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26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蹦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地或组合地形成用于蹦床类型的杆的构造、杆的排列以及杆的形式,该蹦床具有位于下面的框架,该框架支撑通过多个支撑杆连接到框架的反弹垫。本实用新型还涉及支撑杆的形状和构造,该支撑杆用于这种类型的蹦床,该蹦床具有位于下面并支撑反弹垫的框架,反弹垫通过多个杆连接到框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围绕蹦床反弹表面,诸如安全封闭装置的周边附接并脱离附接附属物件的系统或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蹦床的安全封闭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安全封闭装置的蹦床。
背景技术
蹦床是运动装置,蹦床在其最基本形式中大体上包括固定到支撑框架的反弹垫,从而反弹垫被支撑在地面上。使用者在反弹垫上跳或以其他方式弹跳来进行娱乐和练习。通常,蹦床装备有安全封闭装置,该安全封闭装置从反弹垫向上延伸以围绕或封闭反弹垫,从而阻止使用者从蹦床上跌落至地面上并且伤害使用者。通常,安全封闭装置利用上部开口围绕反弹垫的边缘被附接到蹦床,并且从反弹垫向上延伸,安全封闭装置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形成敞开上端或上部周边的上边缘位于一般身高使用者能容易地在上面反弹或以其他方式落下的位置之上。典型地,安全封闭装置由纱网形成或者由与通过小孔形成的网形成,从而使用者和观察者可以通过封闭装置看到和观察。封闭装置通常由多个杆件支撑就位,多个杆件从蹦床边缘向上延伸。通常,这些杆件被连接到框架。本领域中已知的传统蹦床设计通过传统延伸弹簧将外周边金属框架与张紧在框架的水平面内的内置垫结合,该延伸弹簧围绕反弹垫边缘间隔开且从垫向外延伸到框架并且附接到框架。弹簧大体上处于与框架和垫的反弹表面相同的表面中。因此,在弹簧之间、垫的边缘和框架之间有间隙。该类型的蹦床设计的示例在图I中示出。US专利6,319,174公开了带软边缘的蹦床的形式,其中蹦床的垫由多个弹性地柔性杆支撑,该柔性杆在杆的下端部处被接纳在蹦床的框架中,杆的上端部联接到蹦床的蹦跳或反弹垫的外周,该布置避免了围绕蹦跳垫的外部的固体框架的需要,并且暴露的弹簧位于框架和垫的外周之间。杆围绕框架倾斜或卷绕,从框架向外和向上延伸。该类型布置的示例在图Ia中示出。图Ia中示出的蹦床系统的蹦床部分或“蹦床”具有框架,反弹垫和安全封闭装置,该安全封闭装置由多个封闭支撑部件或杆件保持就位。框架和反弹垫互相适应,从而柔性反弹垫被张紧地保持在框架上且远离地面,并且在基本上水平的平面中在框架上对准。封闭支撑部件或杆件支撑安全封闭装置,从而封闭装置围绕反弹垫并且从反弹垫向上延伸,以便形成封闭的蹦跳区域。类似的封闭装置系统在图Ib中示出。杆件和安全封闭装置围绕并从反弹垫向上延伸。然而,图Ib中示出的蹦床的反弹垫和框架布置类似于上面讨论的传统蹦床的反弹垫和框架布置,通过传统的延伸弹簧将外周金属框架与张紧在框架水平面内的内置垫结合,其中延伸弹簧与垫的边缘间隔开并且从垫向外延伸并且附接到框架,弹簧大体上位于与框架和垫的反弹表面相同的平面中。US专利6,053,845描述和公开了一种用于由网状栅栏或隔离件构成的蹦床的封闭装置,该网状栅栏或隔离件围绕蹦床并且由围绕蹦床的外周间隔开且固定到蹦床框架的直立杆支撑。US专利7,854,687描述了一种用于蹦床的封闭系统,其中柔性材料 制成的隔离件利用直接或间接地联接到垫的隔离件的下外周部分而在垫的上面围绕垫。多个弹性地柔性的大体上直立封闭支撑部件在它们的下端部处或者朝着它们的下端部、在隔离件的外部连接到蹦床的框架。隔离件的上周部分在它们的上端部处连接到支撑部件,从而将隔离件支撑在垫的上面。当使用者撞击隔离件或封闭装置的支撑部件时,支撑部件自由地远离垫弹性变形。封闭装置的下边缘或外周直接连接到垫。US专利6,663,538示出了具有框架构造的蹦床,其中垫由一系列平面弹簧支撑,该一系列平面弹簧由诸如钢的材料形成,该平面弹簧具有预弯曲的平直棒的形状,棒的下部分形成蹦床的基部。棒成形为具有”Z”形状或重新弯曲形状,向外弯曲,然后向内弯曲,然后在连接到垫的边缘之前再次向外弯曲。在已经参考专利说明书、其他外部文献或其他信息源的该描述中,该描述大体上用于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的讨论的文本的目的。除非以其他方式具体说明,对这些外部文献的参考不构成对这些文献、或其他外部信息源在任何损害中的允许,其中这些文献、或其他外部信息源作为现有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或者是至少可替换的蹦床,该蹦床具有杆的构造,其中蹦床的垫通过多个弹性地柔性杆被支撑在蹦床的框架之上,这些柔性杆基本上垂直于框架从框架向外延伸到垫。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或者是至少可替换的连接机构,物件,诸如安全封闭装置可以通过该连接机构连接到蹦床的蹦跳垫的外周。在本说明书中和独立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意味着“由至少一部分构成”。当解释本说明书中和独立权利要求书中的每个陈述时,术语“包括”表示除了也可以由该术语表示的那个或那些结构。诸如“包含”和“包括”的相关术语以相同方式进行解释。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意味着“和”或“或者”,或者两者。在此使用的跟着名词后面的“s”意味着名词的多个和/或单独形式。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广义地说由蹦床系统构成,该蹦床包括柔性的反弹垫;多个支撑垫;框架;支撑杆连接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垫之间,以便将所述垫保持张紧并且在所述框架上在基本上水平平面中对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围绕所述垫的外周连接到所述垫,下端部连接到所述框架;所述杆的位于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间的自由长度沿着整个自由长度从所述框架延伸或向外弯曲,所述支撑杆从所述框架朝着所述垫向上弯曲,所述支撑杆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框架向外延伸。