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045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



背景技术:

航模飞行器,顾名思义是仿航天器外形制作的一种可回收模型,隶属于航空航天模型,是供运动用的一种不载人的飞行器,其动力为模型火箭发动机,即一种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由于航天模型多呈火箭状,故通称模型火箭。换句话说,模型火箭是指不利用气动升力去克服重力,而是靠模型火箭发动机推进升空的一种航空模型;它装有使之安全返回地面的以便再次飞行的回收装置;为确保安全,它的结构部件必须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模型火箭虽小,然而它要靠模型火箭发动机推进才能在大气中飞行。因此,设计和制做模型火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如空气动力学、火箭飞行力学等。要研究模型火箭在空气中飞行的稳定性和空气对它的阻力;要分析火箭的飞行轨迹,计算它的飞行高度;有条件时,还可以对模型火箭进行风洞试验,确定火箭最佳外形;进行模型火箭发动机静态性能测试试验,测量推力和工作时间,计算总冲量。在发达国家的一些高等学校里,在理工科有关的课程上,甚至一些中学的物理课上,教师们经常以模型火箭作为讲课的题材,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一些课题研究和模型火箭的制作。

由于传统的航模飞行器无法折叠,当不使用时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存放;因此,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可折叠式航模飞行器。然而,现有的可折叠航模飞行器折叠效果差,虽然适当的减小了航模飞行器的体积,但依旧不便于携带,且在携带过程中螺旋桨非常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以解决现有的可折叠航模飞行器折叠效果差现有的可折叠航模飞行器折叠效果差、不便于携带,且在携带过程中螺旋桨容易遭到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包括机体、多个机臂和起落架,多个机臂的一端分别等间距的铰接于机体的四周,起落架连接于机体的下端,机臂的另一端上设有螺旋桨,机臂包括固定臂、伸缩臂和伸缩弹簧,伸缩臂嵌入固定臂内,伸缩弹簧设置于固定臂内,伸缩弹簧设置于固定臂和伸缩臂之间,固定臂的右部和伸缩臂的右部设有相匹配的锁定孔,螺旋桨包括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第一桨叶铰接于机臂上,第二桨叶铰接于第一桨叶上,第一桨叶上靠近第二桨叶的一端设有限位挡片。

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可折叠航模飞行器,既能将机臂进行折叠,还能将螺旋桨进行折叠,提高了折叠效果,进一步缩小了航模飞行器折叠后的体积,让航模飞行器的携带更加方便,且携带过程中折叠的螺旋桨保护效果好,有效的避免了螺旋桨在携带过程中的损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工作原理为:当航模飞行器不使用时,将螺旋桨旋转到与机臂重叠的方向,并使第一桨叶位于机臂的正上方,旋转限位挡片,折叠第二桨叶至与第一桨叶重叠;将伸缩臂插入固定臂内,直至固定臂的右部和伸缩臂右部的锁定孔重合,向下旋转固定臂至与机体平行的方向,当飞行器在使用时,在锁定孔内插入锁定销。

进一步限定,伸缩弹簧的右侧设置有定位孔。

在航模飞行器使用时,在定位孔内插入定位销,有效的避免了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机体的重力作用,导致机臂向上发生偏转,影响飞行效果。

进一步限定,起落架包括2个支撑杆和稳定杆,稳定杆垂直连接于2个支撑杆的下端。

由2个支撑杆和稳定杆构成的起落架,有效的提高了起落架的稳定性,避免飞行器在落地时由于惯性作用导致起落架发生形变的情况发生,同时在稳定杆的作用下,让飞行器落地时的更加平稳。

进一步限定,支撑杆为可伸缩杆,支撑杆的原理同机臂相同。

将支撑杆设置成可伸缩杆,进一步缩小了飞行器折叠时的体积,更方便于飞行器的携带和存放,同时在飞行器在落地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飞行器落与地面的强烈碰撞,对飞行器进行保护。

进一步限定,稳定杆的两端设有弹性橡胶套。

在稳定杆的两端设置弹性橡胶套,在飞行器落地时弹性橡胶套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对飞行器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减小地面对稳定杆的磨损。

