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92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玩具卡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卡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市场上,供儿童娱乐的玩具卡 车可谓是种类百出,但是,其中有很多类型的玩具卡车存在着设计单调、俗套、雷同等不合 理之处,很难引起儿童的兴趣,甚至会使儿童对该类设计过于普通玩具卡车产生腻烦心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玩具卡车,设计新颖,外观漂亮,很能激发儿童的兴
趣,赢得儿童的喜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玩具卡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头、车身和四个车轮,所述车头包括前平板、 立板和前顶板,所述前平板和车体的底板通过螺钉相连,所述立板的上表面与前顶板通过 螺钉相连,所述立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与车体的前平板和两个后侧板相连,所述两个 后侧板由其后部下方的后底板相连,所述两个后侧板的靠近车头部分的上、下表面分别与 两个短侧板和两个矩形块通过螺钉相连。所述前平板的前表面上安装有两个车灯。所述两 个后侧板的尾部分别装有一个长圆棒和一个叉形棒。所述后底板上方放置有一个长圆棒,且长圆棒的细端与所述车体的U形块相连。所述两个短侧板上分别装有一个圆头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新颖,外观漂亮,很能激发儿童的兴趣,赢得儿童
的喜爱。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玩具卡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前平板;3、立板;4、前顶板;5、车轮;6、底板;7、后侧板;8、矩形块;9、 后底板;10、长圆棒;11、U形块;12、叉形棒;13、圆头棒;14、短侧板;15、螺钉;16、车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玩具卡车,包括车体1,车体1包括车 头、车身和四个车轮5,所述车头包括前平板2、立板3和前顶板4,所述前平板2和车体1的 底板6通过螺钉15相连,所述立板3的上表面与前顶板4通过螺钉15相连,所述立板3的 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与车体1的前平板2和两个后侧板7相连,所述两个后侧板7由其后 部下方的后底板9相连,所述两个后侧板7的靠近车头部分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短侧板14和两个矩形块8通过螺钉15相连。所述前平板2的前表面上安装有两个车灯16。所述 两个后侧板7的尾部分别装有一个长圆棒10和一个叉形棒12。所述后底板9上方放置有 一个长圆棒10,且长圆棒10的细端与所述车体1的U形块11相连。所述两个短侧板14上 分别装有一个圆头棒1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 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 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玩具卡车,包括车体(1),车体(1)包括车头、车身和四个车轮(5),其特征在于 车头包括前平板(2)、立板(3)和前顶板(4),前平板(2)和车体(1)的底板(6)通过螺钉 (15)相连,立板(3)的上表面与前顶板(4)通过螺钉(15)相连,立板(3)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分别与车体(1)的前平板(2)和两个后侧板(7)相连,两个后侧板(7)由其后部下方的后底 板(9)相连,两个后侧板(7)的靠近车头部分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短侧板(14)和两个矩 形块(8)通过螺钉(15)相连;前平板(2)的前表面上安装有两个车灯(16),两个后侧板(7) 的尾部分别装有一个长圆棒(10)和一个叉形棒(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卡车,其特征在于后底板(9)上方放置有一个长圆棒 (10)且长圆棒(10)的细端与车体(1)的U形块(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玩具卡车,其特征在于两个短侧板(14)上分别装有一 个圆头棒(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卡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头、车身和四个车轮,所述车头包括前平板、立板和前顶板,所述前平板和车体的底板通过螺钉相连,所述立板的上表面与前顶板通过螺钉相连,所述立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与车体的前平板和两个后侧板相连,所述两个后侧板由其后部下方的后底板相连,所述两个后侧板的靠近车头部分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短侧板和两个矩形块通过螺钉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新颖,外观漂亮,很能激发儿童的兴趣,赢得儿童的喜爱。
文档编号A63H17/05GK201921498SQ201120075880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廖伟方 申请人:廖复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