优选地,当没有施加外力时所述支撑杆是平直的。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具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横截面。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由玻璃纤维形成。优选地,所述框架在平面视图中具有长方形的总体形式,所述垫是长方形的并且 具有与所述框架叠置的外周。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杆具有位于所述支撑杆的后部处且沿着所述支撑杆的后部的一部分延伸的辅助支撑杆。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约为主杆的长度的一半至三分之二,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辅助支撑杆的下端部共同定位。优选地,所述辅助支撑杆具有与所述支撑杆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横截面轮廓。可替换地,所述辅助支撑杆具有与比主杆的横截面轮廓小的横截面轮廓。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长边被完全切成圆弧。优选地,所述辅助支撑杆的长边被完全切成圆弧。更优选地,每个所述辅助支撑杆具有帽,该帽的主体封闭所述辅助支撑杆的上端部并且还封闭主支撑杆的相邻部分,以便保持所述辅助支撑件的上端部抵靠主支撑杆。优选地,主支撑杆的上端部装备有边缘连接件,以便将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上端部连接到所述蹦床垫的边缘。最优选地,所述垫装备有垫边缘配件,该垫边缘配件具有与边缘连接件相适应或对应于边缘连接件的阴部分,边缘连接件装配到或插入(slot into)对应的阴连接件。优选地,垫边缘配件成组为单一物件,该单一物件被连接到相应垫边缘,以便在垫的该边缘上形成一排多个阴连接件。优选地,边缘连接件基本上为圆柱形,该圆柱体基本上水平地对准并且垂直于支撑杆的纵向轴线。优选地,垫边缘配件具有连接部分和附接部分,该连接部分与附接部分以I : I的比值分布,该附接部分大体上具有三角形的楔入件形式,该楔入件具有两个长的表面和位于所述两个更长的表面之间的凸出地弯曲的较小表面,每个连接部分形成为中空的长形结构,具有朝着垫的中心面向内对准的长方形开口和面向外的开口或外部开口,楔入件的一个长表面定位成抵靠垫的下表面,朝着垫倾斜的第二长表面和凸出地弯曲的部分悬垂于垫的边缘,该蹦床系统还具有网状织物绑带,该网状织物绑带成环的形式穿过附接部分并且附接到垫。优选地,垫边缘配件具有连接部分和附接部分,连接部分与附接部分以2 I的比值分布,垫边缘配件大体上具有三角形的楔入件形式,该楔入件具有两个长的表面和位于所述两个长的表面之间的凸出地弯曲的较小表面,楔入件的一个长表面定位成抵靠垫的下表面,朝着垫倾斜的第二长表面和凸出地弯曲的部分悬垂于垫的边缘,该蹦床系统还具有网状织物绑带,该网状织物绑带成环的形式穿过附接部分并且附接到垫,至少每个附接部分的底部凹入垫边缘配件内,每个连接部分具有适于接收边缘连接件的凹口。优选地,蹦床系统还具有边缘附件附接导轨,该导轨围绕基本上整个外周边缘装配到垫的顶部,导轨具有附接到垫的基部和两个侧部分,该两个侧部分从基部的每个侧面向上延伸以便形成具有形成狭槽的敞开顶部的弧形。更优选地,基部基本上沿着基部被附接到其上的垫的侧面是连续的。可替换地,垫边缘配件具有连接部分和附接部分,连接部分与附接部分以I : I的比值分布,附接部分大体上具有三角形的楔入件形式,该楔入件具有两个长表面和位于两个长表面之间的一个较小直表面。优选地,垫边缘配件或附接部件沿着附接部件的全长在内部敞开。优选地,每个连接部分形成为具有敞开的前面和基部的凹口,后钩部分从凹口的主体的后壁向下和向内延伸,唇边在前边缘处向下延伸。优选地,边缘连接件具有大体上T形侧轮廓,立柱连接到并且沿着支撑杆的上端部延伸,最接近垫的“T”形臂形成适于与后钩部分连接的钩,边缘连接件具有穿过边缘连接件的前面的基本上半圆形凹槽。优选地,蹦床系统还包括制动杆,该制动杆位于附接部件的下前面并且沿着附接部件的长度延伸,制动杆的后部定位在凹槽内以便将支撑杆的上端部保持就位于凹口中。优选地,蹦床系统还具有多个套管,每个套管与支撑杆之一的自由长度关联并且至少部分地覆盖和围绕该自由长度。优选地,套管的下端部被分离以便在自由长度从孔延伸的位置之上形成两个自由端部,套管的两个自由端部围绕框架部件的顶部和底部穿过每一个并且在框架部件的内侧上彼此重新连接,以便将杆的下端部保持就位于框架部件上。优选地,套管的顶部分延伸超过支撑杆的上端部并且闭合,支撑杆的上端部定位在垫的边缘的紧外部,套管的顶部分叠置在该垫的顶表面上并且连接到该顶表面。可替换地,支撑杆的上端部装配有锁扣,该锁扣具有主体、位于主体外侧上的外孔,以及位于主体内侧上的一对内孔,主体在底部上带凹口孔穿过锁扣,凹口接纳支撑杆的上端部,该锁扣相对于垫定位,从而凹口位于垫边缘的外部,锁扣的主体在垫的顶部上延伸。优选地,外孔,凹口和内孔对基本上垂直于垫边缘成排对准,套管的上端部分离以形成外端部和内端部,内端部向上穿过最外部内孔并且向下穿过最内部内孔并且向内延伸横过并且附接到垫的上表面,外端部向上穿过外孔,向下穿过最内部内孔并且在内端部的顶部上延伸,外端部附接到垫,或者内端部或者两者。优选地,蹦床系统还具有泡沫塑料垫,该泡沫塑料垫装配到并且装配在蹦床的边缘或每个边缘上,从而覆盖垫的边缘并且提供软垫,泡沫塑料垫的下表面装配有阳连接件,该阳连接件与附接导轨对应以便将泡沫塑料垫连接到蹦床,阳连接件装配在侧部分之间并且由侧部分夹持。可替换地,蹦床系统还具有带壁或多个壁的安全封闭装置,该壁或多个壁与垫的每个侧面对应并且从垫的边缘向上基本上沿竖直方向延伸,该壁或多个壁的每个具有附接到壁的下边缘或者形成壁的下边缘的一部分的连接件,该连接件插入导轨的两个侧部分之间,从而侧壁的基部或下边连接到垫,壁或多个壁由壁部件或者在壁的上部分或一部分以及蹦床系统的其余部分之间连接的类似部件支撑。