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压力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578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压力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网球运动是一项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流行的运动。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网球的弹跳性能自一定高度落到硬质地面后,要达到一定的高度。目前,绝大多数训练和比赛都使用空心网球,空心网球内部由一个空心的橡胶球组成,外部粘贴一层毡毛。橡胶球体内充有一定的气压,其内部绝对压力为1.841bar,高于自然大气压,以达到弹跳高度要求。由于橡胶本身有微孔为非完全致密之物质,在自然大气压下,空心网球(以下简称网球)的内部气体会透过橡胶层缓慢泄漏,从而导致内部压力降低,球的反弹性减弱。故而一般市售之网球也都是包装在金属或塑胶制之加压罐内,以保持球体之压力及弹性。但网球一经开罐使用,因球内压力大于环境压力,且经网球拍不断的打击,压力会逐渐降低,网球的弹跳性能因此较快地下降,从而极大地限制了网球的使用寿命,浪费严重,且丢弃的网球也对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保持网球弹跳的稳定性,延长网球的使用寿命,将使用过的网球放入一密闭的压力容器之中,再用一密封盖通过普通螺纹连接或是卡扣连接将压力容器的端口密封,再利用气泵向容器中充气加压,用一压力表显示容器内压力,当容器内压力高于网球内部气压达到设定压力时,使用者停止加压,从而防止网球内部泄压,同时向网球内部充气以弥补网球在使用过程的内部压力损失。需要使用网球时,通过排气阀释放压力容器内的压力,然后卸下密封盖,取用网球。

上述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1、需要与气泵配合使用,携带不方便;

2、操作复杂;

3、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携带、操作简便且成本低的密封压力容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压力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具有开口,所述容器本体至少在其开口一侧呈柔性;

卷绕件;

可自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端起将容器本体的柔性部分卷绕于所述卷绕件上,以将所述容器本体内的空气压缩,在所述容器本体内形成压力。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容器本体的卷绕部分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粘扣带,所述容器本体的卷绕部分与未卷绕部分通过所述粘扣带固定。

优选的,所述粘扣带包括扣带、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

所述扣带一端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上,另一端上设置第一粘扣;

所述第二粘扣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上;

所述扣带依次绕过所述容器本体的未卷绕部分和卷绕部分后,其上的第一粘扣与所述第二粘扣粘接固定。

优选的,还包括压力指示装置,用于指示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压力指示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刚性手柄,至少一个所述刚性手柄上设置有指示所述容器本体内压力的刻度;

弹性臂,其一端连接所述刚性手柄,另一端连接所述卷绕件;

指针,其一端连接所述卷绕件,另一端指向所述刚性手柄的刻度。

优选的,所述刚性手柄呈环状,套设于所述卷绕件上。

优选的,包括两个刚性手柄,分别设置于所述卷绕件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密封压力容器还包括粘扣带,所述容器本体的卷绕部分与未卷绕部分通过所述粘扣带固定;

所述粘扣带包括扣带、第一粘扣、第二粘扣、第三粘扣和第四粘扣;

所述扣带一端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上,另一端上设置第一粘扣;

所述第二粘扣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上;

所述第三粘扣设置于所述刚性手柄上;

所述第四粘扣设置于所述扣带上且与所述第三粘扣位置对应;

所述扣带依次绕过所述容器本体的未卷绕部分和卷绕部分,其上的第一粘扣与所述第二粘扣粘接固定,其上的第四粘扣与所述第三粘扣粘结固定。

优选的,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结构,用于将所述开口打开和封闭。

优选的,所述卷绕件与所述容器本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的一侧伸出一连接部,所述卷绕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或者,所述卷绕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端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卷绕件包括第一段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端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段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以及卷绕件,将需要保持压力的物品例如网球经开口放入容器本体后,在容器本体的开口端起将柔性的容器本体卷绕于卷绕件上,从而将容器本体内的空气压缩,在容器本体内形成压力,达到防止网球泄压的目的,无需配合气泵使用,携带方便、操作简便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卷绕前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密封压力容器卷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卷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卷绕前压力指示装置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卷绕后压力指示装置的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的容器本体开口封闭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的容器本体开口封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的容器本体开口端卷绕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卷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卷绕件的爆炸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卷绕件的装配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卷绕件与容器本体开口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卷绕前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卷绕后的主视图。

其中,1、容器本体;11、连接部;2、卷绕件;21、通孔;22、第一段;23、第二段;24、凸块;25、插孔;31、扣带;32、第一粘扣;33、第二粘扣;34、第三粘扣;35、第四粘扣;4、刚性手柄;5、弹性臂;6、指针;7、条形槽;8、密封条;9、粘扣带;10、网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压力容器,其包括容器本体和卷绕件,其中,容器本体具有开口,容器本体至少在其开口一侧呈柔性,可自容器本体的开口端起将柔性的容器本体卷绕于卷绕件上,以将容器本体内的空气压缩,在容器本体内形成压力,达到防止网球泄压的目的,无需配合气泵使用,携带方便、操作简便且成本低。

下面参照图1至图1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压力容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压力容器,如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容器本体1和卷绕件2。于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网球10的收纳,容器本体1呈圆筒状,当然,容器本体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容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网球10可经开口放入容器本体1内。为了实现卷绕,容器本体1至少在其开口一侧呈柔性,优选的,容器本体1整体均呈柔性,例如,容器本体1为收纳袋。

