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26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涉及下肢关节置换及骨折固 定术、腓总和中枢神经损伤等,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功能障 碍及因废用综合征引发的足下垂等的治疗康复器,尤其涉及下肢 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
背景技术
由于下肢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骨折固定术、腓总神经损伤、 中枢神经损伤后及部份妇科手术后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 生、肢体肌肉的萎縮、因神经损伤而造成的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及 因废用综合征引发的足下垂等情况影响病人的手术质量,延长病 人的康复周期。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约为50% 70%,肺栓塞发病率高达3 . 4%,病死率约为0 . 10% 0 . 38%。国 内吕厚山等采用双侧下肢上行静脉造影对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 行DVT研究,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总的发生率为47%。蔡 伯蓄等对239例肺栓塞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以DVT为基 础病因的肺栓塞发生率在逐年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髋膝关节的 手术量逐年上升有关。据唐泓源等对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行髋、膝
关节置换102例患者的研究实验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7 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通常临界值0 . 5mg/L,说明手术后 的患者存在发生DVT的高风险。患者骨折后石膏外固定或器械内 固定所并发因废用综合征引发的足下垂、肌力下降、肢体肌肉的 萎縮、关节僵直;腓总神经损伤引起的背伸或跖屈的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因肌张力高而引起的肌腱挛縮、肢体活动功 能障碍及部份妇科手术后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的情况影 响病人的手术质量,延长病人的康复周期。积极有效的进行功能 练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研制适 用于骨科、手显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妇科、普外科可能出 现上述术后并发症康复器械,已经成为广大医务科技工作者重要 研发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医疗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 供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它由脚 踏板、与胫腓骨相匹配的胫腓骨支具和与股骨干相匹配的股骨干 支具组成;所述的脚踏板与胫腓骨支具之间通过橡胶带A、橡胶 带B实现软连接固定;所述的胫腓骨支具与股骨干支具之间通过 调节式钢板连接;位于脚踏板跟部后侧与胫腓骨支具后下部通'过一根调节式弹簧连接;脚踏板前部两侧与胫腓骨支具下部两侧, 分别通过调节式弹簧I、 II连接;脚踏板、胫腓骨支具、股骨干支具两恻,分别设有两条呢龙锁紧扣,脚踏板、胫腓骨支具上各有一副呢龙锁紧扣上套有弹力绷带;股骨干支具的两副呢龙锁紧扣上均套有弹力绷带。
上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调节式 钢板呈15度生理弯曲,所述的钢板上设有多个根据患者股骨干长度,调节股骨千支具与胫腓骨支具间距的孔。比如,股骨干绝对 长度值短的患者,卸下固定调节式钢板与股骨干支具的螺栓,将调节式钢板向上移动,然后将调节式钢板上的孔对准股骨干支具 上的孔,用螺栓固定,从而使胫腓骨与股骨干之间的间距变短。 如果股骨干绝对长度值长的患者,将固定股骨干支具与胫腓骨支具的调节式钢板上螺栓卸下,将调节式钢板向下移动,将钢板上 的孔对股骨干支具上的孔对准,用螺栓固定,从而使胫腓骨支具与股骨干支具间距变长。
上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脚踏板、 胫腓骨支具和股骨干支具的内侧,均附有软垫。
以上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可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胫腓骨支具两侧前部设有多个供替换所需拉力系数的弹簧及调节弹簧长度的孔。
