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健身玩具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07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健身玩具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造型的娱乐健身玩具,具体指供儿童娱乐的能行走的机械健身玩具马。
技术背景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生活忙碌,以致运动时间及场地越来越少,因此室内运动健身器材应运而生。时下玩耍用的玩具机械马就是一种,很像三国时代的木牛流马,它普遍采用来回推拉蹬踩的运动方式行进,外观形象与真马大径相像。但其行走动作与马的行走动作相差较远,行进速度很慢;有的玩具马被小孩玩耍时,由于小孩力气小,不能使玩具马在行进过程中产生相应的回复力再次驱动行走,使儿童的娱乐兴趣大为降低,不能给人们带来类似于骑真马的情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更为省力蹬踩行走的机械健身玩具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机械健身玩具马,包括外皮、仿形马头、马身框架、连杆马镫、两条马前腿、两条马后腿、单向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身框架设有一个作为马身的外框,外框内侧设有内框,外框一端通过马后腿上部的支架与内框一端连接,内框的前端通过一对曲臂与外框的另一端连接,曲臂的另一端铰接着连杆马镫;外框内设有水平横杆,横杆上纵向铰接仿形马头,仿形马头下部设有连杆与内框内部的横杆铰接;内框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传动杆,马前腿的中部在两马腿之间设有一水平横杆,所述的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平横杆上,外框内侧另设有一水平杠杆,内框中央设有一马鞍部,其另一端与传动杆之间的固定杆铰接,马鞍部下端的一折部与外框内侧的另一横杆铰接。
所述的马鞍部的外形为字母Z状。
所述的一对曲臂分别设在外框与内框之间马身的前端,曲臂的一端通过固定杆与外框连接,其一折部通过螺钉与内框前端连接。
所述的仿形马头管内部设有万向接头,马前腿上部的支架设有转向连片,其分别与万向接头及马前腿管内的轮轴连接,仿形马头上部在马头位置设有握把。
所述的外框内侧设有限位杆。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机械健身玩具马利用马鞍上人体重心的偏离产生动力,Z状马鞍上端下滑推动下端发生位移,下端的位移迫使传动杆向外推动马前腿发生位移,当踩动连杆马镫,曲臂转动使内框发生位移从而带动与外框连接的马后腿向前发生位移,由于马腿部设有单向滑轮,使得机械健身玩具马只能向前移动,十分节省力气,很方便大人小孩玩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全采用钢部件连接,结构安全可靠,于健身和娱乐一体化,给人们能带来类似于真马的感觉,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站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受力状态机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械健身玩具马,包括外皮10、仿形马头20、马身框架30、连杆马镫31、两条马前腿40、两条马后腿41、单向滑轮42,所述的马身框架30设有一个作为马身的外框32,外框32内侧设有内框33,外框32一端通过马后腿41上部的支架与内框33一端连接,内框33的前端通过一对曲臂34与外框32的另一端连接,曲臂34的另一端铰接着连杆马镫31;外框32内设有水平横杆321,横杆321上纵向铰接仿形马头20,仿形马头20下部设有连杆21与内框33内部的横杆331铰接;内框33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传动杆35,马前腿40的中部在两马腿之间设有一水平横杆401,所述的传动杆35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平横杆332上,外框32内侧另设有一水平杠杆322,内框33中央设有一字母Z状的马鞍部36,其另一端与传动杆35之间的固定杆351铰接,马鞍部36下端的一折部361与外框32内侧的一杠杆322铰接。当马鞍部36上端的人体重心偏离产生动力,Z状马鞍部36上端下滑推动下端围绕外框32内侧杠杆322铰接的折部361转动发生位移,同时,曲臂34向上发生位移,马鞍部36下端位移迫使传动杆35向外推动马前腿40发生位移,当踩动连杆马镫31,曲臂34转动使内框33发生位移从而带动与外框32连接的马后腿41向前发生位移,由于马腿部设有单向滑轮42,使得机械健身玩具马只能向前行进。
所述的一对曲臂34分别设在外框32与内框33之间马身的前端,曲臂34的一端通过固定杆323与外框32连接,其一折部341通过螺钉与内框33前端连接。
