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地鼠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7799阅读:2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地鼠玩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打地鼠玩具。



背景技术:

打地鼠是一款既简单又充满乐趣的游戏,既具有娱乐性,又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因此市面上有很多儿童打地鼠玩具。但是现有的打地鼠玩具多数是电动的,而手动的打地鼠玩具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仿地鼠头件之间位置不固定、容易晃动,影响玩耍使用,甚至陷落在玩具内,造成玩具不能继续使用,需要将玩具拆开后重新安装才能继续使用,既降低了游戏的趣味性,又影响玩具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地鼠玩具,能够限定仿地鼠头件的移动轨迹,既保证位置不会偏离,又避免陷落在玩具内,同时玩具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打地鼠玩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件,所述间隔件与支撑轴可拆卸连接,两个相邻所述间隔件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有仿地鼠头件,所述仿地鼠头件与连杆铰接,所述壳体上部设有与仿地鼠头件相适应的孔洞,所述仿地鼠头件与壳体滑动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面板,所述孔洞位于面板上,所述面板左右两侧的下方对称设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面板螺纹连接,所述面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面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上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面板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适应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与第二凹槽相适应的第二凸块,所述面板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部设有与底板相适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侧板的下部设有与底板相适应的第四凹槽。

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壳体上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球形拉手。

所述仿地鼠头件远离连杆的一端为圆弧状。

还包括敲打槌,所述敲打槌包括槌头和槌柄,所述槌头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圆弧倒角,所述槌柄远离槌头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弧倒角。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模拟打地鼠游戏,支撑轴、连杆以及设在连杆上的仿地鼠头件组合形成类似跷跷板的结构,壳体上设有与仿地鼠头件相适应的孔洞,仿地鼠头件与壳体滑动连接,受到外力后连杆两端的仿地鼠头件交替从孔洞伸出或缩进,幼儿在敲打仿地鼠头件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内的支撑轴上设有间隔件,能够防止连杆在支撑轴上的位置发生偏移,保证仿地鼠头件能够自由的从孔洞内进出,进而防止仿地鼠头件卡在孔洞处,又能够避免仿地鼠头件陷落在壳体内。

2、所述壳体包括面板,所述孔洞位于面板上,所述面板的左右两侧的下方均设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面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面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通过螺栓分别与面板和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上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面板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适应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两端设有与第二凹 槽相适应的第二凸块,所述面板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部设有与底板相适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侧板的下部设有与底板相适应的第四凹槽,面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方便并且确保使用时的稳定性。凸块与相对应的凹槽配合能够根据凸块与凹槽所在位置的提示快速的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同时凸块与凹槽的组合,使面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位置确定,确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稳定。

3、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壳体上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球形拉手,方便幼儿移动本实用新型,球形拉手既方便幼儿抓握,又避免对幼儿的伤害,使用更加安全。

4、所述仿地鼠头件远离连杆的一端为圆弧状,能够有效的避免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对幼儿手部的伤害,用手部触碰更加安全。

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敲打槌,所述敲打槌包括槌头和槌柄,所述槌头的端部均设有第一圆弧倒角,所述槌柄远离槌头的一端均设有第二圆弧倒角,使用敲打槌对仿地鼠头件进行敲打,增加趣味性,同时避免对幼儿的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的剖视图;

附图4是实施例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中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中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敲打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壳体;2、敲打槌;21、槌头;22、槌柄;3、支撑轴; 4、间隔件;5、连杆;6、仿地鼠头件;7、孔洞;8、面板;81、第一凸块;9、底板;10、第一侧板;101、第三凹槽;102、第二凸块;11、第二侧板;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113、第四凹槽;12、行走轮;13、牵引绳;14、球形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打地鼠玩具,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为矩形,所述壳体1内设有支撑轴3,支撑轴3沿壳体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支撑轴3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件4,所述间隔件4与支撑轴3可拆卸连接,间隔件4为圆筒状且套设在支撑轴3上。两个相邻所述间隔件4之间设有连杆5,支撑轴3贯穿连杆5的中部,所述连杆5与支撑轴3转动连接,间隔件4能够阻挡连杆5在支撑轴3上滑移。所述连杆5的两端均设有仿地鼠头件6,仿地鼠头件6为圆柱体,所述仿地鼠头件6与连杆5铰接,仿地鼠头件6能够沿连杆5的端部转动。支撑轴3、连杆5以及设在连杆5上的仿地鼠头件6组合形成类似跷跷板的结构,所述壳体1上部设有与仿地鼠头件6相适应的孔洞7,孔洞7为直径略大于仿地鼠头件6的直径的圆形孔洞。所述仿地鼠头件6与壳体1滑动连接,仿地鼠头件6从孔洞7伸出或缩进,当连杆5一端的仿地鼠头件6完全伸出壳体1时,连杆5另一端的仿地鼠头件6缩进壳体1内降至最低位置,且仿地鼠头件6的顶部与孔洞7的上端齐平。受到外力后连杆5两端的仿地鼠头件6交替从孔洞7伸出或缩进,幼儿在敲打仿地鼠头件6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间 隔件4阻挡连杆5在支撑轴3上滑移,使连杆5在支撑轴3上的位置相对固定,仿地鼠头件6在孔洞7中伸出或缩进时,不会因为连杆5在支撑轴上3的位置偏移出现仿地鼠头件6卡在孔洞7处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仿地鼠头件6陷落在壳体1内的情况。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安装时更方便、使用时更稳定,所述壳体1包括面板8,面板8设在壳体1的上部,所述孔洞7位于面板8上,所述面板8左右两侧的下方对称设有第一侧板10,所述第一侧板10与面板8螺纹连接,所述面板8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侧板11,所述第二侧板11与面板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1与第一侧板10螺纹连接,面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方便且壳体更加稳定,所述第二侧板11的上部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面板8上设有与第一凹槽111相适应的第一凸块81,所述第二侧板11上设有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一侧板10上设有与第二凹槽112相适应的第二凸块102,第二凹槽112为两个且分设在第二侧板11的两边,第一凹槽111与第二凹槽112垂直设置,所述面板8的下方设有底板9,所述第一侧板10的下部设有与底板9相适应的第三凹槽101,所述第二侧板11的下部设有与底板9相适应的第四凹槽113,第四凹槽113与第一凹槽111平行设置,相对应的凸块与凹槽的组合,使面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位置确定,确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稳定。

