得以随该连杆(4)导移,而进行一概似椭圆轨迹的踩踏运动;然而,公用的椭圆运动机,其踏板轴(5)为一体的杆体结构,且该踏板轴(5)是以其一端枢接于该传动轮(2)的连杆(4)上,另一端则滑行于该导轨(3)顶面,而使该踏板轴(5)可以进行一椭圆轨迹的运动,惟,当操作者跦踏该踏板轴(5)上的踏板(6)而使该踏板轴(5)运作时,由于操作者的脚踝受该踏板轴(5)的结构限制,因此操作者的脚踝仅可进行一上下的活动而无法征其左右偏摆,故使用时操作者并无法调整其脚踝的施力角度,于操作上仍有不便之处;而为改善上述问题,因此即有人设计出一种得往两侧微向偏摆的踏板轴结构,如台湾公告第394053号《椭圆运动车转轴构造(二)》,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该踏板轴(11)是于前端侧形成有一阶面(12),而可用以搭置于该轴套(13)顶面,并由一锁接件(14)贯穿,而使该阶面(12)与轴套(13)连结为一体,经由上述结构组成,而使该踏板轴(11)得作一侧向偏摆的动作;惟,此等结构于操作使用上,是仅以该踏板轴(11)前端的阶面(11)来用以支撑使用者的重量,因此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踏板轴(11)阶面(12)连接处常因负担过大而容易造成崩裂或损坏,故以此等结构组成的踏板轴(11)其结构强度明显不足,因此仍尚有需要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其由该曲柄轴由一连动件、一踏杆以及一滑套所相对枢接而成,以使该曲柄轴得以往其侧向作一微向的偏摆动作,而使本实用新型于操作上不仅符合人体工学,且可大幅增加其结构强度,而更具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设于一椭圆运动机的车架上,且于该车架前方设有一支杆及一传动轮,该车架后方则设有二导轨,并于该传动轮的轮轴两侧分别连接有一连杆,使该连杆得与该传动轮同步运转,而该曲柄轴用以枢接于该连杆的末端,其中该曲柄轴主要包含有一连动件、一踏杆以及一滑套,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具有一头端与一底板,该连动件以头端枢接于该连杆上,使该连动件得以对该连杆作一枢摆动作,且于该连动件的底板上设有一枢接部;该踏杆,以其未端接没于该滑轨上,并于该踏杆前段设有一枢接座;该滑套,用以装设于该连动件枢接部与该踏杆枢接座之间,使该滑套得以装设于该踏杆的枢接座中,而使该连动件、该踏杆与该滑套相对枢接以构成一体。
其中该连动件的头端设有一贯穿该头端两侧的枢接孔,该连动件以该枢接孔枢接于该连杆上。
其中于各该踏杆上设有一踩踏部,而可供操作者踩踏。
其中该二踏杆的末端装设有一滑轮,而该踏杆的后段往下弯折而使该踏杆末端上的滑轮得以接设于其所对应的导轨上。
其中于该滑套的轴向贯设有一穿孔,而该滑套穿孔的内径略大于该连动件的枢接合外径,且该滑套的外径略小于该枢接座的内径。
其中该连动件、该踏杆以及该滑套,由一固定螺栓贯穿而彼此相互枢接。
其中于该踏杆前端与该连动件头端之间预留有一空隙,当该踏杆于进行偏摆动作时,该踏杆两侧的顶端将会与该连动件头端的外缘相互抵触,而得以提供一限位功用。


图1为常用椭圆运动机的主要结构图。
图2为台湾公告第394053号专利案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用以显示本实用新型曲柄轴的分解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用以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曲柄轴其剖视的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列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配合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31)结构,其设于一椭圆运动机(20)的车架(21)上,且于该车架(21)前方设有一支杆(22)及一传动轮(24),而于该车架(21)后方则设有二相互平行设置的导轨(25),并于该传动轮(24)的轮轴(26)两侧分别连接有一连杆(28),以使该各连杆(28)得以与该传动轮(24)同步运转,而该曲柄轴(31)以枢接的方式装设于该连杆(28)的末端,使该曲柄轴(31)得受该传动轮(14)的导移,而进行一椭圆轨迹的运动,其中该曲柄轴(31)主要由一连动件(32)、一踏杆(35)以及一滑套(38)所相对枢接而组成,而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32)具有一头端(33)与一底板(34),且于该连动件(32)的头端(33)设有一贯穿该头端(33)两侧的枢接孔(331),该连动件(32)以该枢接孔(331)枢接于该连杆(28)上,使该连动件(32)得以该枢接孔(331)为轴心而对该连杆(28)作一枢摆动作,且于该连动件(32)的底板(34)上设有一往上凸伸的枢接部(341);该踏杆(35)概呈平板状,且于该踏杆(35)上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