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端减震的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821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端减震的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后端减震的跑步机,属于跑步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跑步机减震多设置在底架与跑板之间,以降低跑板对人体的冲击力,传统跑步机的减震的材质一般为硅胶减震或橡胶减震,而减震效果取决于材质的性能及安装位置分布情况,现有的跑步机当长时间在跑步机上运动时,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使人感到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跑步机后端对人体冲击力及阻力,提高跑步时舒适度的后端减震的跑步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后端减震的跑步机,包括跑步机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跑步机底架的后侧设有后弹簧减震器,后弹簧减震器的前端与跑步机底架转动连接,后弹簧减震器的后端与跑步机底架之间设有后连接件,后连接件的中部与跑步机底架转动连接,后连接件的上部与后弹簧减震器的后端转动连接,后连接件的下部转动安装有后滚轮,后弹簧减震器的轴线水平或与水平面相交。

优选的,所述的后连接件包括上部的后弹簧减震器安装部和下部的后滚轮安装部,后弹簧减震器安装部与后弹簧减震器的后端转动连接,后滚轮转动安装在后滚轮安装部上,后弹簧减震器安装部的轴线和后滚轮安装部的轴线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的,所述的跑步机底架的后侧沿宽度方向设有水平的后安装梁,后弹簧减震器的前端转动安装在后安装梁上。

优选的,所述的后弹簧减震器有两个、三个或四个,沿跑步机底架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布。

优选的,所述的后弹簧减震器的后端连接有减震梁,减震梁沿跑步机底架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两侧的后弹簧减震器后端安装有后连接件,并通过后连接件与减震梁固定相连,中部的后弹簧减震器的后端与减震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后弹簧减震器的后端连接有减震梁,减震梁沿跑步机底架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后弹簧减震器与后连接件一一对应,后连接件与减震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后弹簧减震器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后端减震的跑步机的后弹簧减震器前端与跑步机底架转动连接,后端通过后连接件与跑步机底架转动连接,且后连接件上安装有后滚轮,在使用时后滚轮支撑在地面上,后连接件在竖直面内摆动,能够降低跑步机后端对人体冲击力及阻力,提高了跑步时的舒适度,且充分利用了弹簧自身的弹性,有效减少了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结构简单,易加工实施,外观简洁大方,不会对跑步机的其他部件产生影响,通用性高。

2、后弹簧减震器安装部的轴线和后滚轮安装部的轴线的夹角为钝角,从而使后弹簧减震器安装部和后滚轮安装部形成杠杆机构,通过减震阻尼降低了压力的反作用力,从而形成减震效果。

3、后安装梁方便了后弹簧减震器的安装。

4、三个后弹簧减震器间隔均布,从而能够使跑步机的反作用力分布均匀,避免使用时跑步机倾斜。

5、减震梁使后弹簧减震器形成一个整体,整体稳定性好。

6、后弹簧减震器倾斜设置,从而使反作用力倾斜作用在跑步机的跑板上,进一步降低了跑步机后端对人体冲击力及阻力,提高了跑步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后弹簧减震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后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跑步机底架 2、后安装梁 3、后弹簧减震器 4、后滚轮 5、减震梁 6、后连接件 601、后弹簧减震器安装部 602、后滚轮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后端减震的跑步机,包括跑步机底架1,跑步机底架1的后侧设有后弹簧减震器3,后弹簧减震器3的前端与跑步机底架1转动连接,后弹簧减震器3的后端与跑步机底架1之间设有后连接件6,后连接件6的中部与跑步机底架1转动连接,后连接件6的上部与后弹簧减震器3的后端转动连接,后连接件6的下部转动安装有后滚轮4,后弹簧减震器3的轴线水平或与水平面相交。本后端减震的跑步机的后弹簧减震器3前端与跑步机底架1转动连接,后端通过后连接件6与跑步机底架1转动连接,且后连接件6上安装有后滚轮4,在使用时后滚轮4支撑在地面上,后连接件6在竖直面内摆动,能够降低跑步机后端对人体冲击力及阻力,提高了跑步时的舒适度,且充分利用了弹簧自身的弹性,有效减少了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结构简单,易加工实施,外观简洁大方,不会对跑步机的其他部件产生影响,通用性高。

具体的:如图1~2所示:跑步机底架1为长方形框架,跑板设置在跑步机底架1的上侧,且跑板的前端与跑步机底架1的前端转动连接,从而在对跑步机的前弹簧减震器8和后弹簧减震器3检修时将跑板抬起,检修方便。

跑步机底架1的后侧沿宽度方向设有水平的后安装梁2,后安装梁2为方向钢管。后弹簧减震器3的前端与后安装梁2转动连接,后弹簧减震器3的前端通过后连接件6与跑步机底架1转动连接。后连接件6的中部与跑步机底架1转动连接,后连接件6的上部与后弹簧减震器3的后端转动连接,后连接件6的下部转动安装有后滚轮4,使用时,后滚轮4支撑在地面上。后连接件6能够在竖直面内摆动,从而使通过旋转点将作用力作用在后弹簧减震器3上,形成杠杆作用力,通过减震阻尼降低了压力的反作用力,从而形成减震效果。

后弹簧减震器3有三个,三个后弹簧减震器3沿跑步机底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布。后弹簧减震器3的后端连接有减震梁5,减震梁5沿跑步机底架1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且减震梁5的长度稍小于跑步机底架1的宽度。两侧的两个后弹簧减震器3后端设有后连接件6,并通过后连接件6与减震梁5转动连接,中部的后弹簧减震器3的后端直接与减震梁5的中部转动连接。减震梁5使整个跑步机底架1的后端的整体性更好,提高了跑步机的稳定性。后弹簧减震器3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从而使后弹簧减震器3的反作用力能够倾斜作用在跑板上,进一步降低了跑步机后端对人体冲击力及阻力,提高了跑步时的舒适度。后弹簧减震器3还可以设置两个或四个。

后弹簧减震器3还可以与后连接件6一一对应,且后弹簧减震器3均通过后连接件6与减震梁5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后连接件6的下部水平设置,且后连接件6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后滚轮4的后滚轮安装部602,后滚轮4转动安装在后滚轮安装部602上。后连接件6的上部倾斜设置,从而形成用于与后弹簧减震器3转动连接的后弹簧减震器安装部601,后弹簧减震器安装部601的轴线与后滚轮安装部602的轴线的夹角为钝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