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化手足康复医疗智能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7238阅读:1669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动化手足康复医疗智能辅助器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新型自动化手足康复医疗智能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手足康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实现手部的旋转摆动训练和脚部的旋转摆动训练,其设备功能并不齐全,功能应用较为单一,无法获得较好的康复训练效果,其无法实现辅助的踏步训练和脚踝的摆动康复训练,在手部康复训练过程中训练动作单一,无法更好的满足手部康复训练的要求,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之处,不能有效的进行调节以满足使用者的训练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自动化手足康复医疗智能辅助器械,旨在解决现有的手足康复装置训练功能单一、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自动化手足康复医疗智能辅助器械,包括支撑底座、横向滑移调节座和训练组件,

所述训练组件包括支撑控制架、设置在支撑控制架两侧的踏步训练装置、设置在支撑控制架两侧且位于踏步训练装置前上方的脚踏回转训练装置、设置在支撑控制架两侧且位于踏步训练装置上方的脚踝摆动训练装置、设置在支撑控制架前端的电控升降架、设置在电控升降架顶端的手部训练组件;

所述横向滑移调节座位于支撑控制架后侧,所述横向滑移调节座和支撑控制架均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所述横向滑移调节座可相对支撑底座横向移动调节;

进一步,所述支撑控制架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蓄电池;

进一步,所述踏步训练装置包括踏步传动带、支撑旋转轴,所述踏步传动带包覆在支撑旋转轴外侧;

进一步,所述脚踏回转训练装置包括铰接且贯穿在支撑控制架上的Z形轴、设置在Z形轴自由端上的脚踏板;

进一步,所述脚踝摆动训练装置包括铰接支撑控制架上的摆动轴、设置在摆动轴上的摆动踏板、与摆动轴连接的摆动传控组件,所述摆动传控组件设置在支撑控制架一侧且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控升降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控制架上的伸缩式升降杆、与伸缩式升降杆连接的升降传控组件,所述升降传控组件设置在支撑控制架上且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部训练组件包括铰接在电控升降架顶端的手部训练装置、固定设置在电控升降架顶端且位于手部训练装置下方的腋下支撑架;

进一步,所述手部训练装置包括铰接在电控升降架顶端的翻转架、设置在翻转架两侧的圆盘支撑架、设置在圆盘支撑架中部的手摇旋转杆,所述圆盘支撑架可相对翻转架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翻转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肢主动训练、下肢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肢体的康复辅助训练;其包含下肢脚踝处的被动辅助摆动训练、膝关节及大小腿部位的循环拉伸弯曲训练、前期辅助踏步训练、手部主动水平方向摆动和竖直方向摆动训练,其功能齐全可根据训练需求合理选择;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条件进行结构上的快捷调整,使用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使手部训练组件可以前后摆动,并可通过电控升降架调节高度,当手部训练组件位于前侧时,可为踏步训练提供便于操作的空间,增加使用的方便性,位于后侧时,可实现使用者平座时的手部训练;同时手部训练组件在自身的结构上还具有可实现手部水平方向旋转运动和竖直方向旋转运动的功能,该功能可通过圆盘支撑架可相对翻转架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翻转固定来实现;

3、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手部训练组件中还包括腋下支撑架,该腋下支撑架具有多种用于;可用于脚踏训练时辅助支撑人体;在进行手部训练时可通过与电控升降架的结合实现手臂抬举训练,手臂抬举训练时使用者座于横向滑移调节座上,将手臂固定在腋下支撑架上的固定绑绳上,利用电控升降架的上下往复移动实现手臂的抬举训练。