踩踏部(36),而可供操作者踩踏,并于该踏杆(35)的未端装设有一滑轮(37),而该踏杆(35)的后段往下弯折而使该踏杆(35)末端上的滑轮(37)得以接设于其所对应的导轨(25)上,而使该踏杆(35)得以滑行于该导轨(25)上,并于该踏杆(35)前段设有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枢接座(351),而该枢接座(351)与该连动件(32)的枢接部(341)彼此相互对应;该滑套(38),用以装设于该连动件(32)枢接部(341)与该踏杆(35)枢接座(351)之间,其外观概呈一圆柱状,并于该滑套(38)的轴向贯设有一穿孔(381),而该滑套(38)穿孔(381)的内径略大于该连动件(31)的枢接部(341)外径,以使该枢接部(341)得穿设于该滑套(38)的穿孔(381)中,且该滑套(38)的外径略小于该枢接座(351)内部容置空间的内径,而使该滑套(38)亦得以装设于该踏杆(35)的枢接座(351)中,一固定螺栓(41)用以同步贯穿该连动件(32)、该踏杆(35)以及该滑套(38),以使该连动件(32)、该踏杆(35)与该滑套(38)得以彼此连接而枢接成一体,而得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曲柄轴(31)。
接著请继续参阅图5及图6,其中当该连动件(32)、该踏杆(35)与该滑套(38)彼此相对枢接而构成一体时,由于该踏杆(35)前端与该连动件(32)头端(33)之间预留有一空隙(H),因此该踏杆(35)即可以该连接件(32)的枢接部(341)为轴心而进行一偏摆动作,而当该踏杆(35)于进行偏摆动作时,由于该踏杆(35)两侧的顶端(J)将会与该连动件(32)头端(33)的外缘相互抵触,而得以提供一限位功用,由此使该踏杆(35)得以进行一预定角度的偏摆动作,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曲柄轴(31)于使用时,得以往其侧向作一微向的偏摆动作,以使本实用新型于操作上更符合人体工学;并由该连动件(32)的底板(34)得以辅助承置由该踏杆(35)所承受的重量,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可大幅增加,而更具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设于一椭圆运动机的车架上,且于该车架前方设有一支杆及一传动轮,该车架后方则设有二导轨,并于该传动轮的轮轴两侧分别连接有一连杆,该连杆与该传动轮同步运转,该曲柄轴枢接于该连杆的末端,其中该曲柄轴主要包含有一连动件、一踏杆以及一滑套,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具有一头端与一底板,该连动件以头端枢接于该连杆上,该连动件对该连杆作一枢摆动作,且于该连动件的底板上设有一枢接部;该踏杆,以其末端接没于该滑轨上,并于该踏杆前段设有一枢接座;该滑套,装设于该连动件枢接部与该踏杆枢接座之间,该滑套装设于该踏杆的枢接座中,该连动件、该踏杆与该滑套相对枢接以构成一体。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动件的头端设有一贯穿该头端两侧的枢接孔,该连动件以该枢接孔枢接于该连杆上。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于各该踏杆上设有一踩踏部,供操作者踩踏。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二踏杆的末端装设有一滑轮,该踏杆的后段往下弯折使该踏杆末端上的滑轮接设于其所对应的导轨上。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滑套的轴向贯设有一穿孔,该滑套穿孔的内径略大于该连动件的枢接合外径,该滑套的外径略小于该枢接座的内径。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动件、该踏杆以及该滑套,由一固定螺栓贯穿而彼此相互枢接。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踏杆前端与该连动件头端之间预留有一空隙,该踏杆进行偏摆动作时,该踏杆两侧的顶端与该连动件头端的外缘相互抵触而限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椭圆运动机的曲柄轴结构,设于一椭圆运动机的车架上,且于该车架前方设有一支杆及一传动轮,而于该车架后方则设有二导轨,并于该传动轮的轮轴两侧分别连接有一连杆,使该连杆得与该传动轮同步运转,而该曲柄轴用以枢接于该连杆的末端,其中该曲柄轴包含有一连动件、一踏杆以及一滑套所相对枢接而成;由此使该曲柄轴得以往其侧向作一微向的偏摆动作,而使本实用新型在操作上不仅符合人体工学,且可大幅增加其结构强度,而具实用性。
文档编号A63B22/00GK2678710SQ20042000380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0日
发明者陈聪达 申请人:眾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