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立体虚像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00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放式立体虚像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光束的反射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图像投射到倾斜并部 分反射的屏上以透过该屏获得具有纵深感的立体虚像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广告、展示、演艺、会议、宣传等应用领域,需要经常性地使用成像设 备。以往主要是采用幻灯片或投影仪等设备获得二维的直接成像,上述技术虽 应用广泛但缺陷明显,其一是三维的物体被形成二维的图像,成像效果无立体 感,直观性差;其二是当报告人介入作为像源的幻灯片或投影仪和成像的屏幕 之间时,会遮挡住一部分光线,使该区域的屏幕上无法投射到图像而形成黑影。 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一类利用"佩珀尔幻象(p印pers ghost)"原理的成 像设备。CN1166210A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舞台的背景上演示活动图象的设备", 涉及一种用于在使用图象发送器的情况下在舞台的背景或类似物上演示活动 图象的设备。其技术方案是在舞台的地板上在其中部设一反射面, 一个透明和 光滑的薄膜在舞台的地板与顶棚或天花板之间沿舞台的整个宽度延伸。使薄膜 的下端固定在反射面与背景之间的一个位置上、而它的上端则固定在顶棚上的 一个位置更靠前的地方,以及,图象发射器安置在顶棚上,位于固定在那里的 薄膜上端的前面,并对准反射面。采用这种设备电影和图象的演示可以轻松地 进行,报告者本人可以进入图象中,而不会由此而干扰在投影屏上或通常在一 个表面上的图象的演示。但上述设备实质只是对"佩珀尔幻象(p印pers ghost)" 的简单再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薄膜的安装及平 整度的调节、灰色背影的消除等,在上述文献中均未提供解决的方案。CN1957297A公开了一种"用于佩珀尔虚像幻影的投影设备和方法",提供 了一种图像投影设备,包括投影仪、框架以及至少部分透明的屏幕。该框架被布置成保持屏幕受张力,使得屏幕相对于来自投影仪的光的发射平面以一定角 度倾斜;该屏幕具有前表面,被布置成使得从投影仪发射的光从该前表面上反 射;以及该投影仪被布置成投影图像,使得形成图像的光入射到该屏幕上,从 而由从该屏幕反射的光形成虚像,该虚像看上去似乎位于屏幕后方。这种设备与之前系统相比的优点在于,降低了屏幕的成本。此外,使用框 架并配以第一、第二保持部件和拉紧带使屏幕无需直接固定在天花板或地板 上,并因而屏幕所受张力可被调节。因此这种设备与原有技术的系统相比增加 了设备的实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各种技术方案依然具有多方面难以消除的缺陷。具 体如,虽然现有技术中的屏幕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调节张力,但具体实施中屏幕 的松弛程度随使用时间、屏幕大小等因素影响具有细微的差别,现有技术的调 节结构中由于拉紧带具有柔性特质而对屏幕张力的微量调节难以获得理想效 果,并且调整后的保持程度也较差。其最终后果是由于屏幕的平整度难以保持 而造成获得的虚像变形失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该类设备进行改进,以期获得更佳的使用效 果,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发明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 屏幕便利、调节效果保持持久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包括一 成像装置,用于提供实像像源; 一反射膜,由无色透明介质形成,具有部分透 明、部分反射光学特性,倾斜设置在所述成像装置的光路上; 一框架,用于以 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所述反射膜;所述框架在所述反射膜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膜 台,所述膜台包括与所述框架固接的一滑槽,多个夹块沿所述反射膜端部的长 度方向排列在所述滑槽中并夹持所述反射膜,各所述夹块通过调整钉可在所述 滑槽中调整位移。由于采用了特殊设计的膜台,仅需旋拧多个夹块上的调整钉即可实现反射膜的平整度调整,使整台设备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便利性。借助于螺纹结构, 上述调整钉可以获得微量的位移调整,因而可以精确地控制反射膜的平整度。 由于膜台中的各部件均采用了刚性的材料,因而膜台调整后夹块的位置保持度 良好。上述膜台结构中,所述滑槽还可以包括分置的两型材及设置在所述两型材 之间的一 "几"型夹块导轨。各所述夹块通过调整钉与所述两型材之一连接, 并可沿所述"几"型夹块导轨调整位移。在所述反射膜具有较大的规格尺寸时,所述框架中用于倾斜设置所述反射 膜的斜梁为较佳地采用分段的结构,并在分段处设置有可调节的支撑柱。由于 反射膜尺寸较大时,相应地斜梁的自重也较大,在长期使用中斜梁会因自重而 下垂弯曲,导致固定在斜梁上的反射膜也弯曲,无法保持平整度。通过采用可 调整的支撑柱,或是调整支撑柱的支撑点,保持斜梁的直线度,可改善反射膜 的平整度。具体地,所述成像装置可以为投影仪或平板电视或CRT。采用单一的成像 装置,可以縮小整个成像设备的外型尺寸,有利于成像设备的应用推广和降低成本及运输。并且,投影仪或平板电视或CRT均为应用广泛的成像装置,使成 像设备的组成更为容易,兼容性更强。进一步地,所述成像装置还可以是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膜同一侧的投影仪 及与所述投影仪对置的投影屏。采用分置的投影仪和投影屏,使光路经过一次 反射后投射到反射膜上,可以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获得较大尺寸的实像。并且, 分置的投影仪设置在接近地面的位置,便于调节和控制。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分置的投影屏而言,还可以通过一升降装置安置在 所述框架上。