可替换地,蹦床系统还具有安全封闭装置,该安全封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网,多个网支撑组件,每个网支撑组件具有基本上沿竖直方向对准的外立柱,和与外立柱关联的内立柱,内立柱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外立柱,使得内立柱的主体朝着垫向内弯曲并且远离外立柱,网支撑组件沿着垫的边缘以间隔间隔开,网连接到内立柱,从而网沿着垫的边缘形成沿竖直方向对准的向内弯曲的隔离件。优选地,至少一个网的每个具有多个套管,该套管定位成与内立柱对准并且重合,内立柱定位在套管中,以便将垫连接到内立柱,网沿着垫的边缘形成沿竖直方向对准的向内弯曲的隔离件。优选地,外立柱由拉挤玻璃纤维形成并且具有平直的长形棒形式,具有基本上长方形的横截面,平直长形棒的较大平表面或侧面基本上平行于垫的边缘面向内和面向外对准。优选地,内立柱由拉挤玻璃纤维形成并且具有平直的长形棒形式,具有基本上长方形的横截面,平直长形棒的较大平表面或侧面基本上平行于垫的边缘面向内和面向外对准。优选地,至少一个网的下边缘装配有网连接件,网装配有相应导轨,连接件和导轨相互作用以便将网的下边缘保持抵靠垫的边缘。优选地,每个内立柱装配有立柱连接件,导轨和直立连接件互相作用,以便相对于垫将内立柱保持就位。优选地,每个侧组件还具有基部单元,外立柱的下端部连接到基部单元,基部单元搁靠蹦床系统位于其上的地板或表面。优选地,侧组件的一个、一些或所有还具有支架,该支架的内端部连接到内立柱的外表面,支架的主体向外延伸以便与外立柱的内表面连接。优选地,支架的内端部在内立柱接触垫的位置处或紧上方连接到内立柱的外表面,支架的主体向上倾斜以便与外立柱的内表面连接。优选地,支架是玻璃纤维棒,该玻璃纤维棒具有与内立柱和外立柱的横截面轮廓相同的横截面轮廓。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地为由用于蹦床系统的安全封闭装置构成,该安全封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网,多个网支撑组件;每个网支撑组件具有基本上沿竖直方向对准的外立柱,和与外立柱关联的内立柱,内立柱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外立柱,使得内立柱的主体朝着垫向内弯曲并且远离外立柱,至少一个网的下边缘装配有网连接件,该网连接件适于保持网的下边缘抵靠蹦床系统的蹦床,网支撑组件沿着蹦床系统的边缘以间隔间隔开,网连接到内立柱,从而网形成沿着蹦床系统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对准的向外弯曲的隔离件。优选地,至少一个网的每一个具有定位成与内立柱套管对准和重合的多个套管,内立柱位于套管中,以便将网连接到内立柱,从而网形成沿着垫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对准的向内弯曲的隔离件。优选地,外立柱由拉挤玻璃纤维形成并且具有平直长形棒形式,具有大体上长方形的横截面,平直长形棒的较大平表面或侧面基本上平行于垫的边缘面向内和向外对准。优选地,每个内立柱装配有立柱连接件,导轨和立柱连接件互相作用,以便相对于垫将内立柱保持就位。优选地,每个侧组件还具有基部单元,外立柱的下端部连接到基部单元,基部单元搁靠蹦床系统位于其上的地板或表面。优选地,侧组件的一个、一些或所有还具有支架,支架的内端部连接到内立柱的外表面,支架的主体向外延伸以便与外立柱的内面连接。优选地,支架的内端部在内立柱接触垫的位置或紧上方连接到内立柱的外表面,支架的主体向上倾斜以便与外立柱的内面连接。 优选地,支架是玻璃纤维棒,该玻璃纤维棒具有与内立柱和外立柱的横截面轮廓相同的横截面轮廓。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广泛地为由部件、元件和参考申请说明书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指出的结构构成,单独地或集合地,并且任何两个或更多个所述部件、元件或结构的任何或所有组合,以及在此提及的特定整数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已知的等同物,这些已知的等同物结合在此。本实用新型由前述构成并且还预见下面仅给出示例的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面将从下面的仅通过示例给出并且参考随附附图的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其中附图通过示例示出了装置的实施例,其中图Ia示出现有技术蹦床系统的第一形式,该蹦床系统具有框架、蹦跳垫、保持在上面的封闭网,和周围物,蹦跳垫形成封闭的蹦跳区域,框架和蹦跳垫经由从框架向上延伸到垫的边缘的多个玻璃纤维杆连接。图Ib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蹦床系统的第二形式,该蹦床系统还具有框架、蹦跳垫和保持在上面的封闭网和周围物,蹦跳垫形成封闭的蹦跳区域,框架和蹦跳垫经由大体上水平对准且从垫向外延伸到框架的多个弹簧连接。图2示出了蹦床的第一优选形式,蹦床的垫在蹦床的框架上通过多个弹性地柔性杆被支撑,该柔性杆基本上垂直于框架从框架向外延伸到垫,杆从框架向外和向上弯曲,杆的上端部连接到垫的外周。图3a_d示出了用于蹦床的框架的优选形式,从分离的框架部件形成的框架的侧面在它们的拐角处通过分离的拐角连接件连接以便形成中空的长方形。图4a和4b示出了弹性地柔性支撑杆的优选形式,该支撑杆具有主支撑杆和辅助支撑杆。图5a_c示出了用于将支撑杆的上端部连接到垫的第一优选部件,形成一组阴连接件的单一附接部件成排对准,阴连接部分与附接部分交替,每个连接部分具有带长方形开口和面向外开口或外部开口的中空长形形式,长方形开口朝着垫的中心面向内对准。图6a_e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附接部件的第二形式,形成成排对准的一组阴连接件的单一附接部件,阴连接部分与附接附接以阴连接部分和附接部分为2 I的比例叠置分布在成组的阴排中,阴连接部分具有凹口,凹口在使用中接纳支撑杆的上端部上的边缘连接件。图7a和7b示出了装配有封闭件的图2的蹦床,装配有边缘附件附接导轨的蹦床的边缘形成阴连接件,封闭件的下边缘装配有对应阳连接件。图8示出了装配到蹦床边缘和边缘上面的泡沫塑料垫,以便覆盖垫的边缘和垫的边缘上或附近的任何硬的或刚性物件,装配有边缘附件附接导轨的蹦床的边缘与图7所示的相同,装配有类似阳连接件的泡沫塑料垫的下表面与图7所示的相同,该下表面装配到导轨内以便将泡沫塑料垫连接到蹦床。图9a_d示出了装配在支撑杆上的套管,用于辅助将支撑杆附接到蹦床框架的套管的下端部或多个下端部、连接到垫以便相对于垫将杆保持就位的套管的上端部或多个上端部。