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按压掐捏人颈部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130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模拟按压掐捏人颈部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属于体育运动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按压掐捏人颈部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柴森林、林鑫海编著的《中国擒拿法》中有关掐(卡)喉法有如下描述:“右手由八字掌变式,手心朝下,虎口朝前,使拇指和食指的指头对扣成钳形,用于掐捏对方喉管及两侧脉管。”虎口按压(卡)喉管会造成呼吸困难,拇指和食指掐捏颈总动脉会使大脑供血受阻,拇指和食指掐捏颈总动脉附近的压力感受器会改变血压。上述制服或致敌于死地的手法常用于军、警对敌作战训练中。目前两人练习按压喉管掐捏颈总动脉时,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真实用力,现缺少一种能模拟练习按压喉管掐捏颈总动脉用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按压掐捏人颈部用的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躯干形扁管内焊接连接两滑套,在其侧面设有紧固螺钉,两滑套内各插有一根滑竿,每根滑竿下端焊接连接支撑脚置于地面,躯干形扁管上焊接连接两支撑管,两支撑管上端焊接连接半球壳体,半球壳体内胶粘连接仿头排球,三个c形弹簧钢片由螺钉与支撑管固连,三个c形弹簧钢片外及半球壳体后面包有硅胶,躯干形扁管外包有高弹海绵靠于墙体。

升降两根滑竿再由紧固螺钉固定,有调整颈部所需高度位置功能。

使用本装置与两人点到为止相互按压掐捏颈部相比有益效果是,a、前者能发力,后者不能发力。b、本装置立位头后靠墙或躺下头后靠地面处于相对固定状态,这是完成按压掐捏颈部操作的前提条件。c、按压掐捏本装置颈部硅胶c形弹簧钢片的反弹力,能接近模拟出虎口按压喉管拇指食指掐捏两颈总动脉时的弹性感觉,尤其能满足用上力的练习需要,这对军、警接近实战训练具有实际意义。d、仿人头排球、躯干形扁管外包有高弹海绵兼有拳脚击打靶功能。e、是对制作模拟人和操作使用方法的改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装置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模拟按压掐捏人颈部用的装置主视简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简图,也是本装置立位,人头后靠墙示意简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简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简图;

图5是图2本装置的人头后着地躺下示意简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在躯干形扁管4内焊接连接两滑套2,在其侧面设有紧固螺钉9,两滑套2内各插有一根滑竿3,每根滑竿3下端焊接连接支撑脚1置于地面8,躯干形扁管4上焊接连接两支撑管14,两支撑管14上端焊接连接半球壳体10,半球壳体10内胶粘连接仿人头排球6,三个c形弹簧钢片12由螺钉13与支撑管14固连,三个c形弹簧钢片12外、半球壳体10后面包有硅胶7,躯干形扁管4外包有高弹海绵5靠于墙体11。升降两根滑竿3再由紧固螺钉9固定,有调整颈部高度位置功能。在使用本装置练习前,用自己虎口轻按压喉管,拇指食指轻掐捏两颈总动脉找出其跳点位置,再对本装置颈部对应跳点位置实施练习效果较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模拟按压掐捏人颈部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躯干形扁管内焊接连接两滑套,在其侧面设有紧固螺钉,两滑套内各插有一根滑竿,每根滑竿下端焊接连接支撑脚置于地面,躯干形扁管上焊接连接两支撑管,两支撑管上端焊接连接半球壳体,半球壳体内胶粘连接仿头排球,三个C形弹簧钢片由螺钉与支撑管固连,三个C形弹簧钢片外及半球壳体后面包有硅胶,躯干形扁管外包有高弹海绵靠于墙体。使用本装置与两人点到为止相互按压掐捏人颈部相比有益效果是:前者能发力,后者不能发力;这对军警接近实战训练具有实际意义;仿人头排球、躯干形扁管外包有高弹海绵兼有拳脚击打靶功能;是制作模拟人和操作使用方法的改进。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6.04.07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