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益智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88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益智玩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儿童打地鼠玩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儿童益智玩具。



背景技术:

“打地鼠”是一款非常能锻炼反应能力的游戏,生活中,为了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出现了很多以“打地鼠”为原型设计的打地鼠益智玩具,所谓打地鼠玩具,就是有多个“地鼠”,一个顶出来几秒,然后再下去,在它顶起来的时候迅速按下它或敲击它,则“打”地鼠成功。

现有技术中的打地鼠玩具往往都是使“地鼠”通过某些固定的洞口冒出,该种通过固定洞口冒出“地鼠”的传统式打地鼠玩具形式单一,儿童玩过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对其产生厌倦,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新型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不仅能够模拟地鼠从洞口冒出,还能够模拟地鼠在水平的鼠洞中水平跑动,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地鼠冒出的点不再是固定的洞口而是一条老鼠通道,从而本发明的打地鼠更具有挑战性和乐趣,不容易使儿童对本玩具产生厌倦,且使得本发明对儿童反应能力的锻炼效果更好;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其仅利用一个电机变能实现地鼠的上下运动和水平滑动,节约电力,耗电量低;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其各主藏鼠槽上端均固连有弹性橡胶布,使得儿童无法判断地鼠模块在一号滑鼠腔和二号滑鼠腔中水平运动的轨迹和所处的位置,相当于将“暴露在地表的老鼠通道移入了地下”,从而增加了儿童判断地鼠冒出位置的难度,增加了打地鼠的挑战性。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其滑鼠芯杆经过不同滑鼠凸轮时,地鼠模块做水平运动的距离也不同,从而增大地鼠模块水平滑动位置的不规律性,避免儿童容易摸索到地鼠模块出现规律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其能够实现让“地鼠”从一定区域的通道中冒出,而不是从固定的洞口冒出,增加了打地鼠玩具的难度和趣味性,使得本发明对反应能力的锻炼效果更好,且仅需一个电机带动本发明整体工作,耗电量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包括上盖、底盖、地鼠模块和传动装置;所述的底盖安装在上盖下端,所述的地鼠模块安装在上盖上,所述的传动装置安装在底盖上;

所述的上盖包括按键区和打鼠区,按键区上安装有开始按钮和结束按钮,打鼠区整体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打鼠区上设置有一号藏鼠腔和二号藏鼠腔,一号藏鼠腔呈圆周形的均匀设置在打鼠区中部,二号藏鼠腔呈圆周形的均匀包绕在各一号藏鼠腔外围;一号藏鼠腔与二号藏鼠腔均包括主藏鼠槽、次藏鼠槽和滑鼠杆,主藏鼠槽和次藏鼠槽均为与打鼠区同轴的环形腔,次藏鼠槽设置在主藏鼠槽下端,且主藏鼠槽的宽度大于次藏鼠槽的宽度;所述的滑鼠杆为圆弧形杆状结构,滑鼠杆水平固连在各主藏鼠槽内,且滑鼠杆与打鼠区同轴;

所述的底盖包括封键区和封鼠区,封鼠区整体为扁平圆柱形结构,当底盖安装在上盖下端时,所述的封键区位于按键区正下方,所述的封鼠区位于打鼠区正下方;所述的封键区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本发明的电气元件的自动作业;