图10a-d示出了图9所示的套管布置的变体,用于辅助将支撑杆附接到蹦床框架的套管的下端部或多个下端部、装配有锁扣的支撑杆的上端部、套管的与锁扣互相作用并且连接到垫以便相对于垫将杆保持就位的上端部和多个上端部。图lla-d示出了用于将支撑杆的上端部连接到垫的部件的另一种形式,形成成排对准的阴连接件的单一附接部件、与附接部分交替的阴连接部分、沿着附接部件的全长在内部敞开的附接部件,附接部件具有后钩部分,该后钩部分形成凹口的主体的后壁的一部分,附接部件的前部和基部敞开,除了位于附接部件的主体的顶部前边缘处的唇边以外,具有大体上T形轮廓的装配有边缘连接件的支撑杆,沿着附接部件的下部前内拐角行进的杆。图12示出了与第一优选形式的蹦床使用的封闭件的优选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蹦床系统I的第一优选形式在图2中示出。蹦床系统I具有柔性的反弹垫2和框架3,垫2和框架3相对于彼此通过多个支撑杆4保持就位。优选实施例的框架3在平面视图中为大体上长方形,具有中空的中心。虽然优选形式为长方形的,但是框架3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诸如正方形、椭圆形或圆形。在框架的优选长方形形式中,并且参考图3,框架的每个侧面由单独的框架部件5形成,框架部件5在其拐角处通过分离的拐角连接件6连接以便形成中空的长方形。用于形成框架3的侧面的框架部件的优选材料是钢管,具有从注射成型的塑料形成的拐角连接件。垫2具有与框架3相同的形状,但是较大,从而当垫2放置在框架3上时,垫2的每个边缘与框架3叠置,垫2由诸如纺织聚丙烯的弹性地柔性材料形成。支撑杆垫3由多个支撑杆4被张紧地保持在框架2上。每个支撑杆4具有连接到框架3的下端部7,和连接到垫3的上端部8。在优选实施例中,下端部7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框架部件5中的其中一个框架部件5,从而下端部7从框架部件5向外和向上倾斜,支撑杆4的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框架部件5的纵向轴线对准。每个支撑杆4具有自由的长度9,该长度为杆在上端部8 (连接到垫)和下端部7 (连接到框架)之间的长度。自由长度9从框架3 (更具体地,框架3的中空的中心)沿着整个自由长度成弓形弯曲、或向上延伸以便形成向外弯曲的弧形。支撑杆4在优选实施例中由玻璃纤维或类似材料形成。支撑棒4形成为平的棒,即具有正方形或更优选地长方形横截面的长形部件。然而,杆4可以形成为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横截面形状。当没有施加外力时-即,支撑杆没有被预形成有曲线时,支撑杆4是平的或直的。杆的侧面(即,较长的面中的较窄面沿着杆的纵向轴线或与杆的纵向轴线对准)在优选实施例中完全被切成圆弧。在最优选形式中,杆4沿着框架2和垫3的每个侧面形成一排。蹦床的拐角不具有与拐角结合的支撑杆。在最优选形式中,长方形垫3的拐角在支撑杆的每一排中的其中一个支撑杆的端部之间被沿倾斜方向切掉,以便避免拐角处的材料的未支撑或松弛部分。在最优选形式中,每一个支撑杆4包括连接到主支撑杆4的后部的辅助支撑杆或棒10或半棒10。支撑杆的长度大约为主杆的一半至三分之二。辅助支撑杆10的下端部也连接到框架3,从而辅助支撑杆10沿着主辅助支撑杆10的后部延伸大约支撑杆10长度(下半部)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当没有外力作用在其上时,辅助支撑杆10还是直的或未弯·曲的。辅助支撑杆10的优选形式具有与主杆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的横截面轮廓。然而,支撑杆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并且可以例如为具有比主支撑杆的横截面小的长方形横截面。应当值得注意的是,辅助支撑杆10的使用是优选的,但是不是绝对必要的。在本说明书中,对支撑杆的参考不必意味着总是包括或总是排除辅助支撑杆参考可以是通过自身(支撑杆4)的支撑杆,或者是由与辅助支撑杆10组合的支撑杆4形成的支撑杆。主支撑杆4和辅助支撑杆10的优选形式在图4中示出。每个支撑杆4和杆10的下端部按如下方式被连接到框架一系列孔或开孔11沿着框架管5、沿着框架管5的外侧面并且稍微朝着框架管5的上部分形成一排。支撑杆4和辅助支撑杆10的下端部7被插入这些开孔11内。如果需要,开孔的侧面可以被支撑插入件12或类似件加强。如上所述,自由长度9从框架2向上和向外弯曲至垫3.主支撑杆4的曲线还导致辅助支撑杆向外弯曲或形成曲线,以便跟随主支撑杆4的曲线。在最优选形式中,辅助支撑杆具有帽13,帽的主体封闭辅助支撑杆10上端部并且还封闭主支撑杆4的相邻部分,以便保持辅助支撑杆上端部抵靠主支撑杆4.实践中,当曲线抵靠辅助支撑杆向后弯曲主支撑杆4时,两个杆沿着它们接触面的长度被迫彼此抵靠。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支撑杆4的上端部8装配有边缘连接件14,以便将上端部8以与装配到垫边缘的边缘配件共同协作的方式连接到垫2的边缘。边缘连接件和共同协作关系将在下面更详细进行描述。在优选形式中,边缘连接件14具有圆柱体的一般形式,该圆柱体的轴线水平地对准且垂直于支撑杆4的纵向轴线,圆柱形边缘连接件14具有狭槽17,该狭槽垂直于纵向轴线穿过圆柱体的中心,以便允许边缘连接件14在支撑杆4的端部上滑过。边缘连接件14还具有一对孔16和一对相应销15,该对孔与狭槽成直角对准。销15和孔16在上端部8的尖端的紧后面对应位于支撑杆4上的一对凹槽18。边缘连接件14在杆4的端部上通过销保持就位,销穿过边缘连接件14并穿过凹槽18。如果需要,孔16的一个端部可以被打埋头孔以便对应销15上的更宽端部,该埋头孔阻止销穿过孔16并且潜在地掉落到孔16之外。有两种销可以被形成的优选方式。第一方法如下销15与边缘连接件14模制为一体件。薄膜用来将销15连接到边缘连接件14,以便允许腔的填充。为了将边缘连接件14装配到杆,销15被压入并且薄膜剪切通过。第二方法为形成从边缘连接件分离的两个分离销,并且将分离销压入就位。垫边缘杆连接件有几种方式将支撑杆连接到垫的边缘。现在将描述几种优选方式。带状织物套管·[0117]图9示出第一优选实施例。每个支撑杆(和辅助支撑杆,如果使用)装配有套管33。套管的优选形式为通过沿着长边缝合或以类似方式连接的两个大体上平的材料片材。套管在杆上滑过,从而沿着每个长边的缝与支撑杆的更小侧面或面对准。