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42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滑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休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滑板。
背景技术
滑板是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器材,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ー种四轮电动滑板,该滑板采用皮带和链条传动,拥有了动カ并可实现无线控制,但是其后支架需要安装电机,所以结构复杂。另外,现有的电动滑板由于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这会带来能量的损失,并且,链条传动会带来一定的噪音,且没有自动平衡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滑板,g在有效解决现有的电动滑板无自动平衡功能,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所带来的能量损失和噪音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滑板,包括滑板本体、ー驱动轮、两从动轮以及电池,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的一端,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包括用以使驱动轮转动的轮毂式无刷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滑板本体的板面平行安装,当电机旋转时,滑板本体与驱动轮构成陀螺稳定器结构。优选地,所述驱动轮上还设置有毂式或碟式刹车装置。优选地,上述电动滑板还包括无线控制装置和无线控制手柄,所述无线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池和驱动轮电连接,所述无线控制手柄用以向无线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驱动轮的运行。优选地,所述滑板本体上设置有前、后两个脚扣,后脚扣靠近所述驱动轮设置,前脚扣靠近从动轮设置,所述前脚扣和后脚扣均设置有用以调节大小的调整结构。优选地,所述脚扣为自动扣合结构,该自动扣合结构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电相连,所述无线控制手柄用以向无线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前脚扣和后脚扣的开合。优选地,所述前脚扣和后脚扣具有供用户脚部通过的缺ロ,且两缺ロ彼此朝向相反,所述滑板本体上靠近所述前脚扣处设置有刹车踏板。优选地,所述两从动轮与所述滑板本体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优选地,从动轮端的减震装置包括一横梁和设置在所述横梁中段位置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朝向滑板本体底部设置,所述滑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枢接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用以避震的弹簧。优选地,还包括照明装置,设置在滑板本体两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滑板本体的侧部设置有用以启动电源和照明装置的钥匙孔。优选地,所述滑板本体上靠近所述前脚扣处设置有常开式电磁刹车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动滑板上设置轮毂式无刷电机,所以不需要链条或皮带等传动机构,也不需要固定电机的支架,所以没有能量损失,结构简单、噪音很低,故障率也很低,因此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滑板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所带来的能量损失和噪音的技术问题;并且,由于滑板本体的板面与电机轴平行固定,当电机(后轮)旋转时,其结构就构成陀螺稳定器结构,(借助该结构滑板能达到自动平衡的功能)所以使用吋,稳定性极好,扱大地解决了操作不当引起的失衡问题。让操作变得非常简单,由于设置有避震器,因此能减少使用中的震动。另外,由于设置有无线控制装置和无线控制手柄,通过无线控制手柄调节电机的转速就能调节陀螺稳定器对滑板本体的作用力;因为自动脚扣是遥控开合,所以随时都能启动,并且毂式刹车与电磁刹车配合使用,降低了因为电磁刹车给电机带来的负担,更加安全。进ー步的,由于结构和轮胎数量上的优势,所以能通过一定高度的单个台阶,以及多种路面,装上车把能实现滑板车功能。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动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动滑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1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參照附图做进ー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參照图I和图2,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动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动滑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滑板包括滑板本体10、一驱动轮20、两从动轮30以及电池40。所述驱动轮20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10的一端,所述从动轮30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10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轮20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该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池40和驱动轮20电连接,包括用以使驱动轮转动的轮毂式无刷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滑板本体10的板面平行安装。由于滑板本体10的板面通过车架与电机轴平行固定安装,当电机旋转时,滑板本体10与驱动轮20就构成陀螺稳定器结构。当陀螺转子(驱动轮20)以高速旋转时,在没有任何外力矩作用在陀螺仪上吋,陀螺仪的自转轴在惯性空间中的指向保持稳定不变,即指向ー个固定的方向;同时反抗任何改变转子(驱动轮20)轴向的力量。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陀螺仪的定轴性或稳定性,借助此物理特性来实现滑板的自动平衡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板本体10至少包括ー支撑平板,该支撑平板可以由木板和/或钢板制成,用户的脚部踩在支撑平板的顶面,电池40固定在支撑平板的底面。如图I所示,滑板本体10上,装设驱动轮20的一端设置有容置开ロ,驱动轮20被装设在该容置开口中。由于轮胎的数量仅有3个,并且采用上述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能通过ー定高度的单个台阶以及多种路面,并且装上车把能实现滑板车功能。上述驱动装置的控制方式有多种,可根据用户的不同灵活设置,例如可通过设置有线控制手柄控制,也可通过无线控制装置控制开/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电动滑板还包括无线控制装置60和无线控制手柄(图中未示出),所述无线控制装置60与所述电池40和驱动轮20电连接,所述无线控制手柄用以向无线控制装置60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驱动轮20。[00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动滑板上设置轮毂式无刷电机,所以不需要链条或皮带等传动机构,也不需要固定电机的支架,所以没有能量损失,结构简单、噪音很低,故障率也很低,因此有效地降低了现有的电动滑板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所带来的能量损失和噪音;并且,由于滑板本体的板面与电机轴平行固定,当电机旋转时,其结构就构成陀螺稳定器结构,所以使用吋,稳定性极好,极大地解决了操作不当引起的失衡问题。本实用新型实例中,优选地,所述驱动轮20上还设置有毂式刹车装置50。该毂式刹车装置50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滑板本体10上,可由右脚控制。由于设置有无线控制装置和无线控制手柄,通过无线控制手柄调节电机的转速就能调节陀螺稳定器对滑板本体的作用カ更加平衡。