所述的各一号藏鼠腔与二号藏鼠腔内均安装有一个地鼠模块,各地鼠模块均包括地鼠主体、复鼠弹簧和复位弹簧,所述的地鼠主体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滑鼠槽,地鼠主体下部可滑动的嵌入次藏鼠槽内,地鼠主体上部可滑动的嵌入主藏鼠槽内,且滑鼠杆贯穿滑鼠槽,所述的复鼠弹簧一端固连在地鼠主体下部,复鼠弹簧另一端与滑鼠杆下端面接触但不相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包绕滑鼠杆,且复位弹簧一端与上盖相固连,复位弹簧另一端与地鼠主体侧壁相固连。工作时,地鼠主体可在主藏鼠槽和次藏鼠槽内进行上下滑动,复鼠弹簧用于对处于上下滑动状态的地鼠主体快速复位;地鼠主体还可滑鼠杆上沿滑鼠杆的轨迹进行水平滑动,复位弹簧用于对处于水平滑动状态的地鼠主体进行复位;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顶鼠凸轮盘、滑鼠凸轮盘、顶鼠侧齿轮、蜗轮、一号滑鼠侧齿轮、二号滑鼠侧齿轮、电机和蜗杆;所述的顶鼠凸轮盘和滑鼠凸轮盘通过同一根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底盖的封鼠区中部,且顶鼠凸轮盘位于滑鼠凸轮盘正上方,顶鼠凸轮盘侧壁设置有顶鼠主齿轮,滑鼠凸轮盘侧壁设置有滑鼠主齿轮,所述的顶鼠侧齿轮、蜗轮和一号滑鼠侧齿轮沿竖直方向通过同一根转轴安装在底盖上,所述的顶鼠侧齿轮与顶鼠主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二号滑鼠侧齿轮安装在底盖上,二号滑鼠侧齿轮一侧与一号滑鼠侧齿轮相啮合,二号滑鼠侧齿轮另一侧与滑鼠主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电机安装在底盖上,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蜗杆,所述的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工作时,电机可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顺时针旋转,蜗轮顺时针旋转带动顶鼠侧齿轮和一号滑鼠侧齿轮同步顺时针旋转,顶鼠侧齿轮顺时针旋转带动顶鼠凸轮盘逆时针旋转,一号滑鼠侧齿轮顺时针旋转带动二号滑鼠侧齿轮逆时针旋转,二号滑鼠侧齿轮逆时针旋转再带动滑鼠凸轮盘顺时针旋转;从而顶鼠凸轮盘与滑鼠凸轮盘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的顶鼠凸轮盘上设置有两个环形的顶鼠凸轮,两个顶鼠凸轮上端面均沿底盖左右方向逐步向上倾斜,且两个顶鼠凸轮能够分别经过一号藏鼠腔与二号藏鼠腔的次藏鼠槽;所述的顶鼠凸轮盘上设置有两对滑鼠芯孔,各滑鼠芯孔内均可上下滑动的放置有滑鼠芯杆,且两对滑鼠芯杆也能够分别经过一号藏鼠腔与二号藏鼠腔的次藏鼠槽;

由上文可知,每一个一号藏鼠腔与二号藏鼠腔中均安装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地鼠模块,因而,在顶鼠凸轮盘旋转的过程中,当顶鼠凸轮经过一号藏鼠腔或二号藏鼠腔的地鼠模块处时,由于两个顶鼠凸轮上端面均沿底盖左右方向逐步向上倾斜的设计,从而顶鼠凸轮会顶起地鼠模块,使地鼠模块向上运动,造成一种“地鼠从鼠洞中伸出头”的场景,此时儿童可用与本发明配套的外部锤锤击冒出头的地鼠模块;当顶鼠凸轮完全经过该地鼠模块后,地鼠模块会在重力和复鼠弹簧的双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复位,造成一种“地鼠从鼠洞口缩回鼠洞中”的场景,复鼠弹簧的设计能够使得相对于传统的依靠重力下落的地鼠模块而言,本发明的地鼠模块下落速度更快,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地鼠模块被准确锤击难度更大,挑战性更高。

