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式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819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夹式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健身器,且尤其是有关一种往复夹持施力控制的夹式健身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为了身体健康与身材美观,经常利用各种健身器锻炼身体,而身体部位肌肉的不同,使用的健身器也不同,但无论健身器的形式如何变化,其主要的原理方式均是利用让使用健身者施力,以使肌肉在重复的使用下逐渐变强,而健身器施力弹性随着每个人的力量不同,所需要的产生力道的需求也不相同;然而现今多数的健身器是利用单一力道的弹性单元达成施力弹性,对于力量大的人可能施力弹性显得不足,对于力量小的人则显得施力弹性过大,反而会让使用者选择弃用。因此,现今使用者大多采购多种健身器以符合不同身体部位的力道,例如握力健身器、握力棒及腿部健身器等,或者有些消费者必须购买多种不同粗度弹性条的健身器来健身,以供各不同阶段或部位使用,但前述现有方式并不完善且浪费成本。

现有的夹式健身器因功能多元等特点而广受欢迎。夹式健身器可用以锻炼背部、胸部、腹部、大腿内侧、手臂及手腕等肌群,而适度的肌力训练可建构肌肉量,避免因年纪增长造成肌肉减少,也可提升身体的稳定度与平衡力,缓解疲劳及酸痛,同时能预防骨质疏松和高血压。

现今的夹式健身器主要由两个施力杆结合C型弹簧所构成,使用者可用双手、双脚、双手配合腹部、单手配合侧身等多种方式将两个施力杆反复地内压及放松,借此对抗弹簧的弹性张力来达到锻炼身体各部位肌力的目的。特别是,近期已有夹式健身器如可以增加或减少C型弹簧,借以改变弹性张力,但由于C型弹簧的弹力区间不大,且C型弹簧使用寿命较短,进而造成现今夹式健身器的维修或可调整区间过小的困扰。

有鉴于此,如何改善夹式健身器的操控方式,而能设计出一种能调整多段且寿命较长的使用力道的夹式健身器,还有优选的弹性区间可供以使用者自行调整使用,本申请人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式健身器,其产品寿命较长,且具有优选的弹性区间可供使用者自行调整使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式健身器,其包含第一受力体、第二受力体、固定式弹性复位件及至少一个可调式弹性复位件。第一受力体具有枢接部与延伸部,延伸部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容槽与至少一个第二容槽。第二受力体具有端部,端部具有端面与侧面,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容槽,第二受力体枢接于枢接部并与第一受力体形成一夹角,且延伸部遮盖端面。固定式弹性复位件具有相对的两个连接端及蓄力簧圈,蓄力簧圈位于两个连接端之间,两个连接端分别固接第一受力体与第二受力体。前述可调式弹性复位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第二端及蓄力簧圈,蓄力簧圈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第一端容设于第一容槽,第二端选择性地容设于第二容槽或第三容槽内。其中,第一容槽、第二容槽、第三容槽与可调式弹性复位件成组对应,且固定式弹性复位件与可调式弹性复位件皆通过夹角并相互并排。

依据前述的夹式健身器,第一受力体还包含第一栅栏部,且第二受力体还包含第二栅栏部,第二栅栏部对应第一栅栏部,且第一栅栏部与第二栅栏部用以限位可调式弹性复位件。

依据前述的夹式健身器,成对的两个壳盖及至少一组成对的两个调整件。成对的两个壳盖分别组设于第一受力体与第二受力体并分别遮盖第一栅栏部与第二栅栏部,各壳盖具有至少一个穿孔,对应可调式弹性复位件;至少一组成对的两个调整件对应穿孔与可调式弹性复位件而分别组设于两个壳盖,成对的两个调整件用以调整可调式弹性复位件的第二端在第二容槽与第三容槽间切换。