以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可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胫腓骨支具背部设有多个供替换所需拉力系数的弹簧及调节弹簧长 度的孔。
上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可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脚踏 板一副呢龙锁紧扣上、胫腓骨支具一副呢龙锁紧扣上、股骨干支 具的两副呢龙锁紧扣上均套有弹力绷带。
下面简要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关节置换、下肢手术及妇产科手术、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可 在手术当天使用本实用新型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抬高
患肢30度,先进行肌肉被动按摩,包括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小
腿腓肠肌的按摩,方向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按摩io分钟。术后麻醉
感消失后即可开始继续使用该康复器进行主动及抗阻力练习。用
所述的康复器进行股四头肌、腓肠肌的等长收縮练习50次为一组, 每2h练习l组;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20次为一组,每2h练习 l组,次日晨起练习2组,循序渐进。手术后患者辅助所述的康复 器进行练习,需制定系统的康复计划,由经培训具有专业知识的 护理人员实施(以下同)。
对于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和中枢神经损伤患者,.也应在伤后辅 助本实用新型进行练习,并应在白天及睡眠时长时间佩戴,以预 防一些废用综合征的发生。
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及积极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主要部件为改性PE加工而成,成本较 低。它是以下肢支具做为支架,以仿生物力学原理,患者使用舒 适、方便、易行;在股二、四头肌群、腓肠肌群处使用四组弹力 绷带以增强等长收縮的抗阻力练习效果;踝关节处采用二枚可调 节及可替换的弹簧以进行踝关节负荷下的背伸、跖屈及内外翻全 方位活动;足下方设置一根弹簧可与两侧弹簧相互作用使踝关节 处于功能位;并使关节置换的患者在功能练习时确保关节不会脱 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弹簧为双向调节、其拉力系数也为可调节 的,以达到踝关节活动时,在背伸及跖屈时均有阻力并适用于不 同恢复阶段的患者使用。
辅助患者做踝关节负荷下的背伸、跖屈运动及踝关节的内、 外翻抗阻力练习,可使患者恢复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运动时,患肢可在保证功能位置处达到抬高30度,更有利于 下肢血液回流。
绷带位于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小腿腓肠肌群,运动过程中 对各肌群产生挤压作用,等同于抗阻力练习;脚踏板也对足底产 生挤压作用,更有利于静脉回流,促进肌力的恢复。
可防止关节置换患者在进行功能练习中关节脱位,及保证了 外展中立位。
可促进患侧肢体的血液流速以防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
对于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软、硬肌瘫的患者长期佩戴可防止 足下垂。
对于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在负荷下进行关节功能练习,避 免肌腱拉长及跟腱挛縮,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2006年18例关节置换患者为对 照组,平均住院天数21.5天,2007年18例关节置换患者为实验 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5天;
患者患肢术后七天肌力的恢复情况,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比 较,对照组术后七天肌力达III级;使用负荷下进行功能练习的患 者均在术后七天肌力达到v级;
运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术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患技进行评 分,对照组术后二周评分为77. 18分;实验组在术后二周评分均 达到84. 18分,功能评价良好;
术后DVT的产生2006年3月 12月进行关节手术18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成率为7.25%; 2007年3月 12月共进 行关节手术18例为实验组,DVT发成率为O。 2007年行关节手术 18例患者中,男5例,女13例;年龄60-77岁,平均67岁;髋 关节置换16例,膝关节置换2例。还有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 例,治疗脑出血病术后并发症1例。