套管33的下端部被分开。也就是说,两个边缘在下端部处不连接。套管的两个面保持完整,结果是两个自由端部35形成在下端部处。未连接或被分开部分在支撑杆4的自由长度9从孔11延伸的位置的紧上方处开始。套管的两个自由端部35中的每个围绕框架部件5的顶部和底部穿过。两个自由端部35在框架部件5的其他侧面或内侧上,优选地通过缝合或类似方式彼此重新连接,以便将杆4的下端部7保持就位于框架部件5上。第一优选方式是按照下面方式将上端部8附接到垫套管的顶部分34闭合,并且延伸超过支撑杆4的上端部8.杆4的上端部8位于垫2的边缘的紧外部,并且套管的顶部分被叠置在垫的顶表面上,并且被缝合就位以便将支撑杆4保持就位。第二优选方式是按照下面方式将上端部附接到垫如上所述,杆装配有套管33。下端部以与上面描述的相同方式连接到框架部件5.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并且参考图10,支撑杆4的上端部8装配有锁扣36。锁扣36具有主体,凹口 37位于底部上,外孔39位于锁扣的外侧上、凹口 37的外侧上。内孔38a和38b对位于锁扣36的主体的内侧上,内孔38a相比于内孔38b更靠近垫的边缘和凹口 37。外孔39、凹口 37和内孔38a和38b都基本上垂直于垫2的边缘而成排对准。所有的孔38a、38b和39均从顶部穿过锁扣36至底部。支撑杆4的上端部8插入锁扣36的主体中的对应凹口 37内。锁扣36相对于垫定位,从而凹口 37位于垫2边缘的紧外部,锁扣36的主体的主要部分在垫2的顶部上延伸,从而孔38a和38b被定位在垫2的顶部上。在本实施例中,套管33的上端部还分成两个自由端部-外端部40和内端部41内。内端部41向上穿过孔38a并且被向内折叠横过锁扣36的主体的一部分,并且向下穿过孔38b,然后在垫2的上表面上向内延伸,在垫的上表面上,内端部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但是最优选的是通过缝合或缝补连接或附接到垫2。外端部40向上穿过孔39,然后折叠横过锁扣36的顶部,向下穿过位于内端部41顶部上的孔38b并且以任何合适方式,但是优选的是通过缝合或缝补在内端部41顶部上连接到垫。外端部40向上穿过孔39,然后折叠横过锁扣36的顶部,向下在内端部41的顶部上穿过孔38b并且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但是优选地通过缝合或缝补在内端部41的顶部上连接到垫。使用锁扣36,并且尤其是将上端部8插入锁扣36的凹口 37内的方式,帮助阻止蹦床部件的磨损。套管还可以用来与塑料插入件(未示出)结合使用,该塑料插入件在支撑杆和套管之间定位在主体、或支撑杆的自由长度上,塑料插入件支撑支撑杆并且在使用期间帮助阻止对支撑杆的磨损和撕开。边缘连接件边缘连接件14作为机构的一部分使用以便将支撑杆4的上端部连接到垫2的边缘。在优选形式中,垫2装配有垫边缘配件或多个垫边缘配件,该垫边缘配件或多个垫边缘配件与边缘联接器14相适合或对应。在优选形式中,垫边缘配件是对应边缘阳连接件14的阴连接件。阴连接件在单一的单独物件中形成组,该单一的单独物件然后连接到垫的边缘,以便在垫2的边缘上形成多个阴连接件的排。在优选形式中,成组的阴连接件形成为相对于垫2的单独部件,然后连接到垫2的边缘。连接接合的阴连接件的第一优选形式在图5中示出。成组的阴连接件与成排对准的阴连接件形成为单一的附接部件20a。在附接部件20a中,连接部分21与附接部分23交替。每个连接部分21具有中空的长形形式,带有朝着垫的中心面向内对准的长方形开口 22和面向外的开口或外部开口 24。连接部分21与附接部分23以I : I比值分布。附接部分23具有大体上三角形楔入件的形式,该三角形楔入件带有两个长表面和在两个长表面之间的向外弯曲的较小表面。楔入件的一个长表面 抵靠垫的下表面定位。第二长表面(与第一长表面相对)朝着垫2倾斜,楔入件的薄的端部指向或面向垫2的中心。附接部件20a沿着垫的一个边缘定位,从而在楔入件的薄端部处向外弯曲的部分稍微悬垂于垫2的端部之上。一定长度的带状织物绑带或多条带状织物绑带25缝合到垫,从而这些带状织物绑带以环的形式围绕附接部分24穿过,从而紧密地装配到附接部分23。这些绑带将附接部件20保持就位于垫上。附接部件20a阻止连接部分21侧向滑动通过带状织物绑带环,连接部分具有侧向轮廓,该侧向轮廓在附接部分23的楔入形状的侧面之上悬垂或延伸,从而阻止通过带状织物环的侧向运动。作为蹦床系统I的组件的一部分,支撑杆4的下端部7从内部穿过连接部分21,向外延伸穿过外部开口 24。上端部8装配有边缘连接件14。连接部分21和边缘连接件14相互配合在一起,使得边缘来连接件14保持就位于连接部分21内,但是可以围绕平行于垫2的边缘的轴线旋转。在使用中,旋转的范围不需要多于几度。然后,支撑杆4朝着孔11中定位的下端部弯曲。上面描述了附接部件的变体,附接部件20b在图6中示出。附接部件20b类似于上面描述的附接部件20a。然而,在该变体中,连接部分21b以2 I的比值与附接部分23分布。附接部件20b的“阴”部件或连接部分21b是凹口 26。边缘连接件14从下面装配到凹口 26内,并且能围绕平行于垫的边缘的轴线以与上面描述的类似方式旋转。还参考上面描述,在使用中,旋转的范围不需要多于几度。如上所述,带状织物绑带25b围绕连接部分21b从垫2的顶部穿过到底部,以便将长形附接部件20b保持就位。附接部件20b的侧向运动通过稍微插入长形附接部件20b的连接部分21b阻止。边缘连接件机构的另一个变体在图11中示出。垫边缘配件或附接部件的第三变体-附接部件20c示出为连接到垫2的边缘。附接部件20c类似于上面描绘的部件20a和20b。连接部分21c以I : I的比值与附接部分23c交替。在与上面描述类似的方式中,附接部件20c通过一系列带状织物绑带25c连接到垫并且沿着垫的边缘连接,带状织物绑带在附接部件20c上形成环,端部被缝补或缝合到垫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带状织物绑带基本上垂直于垫2的边缘对准并且穿过附接部分23c并且在附接部分上穿过。在本实施例中,凹口 126成形为使得附接部件20c沿着附接部件20c的全长在内部敞开。凹口 126成形为使得它包含后钩部分43,该后钩部分从凹口 126的主体的后壁的一部分向下和向内延伸并且形成凹口的主体的后部的一部分。附接部件20c的与后钩部分43相对的前部敞开,除了位于附接部件20c的主体的顶部前边缘处的唇边42以外的基部向下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杆4的上端部8装配有具有从侧面看大体上T形轮廓的边缘控制器114。立柱连接到杆的上端部并且沿着杆的上端部延伸。