所述的滑鼠凸轮盘上设置有两组环形的滑鼠凸轮组,两组滑鼠凸轮组能够分别经过各对滑鼠芯杆,且各组滑鼠凸轮组中的滑鼠凸轮数量与一号藏鼠腔和二号藏鼠腔的数量相等。

由上文可知,每一个一号藏鼠腔与二号藏鼠腔中均安装有一个可沿滑鼠杆的轨迹水平滑动的地鼠模块,初始状态下,复位弹簧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本发明在顶鼠凸轮盘和滑鼠凸轮盘同步旋转的过程中,当滑鼠凸轮盘上的某个滑鼠凸轮位于一号藏鼠腔或二号藏鼠腔正下方时,顶鼠凸轮盘上的某对滑鼠芯杆也正好能处于一号藏鼠腔或二号藏鼠腔正下方;在各滑鼠芯杆未接触到滑鼠凸轮时,滑鼠芯杆处于所能位于的最低位置,此时滑鼠芯杆无法嵌入一号藏鼠腔或二号藏鼠腔内,当各滑鼠芯杆接触滑鼠凸轮并运动到滑鼠凸轮最上端时,滑鼠芯杆处于所能位于的最高位置,此时滑鼠芯杆嵌入一号藏鼠腔内并与地鼠模块相接触,接着,顶鼠凸轮盘继续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滑鼠芯杆做圆周运动,从而使滑鼠芯杆推动地鼠模块,使得地鼠模块在滑鼠杆上进行水平滑动,从而造成一种“地鼠在鼠洞中水平跑动”的场景,此时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接着,滑鼠芯杆再次运动到脱离滑鼠凸轮,使得滑鼠芯杆从一号藏鼠腔或二号藏鼠腔中脱离,地鼠模块没有滑鼠芯杆的作用力之后,在复位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进行复位平移,在复位平移的过程中,顶鼠凸轮盘上的两个顶鼠凸轮作用下地鼠模块被顶起,上述过程实现了本发明的地鼠模块能够在不同的水平位置被顶起,从而增加了儿童判断“地鼠从洞口伸出”的难度,增加了打地鼠的挑战性,使得本发明的乐趣性更高。

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的一号藏鼠腔与二号藏鼠腔的各主藏鼠槽上端均固连有弹性橡胶布,各弹性橡胶布能够覆盖住地鼠模块,且各弹性橡胶布中部均设置有一个可供地鼠模块出入的缝隙。弹性橡胶布的作用是使得儿童无法判断地鼠模块在一号滑鼠腔和二号滑鼠腔中水平运动的轨迹和所处的位置,相当于将“暴露在地表的老鼠通道移入了地下”,从而增加了儿童判断地鼠冒出位置的难度,增加了打地鼠的挑战性。

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的滑鼠凸轮的各凸轮长度不同;一对滑鼠芯杆经过上述各滑鼠凸轮的过程中,前一个滑鼠芯杆开始运动到滑鼠凸轮时,该滑鼠芯杆开始推动地鼠模块滑动,直至该滑鼠芯杆完全脱离该滑鼠凸轮,此时该地鼠模块位于所能滑动到的最远位置,接着后一个滑鼠芯杆重复上述运动,在一个运行轨迹上设置一对滑鼠芯杆作业的作用是延长地鼠模块水平滑动的时间;本发明各滑鼠凸轮的有效长度不同的设计,使得滑鼠芯杆在对应滑鼠凸轮上能够对地鼠模块进行作用的行程也不同,进而使得滑鼠芯杆经过不同滑鼠凸轮时,地鼠模块做水平运动的距离也不同,从而增大地鼠模块水平滑动位置的不规律性,避免儿童容易摸索到地鼠模块出现规律的状况;

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装置中,顶鼠主齿轮、顶鼠侧齿轮、一号滑鼠侧齿轮、二号滑鼠侧齿轮和滑鼠主齿轮的齿数比为10:3:3:3:10。将顶鼠凸轮盘旋转一周作为一个循环,该设计是使得顶鼠主齿轮与滑鼠主齿轮的旋转速率相同,进而顶鼠主齿轮每旋转一定角度,滑鼠主齿轮也跟着反向旋转同样的角度,每一个循环中滑鼠芯杆在滑鼠凸轮上呆的总时间不变。

