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烫便携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24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防烫便携杯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烫便携杯组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杯体、第二杯体和滤盖,第一杯体的内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滤盖,滤盖和第一杯体之间设置有开口,第一杯体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手柄,第一杯体的底部的外侧套有中空的第二杯体,第二杯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防烫垫。本装置采用的易加工的铝合金、钛等金属材料,在重量上可以控制到随身便携的程度。主体壶身可以用于手柄,增强了喝茶的操作性,而杯身上防烫设计的橡胶垫更加实用,本实用新型占地空间小、重量轻、易加工,完全可以做到随身便携。
【专利说明】防烫便携杯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饮茶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烫便携杯组件。
【背景技术】
[0002]泡茶作为一种百姓生活基本方式,在我国尤其南方有着广泛的基础,目前的泡茶方式尤其是功夫茶的茶具较多,一套传统的基本茶具数量和重量上都有不利于随身携带的缺点,采用金属材质的便携泡茶杯也会有烫手等的实际使用缺点,而很多喜爱饮用功夫茶的人士经常会有出差和旅游的情况,无法做到将泡茶的茶具随身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烫便携杯组件,用结实轻便的金属材料替代现有传统沉重的陶瓷材料,用防烫的手段解决了现有茶杯烫手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便携杯组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杯体、第二杯体和滤盖,第一杯体的内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滤盖,滤盖和第一杯体之间设置有开口,第一杯体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手柄,第一杯体的底部的外侧套有中空的第二杯体,第二杯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防烫垫。
[0005]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6]手柄至少设置有2个。
[0007]滤盖上设置有孔。
[0008]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采用铝合金、钛材料。
[0009]防烫垫采用橡胶制成。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由于采用的易加工的铝合金、钛等金属材料,在重量上可以控制到随身便携的程度。主体壶身可以用于手柄,增强了喝茶的操作性,而杯身上防烫设计的橡胶垫更加实用,本实用新型占地空间小、重量轻、易加工,完全可以做到随身便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烫便携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烫便携杯组件的第一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烫便携杯组件的滤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烫便携杯组件的第二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滤盖,2.第一杯体,3.手柄,4.第二杯体,5.防烫垫,6.挡板,7.孔,8.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18]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烫便携杯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中空的第一杯体2、第二杯体4和滤盖I,第一杯体2的内侧设置有挡板6,挡板6上设置有滤盖I,滤盖I和第一杯体4之间设置有开口 8,方便放入茶叶和取出泡茶后的茶叶,第一杯体4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手柄3,以防止烫伤,第一杯体4的底部的外侧套有中空的第二杯体2,第二杯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防烫垫5,其中,手柄3至少设置有2个。
[0019]如图3所示,滤盖I上设置有孔7。
[0020]如图4所示,防烫垫5采用橡胶制成。
[0021]第一杯体2和第二杯体4采用铝合金、钛材料。
[002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时将第一杯体2从第二杯体4中取下,将茶叶通过滤盖I的开合或者从开口 8倒入第二杯体4,然后通过加开水于第一杯体2内,然后将泡好的茶水通过虑茶盖I的虑缝,倒入第二杯体4中,即可完整的使用;在饮用状态的时候第一杯体2充满了滚烫的茶水,倒入第二杯体4中,人们可以通过手捏住防烫垫5,即可饮用,避免烫手;在收纳状态的时候,第二杯体4套在第一杯体2里外面,节省空间,体现便携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烫便携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第一杯体(2)、第二杯体(4)和滤盖(1),第一杯体(2)的内侧设置有挡板(6 ),挡板(6 )上设置有滤盖(I),滤盖(I)和第一杯体(2)之间设置有开口(8),第一杯体(2)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手柄(3),第一杯体(2)的底部的外侧套有中空的第二杯体(4),第二杯体(4)的侧壁上设置有防烫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便携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至少设置有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便携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盖(I)上设置有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便携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体(2)和第二杯体(4)采用铝合金、钛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便携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垫(5)采用橡胶制成。
【文档编号】A45F3/18GK203676744SQ201320882859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白晓波, 钦松, 王毅 申请人:西安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