“T”的后臂(或右臂)形成具有后顶表面的钩,该后顶表面相对于臂(如果“T”形状从立柱沿竖直方向观察)的下表面向上倾斜(从右至左)。“T”的前臂通过形成横过边缘连接件 14 的前表面的半圆形凹槽45成形。边缘连接件114位于凹槽之上的部分形成前表面,该前表面从臂的顶部向内倾斜,上表面向上倾斜至顶点,在顶点处上表面接触后部顶表面。制动杆44穿过附接部件20c的敞开端部中的其中一个敞开端部。杆44具有与附接部件20c相同的长度。制动杆44的主体搁靠在附接部件20c的下前内拐角。杆的优选形式的横截面为圆形的。支撑杆4的下端部以与上面描述的类似方式附接到框架。当下端部首先连接到框架时,支撑杆4从框架向上和向外延伸。为了将支撑杆4连接到附接部件20c,支撑杆4的上端部8朝着垫2和已连接的附接部件20c向后/向内弯曲。倾斜的后顶表面或表面在凹口内向上推动制动杆44。当上端部朝着塾完全向后推动时,制动杆44在边缘连接件114的顶部上经过并且向下至前表面。凹槽45具有与杆44基本上相同的半径。容纳在杆中朝着垫2向后弯曲的弹簧能量引起杆4的上端部向外运动。然而,一旦杆44从前表面上掉落,并且凹槽45在支撑杆4的上端部向外运动时向前运动,则凹槽45向前运动经过杆44的主体的与凹槽45相邻的部分并且围绕该部分,杆44阻止支撑杆4的上端部在附接部件20c内运动离开位置。“T”的后臂插入钩部分43内并且在钩部分上滑动。在凹口 126内,凹口的顶表面向下抵靠在边缘连接件114的位于形成从臂的顶部向内倾斜的前表面的凹槽之上的那部分上。在使用中,“T”的后臂插入钩部分43内并且在钩部分上滑动,以便允许当使用者在垫3上反弹时,杆和附接部分20c相对于彼此的某些运动。类似地,在凹口 126的内壁和“T”的前臂的前表面之间形成空间,以便允许杆和附接部件20c相对于彼此的某些运动。边缘附件附接导轨蹦床系统I还具有边缘附件附接导轨27。该导轨27围绕垫2的基本上整个外周边缘(除了在优选实施例中的拐角以外)装配到垫2的顶部。边缘附件附接导轨27是挤压导轨,具有连续的基部28和两个侧部分29,该两个侧部分从基部28的每个侧面向上延伸以便形成弧形。基部28平靠并且附接到垫2。弧的由两个侧部分29形成的顶部是敞开的狭槽。侧部分29是不连续的在每个侧面上在间隔处有间隙。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允许导轨27通过环绕导轨27和垫2的边缘的绑带(未示出)连接到垫2,端部指向内部。绑带的端部通过缝合或类似方式连接到垫2,以便将导轨保持就位,每条绑带的主体的一部分位于间隙之一中。将导轨27连接到垫2的可替换方式是使用位于导轨的底部或基部28上的单一紧固件,例如通过将紧固件穿过基部28和垫2,以便以与不需要在侧部分29中存在间隙的方式将垫2和导轨27连接。[0135]用于蹦床系统I的附件装配有对应于附接导轨27的连接件30。该连接件30装配在弧的侧部分29之间,侧部分29形成阴部分,连接件30形成互锁的阳部分。连接件30向上延伸通过狭槽,并且连接到附件的主体。附件可以例如为诸如安全封闭装置或类似装置的壁,诸如图7所示的封闭壁32的物件。连接件30附接到或者形成封闭装置的壁的下边缘的一部分,并且如图7所示插入到导轨27内,从而侧壁的基部或下边缘连接到蹦床垫的边缘。可替换地,附件可以是泡沫塑料垫31,诸如图8中所示的那个,该泡沫塑料垫装配到蹦床I的边缘上,以便覆盖垫2的边缘并且还可以覆盖位于垫2的边缘上或接近该边缘的任何硬的或刚性物件。泡沫塑料垫31提供软垫,该软垫在使用者落到垫2的边缘处或附近时可以帮助阻止伤害。如图8所示,泡沫塑料垫31的下表面装配有连接件30,该连接件装配到导轨27上的狭槽内,以便将泡沫塑料垫31连接到蹦床。安全封闭装置用于与蹦床系统I的优选形式使用的安全封闭装置的优选形式将参考图12进行描述。 安全封闭装置大体上在图12中表示为安全封闭装置50。蹦床系统I的优选形式为如上所述的长方形,即具有四个侧面,并且下面描述的安全封闭装置用于与优选的长方形形式一起使用。然而,安全封闭装置可以适于与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或任何其他轮廓形状的蹦床系统一起使用。安全封闭装置50的优选形式具有四个分离的主部件或侧组件51,每个侧组件51对应蹦床封闭装置的侧面。每个侧组件51基本上与其他侧组件相同(在长度等方面具有微小不同,如果蹦床的侧面具有不同长度的侧面,例如如果蹦床是不同于正方形的长方形时)。每个侧组件具有封闭网53,和至少两个,优选地三个或更多个立柱网支撑构件或组件,每个网支撑组件由外立柱54、内立柱55和基部单元52形成。每个外立柱54的主体优选地基本上沿竖直方向对准。每个外立柱54在其下端部56处连接到基部单元52。外立柱54在优选实施例中由拉挤玻璃纤维形成并且具有平的长形棒的形式,具有大体上长方形横截面。平的长形棒的较大的平表面或侧面平行于垫2的边缘面向内和向外对准。基部单元52的优选实施例是平的长形棒具有与外立柱54相同的横截面轮廓。每个基部单元52连接到外立柱54的每个下端部56,并且垂直于外立柱54对准,以便朝着垫2从下端部56向内延伸。基部单元52具有与外立柱54相同的横截面轮廓。基部单元52的外表面平靠蹦床系统I位于其上的地板或表面。基部单元52不是必须的例如外立柱54的下端部可适于搁靠在地板上,或者安全封闭装置50可以以安全封闭装置50不接触地板的方式连接到蹦床系统I。内立柱55还优选地具有与外立柱54和基部单元52相同的横截面轮廓和尺寸。内立柱55在上端部57和下端部56处、在外立柱54的内表面上连接到外立柱54。内立柱比外立柱54长,这样每个内立柱朝着垫2向内弯曲或形成曲线。刚描述的连接位置位于外立柱的端部处,但是可以是沿着它们长度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处。不是严格的需要在上端部处进行物理连接内立柱52的上端部可以搁靠外立柱的内表面,而没有被连接。相同的效果还通过在一个端部或两个端部处“重新弯曲”内立柱(即,在它们自身上向后弯曲一个或两个端部)获得,从而与外立柱接触的位置不是直接位于内立柱的端部处,但是靠近端部。如果这样做合适的话,“端部”应当意味着连接位置,或实际端部。[0142]如上描述的,外立柱和基部单元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即每一个基部单元52具有基本上从基部单元52的外端部向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外立柱54。优选地,内立柱55连接成使得它从基本上相同位置向上延伸,朝着然后远离垫2弯曲或成弓形,以便在外端部57处与外立柱54连接。