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端耳法擒拿技术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130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专利属于体育运动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端耳法擒拿技术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柴森林、林鑫海编著的《中国擒拿法》中有关端耳法(老妈端灯)擒拿技术有如下描述:“端灯,是一种揪耳挑腮手法。右手拇指与食指的指头捏拢,用于揪住对方左耳垂;中指伸直,用指头挑点对方左腮隙;其余二指向掌心卷屈,形同端着灯盏的样式。”目前两人做上述练习时,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真实用力,现缺少一种能模拟上述练习,敢于发力用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背景技术所述方法相同的模拟端耳法擒拿技术训练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底座至于地面上,其上面与立柱圆管下端固连。仿颈弹力橡胶棒下端从立柱圆管上端口插入立柱圆管内,立柱圆管立面设有第一紧固螺钉。仿颈弹力橡胶棒上端与套于其外的金属圆筒粘接连接。金属圆筒立面和仿颅侧面形状钢件内侧面外耳门上方部位选取构成仿颅侧面形状钢件与仿颈弹力橡胶棒合理颅颈解剖位置处焊接连接。仿颅侧面形状钢件外侧面与耳廓处圆管立面焊接连接。耳廓处弹簧上端套于耳廓处圆管内由第二紧固螺钉固连。耳廓处弹簧下端外侧面与耳垂形状钢件上端内侧面焊接连接。耳垂前方圆管立面与仿颅侧面形状钢件外侧面焊接连接。耳垂形状钢件前端内侧面与耳垂前方弹簧后端外侧面焊接连接。耳垂前方弹簧前端套于耳垂前方圆管内,并由第三紧固螺钉固连。耳垂形状钢件外包裹弹性硅胶。

上下移动所述仿颈弹力橡胶棒再由第一紧固螺钉将其固定,有调整耳垂形状钢件高度的功能。

使用本装置与两人模拟对练相比,其有益效果是:a、使用本装置能发力,避免以往两人模拟对练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发力弊端,使用本装置能找到接近实战的感觉,这对擒拿法练习者接近实战训练具有实际意义。b、是对制作模拟人颅颈产品和操作使用方法的改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装置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模拟端耳法擒拿技术训练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底座2至于地面1上,其上面与立柱圆管3下端固连。仿颈弹力橡胶棒5下端从立柱圆管3上端口插入立柱圆管内。立柱圆管3立面设有第一紧固螺钉4。仿颈弹力橡胶棒5上端与套于其外的金属圆筒6粘接连接。金属圆筒6立面和仿颅侧面形状钢件7内侧面外耳门上方部位选取构成仿颅侧面形状钢件7与仿颈弹力橡胶棒5合理颅颈解剖位置处焊接连接。仿颅侧面形状钢件7外侧面与耳廓处圆管8立面焊接连接。耳廓处弹簧10上端套于耳廓处圆管8内由第二紧固螺钉9固连。耳廓处弹簧10下端外侧面与耳垂形状钢件12上端内侧面焊接连接。耳垂前方圆管15立面与仿颅侧面形状钢件7外侧面焊接连接。耳垂形状钢件12前端内侧面与耳垂前方弹簧13后端外侧面焊接连接。耳垂前方弹簧13前端套于耳垂前方圆管15内,并由第三紧固螺钉14固连。耳垂形状钢件12外包裹弹性硅胶11。

上下移动所述仿颈弹力橡胶棒5再由第一紧固螺钉4将其固定,有调整耳垂形状钢件12高度的功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模拟端耳法擒拿技术训练装置,特征在于:立柱圆管固连在至于地面的底座上。立柱圆管内套有仿颈弹力橡胶棒,并设有紧固螺钉。橡胶棒上端粘接金属圆筒,金属圆筒立面和仿颅侧面形状钢件内侧面外耳门上方部位选取构成仿颅侧面形状钢件与仿颈弹力橡胶棒合理颅颈解剖位置处焊接连接。仿颅侧面形状钢件外侧面耳廓处和耳垂前方均焊接圆管,两弹簧一端分别套于两圆管内,由螺钉紧固。两弹簧另一端外侧面焊接耳垂形状钢件,耳垂形状钢件外包裹弹性硅胶。上下移动所述仿颈弹力橡胶棒再由紧固螺钉将其固定,有调整耳垂形状钢件高度的功能。使用本装置与两人模拟对练相比有益效果是:使用本装置能发力,避免以往两人模拟对练只能是点到为止。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辉;王爽;李荣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6.04.07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