进一步限定,机臂设置有4~6个。

设置设置4~6个机臂,一是能够在飞行器的飞行时产生足够大的动力,二是让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和落地时更加平稳。

进一步限定,起落架设置有2个,2个起落架左右对称设置于机体的下端。

通过左右对称设置于机体下端的2个起落架的共同分担对飞行器的支撑力,有效的减小了单个起落架的承重负荷,对起落架起到了有效的保护,有利于延长起落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的主视图;

主要原件符号说明如下:

机体1、机臂2、固定臂21、伸缩臂22、伸缩弹簧23、锁定孔24、定位孔25、起落架3、支撑杆31、稳定杆32、弹性橡胶套33、螺旋桨4、第一桨叶41、第二桨叶42、限位挡片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包括机体1、多个机臂2和起落架3,多个机臂2的一端分别等间距的铰接于机体1的四周,起落架3连接于机体1的下端,机臂2的另一端上设有螺旋桨4,机臂2包括固定臂21、伸缩臂22和伸缩弹簧23,伸缩臂22嵌入固定臂21内,伸缩弹簧23设置于固定臂21内,伸缩弹簧23设置于固定臂21和伸缩臂22之间,固定臂21的右部和伸缩臂22的右部设有相匹配的锁定孔24,螺旋桨4包括第一桨叶41和第二桨叶42,第一桨叶41铰接于机臂2上,第二桨叶42铰接于第一桨叶41上,第一桨叶41上靠近第二桨叶42的一端设有限位挡片43。

伸缩弹簧23的右侧设置有定位孔25。

起落架3包括2个支撑杆31和稳定杆32,稳定杆32垂直连接于2个支撑杆31的下端。

机臂2设置有4~6个。

起落架3设置有2个,2个起落架3左右对称设置于机体1的下端。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包括机体1、多个机臂2和起落架3,多个机臂2的一端分别等间距的铰接于机体1的四周,起落架3连接于机体1的下端,机臂2的另一端上设有螺旋桨4,机臂2包括固定臂21、伸缩臂22和伸缩弹簧23,伸缩臂22嵌入固定臂21内,伸缩弹簧23设置于固定臂21内,伸缩弹簧23设置于固定臂21和伸缩臂22之间,固定臂21的右部和伸缩臂22的右部设有相匹配的锁定孔24,螺旋桨4包括第一桨叶41和第二桨叶42,第一桨叶41铰接于机臂2上,第二桨叶42铰接于第一桨叶41上,第一桨叶41上靠近第二桨叶42的一端设有限位挡片43。

伸缩弹簧23的右侧设置有定位孔25。

起落架3包括2个支撑杆31和稳定杆32,稳定杆32垂直连接于2个支撑杆31的下端。

支撑杆31为可伸缩杆,支撑杆31的原理同机臂2相同

稳定杆32的两端设有弹性橡胶套33。

机臂2设置有4~6个。

起落架3设置有2个,2个起落架3左右对称设置于机体1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可折叠航模飞行器,既能将机臂进行折叠,还能将螺旋桨进行折叠,提高了折叠效果,进一步缩小了航模飞行器折叠后的体积,让航模飞行器的携带更加方便,且携带过程中折叠的螺旋桨保护效果好,有效的避免了螺旋桨在携带过程中的损坏。

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相对实施例1来说,实施例2中,将起落架的2个支撑杆设置成与机臂原理相同可伸缩杆,同时在稳定杆的两端增设了弹性橡胶套,进一步缩小了飞行器折叠时的体积,更方便于飞行器的携带和存放,同时在飞行器在落地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飞行器落与地面的强烈碰撞,对飞行器进行保护。

其工作原理为:当航模飞行器不使用时,将螺旋桨旋转到与机臂重叠的方向,并使第一桨叶位于机臂的正上方,旋转限位挡片,折叠第二桨叶至与第一桨叶重叠;将伸缩臂插入固定臂内,直至固定臂的右部和伸缩臂右部的锁定孔重合,向下旋转固定臂至与机体平行的方向;当飞行器在使用时,在锁定孔内插入锁定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航模飞行器。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