在优选实施例中,三个网支撑构件(基部单元52、外立柱54和内立柱55)位于垫2的每个侧面或边缘上,在每个端部处或靠近每个端部的位置有两个,并且第三个网支撑构件定位成与端部处的两个等距离。然而,如果需要且取决于垫2的尺寸,可以使用两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这种构件。如果使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垫,那么可以在合适的间隔处围绕外周定位多个构件。如果使用具有不同数量的侧面的蹦床,那么合适数量构件的可以在合适的位置处被连接以便提供所需的覆盖。封闭网53由合适的材料,诸如尼龙网状织物形成。网53具有大体上长方形形式,并且装配或形成有竖直取向的套管58,套管在其下端部处敞开。套管58的位置与内立柱54的位置重合。两个套管位于网52的每个竖直边缘处。在优选实施例中,网具有一个剩余套管(总共三个),剩余套管沿竖直方向将网53对截开。套管58的敞开端部在使用中在内 立柱55上滑动,从而网53形成沿着垫2的边缘的向内弯曲的沿竖直方向对准的隔离件,优选地,敞开的端部与垫2的边缘重合。网53的下边缘还与垫2的边缘对准并且重合定位,并且以将在下面描述的方式连接到垫2的边缘。网53的最上部分稍微延伸超过上端部57,并且向上和向下折叠,从而网的最上部分与外立柱54的内表面对准。如果内立柱和外立柱在它们的上端部处连接,然后优选的是在该连接发生之前网被放置就位,网被适当地形成(例如,利用孔或类似部件),以便允许连接发生。可替换地,内立柱和外立柱的连接可以经由(介于其间的)网形成。网53在下边缘上或靠近下边缘处装配有连接件,诸如上面描述的连接件30。垫2的边缘装配有相应的导轨27。连接件30装配到导轨27,以便将网52的下边缘保持抵靠垫2的边缘。最优选的形式是每个内立柱55还装配有适于插入导轨27内,以便相对于垫2将内立柱保持就位的连接件(未示出)。在使用中,使用者可以落到网52上,网覆盖内立柱55之一,或者它被自由地支撑。在每个情况下,内立柱55和外立柱54将向外弯曲,或者朝着外立柱成弓形,或者两者皆可,以便吸收冲击作用力。尤其是,当内立柱被直接冲击时,内立柱将在冲击点处(朝着外立柱)向外弯曲,以及在其下端部处弯曲,以便吸收冲击。如如图12者进一步示出的,安全封闭装置50可以装配有支架59,该支架在优选实施例中为具有与基部52和内外立柱54、55相同的横截面轮廓的玻璃纤维棒。支架59的内端部在内立柱54接触垫2的位置处或紧上方连接到内立柱55的外表面。支架59的主体是直的,并且向上倾斜,以便与外立柱54的内表面连接。优选的是支架在所有的网支撑构件上使用。然而,支架可以在一个、一些或所有的网支撑构件上使用并且去掉一些,如果需要的话。如图12所示,安全封闭装置50的拐角在每个侧组件51的端部之间是敞开的。这些开口可以用于接近垫2的蹦跳表面,并且在使用中可以由网的舌片或类似件(未示出)闭合,以便阻止使用者意外地跳出封闭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前述描述包括其优选形式。可以对其进行改进,而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蹦床系统,包括 柔性的反弹垫; 多个支撑杆; 框架; 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垫之间连接,以便将所述垫保持张紧并且在所述框架上在基本水平的平面中对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围绕所述垫的外周连接到所述垫,下端部连接到所述框架; 所述支撑杆的位于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间的自由长度沿着整个自由长度从所述框架向外延伸或形成弓形,所述支撑杆从所述框架朝着所述垫向上弯曲,所述支撑杆被对准以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框架向外延伸。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支撑杆在没有施加外力时是平直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支撑杆具有正方形或长方形横截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支撑杆由玻璃纤维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框架在平面视图中具有长方形的总体形式,所述垫是长方形的并且具有叠盖住所述框架的外周。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每个所述支撑杆具有辅助支撑杆,该辅助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的后部处并且沿着所述支撑杆的后部的一部分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辅助支撑杆的长度大约为主支撑杆的长度的一半至三分之二,所述主支撑杆和所述辅助支撑杆的下端部被共同定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辅助支撑杆的横截面轮廓具有与所述主支撑杆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辅助支撑杆具有比所述主支撑杆的横截面轮廓小的横截面轮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每个所述辅助支撑杆具有帽,该帽的主体封闭所述辅助支撑杆的上端部并且还封闭所述主支撑杆的相邻部分,以便保持所述辅助支撑杆的上端部抵靠所述主支撑杆。