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装置中,顶鼠主齿轮、顶鼠侧齿轮、一号滑鼠侧齿轮、二号滑鼠侧齿轮和滑鼠主齿轮的齿数比为10:3:3:3:12。该设计是使得顶鼠主齿轮比滑鼠主齿轮旋转的略快一点,进而使得顶鼠主齿轮的滑鼠芯杆能够在滑鼠主齿轮的滑鼠凸轮上呆的时间更长,从而使得每一个循环中滑鼠芯杆在滑鼠凸轮上呆的总时间延长,进而使得滑鼠芯杆能够推动的地鼠模块的行程更长,使地鼠模块水平运动的距离更长。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不仅能够模拟地鼠从洞口冒出,还能够模拟地鼠在水平的鼠洞中水平跑动,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地鼠冒出的点不再是固定的洞口而是一条老鼠通道,从而本发明的打地鼠更具有挑战性和乐趣,容易使儿童对本玩具产生厌倦,且使得本发明对儿童反应能力的锻炼效果更好;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其仅利用一个电机变能实现地鼠的上下运动和水平滑动,节约电力,耗电量低;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其各主藏鼠槽上端均固连有弹性橡胶布,使得儿童无法判断地鼠模块在一号滑鼠腔和二号滑鼠腔中水平运动的轨迹和所处的位置,相当于将“暴露在地表的老鼠通道移入了地下”,从而增加了儿童判断地鼠冒出位置的难度,增加了打地鼠的挑战性;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其滑鼠芯杆经过不同滑鼠凸轮时,地鼠模块做水平运动的距离也不同,从而增大地鼠模块水平滑动位置的不规律性,避免儿童容易摸索到地鼠模块出现规律的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上盖按照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上盖与地鼠模块按照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底盖和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图6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图6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滑鼠主齿轮与二号滑鼠侧齿轮啮合的示意图;

图中:上盖1、底盖2、地鼠模块3、传动装置4、按键区11、打鼠区12、一号藏鼠腔121、二号藏鼠腔122、主藏鼠槽1211、次藏鼠槽1212、滑鼠杆1213、封键区21、封鼠区22、地鼠主体31、复鼠弹簧32、复位弹簧33、滑鼠槽311、顶鼠凸轮盘41、滑鼠凸轮盘42、顶鼠侧齿轮43、蜗轮44、一号滑鼠侧齿轮45、二号滑鼠侧齿轮46、电机47、蜗杆48、顶鼠主齿轮411、顶鼠凸轮412、滑鼠芯杆413、滑鼠主齿轮421、滑鼠凸轮4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包括上盖1、底盖2、地鼠模块3和传动装置4;所述的底盖2安装在上盖1下端,所述的地鼠模块3安装在上盖1上,所述的传动装置4安装在底盖2上。

所述的上盖1包括按键区11和打鼠区12,按键区11上安装有开始按钮和结束按钮,打鼠区12整体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打鼠区12上设置有一号藏鼠腔121和二号藏鼠腔122,一号藏鼠腔121呈圆周形的均匀设置在打鼠区12中部,二号藏鼠腔122呈圆周形的均匀包绕在各一号藏鼠腔121外围;一号藏鼠腔121与二号藏鼠腔122均包括主藏鼠槽1211、次藏鼠槽1212和滑鼠杆1213,主藏鼠槽1211和次藏鼠槽1212均为与打鼠区12同轴的环形腔,次藏鼠槽1212设置在主藏鼠槽1211下端,且主藏鼠槽1211的宽度大于次藏鼠槽1212的宽度;所述的滑鼠杆1213为圆弧形杆状结构,滑鼠杆1213水平固连在各主藏鼠槽1211内,且滑鼠杆1213与打鼠区12同轴。

所述的底盖2包括封键区21和封鼠区22,封鼠区22整体为扁平圆柱形结构,当底盖2安装在上盖1下端时,所述的封键区21位于按键区11正下方,所述的封鼠区22位于打鼠区12正下方;所述的封键区21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本发明的电气元件的自动作业。

所述的各一号藏鼠腔121与二号藏鼠腔122内均安装有一个地鼠模块3,各地鼠模块3均包括地鼠主体31、复鼠弹簧32和复位弹簧33,所述的地鼠主体31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滑鼠槽311,地鼠主体31下部可滑动的嵌入次藏鼠槽1212内,地鼠主体31上部可滑动的嵌入主藏鼠槽1211内,且滑鼠杆1213贯穿滑鼠槽311,所述的复鼠弹簧32一端固连在地鼠主体31下部,复鼠弹簧32另一端与滑鼠杆1213下端面接触但不相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33包绕滑鼠杆1213,且复位弹簧33一端与上盖1相固连,复位弹簧33另一端与地鼠主体31侧壁相固连。工作时,地鼠主体31可在主藏鼠槽1211和次藏鼠槽1212内进行上下滑动,复鼠弹簧32用于对处于上下滑动状态的地鼠主体31快速复位;地鼠主体31还可滑鼠杆1213上沿滑鼠杆1213的轨迹进行水平滑动,复位弹簧33用于对处于水平滑动状态的地鼠主体31进行复位。