因此,本实用新型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可有效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产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增强手术效果。
(1) 采用本实用新型辅助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例。患者牛某53岁于2007年7月31日以右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右 腓总神经损伤。该患于8月3日行骨折内固定、神经探查术,术 后给予石膏托外固定。该患术后石膏外固定三个月后出现临床表 现为踝关节僵直(背伸活动范围5度);股二头肌、股四头肌、 胫前侧肌群肌力m级,肌肉萎縮;右侧足下垂。因此神经长好了, 骨折愈合后还涉及一个患肢功能恢复的问题。于当年11月12曰由经培训具有专业知识护理人员,用本实用新型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实施辅助功能康复治疗,每天三组,30分/次。 为防止该患足下垂,在夜间睡眠时给予佩戴该上述康复器,以其 取得良好的效果。于当年11月22日功能及肌力明显改善,于12 月IO日测示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肌力IV、胫前侧肌群肌力V级, 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25度,跖屈正常(40-50度)。
(2) 患者吴某71岁于2007年7月29日以左股骨颈骨折 GardenIV型、II型糖尿病、左侧肢体脑血栓后遗症住院,于8月 3日行左下肢彩超补充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转 入介入科行左下肢深静脉动造影溶栓术,术后经彩超复査无深静 脉血栓后转回骨科,于8月12日行左侧人工双动髋(骨水泥型) 置换术,术后因该患曾进行过下肢深静脉动造影溶栓术,血管有 所损伤,本身凝血四项异常,属于DVT的高发人群,故于手术当
天固定体位为外展中立位,于手术后立即进行股二头肌、股四头 肌、小腿腓肠肌群的被动按摩,待麻醉感消失后应用本实用新型 进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小腿腓肠肌群抗阻力练习,及左下肢
的踝泵练习(重量根据患者病情状况给予5公斤)。术后第二天根 据为其制定的个体化活动方案逐渐加大运动力量及次数,循序渐 进。经血液动力学多普勒彩超示,左侧胫前、胫后动脉及足背动 脉血流速度较右侧显著增加(增加22%),从而有效的预防DVT的 产生。患者术后第15天出院,患肢无疼痛感并能拄拐自行行走, Harris评分85分,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上述功能恢复练习制订 实施计划,并均在经培训具有专业知识医护人员实施。
(3)采用本实用新型辅助治疗中枢神经损伤患者1例。温某 78岁于6月18日以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右侧偏瘫收入院,入 院后行左侧基底节区脑血肿清除术。因神经外科的中枢神经系统 损伤后出现因肌张力异常而出现的肌张力高关节强直、踝关节过 伸,或肌张力低出现的软瘫。在伤后3 4周肌张力达到高峰出现 挛縮期,如果在此期间不能改善就无法改善了,因此早期干预是 非常有意义的。待患者术后渡过脑水肿的高峰期后病情较为平稳 时,于6-29日给予右侧肢体佩带此康复器。因该患右侧下肢肌力 I级,肌张力高,需要早期干预以避免足下垂并发症的发生,故 给予长时间佩带,制订实施计划,并有具有专业知识医护人员实 施辅助被动练习1次/2h, 30分/次。患者于7月23日出院未发生足下垂,右侧下肢肌力n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
l一脚踏板 2 —胫腓骨支具 3 —股骨干支具
1-1-1 —绷带 l-l-2 —绷带 1-2-1 —弹簧I
1-2-2 —弹簧II1-2-3 —弹簧 l-3-l —橡胶带A
1- 3-2 —橡胶带B 2-1-l —绷带 2-1-2 —绷带
2- 2-1 —软垫 2-3-l —调节式钢板 2-4-l —孔 2-4-2 —孔 2-4-3 —孔 3-1-1 —绷带 3-1-2 —绷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如下:
实施例
从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它由脚踏 板1、与胫腓骨相匹配的胫腓骨支具2和与股骨干相匹配的股骨干支具3组成;所述的脚踏板1与胫腓骨支具2之间通过橡胶带A1-3-1、 Bl-3-2实现软连接固定;所述的胫腓骨支具2与股骨干 支具3之间通过调节式钢板2-3-1连接,在前述的两个支具之间 的钢板与两个支具间附有保护软垫2-2-1 (见图3);位于脚踏板 1跟部后侧与胫腓骨支具2后下部通过一根调节式弹黄1-2-3连