通过调节所述升降装置,可以调节投影屏与投影仪的距离,从而 对应地控制虚像成像面的纵深。投影屏与投影仪的距离越大,虚像成像面的纵 深越深;反之亦然。为减小虚像成像面上的灰白色背景,较佳地所述成像设备还可以在虚像成 像面后部设置有深色背景板。为提高可操控性,结合现有的控制技术,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至少一触摸屏,所述触摸屏通过外部信号控制所述成像装置的播放内容。为便于整台成像设备的便捷移动,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多个滚轮。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膜台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中斜梁分段调整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的主体部件主要包括一成 像装置、 一反射膜2及框架3。成像装置用于提供实像像源。本实施例中,成像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射膜2 同一侧的投影仪1及与投影仪1对置的投影屏11。采用分置的投影仪1和投影 屏ll,使光路经过一次反射后投射到反射膜2上,可以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获得较大尺寸的实像。并且,分置的投影仪1设置在接近地面的位置,便于调节 和控制。进一步地,对分置的投影屏ll而言,还通过一升降装置安置在框架3上。 升降装置为现有技术中所熟知,如电控的多个分设的液压杆等,图中未示出, 本处不再详述。通过调节升降装置,可以调节投影屏11与投影仪1的距离, 从而对应地控制虚像成像面5的纵深。投影屏11与投影仪1的距离越大,虚 像成像面5的纵深越深;反之亦然。反射膜2由无色透明介质形成,具有部分透明、部分反射光学特性,可以 选用玻璃、有机玻璃、塑料薄膜、PET等。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为透光度约80%的PET薄膜。反射膜2倾斜设置在投影仪1的光路上以形成部分光学反射。框架3为全开放式的六面体结构,用于安置反射膜2及投影屏11。其中, 斜梁31用于将反射膜2以与水平面约成45°的角度倾斜固定设置。本发明的原理在于,利用一个与投影屏11成35°至50°夹角的透明反射 膜2,对投影仪1发出的图像(实像)进行反射,并在反射线的反向延长线对 应处5形成一个高质量的虚像。为获得良好的光学反射效果,本发明的设备对反射膜2的平整度具有较高 的要求。如果反射膜2的平整度较差,就会对实象光线形成散射,这种散射会 极大降低图像的观看质量,难以获得逼真的视觉效果。因此如何获得并在长期 使用中保持较高平整度的反射膜2,是本设备的技术原理得以获得良好实现的 技术关键。本发明的特别之处正是在于,框架3在反射膜2的两端部分别设置 有两膜台4 (两膜台4的结构相同,以下仅对其中一膜台的结构做以说明)。如图3所示,膜台4包括与框架3固接的一滑槽,本实施例中滑槽的结构 主要包括分置的两型材41、 42及设置在两型材41、 42之间的一 "几"型夹块 导轨43。多个夹块44通过螺钉441夹持住反射膜2后,沿反射膜2端部的长 度方向排列在"几"型夹块导轨43中。在型材42侧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插设调 整钉45的调整孔421,各夹块44通过调整钉45与型材42连接。通过旋拧调 整钉45,借助其中的螺纹结构,各夹块44可在两型材41、 42及"几"型夹块 导轨43组合成的滑槽中调整位移。与以往的调整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膜台4结合斜梁31的组合结构 使反射膜2完全地固定在一个平面框结构中,获得了一个高质量的初始平面度。 当设备使用较长时间后,反射膜2会因失去部分弹性而使整张膜松驰,从而造 成反射成像质量下降(变形及发生光线衍射)。借助于调整钉45和夹块44的 螺纹配合,被夹持在其中的反射膜2可以随时方便地实现微量的调整,从而保 证在整个设备的存续期间反射膜2形成的反射面的平整。为保证框架3的刚性及强度,同时要满足设备整体的便携性,优选地采用 铝合金型材构成框架3。为了减少长尺寸下材料本身因自重造成的形变带来的 整个框架3畸变,在应用到大尺寸的框架时(如斜梁单支架长度超过3MM时),本发明的设备还在斜梁31中增加了特别的调整方案。如图4所示,斜梁31被设计为两分段梁311、 312,在两分段梁的结合处下方设置一个可调节的支撑柱 313。支撑柱313的支撑面为一斜面,当斜梁31由于自重下垂而直线度不符合 要求时,导致固定在斜梁31上的反射膜2也弯曲,无法保持平整度。通过调 节支撑柱313的位置,也即移动支撑斜面的水平位置,就可以实现调节两分段 梁311、 312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从而保持整个斜梁31的直线度。由于采用了特殊设计的膜台,本发明的设备仅需旋拧多个夹块上的调整钉 即可实现反射膜的平整度调整,使整台设备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便利性。借助 于螺纹结构,上述调整钉可以获得微量的位移调整,因而可以精确地控制反射 膜的平整度。由于膜台中的各部件均采用了刚性的材料,因而膜台调整后夹块 的位置保持度良好。与现有技术的方案相比,本发明中反射膜安装更为简单、 方便,且更节约,使用寿命也更长,由于安装效果有保证,从而使得成像质量 也要优于传统方法,最终成像形变更小,光衍现象也更少。因此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有益效果。进一步地,上述成像装置还可以简化为投影仪或平板显示设备或CRT显视 设备(如传统电视机、传统显示器等),甚至是灯箱。仅需对成像装置的安装 位置做一调整,使其发出的实象光线以大致45度角投射到反射膜上,同样可 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采用单一的成像装置,可以縮小整个成像设备的外 型尺寸,有利于成像设备的应用推广和降低成本及运输。并且,投影仪或平板 电视或CRT均为应用广泛的成像装置,使成像设备的组成更为容易,兼容性更 强。本发明的设备对视频源的要求也十分宽泛,不仅可以用各种电脑做为视频 回放设备,DVD机、MP4播放器甚至被照亮的照片、实物等都可以做为视频源。 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对成像设备的要求低,也更灵活,兼容性也更好。