依据前述的夹式健身器,固定式弹性复位件与可调式弹性复位件皆呈型环状;固定式弹性复位件分别固接延伸部与端部。

依据前述的夹式健身器,夹式健身器还包含杆体,第二受力体及第一受力体是以杆体枢接于枢接部。

依据前述的夹式健身器,夹式健身器还包含功能模块,其设置于第一受力体或第二受力体上,且功能模块包含:计数单元及呈现单元。计数单元用以统计施压的次数;呈现单元与计数单元连接,呈现单元用以呈现计数单元所统计的次数。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式健身器,其包含第一受力体、第二受力体及多个弹性复位件。第一受力体具有枢接部;第二受力体则枢接于枢接部并与第一受力体形成一夹角;多个弹性复位件各具有相对的两端及蓄力簧圈,蓄力簧圈位于两端之间,两端分别抵顶第一受力体与第二受力体,多个弹性复位件皆通过夹角并相互并排。

依据前述的夹式健身器,前述弹性复位件皆呈型环状;另前述弹性复位件的蓄力簧圈是被一体卷绕成形而位于两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夹式健身器,通过具有蓄力簧圈的弹性复位件,使产品的弹性操作耐受度高,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且蓄力簧圈提供弹性复位件优选(较大的变形量)的弹性区间可供使用者自行调整使用。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优点与其他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夹式健身器的立体图;

图2是绘示图1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绘示图1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绘示图1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绘示图1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与其蓄力簧圈的平面图;

图6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夹式健身器的局部立体图;及

图7是绘示图6的夹式健身器的功能模块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参照图1至图3,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夹式健身器100的立体图、局部分解图与局部立体图。如图所示,夹式健身器100包含第一受力体110、第二受力体120、固定式弹性复位件130、四个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成对的两个壳盖150、四组成对的两个调整件160以及杆体170。其中,固定式弹性复位件130以及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皆呈(顶部带有缺口的8)型环状且具开口。

第一受力体110具有枢接部111、延伸部112以及第一栅栏部113,而延伸部112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四个第一容槽114以及四个第二容槽115。第二受力体120具有端部121以及第二栅栏部122,第二栅栏部122与端部121一体连接成型,而端部121具有端面121A与侧面121B。第二受力体120以杆体170枢接于第一受力体110的枢接部111,并与第一受力体110形成一夹角R,且第一受力体110的延伸部112恰遮盖第二受力体120的端部121的端面121A,而第二栅栏部122恰对应第一栅栏部113。此外,端部121的侧面121B上设有四个第三容槽123,且各第三容槽123对应各第二容槽115而形成切换轨道。

固定式弹性复位件130具有相对的两个连接端131及蓄力簧圈132,蓄力簧圈132被一体卷绕成形而位于两个连接端131之间,固定式弹性复位件130皆呈(顶部带有缺口的8)型环状且具开口;两个连接端131分别固接第一受力体110与第二受力体120,以固定式弹性复位件130提供夹式健身器100基本的的弹性张力。具体而言,固定式弹性复位件130分别固接第一受力体110的延伸部112与第二受力体120的端部121。更具体而言,两个连接端131是固接在延伸部112具有第一容槽114的那一面以及端部121具有第三容槽123的那一面。借此,夹式健身器100可在未受外力作用时,使第一受力体110与第二受力体120枢接后所形成的夹角R维持常态。

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及蓄力簧圈143,蓄力簧圈143位于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之间,且第一端141容设于第一容槽114,第二端142则可循切换轨道在第二容槽115与第三容槽123之间移动切换,并选择性地容设于第二容槽115或第三容槽123。换言之,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与各第一容槽114、第二容槽115和第三容槽123是成组对应。此外,固定式弹性复位件130与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皆受第一栅栏部113与第二栅栏部122所限位,且通过夹角R的位置而相互并排,在空间上并未凸出第一受力体110与第二受力体120之外,所以可避免夹式健身器100整体的长度变长,使夹式健身器100的体积得以最小化,增加收纳上的便利性。

成对的两个壳盖150分别组设于第一受力体110与第二受力体120上,并分别遮盖第一栅栏部113与第二栅栏部122。而各壳盖150具有四个穿孔151,各穿孔151对应限位在第一栅栏部113与第二栅栏部122的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各成对的两个调整件160则对应各穿孔151与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并分别组设于两个壳盖150上。各成对的两个调整件160是用以推抵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以调整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的第二端142在第二容槽115与第三容槽123间切换。