所述的传动装置4包括顶鼠凸轮盘41、滑鼠凸轮盘42、顶鼠侧齿轮43、蜗轮44、一号滑鼠侧齿轮45、二号滑鼠侧齿轮46、电机47和蜗杆48;所述的顶鼠凸轮盘41和滑鼠凸轮盘42通过同一根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底盖2的封鼠区22中部,且顶鼠凸轮盘41位于滑鼠凸轮盘42正上方,顶鼠凸轮盘41侧壁设置有顶鼠主齿轮411,滑鼠凸轮盘42侧壁设置有滑鼠主齿轮421,所述的顶鼠侧齿轮43、蜗轮44和一号滑鼠侧齿轮45沿竖直方向通过同一根转轴安装在底盖2上,所述的顶鼠侧齿轮43与顶鼠主齿轮411相啮合,所述的二号滑鼠侧齿轮46安装在底盖2上,二号滑鼠侧齿轮46一侧与一号滑鼠侧齿轮45相啮合,二号滑鼠侧齿轮46另一侧与滑鼠主齿轮421相啮合;所述的电机47安装在底盖2上,电机47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蜗杆48,所述的蜗杆48与蜗轮44相啮合。

工作时,电机47可带动蜗杆48转动,进而带动蜗轮44顺时针旋转,蜗轮44顺时针旋转带动顶鼠侧齿轮43和一号滑鼠侧齿轮45同步顺时针旋转,顶鼠侧齿轮43顺时针旋转带动顶鼠凸轮盘41逆时针旋转,一号滑鼠侧齿轮45顺时针旋转带动二号滑鼠侧齿轮46逆时针旋转,二号滑鼠侧齿轮46逆时针旋转再带动滑鼠凸轮盘42顺时针旋转;从而顶鼠凸轮盘41与滑鼠凸轮盘42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的顶鼠凸轮盘41上设置有两个环形的顶鼠凸轮412,两个顶鼠凸轮412上端面均沿底盖2左右方向逐步向上倾斜,且两个顶鼠凸轮412能够分别经过一号藏鼠腔121与二号藏鼠腔122的次藏鼠槽1212;所述的顶鼠凸轮盘41上设置有两对滑鼠芯孔,各滑鼠芯孔内均可上下滑动的放置有滑鼠芯杆413,且两对滑鼠芯杆413也能够分别经过一号藏鼠腔121与二号藏鼠腔122的次藏鼠槽1212。

由上文可知,每一个一号藏鼠腔121与二号藏鼠腔122中均安装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地鼠模块3,因而,在顶鼠凸轮盘41旋转的过程中,当顶鼠凸轮412经过一号藏鼠腔121或二号藏鼠腔122的地鼠模块3处时,由于两个顶鼠凸轮412上端面均沿底盖2左右方向逐步向上倾斜的设计,从而顶鼠凸轮412会顶起地鼠模块3,使地鼠模块3向上运动,造成一种“地鼠从鼠洞中伸出头”的场景,此时儿童可用与本发明配套的外部锤锤击冒出头的地鼠模块3;当顶鼠凸轮412完全经过该地鼠模块3后,地鼠模块3会在重力和复鼠弹簧33的双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复位,造成一种“地鼠从鼠洞口缩回鼠洞中”的场景,复鼠弹簧33的设计能够使得相对于传统的依靠重力下落的地鼠模块3而言,本发明的地鼠模块3下落速度更快,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地鼠模块3被准确锤击难度更大,挑战性更高。

所述的滑鼠凸轮盘42上设置有两组环形的滑鼠凸轮组,两组滑鼠凸轮组能够分别经过各对滑鼠芯杆413,且各组滑鼠凸轮组中的滑鼠凸轮422数量与一号藏鼠腔121和二号藏鼠腔122的数量相等。