在参见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在虚像成 像面5后部(即虚像活动后限)设置有一块与实际成像面积一致或更大的不反 光深色背景板6 (—般为黑色或深灰色)。如前所述,实像光线的强度在虚像 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中具有背离的两面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虚像的清 晰度,或多或少都会由于虚像和背景的对比度而产生灰白色背景。通过设置不反光深色背景板6,较好地解决了灰白色背景问题。并且,在后部开放空间中, 可以布置实物道具及灯光,从而更有效地加强了最终成像的立体效果,并且近 乎完美地解决了传统方法一直无法解决的灰白色(乳白色)背景问题。与传统 方式相比,本发明对安装环境的要求大为降低,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 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实像成像面(即投影屏ll)安装在垂直位置(图5中所示为右侧)。相应地反射膜2在垂直方向上安装,依然保持与投影 屏11成45度夹角。如此变换的安装位置,使本发明的设备对演示场地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以 满足一些特定需要。为提高设备的可操控性,结合现有的控制技术,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触摸屏(图中未示出),该触摸屏可以通过外部信号控制成像装置1的 播放内容,观众可以通过点击触摸屏选择播放自己有兴趣的内容甚至通过触摸 屏及本发明解决方案玩立体游戏,提供了与观众的互动接口。做为互动概念的 延伸,本方案还支持观众通过第三方SP平台(如短信或网站)进行互动。本发明的设备可以根据演示场地的需要选取适合的尺寸。由于成像装置的 组成宽泛,可以在各种规格的投影仪、平板显示设备、CRT显视设备、甚至是 灯箱中选定,并且框架组成灵活,使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大尺寸解决方案(成像 面积4MX3M甚至更大),更能灵活地应用于小空间中,如成像尺寸为2MX 2M或1MX1M甚至更小。与传统方式相比,本发明的设备尺寸更灵活,产品 系列更丰富,应用也更广泛。为便于整台成像设备的便捷移动,在成像设备下侧还可以设置多个滚轮。综上所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几种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 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 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 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开放式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包括一成像装置,用于提供实像像源;一反射膜,由无色透明介质形成,具有部分透明、部分反射光学特性,倾斜设置在所述成像装置的光路上;一框架,用于以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所述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在所述反射膜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膜台,所述膜台包括与所述框架固接的一滑槽,多个夹块沿所述反射膜端部的长度方向排列在所述滑槽中并夹持所述反射膜,各所述夹块通过调整钉可在所述滑槽中调整位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分 置的两型材及设置在所述两型材之间的一 "几"型夹块导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中 用于倾斜设置所述反射膜的斜梁为分段结构,并在分段处设置有可调节的支 撑柱。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为投影仪或平板显示设备或CRT或灯箱。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膜同一侧的投影仪及与所述投影仪对置的投影屏。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屏通过一升降装置安置在所述框架上而可通过所述升降装置调节与所述投影仪的距 离。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 备在虚像成像面后部设置有深色背景板。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 备还包括至少一触摸屏,所述触摸屏通过外部信号控制所述成像装置的播放 内容。
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下侧的多个滚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放式立体虚像成像设备,包括一成像装置,一反射膜,由无色透明介质形成,具有部分透明、部分反射光学特性,倾斜设置在成像装置的光路上;一框架,用于以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反射膜;框架在反射膜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膜台,膜台包括与框架固接的一滑槽,多个夹块沿反射膜端部的长度方向排列在滑槽中并夹持反射膜,各夹块通过调整钉可在滑槽中调整位移。本发明的设备仅需旋拧多个夹块上的调整钉即可实现反射膜的平整度调整,使整台设备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便利性。借助于螺纹结构可以精确地控制反射膜的平整度。并且膜台调整后夹块的位置保持度良好。可以广泛应用在广告、展示、演艺、会议、宣传等领域。
文档编号A63J5/00GK101334584SQ20071004294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8日
发明者曾文捷 申请人:曾文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