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2816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玩具作为小孩智力开发以及娱乐玩耍的重要用具,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玩具的品质和功能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玩具在追求智力开发活动的同时,更应该增加其趣味性,从而提高孩子的兴趣。生活中的变形机械人电影,凭借其炫酷的特效,吸引了一大群的粉丝,而由其衍生出来的许多玩具,深受粉丝的追棒。但现有变形机械人玩具由于其做工比较粗糙、仿真性不高,或者由于其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手动变形,因此满足不了现代人对于高品质玩具的追求。

另外,现有的变形玩具档次有高有低,其中较低档次的变形玩具为手动操作变形的玩具,这类玩具的趣味性较低,对于处于电子科技比较发达的社会的小孩来说,这类玩具难以获得他们的青睐。而档次较高的变形玩具为全自动电控的变形玩具,这类玩具一般通过遥控器遥控实现变形,同时还配有声光效果,能极大地吸引小孩的兴趣。然而这类玩具不但价钱昂贵,而且零部件和机械传动部件比较多,因此比较容易损坏,不小心碰撞或摔倒酒会导致内部的零件出现损伤而无法控制变形玩耍。

因此,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变形玩具是中档次的变形玩具,这类玩具并非通过电动控制变形,而是通过磁性控制变形。然而这类玩具包括多个外部件和多个内部件,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成本相对较高,当变形为第二形态时会由于转出部件而使重心偏移无法站立或移动,从而影响玩耍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其结构设计巧妙,碰撞到障碍物时能够腾空跳转并变形为第二形态,并且变形后的第二形态落下之后可以继续保持向前行驶的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包括车底架、回力机构、固定座、车身、两个手臂部、翻转件以及锁接件;所述回力机构安装在车底架上并驱动车底架向前行驶;所述固定座配合安装在车底架上,且所述车身通过一车身转动件活动安装在该固定座上;所述车身通过一卡接件与车底架卡接,所述两个手臂部分别通过手臂转动件对称地设置在车身的两侧;所述翻转件设置在车底架的底部;所述锁接件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车底架中,且所述翻转件与所述锁接件卡接;当锁接件的前端受到碰撞时实现玩具车的腾空跳转以及变形。

由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其结构设计巧妙,包括车身、手臂部、翻转件以及车底架的可变形结构,再通过锁接件来分别卡接与触发该可变形结构,使得玩具车可以在车子形态与第二形态之间切换。另外,通过触发锁接件对可变形结构进行解锁,从而使得翻转件向下转动而带动玩具车腾空跳转,与此同时,车身与车底架之间脱卡并带动手臂部一起变形为第二形态,两个动作同时连贯发生,使得该玩具车的变形过程更具动态效果,变形动作更加炫酷,而且采用碰撞的方式触发锁接件来实现变形,不仅减少了很多解锁部件,使得结构更为简单。并且,变形后的玩具车还可以继续向前行驶,使得第二形态的玩具车也具有动态的效果,进一步增加玩具的趣味性。另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并且变化独特有趣,可适用于各种不同造型、款式以及功能的玩具车。

进一步地,所述锁接件的前端伸出所述车底架的前端,所述卡接件安装在车底架的前端;顶压所述锁接件的前端使得翻转件解锁,并通过翻转件向下转动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同时翻转件顶压所述卡接件使其与车身解锁,使得所述车身以及手臂部同时展开并变形为第二形态。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实现锁接件对卡接件和翻转件进行同步解锁,进一步实现玩具车在腾空跳转的同时实现变形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件的前端通过一扭动件与所述车底架转动连接,其后端开有方孔;所述锁接件的后端向下设有一卡勾,且该卡勾与所述方孔配合卡接。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实现翻转件与锁接件之间的卡接更加灵活,并且解锁动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车底架包括车底盘以及后轮;所述回力机构安装在车底盘上,且所述后轮与所述回力机构传动连接。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保证玩具车具有驱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车底盘的前端还设有副轮,当玩具车变形为第二形态时,所述副轮以及所述后轮共同组成玩具车的驱动结构。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玩具车变形为第二形态的时候仍然具有向前驱动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回力机构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回力发条、惯性轮、传动齿轮以及转轴;所述回力发条与惯性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惯性轮相啮合,所述转轴与传动齿轮相连接。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玩具车具有蓄能驱动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手臂部的前端分别连接有前轮,其后端通过手臂转动件与所述车身转动连接。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使得玩具车在变形之前通过前轮与后轮的组合构成驱动结构,并在玩具车变形为第二形态的时候使得该第二形态更加具有观赏性。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包括车身架以及设置在车身架上方的车头部,且该车头部与所述车身架通过一车头转动件连接。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第二形态进一步地增加其观赏性以及趣味性。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的前端通过所述卡接件与所述车底架卡接,其后端通过所述车身转动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通过此处限定,有利于使得车身的前部与车底架连接,其后部与固定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车子外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第二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局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得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车子外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第二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爆炸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局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包括车底架10、回力机构50、固定座20、车身30、两个手臂部40、翻转件60以及锁接件70;所述回力机构50安装在车底架10上并驱动车底架10向前行驶;所述固定座20配合安装在车底架10上,且所述车身30通过一车身转动件31活动安装在该固定座20上;所述车身30通过一卡接件32与车底架10卡接,所述两个手臂部40分别通过手臂转动件41对称地设置在车身30的两侧;所述翻转件60设置在车底架10的底部;所述锁接件70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车底架10中,且所述翻转件60与所述锁接件70卡接;当锁接件70的前端71受到碰撞时实现玩具车的腾空跳转以及变形。