接;脚踏板1前部上两侧与胫腓骨支具2上两侧分别通过调节式 弹簧I 1-2-1、调节式弹簧II 1-2-2连接(见图1、图2、图3); 脚踏板1、胫腓骨支具2、股骨干支具3两侧,分别设有两条调节 式呢龙锁扣1-1-1和1-1-2、 2-1-1和2-1-2、 3-1-1和3-1-2;其 中脚踏板1上的呢龙锁紧扣1-1-1上套有弹性带;胫腓骨支具2 上的呢龙锁紧扣2-1-2上套有弹性带;股骨干支具3上呢龙锁紧 扣3-1-1、 3-1-2上均套有弹性绷带,以实现对股二、四头肌群、 腓肠肌群处增强等长收縮的抗阻力练习效果等。
上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调节式钢 板2-3-1呈15度生理弯曲,其上设有多个供调节胫腓骨支具与股 骨干支具间距的孔2-4-2 (见图3)。
以上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可调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脚 踏板l、胫腓骨支具2和股骨干支具3的内侧,均附有软垫。
以上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可调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胫 腓骨支具2两侧前部设有多个供替换拉力系数不同的弹簧和调节 弹簧长度的孔2-4-1 (见图3)。
以上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可调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胫 腓骨支具2背部设有多个供替换拉力系数不同的弹簧和调节弹簧 长度的孔2-4-3 (见图3)。
权利要求1、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脚踏板(1)、与胫腓骨相匹配的胫腓骨支具(2)、与股骨干相匹配的股骨干支具(3)组成;所述的脚踏板(1)与胫腓骨支具(2)之间通过橡胶带A(1-3-1)、橡胶带B(1-3-2)实现软连接固定;所述的胫腓骨支具(2)与股骨干支具(3)之间通过调节式钢板(2-3-1)连接;位于脚踏板(1)跟部后侧与胫腓骨支具(2)后下部通过一根调节式弹簧(1-2-3)连接;脚踏板(1)前部两侧与胫腓骨支具(2)下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式弹簧I(1-2-1)、调节式弹簧II(1-2-2)连接;脚踏板(1)、胫腓骨支具(2)、股骨干支具(3)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呢龙锁紧扣(1-1-1)、(1-1-2);(2-1-1)、(2-1-2);(3-1-1)、(3-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式钢板(2-3-1)呈15度生理弯曲, 所述的钢板(2-3-1)上设有多个根据患者股骨干长度,调节股骨 干支具(3)与胫腓骨支具(2)间距的孔(2-4-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1)、胫腓骨支具(2)和股骨干 支具(3)的内侧,均附有软垫。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 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胫腓骨支具(2)两侧前部设有多个供替换所需拉力系数的弹簧及调节弹簧长度的孔(2-4-1)。
5、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 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胫腓骨支具(2)背部设有多个供 替换所需拉力系数的弹簧及调节弹簧长度的孔(2-4-3)。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胫腓骨支具(2)背部设有多个供替换所 需拉力系数的弹簧及调节弹簧长度的孔(2-4-3)。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1)的呢龙锁紧扣(1-1-2)上、 胫腓骨支具(2)的呢龙锁紧扣(2-1-2)上、股骨干支具(3)的 呢龙锁紧扣(3-1-1)、 (3-1-2)上均套有弹力绷带。
专利摘要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由脚踏板、腓骨支具和股骨干支具组成;脚踏板与胫腓骨支具之间通过橡胶带A、B软连接固定;胫腓骨支具与股骨干支具之间通过调节式钢板连接,该钢板呈15度生理弯曲,其上设有多个根据患者股骨干长度,调节股骨干支具与胫腓骨支具间距的孔;位于脚踏板跟部后侧与胫腓骨支具后下部,通过一根调节式弹簧连接;脚踏板前部两侧与胫腓骨支具下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式弹簧I、II连接;脚踏板、胫腓骨支具、股骨干支具两侧,分别设两条其上有可调节弹性绷带的呢龙锁紧扣。胫腓骨支具两侧前部、胫腓骨支具背部,均有多个供替换所需拉力系数的弹簧及调节弹簧长度的孔。经一年临床应用DVT发成率为0。
文档编号A63B21/02GK201179298SQ200820071698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
发明者刘俊利, 莹 夏, 姜媛媛, 宋锦石, 李春明, 赵桂荣 申请人:吉化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