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5809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



背景技术:

乒乓球拍,实际上是人类用来代替手掌,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一种器具。因此,球拍底板的合理结构应该这样,当它被握在手中时,拍身的中心线应当和人的小臂连城一条直线(这才是真正标准的“直拍”),乒乓球拍的正反两个面,则应当同伸开的手掌的两个面互相吻合。只有这样的球拍,它才像是一只正常的手掌,当然也只有如此,才真正适合打球,才能充分发挥其击球的效能。

然而,当前流行的乒乓球拍,其拍身和拍柄的中心线互相连成一条直线。这种球拍,不管采用横握法还是直握法,都不像正常的手掌。横握的时候,虽然拍的两面同手掌的两面相吻合,但拍身的中心线同小臂之间形成一个很大的夹角。换句话来说,横握在手里的这只拍,就像残疾人的扭曲变形的手掌。而直握的球拍,其变形程度更为严重,只要一试就明白了。

虽然扭曲变形的手掌也能做事,但掌握技术的难度大,所需的学习时间长,动作效能低,这是十分明白的事实和道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包括拍身底板、供手掌抓握球拍的抓握柄、用于定位手掌抓握球拍位置的定位器和用于供大拇指扣紧球拍的助抓块;

所述抓握柄包括板状的抓握柄基座,所述定位器包括板状的定位器基座,所述抓握柄基座和所述定位器基座设置在所述拍身底板的顶端上且分别位于拍身底板纵中心线延长线的两侧并与拍身底板连为一体,且所述抓握柄基座和定位器基座相对的向远离拍身底板纵中心线的两侧倾斜,靠近于所述拍身底板纵中心线的所述抓握柄基座和定位器基座的底端相互连接,形成与手掌虎口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抓握柄还包括覆盖在抓握柄基座正反两侧面上的加强筋,所述定位器还包括覆盖在定位器基座正反两侧面上的加强筋;所述助抓块为椭圆形凸块,其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助抓块设置在所述抓握柄基座至少一面的加强筋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抓握柄和定位器代替原来球拍上的手柄,运用了仿生学和运动解剖学的相关原理,本球拍握在手里就像一只正常手掌,定位器能够定位手掌抓握球拍位置,助抓块能够供大拇指扣紧球拍,提高乒乓球技能训练的质量,缩短训练时间,性能优异,结构美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助抓块设置在所述抓握柄上且靠近于拍身底板纵中心线和拍身底板顶端的交汇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大拇指顶在助抓块的前端,能够抓紧球拍。

进一步,所述助抓块最为靠近拍身底板纵中心线的部位与所述拍身底板纵中心线的延长线的距离范围为0~12毫米,所述助抓块最为靠近拍身底板顶端的部位与所述抓握柄上沿的距离范围为10~60毫米。

进一步,还包括内嵌在所述抓握柄上加强筋和定位器上加强筋连接处外表面上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设置在靠近所述助抓块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供大拇指的前端放置在半圆形凹槽内,不仅能够握紧球拍,还能提高手指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最低点与所述抓握柄上沿的距离范围为20~70毫米。

进一步,所述抓握柄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该长方形的四角为弧形形状;所述抓握柄的厚度范围为10~30毫米,宽度范围为20~60毫米。

进一步,所述定位器的厚度范围为10~30毫米,高度范围为30~70毫米。

进一步,所述助抓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助抓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抓握柄基座的正反两侧面的加强筋的表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供习惯左手握拍或右手握拍的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所述助抓块的宽度范围为10~20毫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拍身底板,2、抓握柄,3、定位器,4、助抓块,5、半圆形凹槽,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包括拍身底板1、供手掌抓握球拍的抓握柄2、用于定位手掌抓握球拍位置的定位器3和用于供大拇指扣紧球拍的助抓块4;

所述抓握柄2包括板状的抓握柄基座,所述定位器3包括板状的定位器基座,所述抓握柄基座和所述定位器基座设置在所述拍身底板1的顶端上且分别位于拍身底板1纵中心线延长线的两侧并与拍身底板1连为一体,且所述抓握柄基座和定位器基座相对的向远离拍身底板1纵中心线的两侧倾斜,靠近于所述拍身底板1纵中心线的所述抓握柄基座和定位器基座的底端相互连接,形成与手掌虎口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抓握柄2还包括覆盖在抓握柄基座正反两侧面上的加强筋6,所述定位器3还包括覆盖在定位器基座正反两侧面上的加强筋6;所述助抓块4从顶部看,是一枚椭圆形凸块,其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助抓块4设置在所述抓握柄基座至少一面的加强筋6的表面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抓握柄基座和定位器基座正反两侧面均设有加强筋6。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助抓块4设置在所述抓握柄2上且靠近于拍身底板1纵中心线和拍身底板1顶端的交汇处。

上述实施例中,将大拇指顶在助抓块的前端,能够抓紧球拍。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助抓块4最为靠近拍身底板1纵中心线的部位与所述拍身底板1纵中心线的延长线的距离范围为0~12毫米,所述助抓块4最为靠近拍身底板1顶端的部位与所述抓握柄2上沿的距离范围为10~60毫米。所述助抓块4最为靠近拍身底板纵中心线的部位与所述拍身底板纵中心线的延长线的距离为0毫米时,即所述助抓块4最为靠近拍身底板纵中心线的部位与纵中心线的延长线的共交点。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内嵌在所述抓握柄2上加强筋6和定位器3上加强筋6连接处外表面上的半圆形凹槽5,所述半圆形凹槽5设置在靠近所述助抓块4处。

上述实施例中,可供大拇指的前端放置在半圆形凹槽内,不仅能够握紧球拍,还能提高手指舒适度。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的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最低点与所述抓握柄2上沿的距离范围为20~70毫米。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抓握柄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最外侧的长方形的四角为弧形形状,即长方形的四角稍许磨圆;所述抓握柄2的厚度范围为10~30毫米,宽度范围为20~60毫米;

所述定位器3的厚度范围为10~30毫米,高度范围为30~70毫米。

所述助抓块4的宽度范围为10~20毫米。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助抓块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助抓块4分别设置在所述抓握柄基座的正反两侧面的加强筋6的表面上。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供习惯左手握拍或右手握拍的使用者使用。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助抓块4的外表面上覆盖有橡胶层。具有防滑的效果。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拍身底板1至少一面上从外至内覆盖粘贴有胶皮和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抓握定位式乒乓球直拍,将抓握柄和定位器代替原来球拍上的手柄,运用了仿生学和运动解剖学的相关原理,本球拍握在手里就像一只正常手掌,定位器能够定位手掌抓握球拍位置,助抓块能够供大拇指扣紧球拍,提高乒乓球技能训练的质量,缩短训练时间,性能优异,结构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