4、本实用新型在脚踝摆动训练装置和手臂抬举训练所用应用的电控升降架均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综合管控的,可根据训练要求自动控制脚踝摆动训练装置中的摆动踏板的摆动频率,及控制电控升降架上的伸缩式升降杆的升降频率和升降幅度,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摇旋转杆竖直方向翻转固定后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架翻转至电控升降架外侧后的机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底座;2-横向滑移调节座;3-支撑控制架;4-踏步训练装置;5-脚踏回转训练装置;6-脚踝摆动训练装置;7-电控升降架;8-控制系统;9-蓄电池;10-踏步传动带;11-支撑旋转轴;12-Z形轴;13-脚踏板;14-摆动轴;15-摆动踏板;16-摆动传控组件;17-伸缩式升降杆;18-升降传控组件;19-手部训练装置;20-腋下支撑架;21-翻转架;22-圆盘支撑架;23-手摇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新型自动化手足康复医疗智能辅助器械,包括支撑底座1、横向滑移调节座2和训练组件,所述训练组件包括支撑控制架3、设置在支撑控制架3两侧的踏步训练装置4、设置在支撑控制架3两侧且位于踏步训练装置4前上方的脚踏回转训练装置5、设置在支撑控制架3两侧且位于踏步训练装置4上方的脚踝摆动训练装置6、设置在支撑控制架3前端的电控升降架7、设置在电控升降架7顶端的手部训练组件;所述横向滑移调节座2位于支撑控制架3后侧,所述横向滑移调节座2和支撑控制架3均设置在支撑底座1上,所述横向滑移调节座2可相对支撑底座1横向移动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底座1在结构上应具有一横向的梁,用于横向滑移调节座2的滑移,亦可采用其他可实现横向滑移调节座2横向滑移调节的结构,其并无具体限制;横向滑移调节座2本身除了可横向滑移外还可进行高度调节,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踏步训练装置4是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踏步行走训练;脚踝摆动训练装置6为被动式训练,并通过机械传动实现,虽然脚踏回转训练装置5同样可起到活动脚踝的目的,但在作用效果使用需求上不能满足要求;电控升降架7的控制主要是由外部遥控器来实现的;

所述支撑控制架3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8、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的蓄电池9;

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系统8是该装置电动控制的核心,用于控制电控升降架7的往复升降、特定高度升降,还用于控制脚踝摆动训练装置6的摆动频率摆动幅度;控制系统8可与遥控器实现无线远程控制,亦可采用物理按键进行调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通过控制系统8对踏步训练装置4、脚踏回转训练装置5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利用伺服电机带动踏步训练装置4和脚踏回转训练装置5,是否进行控制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设定;控制系统8可以采用单片机或PLC实现相关连接组件的智能控制。

所述踏步训练装置4包括踏步传动带10、支撑旋转轴11,所述踏步传动带10包覆在支撑旋转轴11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旋转轴11起到支撑踏步传动带10的作用,当人体脚部作用在踏步传动带10上时可传递给支撑旋转轴11并使之转动,支撑旋转轴11应具有一定的调节阻尼的功能,以增加训练效果;

所述脚踏回转训练装置5包括铰接且贯穿在支撑控制架3上的Z形轴12、设置在Z形轴12自由端上的脚踏板13;

在本实用新型中:脚踏回转训练装置5应具有调节阻尼作用的功能,以增强训练效果;

所述脚踝摆动训练装置6包括铰接支撑控制架3上的摆动轴14、设置在摆动轴14上的摆动踏板15、与摆动轴14连接的摆动传控组件16,所述摆动传控组件16设置在支撑控制架3一侧且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摆动传控组件16用于实现摆动踏板15的往复摆动,其可以利用常规的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来实现摆动操作,优选曲柄摇杆机构和电机的组合应用来实现摆动操作;

所述电控升降架7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控制架3上的伸缩式升降杆17、与伸缩式升降杆17连接的升降传控组件18,所述升降传控组件18设置在支撑控制架3上且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升降传控组件18可以采用电机和齿轮齿条机构组合、电机和蜗轮蜗杆机构组合或液压马达与液压传动机构来实现升降的调节控制;

所述手部训练组件包括铰接在电控升降架7顶端的手部训练装置19、固定设置在电控升降架7顶端且位于手部训练装置19下方的腋下支撑架20;

在本实用新型中:腋下支撑架20上设置有可调节长短的手部固定带,可通过与电控升降架7的组合应用实现手臂的抬举训练,同时与踏步训练装置4的组合应用可实现辅助支撑人体上肢的作用;

所述手部训练装置19包括铰接在电控升降架7顶端的翻转架21、设置在翻转架21两侧的圆盘支撑架22、设置在圆盘支撑架22中部的手摇旋转杆23,所述圆盘支撑架23可相对翻转架21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翻转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架21呈圆筒状,可进行前后翻转,在向后翻转时翻转架21的倾斜角度应具有一定的角度调节功能,以增加使用舒适性;圆盘支撑架23呈圆盘状,可以起到支撑手臂重力的作用,其中部设置手摇旋转杆23,可进行旋转移动;圆盘支撑架23在与翻转架21的连接过程中,应可实现相对翻转架21周向水平固定和竖直固定,目的用于实现手摇旋转杆23的横向转动和竖直方向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患者的上肢、下肢的康复训练,也适用于中老年人的日常室内健身使用。

本实用新型对脚踝摆动训练装置6和手臂抬举训练采用自动化的智能控制,可以更加方便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其他训练装置采用主动训练具有更佳的康复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可通过控制系统8实现自动控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