所述的仿形马头20管内部设有万向接头,马前腿40上部的支架设有转向连片22,其分别与万向接头及马前腿40管内的轮轴连接,仿形马头20上部在马头位置设有握把23。在玩耍行进过程中,能握住马头上的握把23对玩具马转向,以保证玩耍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所述的外框32内侧设有限位杆,防止曲臂34受力过大而发生位移错位,造成对整体结构的损坏。当曲臂34下滑时,其折部342位移到限位杆位置时,限位杆挡住曲臂34继续下滑,使曲臂34标准运作完成设定好的动作。
当踩动连杆马镫31时,连杆马镫31带动曲臂34向下发生位移,连接在内框33上曲臂34的折部341以曲臂34的端部为中心向后发生位移,从而带动内框33也向后发生位移,内框33的位移迫使连接在外框32后部马后腿41的支架位移,利用杠杆原理推动马后腿41向前移动,在内框33向后发生位移的同时,内框33上的传动杆35也发生位移向后拉动马前腿40的水平横杆401,从而带动马前腿40后移,由于马腿设有单向滑轮42,这样反复往返运动,即可实现整体的向一个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钢部件连接安全可靠,从而大人、儿童都可以玩耍,达到全民健身、娱乐的功效。
当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健身玩具马,包括外皮(10)、仿形马头(20)、马身框架(30)、连杆马镫(31)、两条马前腿(40)、两条马后腿(41)、单向滑轮(4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身框架(30)设有一个作为马身的外框(32),外框(32)内侧设有内框(33),外框(32)一端通过马后腿(41)上部的支架与内框(33)一端连接,内框(33)的前端通过一对曲臂(34)与外框(32)的另一端连接,曲臂(34)的另一端铰接着连杆马镫(31);外框(32)内设有水平横杆(321),横杆(321)上纵向铰接仿形马头(20),仿形马头(20)下部设有连杆(21)与内框(33)内部的横杆(331)铰接;内框(33)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传动杆(35),马前腿(40)的中部在两马腿之间设有一水平横杆(401),所述的传动杆(35)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平横杆(332)上,外框(32)内侧另设有一水平杠杆(322),内框(33)中央设有一字母Z状的马鞍部(36),其另一端与传动杆(35)之间的固定杆(351)铰接,马鞍部(36)下端的一折部(361)与外框(32)内侧的一杠杆(32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健身玩具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鞍部(36)的外形为字母Z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健身玩具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曲臂(34)分别设在外框(32)与内框(33)之间马身的前端,曲臂(34)的一端通过固定杆(323)与外框(32)连接,其一折部(341)通过螺钉与内框(33)前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健身玩具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形马头(20)管内部设有万向接头,马前腿(40)上部的支架设有转向连片(22),其分别与万向接头及马前腿(40)管内的轮轴连接,仿形马头(20)上部在马头位置设有握把(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健身玩具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32)内侧设有限位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造型的娱乐健身玩具,具体指供儿童娱乐的能行走的机械健身玩具马。本实用新型机械健身玩具马利用马鞍上人体重心的偏离产生动力,Z状马鞍上端下滑推动下端发生位移,下端的位移迫使传动杆向外推动马前腿发生位移,当踩动连杆马镫,曲臂转动使内框发生位移从而带动与外框连接的马后腿向前发生位移,由于马腿部设有单向滑轮,使得机械健身玩具马只能向前移动,十分节省力气,很方便大人小孩玩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全采用钢部件连接,结构安全可靠,于健身和娱乐一体化,给人们能带来类似于真马的感觉,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
文档编号A63G19/12GK2870932SQ20062005500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7日
发明者蒋学锋 申请人:蒋学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