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旋转陀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685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旋转陀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具体涉及一种自旋转陀螺。
背景技术
陀螺是一种传统的玩具,深受人们特别是儿童的喜爱。现有的陀螺为一个圆锥体,通过线或绳子来抽动其转动,而采用线或绳子抽动其转动,需要施加较大力量而旋转时间较短,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操作困难或是根本没办法玩耍,致使玩耍时单调乏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且运动性强的自旋转陀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旋转陀螺,包括带有中空腔的陀螺本体,陀螺本体上端和底部均设有与中空腔相通的上、下通孔;所述中空腔中部设有呈Z字形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两侧均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在中空腔内壁圆孔内;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板的上下两横板内侧均设有齿条;第一齿轮与齿条配合连接;在传动板上方还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两侧均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内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穿过上通孔向上延伸,该连接轴的上端设有螺旋叶;所述传动板上还设有穿过下通孔且向下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端设有触地旋转头。优选的,所述下通孔内设有台阶;在所述触地旋转头与台阶之间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传动板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自旋转陀螺,在从上到下的作用力施加在触地旋转头时,Z形传动板向上移动,传动板上齿条带动两侧第一齿轮分别朝不同方向旋转,第一齿轮分别带动第二齿轮同步旋转,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配合连接,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上螺旋叶转动,从而使陀螺在地面或其他台面上不断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面,运动性强,增加了儿童玩乐趣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旋转陀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旋转陀螺中A-A向剖视图;其中1、陀螺本体;2、中空腔;3、上通孔;4、下通孔;5、传动板;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传动轴;9、圆孔;10、第三齿轮;11、连接轴;12、螺旋叶;13、连接柱;14、触地旋转头;21、中空腔内壁;41、台阶;42、弹簧;51、上横板;52、下横板;53、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旋转陀螺,包括带有中空腔2的陀螺本体1,陀螺本体I上端和底部均设有与中空腔相通的上、下通孔3,4 ;所述中空腔2中部设有呈Z字形的传动板5 ;所述传动板5两侧均设有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 ;所述第一齿轮6通过传动轴8连接在中空腔内壁21圆孔9内;所述第二齿轮7固定在传动轴8上;所述传动板5的上下两横板51,52内侧均设有齿条53 ;第一齿轮6与齿条53配合连接;在Z形传动板5上方还设有第三齿轮10,第三齿轮10两侧均与第二齿轮7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0内装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穿过上通孔3向上延伸,该连接轴11的上端设有螺旋叶12 ;所述传动板5上还设有穿过下通孔4且向下延伸的连接柱13 ;所述连接柱13底端设有触地旋转头14 ;所述下通孔4内设有台阶41 ;在所述触地旋转头14与台阶41之间设有弹簧42,使传动板在弹簧42的作用力下,向下移动,保证陀螺旋转的连续性;为减少陀螺的整体重量,所述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10以及传动板5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将陀螺从上往下抛落时,触地旋转头14触地且得到作用力,Z形传动板5向上移动,齿条53带动传动板5两侧的第一齿轮6分别朝不同方向旋转,第一齿轮6分别带动第二齿轮7同步旋转,第二齿轮6与第三齿轮10配合连接,带动第三齿轮10不断旋转,第三齿轮10上的螺旋叶12转动,从而使陀螺在地面或其他台面上不断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面,运动性强,增加了儿童玩乐趣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旋转陀螺,包括带有中空腔的陀螺本体,其特征在于陀螺本体上端和底部均设有与中空腔相通的上、下通孔;所述中空腔中部设有呈Z字形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两侧均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在中空腔内壁圆孔内;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板的上下两横板内侧均设有齿条;第一齿轮与齿条配合连接;在传动板上方还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两侧均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内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穿过上通孔向上延伸,该连接轴的上端设有螺旋叶;所述传动板上还设有穿过下通孔且向下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端设有触地旋转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旋转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孔内设有台阶;在所述触地旋转头与台阶之间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旋转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传动板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旋转陀螺,包括带有中空腔的陀螺本体,陀螺本体上端和底部均设有与中空腔相通的上、下通孔;中空腔中部设有呈Z字形的传动板;传动板两侧均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在中空腔内壁圆孔内;第二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板的上下两横板内侧均设有齿条;第一齿轮与齿条配合连接;在传动板上方还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两侧均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第三齿轮内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穿过上通孔向上延伸,该连接轴的上端设有螺旋叶;传动板上还设有穿过下通孔且向下延伸的连接柱;连接柱底端设有触地旋转头,结构简单,操作方面,运动性强,增加了儿童玩乐趣味。
文档编号A63H1/00GK202844558SQ20122050544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吴朱刚 申请人:吴朱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