由上文可知,每一个一号藏鼠腔121与二号藏鼠腔122中均安装有一个可沿滑鼠杆1213的轨迹水平滑动的地鼠模块3,初始状态下,复位弹簧33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本发明在顶鼠凸轮盘41和滑鼠凸轮盘42同步旋转的过程中,当滑鼠凸轮盘42上的某个滑鼠凸轮422位于一号藏鼠腔121或二号藏鼠腔122正下方时,顶鼠凸轮盘42上的某对滑鼠芯杆413也正好能处于一号藏鼠腔121或二号藏鼠腔122正下方;在各滑鼠芯杆413未接触到滑鼠凸轮422时,滑鼠芯杆413处于所能位于的最低位置,此时滑鼠芯杆413无法嵌入一号藏鼠腔121或二号藏鼠腔122内,当各滑鼠芯杆413接触滑鼠凸轮422并运动到滑鼠凸轮422最上端时,滑鼠芯杆413处于所能位于的最高位置,此时滑鼠芯杆413嵌入一号藏鼠腔121内并与地鼠模块3相接触,接着,顶鼠凸轮盘41继续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滑鼠芯杆413做圆周运动,从而使滑鼠芯杆413推动地鼠模块3,使得地鼠模块3在滑鼠杆1213上进行水平滑动,从而造成一种“地鼠在鼠洞中水平跑动”的场景,此时复位弹簧33处于拉伸状态,接着,滑鼠芯杆413再次运动到脱离滑鼠凸轮422,使得滑鼠芯杆413从一号藏鼠腔121或二号藏鼠腔122中脱离,地鼠模块3没有滑鼠芯杆413的作用力之后,在复位弹簧33的恢复力作用下进行复位平移,在复位平移的过程中,顶鼠凸轮盘41上的两个顶鼠凸轮412作用下地鼠模块3被顶起,上述过程实现了本发明的地鼠模块3能够在不同的水平位置被顶起,从而增加了儿童判断“地鼠从洞口伸出”的难度,增加了打地鼠的挑战性,使得本发明的乐趣性更高。

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的一号藏鼠腔121与二号藏鼠腔122的各主藏鼠槽1211上端均固连有弹性橡胶布,各弹性橡胶布能够覆盖住地鼠模块3,且各弹性橡胶布中部均设置有一个可供地鼠模块3出入的缝隙。弹性橡胶布的作用是使得儿童无法判断地鼠模块3在一号滑鼠腔121和二号滑鼠腔122中水平运动的轨迹和所处的位置,相当于将“暴露在地表的老鼠通道移入了地下”,从而增加了儿童判断地鼠冒出位置的难度,增加了打地鼠的挑战性。

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的滑鼠凸轮422的各凸轮长度不同;一对滑鼠芯杆413经过上述各滑鼠凸轮422的过程中,前一个滑鼠芯杆413开始运动到滑鼠凸轮422时,该滑鼠芯杆413开始推动地鼠模块3滑动,直至该滑鼠芯杆413完全脱离该滑鼠凸轮422,此时该地鼠模块3位于所能滑动到的最远位置,接着后一个滑鼠芯杆413重复上述运动,在一个运行轨迹上设置一对滑鼠芯杆413作业的作用是延长地鼠模块3水平滑动的时间;本发明各滑鼠凸轮422的有效长度不同的设计,使得滑鼠芯杆413在对应滑鼠凸轮422上能够对地鼠模块3进行作用的行程也不同,进而使得滑鼠芯杆413经过不同滑鼠凸轮422时,地鼠模块3做水平运动的距离也不同,从而增大地鼠模块3水平滑动位置的不规律性,避免儿童容易摸索到地鼠模块3出现规律的状况;

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装置4中,顶鼠主齿轮411、顶鼠侧齿轮43、一号滑鼠侧齿轮45、二号滑鼠侧齿轮46和滑鼠主齿轮421的齿数比为10:3:3:3:10。将顶鼠凸轮盘41旋转一周作为一个循环,该设计是使得顶鼠主齿轮411与滑鼠主齿轮421的旋转速率相同,进而顶鼠主齿轮411每旋转一定角度,滑鼠主齿轮421也跟着反向旋转同样的角度,每一个循环中滑鼠芯杆413在滑鼠凸轮422上呆的总时间不变。