具体地,所述锁接件70的前端71伸出所述车底架10的前端11,所述卡接件32安装在车底架10的前端11;顶压所述锁接件70的前端71使得翻转件60解锁,并通过翻转件60向下转动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同时翻转件60顶压所述卡接件32使其与车身30解锁,使得所述车身30以及手臂部40同时展开并变形为第二形态。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件60的前端通过一扭动件61与所述车底架10转动连接,其后端开有方孔62;所述锁接件70的后端72向下设有一卡勾73,且该卡勾73与所述方孔62配合卡接。

另外,所述车底架10包括车底盘12以及后轮13;所述回力机构50安装在车底盘12上,且所述后轮13与所述回力机构50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底盘12的前端还设有副轮14,当玩具车变形为第二形态时,所述副轮14以及所述后轮13共同组成玩具车的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力机构50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回力发条、惯性轮、传动齿轮以及转轴;所述回力发条与惯性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惯性轮相啮合,所述转轴与传动齿轮相连接。

其中,所述车身30包括车身架33以及设置在车身架33上方的车头部34,且该车头部34与所述车身架34通过一车头转动件35连接。所述车身30的前端通过所述卡接件32与所述车底架10卡接,其后端通过所述车身转动件31与所述固定座20连接。

所述两个手臂部40的前端分别连接有前轮42,其后端通过手臂转动件41与所述车身30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玩具车在平面上行驶时,当其碰到障碍物时,由于障碍物对锁接件70的前端71的顶压作用使得锁接件70向后移动,并使得翻转件60解锁,翻转件60翻转180°并顶压所述卡接件32使其解锁,从而完成玩具车腾空跳转并变形为第二形态,腾空后落下可以继续保持向前行驶的状态。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的工作原理:

变形前,首先将玩具车放置在地上或其它平面上,并通过向后拉动玩具车进行蓄能工作,当向后拉动一定距离时,放开玩具车,此时玩具车自动向前行驶。

在玩具车的行驶方向上放置一些障碍物使得玩具车能够与其发生碰撞,并且当玩具车的前端碰撞到障碍物时,由于障碍物对锁接件70的前端71的顶压作用使得锁接件70向后移动,并使得翻转件60解锁,翻转件60向前翻转180°并顶压所述卡接件32使其解锁,玩具车腾空翻转并变形为第二形态,此时,车身30转动至与车底架10垂直的位置上,并且两个手臂部40展开并作为车身30的手臂,车身30相当于第二形态中的身体部位,两个手臂部40相当于第二形态的手臂部位。另外,腾空后的第二形态的玩具车落下继续保持向前行驶的状态,此时,车底架10上的副轮14以及后轮13作为第二形态的驱动结构,当回力机构50将蓄能完全消耗掉时,玩具车停止运动。

玩具车从第二形态变为车子的形态时,可以通过向前推动锁接件70并同时将翻转件60、车身30以及两个手臂部40重新卡接回原来的位置后,再松开锁接件70使得锁接件70锁住翻转件60,再通过卡接件32与车身30之间的卡接固定,完成玩具车从第二形态变回车子的形态的变形过程。

其中,第二形态中,可以通过设计车身30以及手臂部40的具体外形来决定第二形态的具体形状,比如可以设计成机器人、动物等形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碰翻转变形的玩具车,其结构设计巧妙,包括车身、手臂部、翻转件以及车底架的可变形结构,再通过锁接件来分别卡接与触发该可变形结构,使得玩具车可以在车子形态与第二形态之间切换。另外,通过触发锁接件对可变形结构进行解锁,从而使得翻转件向下转动而带动玩具车腾空跳转,与此同时,车身与车底架之间脱卡并带动手臂部一起变形为第二形态,两个动作同时连贯发生,使得该玩具车的变形过程更具动态效果,变形动作更加炫酷,而且采用碰撞的方式触发锁接件来实现变形,不仅减少了很多解锁部件,使得结构更为简单。并且,变形后的玩具车还可以继续向前行驶,使得第二形态的玩具车也具有动态的效果,进一步增加玩具的趣味性。另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并且变化独特有趣,可适用于各种不同造型、款式以及功能的玩具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