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主支撑杆的所述上端部装配有边缘连接件,以便将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上端部连接到蹦床的所述垫的边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垫装配有垫边缘配件,该垫边缘配件具有适合或对应于所述边缘连接件的阴部分,所述边缘连接件装配到或插入相应的阴连接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垫边缘配件成组为单一物件,该单一物件连接到相应的垫边缘,以便在所述垫的该边缘上形成一排多个阴连接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边缘连接件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圆柱体基本上水平地对准并且垂直于所述支撑杆的纵向轴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垫边缘配件具有连接部分和附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附接部分以I : I的比值分布,所述附接部分大体上具有三角形楔入件的形式,该三角形楔入件具有两个长表面和位于所述两个长表面之间的凸出地弯曲的较小表面,每个连接部分形成为一个中空的长形结构,该长形结构具有朝着所述垫的中心面向内对准的长方形开口和面向外的开口或外部开口,所述楔入件的一个长表面定位成抵靠所述垫的下表面,第二个长表面朝着所述垫倾斜并且凸出地弯曲的部分悬挂所述垫的边缘,所述蹦床系统还具有以环形式围绕所述附接部分穿过并且附接到所述垫的网状织物绑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垫边缘配件具有连接部分和附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附接部分以2 I的比值分布,所述垫边缘配件大体上具有三角形楔入件的形式,该三角形楔入件具有两个长表面和位于所述两个长表面之间在横截面轮廓上凸出地弯曲的较小表面,所述楔入件的一个长表面定位成抵靠所述垫的下表面,第二个长表面朝着所述垫倾斜并且凸出地弯曲的部分悬挂所述垫的边缘,所述蹦床系统还具有以环形式围绕所述附接部分穿过并且附接到所述垫的网状织物绑带,每个附接部分的至少底部凹入所述垫边缘配件内,每个连接部分具有适于接纳所述边缘连接件的凹口。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蹦床系统还具有边缘附件附接导轨,该边缘附件附接导轨围绕基本上整个外周边缘装配到所述垫的顶部,所述导轨具有基部和两个侧部分,该基部附接到所述垫,两个侧部分从所述基部的每个侧面向上延伸,以便形式具有敞开顶部的弧形,该敞开顶部形成狭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基部沿着所述垫的与所述基部附接的侧面是基本上连续的。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垫边缘配件具有连接部分和附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附接部分以I : I的比值分布,所述附接部分大体上具有三角形楔入件的形式,该三角形楔入件具有两个长表面和位于两个更长表面之间的较小直表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垫边缘配件或所述附接部件沿着所述附接部件的全长在内部敞开。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蹦床系统还包括制动杆,该制动杆定位在所述附接部件的下前部处并且延伸所述附接部件的长度,所述制动杆的后部定位在一凹槽内,以便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保持就位于所述凹口中。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蹦床系统还具有泡沫塑料垫,该泡沫塑料垫装配到蹦床的边缘或每个边缘并且装配到蹦床的边缘或每个边缘之上,以便覆盖所述垫的所述边缘并且提供软垫,所述泡沫塑料垫的下表面装配有阳连接件,该阳连接件对应于所述附接导轨,以便将所述泡沫塑料垫连接到蹦床,所述阳连接件装配在所述侧部分之间并且由所述侧部分抓持。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蹦床系统还具有安全封闭装置,该安全封闭装置具有一个壁或多个壁,该一个壁或多个壁对应于所述垫的每个侧面并且从所述垫的边缘基本上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一个壁或多个壁均具有附接到所述壁的下边缘的一部分或形成所述壁的下边缘的一部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导轨的所述两个侧部分之间,从而所述基部或所述侧壁的下边缘连接到所述垫,所述壁由壁部件或在所述壁的上部分或一部分和所述蹦床系统的剩余部分之间连接的类似部件支撑。
24.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蹦床系统,其中,所述蹦床系统还具有安全封闭装置,该安全封闭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网,多个网支撑组件,每个网支撑组件具有基本上沿竖直方向对准的外立柱,和与所述外立柱结合的内立柱,所述内立柱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连接到所述外立柱,使得所述内立柱的主体朝着所述垫向内弯曲并且远离所述外立柱,所述网支撑组件沿着所述垫的边缘以间隔间隔开,所述网连接到所述内立柱,从而所述网形成沿着所述垫的边缘向内弯曲的沿竖直方向对准的隔离件。
专利摘要一种蹦床系统,包括柔性的反弹垫;多个支撑杆;框架;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垫之间连接,以便将所述垫保持张紧并且在所述框架上在基本水平的平面中对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围绕所述垫的外周连接到所述垫,下端部连接到所述框架;所述支撑杆的位于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间的自由长度沿着整个自由长度从所述框架向外延伸或形成弓形,所述支撑杆从所述框架朝着所述垫向上弯曲,所述支撑杆被对准以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框架向外延伸。
文档编号A63B5/11GK202666263SQ20122011751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D·J·米勒, K·V·亚历山大 申请人:木板&板条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