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装置4中,顶鼠主齿轮411、顶鼠侧齿轮43、一号滑鼠侧齿轮45、二号滑鼠侧齿轮46和滑鼠主齿轮422的齿数比为10:3:3:3:12。该设计是使得顶鼠主齿轮411比滑鼠主齿轮421旋转的略快一点,进而使得顶鼠主齿轮411的滑鼠芯杆413能够在滑鼠主齿轮421的滑鼠凸轮422上呆的时间更长,从而使得每一个循环中滑鼠芯杆413在滑鼠凸轮422上呆的总时间延长,进而使得滑鼠芯杆413能够推动的地鼠模块3的行程更长,使地鼠模块3水平运动的距离更长。

具体实施过程:

工作时,通过上盖1上特殊槽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地鼠模块3上下运动和水平滑动的可能,底盖2用于支撑传动装置4,本发明通过上盖2、底盖2、地鼠模块3和传动装置4的配合实现了地鼠模块的上下运动和水平滑动;

详细的,当需要打地鼠时,按下开始按钮,电机47带动蜗杆48转动,进而带动蜗轮44顺时针旋转,蜗轮44顺时针旋转带动顶鼠侧齿轮43和一号滑鼠侧齿轮45同步顺时针旋转,顶鼠侧齿轮43顺时针旋转带动顶鼠凸轮盘41逆时针旋转,一号滑鼠侧齿轮45顺时针旋转带动二号滑鼠侧齿轮46逆时针旋转,二号滑鼠侧齿轮46逆时针旋转再带动滑鼠凸轮盘42顺时针旋转;

地鼠模块3可在每一个一号藏鼠腔121与二号藏鼠腔122中沿滑鼠杆1213的轨迹水平滑动和上下运动,初始状态下,复位弹簧33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本发明在顶鼠凸轮盘41和滑鼠凸轮盘42同步相向旋转的过程中,当滑鼠凸轮盘42上的某个滑鼠凸轮422位于一号藏鼠腔121或二号藏鼠腔122正下方时,顶鼠凸轮盘42上的某对滑鼠芯杆413也正好能处于一号藏鼠腔121或二号藏鼠腔122正下方;在各滑鼠芯杆413未接触到滑鼠凸轮422时,滑鼠芯杆413处于所能位于的最低位置,此时滑鼠芯杆413无法嵌入一号藏鼠腔121或二号藏鼠腔122内,当各滑鼠芯杆413接触滑鼠凸轮422并运动到滑鼠凸轮422最上端时,滑鼠芯杆413处于所能位于的最高位置,此时滑鼠芯杆413嵌入一号藏鼠腔121内并与地鼠模块3相接触,接着,顶鼠凸轮盘41继续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滑鼠芯杆413做圆周运动,从而使滑鼠芯杆413推动地鼠模块3,使得地鼠模块3在滑鼠杆1213上进行水平滑动,从而造成一种“地鼠在鼠洞中水平跑动”的场景,此时复位弹簧33处于拉伸状态,接着,滑鼠芯杆413再次运动到脱离滑鼠凸轮422,使得滑鼠芯杆413从一号藏鼠腔121或二号藏鼠腔122中脱离,地鼠模块3没有滑鼠芯杆413的作用力之后,在复位弹簧33的恢复力作用下进行复位平移,在复位平移的过程中,顶鼠凸轮盘41上的两个顶鼠凸轮412作用下地鼠模块3被顶起,造成一种“地鼠从鼠洞中伸出头”的场景,此时儿童可用与本发明配套的外部锤锤击冒出头的地鼠模块3;当顶鼠凸轮412完全经过该地鼠模块3后,地鼠模块3会在重力和复鼠弹簧33的双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复位,造成一种“地鼠从鼠洞口缩回鼠洞中”的场景;上述过程实现了本发明的地鼠模块3能够在不同的水平位置被顶起,从而增加了儿童判断“地鼠从洞口伸出”的难度,增加了打地鼠的挑战性,使得本发明的乐趣性更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