请参照图4及图5,其分别绘示图1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及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与其蓄力簧圈143的平面图。首先,如图所示,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具有蓄力簧圈143,此蓄力簧圈143在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相对位移时提供较大的弹性区间,且蓄力簧圈143能在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往复动作时提供力量释放及储蓄。成对的两个调整件160的其中之一会较为凸出壳盖150。因此,使用者可利用各成对的两个调整件160,来调整各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使其第二端142在第二容槽115与第三容槽123间切换,方便调整夹式健身器100整体的弹性张力。其次,当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的第一端141容设于第一容槽114,而第二端142容设于第三容槽123时,则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将在第一受力体110与第二受力体120间作用,进而让使用者在使用夹式健身器100时,必须施加更大的力量;相反地,当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的第一端141容设于第一容槽114,而第二端142容设于第二容槽115时,由于整个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是设在第一受力体110上,因此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并不会在使用者对第一受力体110与第二受力体120施压时产生作用。借此,夹式健身器100可让可调式弹性复位件140的蓄力簧圈143提供较大的弹性区间,可供使用者视需求调整弹性张力,也因此更具灵活度。

请参照图6及图7,其分别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夹式健身器的局部立体图及功能模块的方块图。如图所示,夹式健身器200包含第一受力体210、第二受力体220、固定式弹性复位件230、四个可调式弹性复位件240、成对的两个壳盖250、四组成对的两个调整件(未绘示)、杆体(未标示)以及功能模块280。夹式健身器200除还包含功能模块280外,其余皆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故不另行赘述。功能模块280包含计数单元281、呈现单元282、感测单元283、运算单元284、设定单元285以及提示单元286。前述固定式弹性复位件230利用蓄力簧圈(未标示)、可调式弹性复位件240利用蓄力簧圈243提供较大的弹性区间,且蓄力簧圈234能在前述两种弹性复位件往复动作时提供力量释放及储蓄。

计数单元281可设置在第二受力体220枢接第一受力体210的位置,借此计算夹式健身器200被施压的次数。感测单元283可设置在第二容槽215底部或第三容槽223底部,借此感测可调式弹性复位件240的第二端242是否容设在第二容槽215或第三容槽223。呈现单元282、设定单元285与提示单元286可共同设置在第二受力体220的外表面。呈现单元282可提供使用者查看锻炼数据;设定单元285可提供使用者输入预设值,例如预计达到的热量消耗值或预计施压夹式健身器200的次数等;提示单元286可在使用者所输入的预设值被达成给予提示。

运算单元284可放置在第二受力体220内部,并用以接收并暂存来自计数单元281与感测单元283的数据,并据此计算求得热量消耗值,例如运算单元284可依感测单元283的感测结果获知夹式健身器200目前的弹性张力,并搭配计数单元281统计的按压次数而运算出热量消耗值。运算单元284求得热量消耗值后可将数据传送至呈现单元282以呈现予使用者。另一方面,使用者也可借由设定单元285设定相关的预设值(例如按压次数或热量消耗值),而设定单元285会将使用者所输入的预设值传送且暂存于运算单元284,而运算单元284会在内部进行数据的比较,一旦使用者所输入的预设值被达成,运算单元284即触发提示单元286发出提示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计数单元例如是位移感测器。呈现单元例如是数位显示器或语音播报器。感测单元例如是压力感测器,运算单元例如是微处理器。设定单元例如是按钮或旋钮。提示单元例如是指示灯或蜂鸣器。运算单元也可设置在第一受力体上,具体而言,运算单元可放置在第一受力体内部。计数单元也可不经运算单元而直接将施压次数的数据传送予呈现单元做呈现。换言之,呈现单元可直接连接计数单元,也可通过运算单元间接连接计数单元。功能模块的设置,可适时给予使用者提示或供使用者查看锻炼数据,也可让使用者自行设定目标,有助于使用者保持稳定的运动量并避免锻炼过度造成肌肉拉伤等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复位件一词包含固定式弹性复位件及可调式弹性复位件两种实施例,而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可指代固定式弹性复位件相对的两个连接端或可调式弹性复位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