卷绕件2的具体结构不限,能够将容器本体1的柔性部分卷绕于卷绕件2上即可。优选的,卷绕件2呈如图4所示的圆柱状,便于容器本体1的卷绕。卷绕件2与容器本体1可以是分体设置,也可以是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结构,用于将容器本体1的卷绕部分固定。固定结构具体不限,能够将容器本体1的卷绕部分固定,保持容器本体1内的压力即可。例如,如图1至3所示,固定结构包括粘扣带,容器本体1的卷绕部分与未卷绕部分通过粘扣带固定。

具体的,粘扣带包括扣带31、第一粘扣32和第二粘扣33。扣带31的一端固定于容器本体1上,另一端上设置第一粘扣32,第二粘扣33则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如此,如图3所示,扣带31依次绕过容器本体1的未卷绕部分和卷绕部分后,将其上的第一粘扣32与第二粘扣33粘结固定,从而将卷绕部分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指示装置,用于指示容器本体1内的压力。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压力指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刚性手柄4、弹性臂5和指针6。至少一个刚性手柄4上设置有指示容器本体1内压力的刻度,弹性臂5的一端连接刚性手柄4,另一端连接卷绕件2,指针6的一端连接卷绕件2,另一端指向刚性手柄4的刻度。转动刚性手柄4,带动卷绕件2转动,从而将容器本体1卷绕于卷绕件2上,弹性臂5受力会发生形变,使得刚性手柄4相对于指针6发生偏转,容器本体1内的压力越大,偏转越大,通过标定即可获得指示容器本体1内压力的刻度。当指针6所指压力达到要求时,即可通过固定结构将容器本体1的卷绕部分固定。

为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将刚性手柄4设置为环状,数量为两个,分别套设于卷绕件2的两端部。如图5所示,弹性臂5为三个,沿圆周方向均布于卷绕件2的外周上。转动刚性手柄4,带动卷绕件2转动,如图6所示,在力矩的作用下,弹性臂5发生形变,使得刚性手柄4相对于指针6发生偏转,从而通过指针6指示当前容器本体1内的压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网球10经开口放入容器本体1内,然后将容器本体1的开口端绕在卷绕件2上,转动刚性手柄4,进行容器本体1的卷绕,当指针6指示当前容器本体1内的压力达到要求时,利用粘扣带将容器本体1的卷绕部分固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容器本体1在开口处还设置有密封结构,用于将开口打开和封闭,进一步提高密封压力容器的密封性。

密封结构具体形式不限,能够方便的将开口打开和封闭即可,例如密封结构可以是粘接、卡接、插接等结构。优选的,如图7和图8所示,在开口的一侧面上设置条形槽7,另一侧面上设置密封条8,将密封条8插入条形槽7内,从而形成开口的封闭。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的卷绕件2与容器本体1为可拆卸连接,从而为网球10的放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其中,卷绕件2与容器本体1的连接方式不限,能够方便卷绕件2与容器本体1连接和拆开即可。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容器本体1的开口的一侧伸出一连接部11,卷绕件2通过粘扣带9固定于连接部11上。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密封压力容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卷绕件2与容器本体1为分开设置的,并且在卷绕件2上开设有通孔21,将容器本体1的开口端穿设在通孔21中,然后再进行卷绕和固定过程。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的结构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当容器本体1开口端的密封结构尺寸较大,无法穿入通孔21时,如图11所示,将卷绕件设置为三段式结构,其包括中间的第一段22以及设置于第一段22两端部的第二段23,压力指示装置设置在第二段23上。第一段22与第二段23之间呈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如图11所示,在第一段22的端部设置凸块24,第二段23上设置有插孔25,如图12所示,凸块24插入插孔25内使得第一段22与第二段23连接。在第一段22上设置有通孔21,且通孔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段22的端面上,即在第一段22上形成一豁口。

使用时,如图13所示,将容器本体1自第一段22上的通孔21的开口一侧穿入通孔21中,然后将第一段22与第二段23连接,再进行后续的卷绕以及固定过程。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粘扣带包括扣带31、第一粘扣32、第二粘扣33、第三粘扣34和第四粘扣35。

具体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类似,扣带31的一端固定于容器本体1上,另一端上设置第一粘扣32。第二粘扣33固定于容器本体1上。不同的是,扣带31的宽度较宽,可包绕卷绕件2两端的刚性手柄4。第三粘扣34设置于刚性手柄4上,例如可包绕于刚性手柄4的外周上。第四粘扣35设置于扣带31上且与第三粘扣34位置对应。扣带31依次绕过容器本体1的未卷绕部分和卷绕部分,其上的第一粘扣32与第二粘扣33粘接固定,如图15所示,其上的第四粘扣35与第三粘扣34粘结固定。此种结构能够对刚性手柄4进行很好的固定,进一步提高密封压力容器的可靠性。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压力容器不局限于是存放网球,也可存放其他需要保持压力的物品。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示例实施例被提供,以使本公开是全面的,并将其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多特定细节(例如特定部件、设备和方法的示例)被给出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被实施,并且示例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设备结构以及众所周知的技术没有详细描述。

当一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接合到”、“被连接到”或“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接合、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一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被接合到”、“直接被连接到”或“直接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它词语应该以相似方式被解释(例如,“之间”与“直接在之间”,“邻近”与“直接邻近”等)。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此可被用于描述各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元件、区域、层或区段区分开。诸如“第一”、“第二”的术语和其它数值术语当在此使用时不意味着次序或顺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因而,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而不背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