为了方便幼儿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行走轮12,所述壳体1上设有牵引绳13,所述牵引绳13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有球形拉手14,球形拉手既方便幼儿抓握,又避免对幼儿的伤害,使用更加安全。

为了有效的避免使用中本实用新型对幼儿手部的伤害,所述仿地鼠头件6远离连杆5的一端为圆弧状,用手部触碰、敲打更加安全。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趣味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敲打槌2,所述敲打槌2包括槌头21和槌柄22,所述槌头2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圆弧倒角,所述槌柄22远离槌头21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弧倒角,使用敲打槌对仿地鼠头件进行敲打,同时避免对幼儿的伤害。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打地鼠玩具,包括内部呈矩形空间的壳体,壳体内设有支撑轴,支撑轴沿壳体的水平方向设置,且设在壳体中部。支撑轴上设有五个间隔件,间隔件为圆筒状并且套设在支撑轴上,两个相邻间隔件之间设有连杆,壳体内共设有四个连杆,连杆为矩形的长条状,连杆的中部与支撑轴相连,连杆沿支撑轴转动。连杆的两端对称的设有仿地鼠头件,仿地鼠头件为圆柱体,仿地鼠头件的下端开设有与连杆相适应的豁口,豁口内设有铰接轴,仿地鼠头件与铰接轴连接。支撑轴、连杆以及设在连杆上的仿地鼠头件组合形成类似跷跷板的结构,连杆两端的仿地鼠头件能够上下活动,壳体上部设有圆形孔洞,孔洞位于仿地鼠头件上方且直径略大于仿地鼠头件的直径,仿地鼠头件从孔洞中伸出或缩进,当连杆一端的仿地鼠头件完全伸出壳体时,连杆另一端的仿地鼠头件缩进壳体内并且降至最低位置,此时仿地鼠头件的顶部与孔洞的上端齐平。受到外力后连杆两端的仿地鼠头件交替从孔洞伸出或缩进,幼儿在敲打仿地鼠头件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连杆的两侧均有间隔件,能够保证连杆在支撑轴上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出现仿地鼠头件卡在孔洞处的情况,避免仿地鼠头件6陷落在壳体1内的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打地鼠玩具,包括壳体,壳体由面板、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组成,壳体内部呈矩形空间。面板设在壳体的上部,面板左右两侧的下方设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对称设置,面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侧板,面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之间均通过螺栓连 接,在安装时更方便、使用时更稳定。面板上设有第一凸块,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二凸块,第一侧板的下部设有与底板相适应的第三凹槽,第二侧板上设有与第一凸块相配合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凸块相适应的第二凹槽、与底板相适应的第四凹槽。第一凹槽与第四凹槽平行设置,第二凹槽为两个且垂直设在第一凹槽和第四凹槽之间,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呈U形。相对应的凸块与凹槽的组合,使面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位置确定,确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稳定。每个第二侧板的底部均设有两个球形拉手,其中一个第一侧板上设有牵引绳,牵引绳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球形拉手,通过牵引球形拉手带动壳体行走,达到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球形拉手既方便幼儿抓握,又避免对幼儿的伤害,使用更加安全。两个第一侧板中间水平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套设有5个圆筒状的间隔件,相邻两个间隔件之间设有长条状的连杆,连杆为四个,连杆中部设有圆孔,支撑轴贯穿其中,连杆在支撑轴上被间隔件卡柱,不会在支撑轴上出现位置偏移。连杆的两端连接有圆柱状的仿地鼠头件,仿地鼠头件远离连杆的一端为圆弧状,避免在使用中对幼儿手部的伤害,用手部触碰更加安全。仿地鼠头件与连杆连接的一端设有与连杆形状相适应的豁口,豁口内设有铰接轴,仿地鼠头件与铰接轴连接。支撑轴、连杆以及设在连杆上的仿地鼠头件组合形成类似跷跷板的结构。面板上设有八个圆形孔洞,孔洞位于仿地鼠头件的上方,孔洞的直径略大于仿地鼠头件的直径,仿地鼠头件从孔洞中伸出或缩进,不会卡在孔洞处,同时避免仿地鼠头件陷落在壳体内。当连杆一端的仿地鼠头件完全伸出壳体时,连杆另一端的仿地鼠头件缩进壳体内降至最低位置,且仿地鼠头件的顶部与孔洞的上端齐平。受到外力后连杆两端的仿地鼠头件交替从孔洞伸出或缩进,幼儿在敲打仿地鼠头件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本实用新型还配设有敲打槌,敲打槌包括槌头和槌柄,槌头的两端以 及槌柄远离槌头的一端均设有圆弧倒角,既增加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趣味性,又能够在敲打过程中避免对幼儿的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