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驱动轮20上也可设置有碟式刹车装置,以替代毂式刹 车装置50。在本实用新型的ー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滑板本体10上设置有后脚扣11和前脚扣12,后脚扣11靠近所述驱动轮20设置,前脚扣12靠近从动轮30设置,用户可将右脚伸入到前脚扣12中,将左脚伸入到后脚扣11中,反之亦可。由于设置有后脚扣11和前脚扣12,使得用户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可进ー步保障用户的身体平衡。如图I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后脚扣11和前脚扣12具有供用户脚部通过的缺ロ,且两缺ロ彼此朝向相反,所述滑板本体上靠近所述前脚扣12处设置有刹车踏板13。由于设置有刹车踏板13,在无线控制手柄失灵时,用户可通过脚踩刹车踏板13实现刹车,从而进ー步保障用户的安全。进ー步的,后脚扣11和前脚扣12均设置有用以调节大小的调整结构,以适配不同用户的脚部尺寸。调整结构可以为手动的螺钉调节结构,也可以为电磁自动扣合结构,该自动扣合结构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60电相连,所述无线控制手柄用以向无线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前脚扣12和后脚扣11的开合。例如,当无线控制手柄发送开的控制指令至无线控制装置60时,后脚扣11和前脚扣12上的开ロ闭合,从而将用户的脚部卡紧。因为自动脚扣是遥控开合,所以随时都能启动打开,很安全,并且毂式刹车与电子刹车配合使用,降低了因为电子刹车给电机带来的负担,更加安全。进ー步的,还可在前脚扣12处设置有常开式电磁刹车开关16,该电磁刹车开关16与无线控制装置60电连接,当脚离开滑板本体吋,电磁刹车开关16闭合,启动电磁刹车,以实现自动刹车保护功能,例如行进中人从车上跳下时,可防止滑板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继续向前滑行。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两从动轮30与所述滑板本体10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70。减震装置70的设计方案有多种,例如弹簧减震装置或者油、气减震装置等均可。此外,除了上述减震装置70タト,还可在驱动轮20与滑板本体10之间设置缓冲装置21,由于设置有缓冲装置21和避震装置70,因此能減少使用中的震动,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为平稳。參照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减震装置70包括一横梁71和设置在所述横梁中段位置的第一连接部72,该第一连接部72朝向滑板本体10底部设置,所述滑板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72枢接的第二连接部14,在第一连接部7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4之间具有用以避震的弹簧73。进ー步的,前述第一连接部72包括两相对且平行设置的侧立板,所述侧立板的顶端突出且具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14与第一连接部72形状基本一致,与第一连接部72呈相对设置。即第一连接部72呈开放式设置,具有朝向滑板本体10底部的开ロ,第二连接部14与第一连接部72形状基本一致,也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侧立板和连接孔,第一连接部72和第二连接部14的连接孔可通过枢轴枢接,在该枢轴的两侧,设置有减震弹簧73。这种结构可使得滑板本体10在滑动的过程中做适当的偏摆,以便于转向,且可缓冲由于偏摆所带来的外力。在另ー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还包括照明装置(图未示出),该照明装置设置在滑板本体的两端,与所述电源40相连,用以在电动滑板滑行时照亮前方的行驶区域。參照图1,所述滑板本体10的侧部设置有用以启动电源40和照明装置的钥匙孔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板本体10除了上述的支撑平板外,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平板两侧的两竖向相对设置的侧板,该两侧板可用以防护电池40和无线控制装置6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板本体10上还设置有指示灯(图中未示出)。指示灯可以 包括行车指示灯和/或电量指示灯,用以指示行车状态以及电量。进ー步的,行车指示灯可设置在滑板本体10的两端及上面。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本体、一驱动轮、两从动轮以及电池,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的一端,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包括用以使驱动轮转动的轮毂式无刷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滑板本体的板面平行安装,当电机旋转时,滑板本体与驱动轮构成陀螺稳定器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上还设置有毂式或碟式刹车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控制装置和无线控制手柄,所述无线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池和驱动轮电连接,所述无线控制手柄用以向无线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驱动轮的运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本体上设置有前、后两个脚扣,后脚扣靠近所述驱动轮设置,前脚扣靠近从动轮设置,所述前脚扣和后脚扣均设置有用以调节大小的调整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扣为自动扣合结构,该自动扣合结构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电相连,所述无线控制手柄用以向无线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前脚扣和后脚扣的开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扣和后脚扣具有供用户脚部通过的缺口,且两缺口彼此朝向相反,所述滑板本体上靠近所述前脚扣处设置有刹车踏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和两从动轮与所述滑板本体之间均设置有减震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从动轮端的减震装置包括一横梁和设置在所述横梁中段位置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朝向滑板本体底部设置,所述滑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枢接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用以避震的弹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两端,与电源相连,所述滑板本体的侧部设置有用以启动电源和照明装置的钥匙孔。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本体上靠近所述前脚扣处设置有常开式电磁刹车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滑板,包括滑板本体、一驱动轮、两从动轮以及电池,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的一端,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包括用以使驱动轮转动的轮毂式无刷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滑板本体的板面平行安装。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的电动滑板无自动平衡的结构以及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所带来的能量损失和噪音的技术问题。并且,由于滑板本体的板面与电机轴平行固定,当电机(驱动轮)旋转时,其结构就构成陀螺稳定器结构,所以使用时,稳定性极好,极大地解决了操作不当引起的失衡问题,让操作变得非常简单。
文档编号A63C17/14GK202751772SQ201220207850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徐国祥 申请人:徐国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