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训练用乒乓球自动捡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5795阅读:19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训练用乒乓球自动捡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捡球器,具体为一种训练用乒乓球自动捡球器,属于体育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各地乒乓球训练基地和乒乓球学校随处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乒乓球的训练也越来越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乒乓球发球机的出现使得乒乓球运动员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随着来的问题是大量散落在地上的乒乓球,而人工的拾取乒乓球,一次两次之类的还好,但是一旦拾取的多了,拾取者腰酸背疼不说,而且其效率也不尽人意,于是乎,乒乓球拾球器的设计便成为了一个问题。但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乒乓球拾球器,专业的乒乓球拾球器可以应用在一些训练基地和学校,使得可以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拾球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训练用乒乓球自动捡球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训练用乒乓球自动捡球器,包括操作杆、旋转接头、横杆、拾球器框架、网兜、弹簧和拉筋;所述操作杆顶端设有手柄,所述操作杆由A管和B管之间的连接组成的,所述操作杆底端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连接在横杆上,所述横杆穿过拾球器框架的两端,所述拾球器框架下方设有网兜,所述网兜底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连接有若干根弹簧,所述A管与B管的通过伸缩杆接头连接,所述弹簧由拉筋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旋转接头由活动件与紧固件组成。

优选的,为了使拾取的乒乓球数量较多,所述横杆上连接有四个拾球器框架。

优选的,为了使拾取乒乓球较为方便,所述活动件围绕横杆的旋转角度为0°-180°

优选的,为了使操作杆方便拉伸,所述A管与B管之间为活动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乒乓球能够直接被捡起,所述弹簧均匀分布在网兜的底端,且弹簧之间为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了使乒乓球运动员更好的投入训练,乒乓球拾球器区别于普通的拾球器,在原本有的拾球器的基础上加上了三个拾球器,有效的解决了球多量大而工作人员又少的状况,操作杆与拾球器的接头是活动旋钮设置,180度灵活牢固连接,坚固横杆,稳固螺丝,并且网兜相比较于塑料筐铁桶,此款容量更大,设计有伸缩杆的设计,根据使用者的身高状况选用不同长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而伸缩杆由伸缩接头控制,所以伸缩接头外加了紧固头和活动件的设计,此款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操作容易,并节省了人力和拾球时间,适用于各种乒乓球的训练场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操作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件和紧固件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杆,2、手柄,3、旋转接头,4、横杆,5、拾球器框架,6、网兜,7、伸缩杆接头,8、A管,9、B管,10、活动件,11、紧固件,12、弹簧,13、拉筋,1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训练用乒乓球自动捡球器,包括操作杆1、旋转接头3、横杆4、拾球器框架5、网兜6、弹簧12和拉筋13;所述操作杆1顶端设有手柄2,所述操作杆1由由A管8和B管9之间的连接组成的,所述操作杆1底端连接有旋转接头3,所述旋转接头1连接在横杆上4,所述横杆4穿过拾球器框架5的两端,所述拾球器框架5下方设有网兜6,所述网兜6底端连接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上连接有若干根弹簧12,所述A管8与B管9的通过伸缩杆接头7连接,所述弹簧12由拉筋13固定在底座14上,所述旋转接头3由活动件10与紧固件11组成。

所述横杆4上连接有四个拾球器框架5。

所述活动件10围绕横杆的旋转角度为0°-180°

所述A管8与B管9之间为活动设置。

所述弹簧12均匀分布在网兜6的底端,且弹簧12之间为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手柄2设置在操作杆1的顶端,符合使用者的舒适感,并且为了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需求,操作杆1由A管8与B管9组成,在使用时,抓紧B管9,逆时针转伸缩杆接头7半圈变松即可调节长短,定位时顺时针转半圈即可,操作杆1与横杆4之间通过旋转接头3控制,其可旋转角度为0度至360度,便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拾球需求,并且横杆4上连接有四个拾球器框架5,解决了普通乒乓球拾球器容量小,需要多次拾取的麻烦,底座14两端平行等间距连接有若干根弹簧12,拾球准确,方便,并且为了固定弹簧12与底座14间的连接,使用拉筋13固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